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政治、文学等方面,赵抃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政治、文学等方面,赵抃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869 更新时间:2023/12/25 9:34:27

赵抃(1008年-1084年),男,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人,北宋时期名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及第,出任武安军(潭州)节度推官,治理崇安、海陵、江原三县,迁泗州通判。至和元年(1054年),授殿中侍御史。历任睦州知州、梓州/益州路转运使。入为右司谏,论事不当,出知虔州。宋英宗即位后,除天章阁待制、河北道都转运使,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知府。宋神宗即位后,担任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元丰二年(1079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时年七十七,追赠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主要成就

为政

整顿风气

入蜀为官时,面对官场中由来已久请客送礼的歪风,赵忭深恶痛绝。他不是随遇而安,而是斩钉截铁地表示:“决不随波逐流,更不同流合污!”经过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有针对性的强化措施精准施策,蜀川沉疴多年的奢靡之风为之一变。

兴修河渠

康定元年(1040年),赵抃任崇安(今福建武夷山)知县,他主持兴修了一条二十余里长的河渠,引城西河水入城,解决城内的生活、运输、消防等用水,再把城内的水引到城南灌溉农田。

碰到的难题是要拆迁大量民居,移走很多坟墓。赵抃说:“我们葬坟讲风水,就是希望先辈能福泽子孙。如果这条渠道挖通,城内家家有水用,城外万亩良田有水灌溉,这是祖先给子孙共同造福。为了子孙,地下阴灵肯定乐意搬迁。”面对钉子户,他摇着麦秸扇子,口中吟道:“拆屋变成河,恩多怨亦多。百年千载后,恩在怨消磨。”一番话语赢得百姓的普遍支持,个别钉子户众怒难犯。后人称赵抃开挖的河渠为“清献河”。

妙计救灾

熙宁八年(1075年),两浙路连遭旱灾、蝗灾,继而暴发瘟疫。越州(今浙江绍兴)灾情尤为严重,震惊全国。赵抃临危受命,赶赴越州救灾。

赵抃调查摸底,组织募粮募钱救灾和开展生产自救,以工赈灾。放开米价,“在越州境内,粮食随行就市,州府不再限价。”此消息传出后,各地粮商纷至沓来,一时间越州境内竟然米积成山。经过短期的暴涨后,米价猛然暴跌,甚至比灾前更低。凡事有非议和追究责任者,赵抃均一人以挡之,决不累及下属。

赵抃巧用市场规律救灾振荒,使“生者得食,病者得药,死者得葬”,把灾荒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倡导问责

赵抃治理睦州时,大力推广分水县知县江震实施的保甲制,建立百姓自治的管理经验。他以“监狱空虚,案件少”来考核知县执政能力,“人为闲郡我为荣,僚友多欢事少生。”他大力培养选拔官员,向朝廷推荐了寿昌知县郑谔等十一位优秀官员,并立下“保举的官员提拔使用后不如推荐得那样好,敢当同罪”的承诺,白纸黑字,掷地有声。赵抃是中国最早倡导建立官员考察失误责任追究制的先行者。

稳健改革

治平四年(1066年)正月,宋神宗特命赵抃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赵抃首先建议神宗改革,实行盐业国家专营。然后第一个支持神宗皇帝重用王安石,称王安石是相才。而王安石在《熙宁变法》中首先推出的均输法和保甲法,其中保甲法与赵抃任睦州知州推行的保长制类似。

王安石发动熙宁变法来革除北宋的弊政,建设富强具有威力的国家,赵抃对变法中利国利民的政策非常支持。但他与王安石改革激进主张不同,是改革的稳健派,受到王安石的排斥,转而出任青州知府。在青州,根据青苗法的规定和青州的具体情况,赵抃推行多种种植、兴修水利、开店办厂、自愿向官府借贷等措施,极大调动了百姓的积极性。当王安石下台后,他仍成为了王安石最要好的朋友。

文学

赵抃擅豪翰,笔迹劲丽。其诗风从初期的“清新律切”向中、晚期的“粗犷豪迈”演化,体现出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宋调”诗歌的风貌。赵善括《赵清献帖跋》评价其“诗有渊明古淡之风”,杨准《清献集序》也称:“诵其诗,冲淡如陶。”著有《赵清献公集》。

