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崇祯皇帝要是没有杀魏忠贤的话 明朝结局会不会更好

崇祯皇帝要是没有杀魏忠贤的话 明朝结局会不会更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432 更新时间:2023/12/28 11:44:45

还不知道:崇祯如果没有杀魏忠贤,明朝的结局是不是会更好一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魏忠贤是妇孺皆知的大奸贼、大反派,这是毋庸置疑的,崇祯皇帝评价说:“魏忠贤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

崇祯皇帝爱杀大臣,向来有很多争议,但对杀魏忠贤,却没有人说半个“不”字,无不拍手称快,足见魏忠贤之可恨!

不过,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而是应该放在当时的条件下来判断,我们现在就来假设一下:如果崇祯没有杀魏忠贤,对明朝是不是会更好一些?

平心而论,魏忠贤虽然是大奸大恶,但同时也意味着这个人有非凡的能力和手腕,所以才能飞黄腾达、位极人臣,就像曹操一样,在治世,则为能臣,在乱世,则为枭雄。

从某种程度上说,魏忠贤之恶,也是明朝腐败制度的产物,假如魏忠贤之才能被正确运用,那么也很可能是另外一种局面。

魏忠贤之恶罄竹难书,尽人皆知,就不多赘述了,但魏忠贤之“才”历来鲜有问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魏忠贤究竟有哪些对明朝有益的“贡献”。

魏忠贤所处的时代,明朝正面临巨大的危机,女真族在努尔哈赤的率领下,对明朝进行持久的入侵,已经严重威胁到明朝的生存!所以,如何有效调动明朝一切力量,抵御女真的入侵,是这个时期压倒性的历史使命。

抗击女真需要大量军费,而明朝晚期最大的社会问题,就是税赋不均的问题。

明朝长期以来土地兼并,到了晚明已经严重恶化,大多数贫苦农民无地少地,却承担着巨额的赋税,尤其是臭名昭著的“三饷”,使得广大贫苦百姓民不聊生,而大贵族、大官僚地主阶级则占据着大多数土地,利用权力和诡计免税和避税,这种日趋恶化的不公,严重影响着明朝的税收。

同时,明朝也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东南沿海地区自中古以来就是工商业繁荣兴旺之地,也历来是最重要的税收重地。然而,明朝中期以来,朝廷官场有大批人士都是通过科举出来的江浙地区学子,他们大部分都是这种新兴的工商业主和地主阶层,势必强烈反对朝廷对东南沿海地区征收工商税和矿产税等榷税,其中最为鼓躁出力的代表势力,就是著名的“东林党”。

很多人对“东林党”的印象不错,认为这些人都是满腹经纶的学者,张口闭口都是仁义道德,以“君子小人”来评价人,但实际上,“东林党”发展到后期,越来越变味了,成了一群只知道高谈阔论,却鼠目寸光的伪君子、真小人!

他们位居高位,却拿不出什么利国利民的措施,而私下里的贪污腐化,一点也不亚于他们一贯攻击的魏忠贤及其党羽。在他们的把持之下,明朝失去了最重要的榷税收入,只好将全部税赋压力都压在已经半死不活的农民身上。

再加上明朝晚期恰逢著名的“小冰河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广大贫苦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直接催生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爆发,这也是导致明朝覆灭的一个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东林党最大的死敌就是魏忠贤,魏忠贤虽奸,但他洞察秋毫,知道辽东女真不仅是大明克星,也是自己荣华富贵的终结者,所以他势必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基础上,也力所能及地做一些有益于国家社稷的“善事”,比如派出自己的心腹太监,到江南征收各项工商税,在不断激起江南工商业者和雇工阶层的“民变”的同时,也确实让朝廷的国库充盈了起来。

魏忠贤还有一个拿手好戏,就是“抄家”。尽管魏忠贤制造过不少“冤案”,但按照老百姓的说法,被魏忠贤抄家的官僚,只会有漏网的,却很少有冤枉的!魏忠贤抄家,每每抄没巨额资产,除了一部分被魏忠贤和其党羽瓜分外,朝廷也是受益良多,至少可以减轻一点赋税的压力,老百姓自然也是拍手称快的。

但是,崇祯皇帝除掉魏忠贤后,再次倚重东林党,结果又断绝了东南沿海的税收“财路”,当全国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时,朝廷却财政枯竭,一个个只会高喊漂亮口号的东林党人,却谁也不肯为国家捐献一点。

