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世是如何评价张郃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张郃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63 更新时间:2024/1/11 2:54:01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早年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归属袁绍后,击破公孙瓒有功,迁宁国中郎将。参加官渡之战,攻曹洪不下,随后投降曹操,授偏将军。跟随曹操攻河北,跟随张辽定淮南,跟随夏侯渊平凉州,跟随曹操夺汉中,屡建战功。建安二十年(215年),进军巴西,迁徙民众到汉中,后被蜀将张飞击败。接任荡寇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跟随夏侯渊进入汉中定军山迎战刘备。夏侯渊战死,代理主帅,率部安全撤退。后屯陈仓。

曹丕称帝后,迁左将军,受封鄚县侯,跟随曹真击平安定羌胡,又随夏侯尚围攻江陵。太和二年(228年),转为右将军,随曹真抵御诸葛亮北伐。在街亭之战,大破蜀国马谡,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迁征西车骑将军。太和五年(231年),司马懿不听张郃劝告,派遣张郃领兵追击蜀军,追至木门,中箭身亡,谥曰壮侯。张郃用兵巧变,善列营阵,善估形势,善用地形。蜀军自诸葛亮起,皆忌惮张郃。

轶事典故

降曹考证

关于张郃降曹的原因,本传记为郭图进谗,而其他传记皆无此事,故此考据学家姜宸英和卢弼认为不实,是陈寿为传主避讳。此外,《郃传》袁绍军先破而后张郃降这一说法就有很大疑点。《郃传》、《武帝纪》与《袁绍传》同出于《三国志》,在此事上就写作立场而言,后二者较为可信,而《郃传》将此顺序小有改变,所要掩示的,也正是《武帝纪》与《袁绍传》没有掩饰的------张郃降而后袁军溃,更进一步可以理解为张郃的投降是袁军崩溃的重要原因。乌巢被烧,袁绍败局虽成,然而也应该是余粮尽军心散之后的事,事实上却是在乌巢被烧瞬间,这样庞大的军队顿时土崩瓦解,张郃在此时起了几乎是关键的作用。曹操火烧乌巢之时,“绍但遣轻骑救琼,而以重兵攻太祖营,不能下”《郃传》。这里所领“重兵”的无疑是张郃、高览,二人的突然投降,使得袁绍的这支“重兵”或降或逃,一下子烟消云散,受乌巢之火与重兵覆没的双重打击,袁军才马上军心散乱以至崩溃。否则若是袁绍粮尽前全军死战,曹操方即使胜利也要付出相当大的伤亡。

屈指可数

屈指,用手指计算事物的数量。据《三国志·卷一七·魏书·张乐于张徐传·张郃》记载:魏明帝时,任命张郃为节度使督导关中诸军。

他到达荆州时,正好是冬天河流水浅的时候,大船无法通行,只好住扎在方城。此时正好诸葛亮复出,急攻陈仓,魏明帝很担心,不仅亲自到河南城巡视,还增派军队给张郃,并问等他赶到,陈仓是否保得住。张郃知道诸葛亮的军队没有太多粮食,不能久攻,于是回答:“不用等臣到,诸葛亮就先撤退;我屈指一算,诸葛亮的军粮维持不了十天。”后来“屈指可数”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数量很少。

人物评价

陈寿:“郃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鱼豢:渊虽为都督,刘备惮郃而易渊

曹操:“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

陈群:“郃诚良将,国所依也。”

刘备:“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

郭淮:“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

曹叡:“贼亮以巴蜀之众,当虓虎之师。将军被坚执锐,所向克定,朕甚嘉之。益邑千户,并前四千三百户。”“昔祭遵为将,奏置五经大夫,居军中,与诸生雅歌投壶。今将军外勒戎旅,内存国朝。朕嘉将军之意,今擢湛为博士。”

王弘:“昔魏朝酷重张郃,谓不可一日无之。及郃死,何关兴废?”