书法

赵抃工诗善书,和他同时代的苏辙就曾称颂他:“诗清新律切,笔迹劲丽,萧然如其为人。”他的作品之《致知府阁下尺牍》用笔端正严谨,点画润泽,取法北宋初期书坛所流行的颜体,偏向“丽”的书风。另一作品《致知郡公明大夫尺牍》却结字则较宽散,用笔也朴质得多。细韧的笔画加上倾侧的字态,显得清劲而古雅,可说是偏向“劲”的书风。

标签: 赵抃北宋

更多文章

  • 为何说周瑜的死对刘备来说是件好事?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东吴大将周瑜病逝。周瑜的病逝,对刚刚有了自己地盘没多久的刘备来说(当时占有荆南四郡和半个南郡),是个绝对的利好。因为周瑜不但对刘备抱有恶意,还觊觎着已经被刘备视为囊中之物的益

  • 关羽都和黄忠惺惺相惜了 关羽为何反对黄忠成为五虎上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关羽,黄忠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与黄忠惺惺相惜,为何反对黄忠成为五虎上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大家看过了,当刘备晋升为汉中王后,立马提拔了五个将军为五虎上将,他们就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分封完以后,别人都没有意见,但是消息传到关羽耳朵,关羽是勃然大怒,拒绝受印,这

  • 关羽被杀后刘备做了什么 刘备为何没有马上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刘备

    还不知道:关羽被杀后,刘备并没有立刻为他报仇,他做的这件事暴露其野心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战后,刘备趁机夺了荆州南部的四郡,关羽被拜为元勋,受封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刘备这样做,就是想让关羽镇守荆州,自己亲自去取益州。关羽镇守这里的时候,斩杀庞德、降服于禁后威震华夏

  • 乾隆都退位给嘉庆了 乾隆见到嘉庆时需要下跪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嘉庆

    对乾隆主动退位以后,见到他儿子嘉庆皇帝,需要下跪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都知道清朝前后有乾隆和嘉庆两个皇帝,而乾隆是清朝十二个皇帝中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并且他是主动退位的,而不是像一般大家所习惯的那样,前一任皇帝去世以后才传位给太子。那么问题就来了,这时候乾隆见到嘉庆

  • 明穆宗朱载坖一生的功过应该怎么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穆宗朱载坖,明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明穆宗朱载坖的故事。明穆宗朱载坖(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在位)。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时因其母亲杜

  • 朱博是什么人?他一生有何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博,汉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西汉官员王博的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博,字子元,出身杜陵,年轻时在县里供职当亭长,之后升迁为功曹。他为人仗义又喜爱交游,与当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都有交往,当时陈贤因为泄露宫禁之内的话被治罪下狱,朱博毫不犹豫就辞去了官职一个人去打探案子的详情,陈咸在监狱

  • 明熹宗朱由校为什么年仅23岁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由校,明朝

    明熹宗朱由校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他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木匠皇帝”,不适合做皇帝,但是很适合做木匠,那么他为什么年仅23岁就死了呢?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

  • 历史上的朱厚照到底有多会玩?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厚照,明朝

    朱厚照,明朝第十位皇帝,年号正德。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文章。大明正德皇帝,也就是明武宗朱厚照,是大明第十个皇帝,原本聪慧过人,却因自小被刘瑾等太监上贡的玩具诱惑,便长期沉溺于玩游戏之中不能自拔,当上皇帝后更是玩兴大发,竟在南下巡游玩乐途中,因溺水而致肺炎,为此惶恐惊悸,不久驾崩,卒年31岁。毁

  • 吕后和武则天都是传奇的女人 两人的命运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后,武则天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吕后专权惨遭清算,武则天却当皇帝,两个传奇女人命运为何不同?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什么吕后家族被清算,武则天家族却没有?其实这个说法并不严谨,因为武则天其实是被清算了的,只是事情搞得没有吕后那么大,另外说句题外话,慈禧也没有被清算。来,我们一个个说。清算首先

  • 都说喝酒误事 曹操立储时曹植喝酒误事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植,曹操

    还不知道:立储之争关键时刻,曹植为何要醉闯司马门?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导读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三国志·曹冲传》曹操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少年早智的神童曹冲最受曹操宠爱,曹操曾对群臣表示“欲传后意”于曹冲,但可惜天妒英才,曹冲年仅十三岁就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