更让人无语的是,到了关键时刻,这些“卫道士”又变成了首鼠两端的投降分子,李自成来了,就暗中投降李自成,女真来了,又丧尽民族气节投降异族,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而反观魏忠贤,虽贪暴无耻,但在国家安危大计方面还是有正确的眼光的,正是他提拔重用了袁崇焕吴三桂等一批良将,才多次抵挡住了女真的进攻。

因此,如果崇祯皇帝不杀魏忠贤,而是有效地约束住魏忠贤,利用其有胆有识、有益有利的一面,至少后来袁崇焕的悲剧就不会发生,吴三桂也不至于“报国无门”而投降大清,明朝的历史也许会有不少转机。

标签: 崇祯魏忠贤

更多文章

  • 贾诩为什么被称为毒士 贾诩都做出了哪些毒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贾诩,毒士

    你真的了解贾诩被称为毒士,是否太过分了?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倒不是说贾诩这个人真的毒,而是他所出的主意,总是能造成比较恶毒的结果。所以让他戴上一顶毒士的帽子,一点也不委屈贾诩。那么他都出了哪些导致恶毒结果的计谋呢?计谋一,怂恿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郭汜和贾诩,昔日都是董卓的部下。这个时候的

  •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玄宗,唐朝

    李亨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皇后杨氏生的第三个儿子,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朝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为帝,改年号为至德元年,李亨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称帝时,他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并没有退位,也没有诏书许可李亨称帝,也就是说,李亨是无视了李

  • 秦始皇穿的龙袍是黑色的 后世皇帝为何没有人敢穿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龙袍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穿的黑色龙袍,为什么后世皇帝不沿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秦始皇嬴政,身上的话题总是讲不尽!他扫灭六国建立第一个大一统朝代,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筑长城,有人说他是暴君,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是非功过自留待后世评说!秦始皇剧照相信大家看过的影视剧上,始皇

  • 贾诩和司马懿都在朝堂为官 两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贾诩,司马懿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贾诩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懿和贾诩最大的交集,就是在216年以后,这时候两人都在朝堂为官,而且在立太子的事情上,贾诩的一句话,成就了曹丕,使得曹丕被立为太子。这一利益上,司马懿要感谢贾诩。司马懿是担任过曹丕的黄门侍郎,自然是想拥立曹丕的

  • 历史上曹叡是真的不知道司马懿有异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叡,三国

    曹睿,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作为曹魏重臣,辅佐曹魏四代君主,功勋赫赫,但是,司马懿又有异志,而且老谋深算,阴险狡诈,最终,发动“高平陵政变”,篡夺了曹魏大权,成为奸臣。那么,问题是,曹操都看出来司马懿有异

  • 密折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雍正为何大力推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密折制度

    你真的了解雍正大力推行的密折制度是如何运行的?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康熙四十五年,王云锦是第一名,雍正皇帝是65;年纪大了,难免会放松,找几个老友来家中打牌,打到最后一副扑克牌;第二日,王云锦向雍正行礼,雍正从袖中取出王云锦遗失的牌,并表示要带回去继续玩,这可把王云锦惊出一身冷汗。这种夸

  • 楚汉相争刘邦经常出于下风 最后刘邦是怎么获胜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项羽

    对项羽出身世家,为何输给了街头混混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要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就非汉族莫属了,我国大部分的人口都是汉族,在古代时也称作汉人。那么“汉”这个名称是从何而来的呢?就是通过汉朝来命名的。汉之前,一般都称华夏族,汉朝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它不仅是当时世界

  • 刘放在曹魏是什么地位?他支持曹丕篡汉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放,三国

    刘放,字子弃,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乡侯刘容的后代。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违背汉朝祖制,迫使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黄初元年(220年),魏王曹丕更是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了曹魏。刘放身为汉朝宗室后裔与东汉重臣,为何对曹操与曹丕的僭越之举表示支持而不予以

  • 三国时期孙权统治基础最稳 孙权为何是称帝最晚的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权,三国

    还不知道:为什么统治基础最稳固的孙权,偏偏是三国中称帝最晚的那个?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已经初见雏形,从父兄手中继承家业孙权巩固了自己在江东的统治,可谓是志得意满,坐断东南。江东世族们也从抵抗、反对孙权的统治,变成了合作、支持,在淮泗将领与江东世族的

  • 张郃的死真的与司马懿有关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郃,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在街亭之战时大败蜀将马谡,挫败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而名扬天下。但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张郃奉司马懿之命追击蜀军,却中伏战死。那张郃是被司马懿害死的吗一,投靠袁绍张郃早年从军,在冀州牧韩馥手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