李密:“若隋代官人,同吠之犬,尚荷王莽之恩,仍怀蒯聩之禄。审配死于袁氏,不如张郃归曹;范增困于项王,未若陈平从汉。”

张预:“孙子曰:‘绝山依谷。’郃以马谡不下据城而绝其汲道。又曰:‘归师勿遏。’郃追亮归军,而败覆得也。”

郝经:“张辽、徐晃诸将壮猛有谋,亦关张之亚匹;然失身于操,终为勇而无义。”

朱元璋:“王保保以铁骑劲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使有谋臣如攸、彧,猛将如辽、郃,予两人能高枕无忧乎。”

标签: 张郃曹魏

更多文章

  • 傅巽:曹魏大臣、人物评论家,博学多闻,善于识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傅巽,曹魏

    傅巽(xùn),字公悌。北地郡泥阳县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人物评论家,西汉义阳侯傅介子的后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容貌魁伟,博学多闻。东汉末年,受到三公征辟,起家尚书郎。投奔荆州牧刘表,授宾客。劝说刘琮归顺曹操,授相府参军,迁散骑常侍,册封关内侯。曹魏建立后,累

  • 庞德:东汉末年曹操麾下将领,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庞德,东汉

    庞德(?-219年),字令明,南安郡狟道县人,东汉末年曹操麾下将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庞德原为马腾麾下武将,在随马腾四处征战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勇冠三军。马腾被曹操征为卫尉后,庞德归属马超。马超兵败后,庞德随其一起投靠汉中张鲁,而后马超归降刘备,庞德仍留在张鲁麾下,

  • 滕皇后:贵为一国之母,却毫无尊荣可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滕芳兰,东吴

    滕芳兰,三国时期东吴皇后,太常滕胤的族女,滕牧的女儿,吴末帝孙皓的皇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孙吴末帝孙皓的皇后滕氏,基本上只能称之为夫人。(一)家族兴衰变化,她只能无奈观望滕夫人是三国时期孙吴的末代皇帝孙皓的皇后,皇后,好歹也是一国之母的身份,她却毫无尊荣可言。滕夫人的家

  • 有哪些与庞德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庞德,东汉

    庞德(?-219年),字令明,南安郡狟道县人,东汉末年曹操麾下将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庞德原为马腾麾下武将,在随马腾四处征战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勇冠三军。马腾被曹操征为卫尉后,庞德归属马超。马超兵败后,庞德随其一起投靠汉中张鲁,而后马超归降刘备,庞德仍留在张鲁麾下,

  • 时溥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时溥,唐朝

    黄巢起义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和四年(884年),感化军节度使时溥斩杀黄巢,成为平定黄巢之乱的第一功臣,获封中书令、巨鹿郡王,可以说是名震天下,风光无两。然而仅过了不到十年,时溥就被宣武军节度使朱温逼得自杀

  • 和珅背后的男人是谁 这个人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和珅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和珅背后的“男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王朝中,大部分都是臣子,毕竟皇帝只有一位,而皇宫贵族也是有数的,并不是那种遍地都是皇族的情况。而当差成为朝廷的命官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好的差事,对于当时民众百姓们来说,只有当官进入到朝廷中做了“大人”才算是光宗耀祖。也的确如此,

  • 唐朝时期的公主那么漂亮 她们为何难嫁出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公主

    对唐朝公主那么漂亮,为何嫁不出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唐朝是最辉煌的一个王朝,当时长安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样也是世界的大都市,其人口达到了100万人以上,绝对可以堪比现在的纽约和华盛顿,不少西方国家也慕名而来,比如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就

  • 辛毗: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辛毗,曹魏

    辛毗(?~235年),字佐治,颍川郡阳翟县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陇西辛氏,早年投靠冀州牧袁绍,拒绝司空曹操征召。官渡之战后,跟随青州刺史袁谭。曹操攻下邺城后,历任议郎、相府长史、魏国侍中,支持曹丕成为世子。曹丕即位后,授侍中、广平亭侯

  • 徐庶没有给曹操献计 曹操为什么还要养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徐庶,曹操

    对徐庶有多神秘?誓不为曹操献一计,为何曹操还供养着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群雄争霸,在那个处处是机会,步步是陷阱的时代,君王良将谋士们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历史。刘备作为时代锁链中的关键一环,虽父亲早逝,家道中落,靠贩履织席维生,却依旧胸怀壮志与理想,想要匡扶这倾颓

  • 曹植:曹魏宗室文学家,在世子之争中失去了曹操的信任与喜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植,曹魏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