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广为什么会被叫做飞将军?他的一生有哪些战绩?

李广为什么会被叫做飞将军?他的一生有哪些战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774 更新时间:2024/1/23 23:47:53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么汉朝的李广为什么会被叫做“飞将军”?他的一生有哪些战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西汉武帝时期,国家最大的安全威胁就是匈奴,李广一生也主要是跟匈奴作战。如果真的“没打过一场胜仗”,匈奴会给对方的“百败之将”送上“飞将军”的美称,还“避之数岁”不敢进入他的防区吗?

李广本身就是从基层做起,积军功而升迁到大将的。最早在汉文帝十四年,他就以“良家子”的身份入伍,因为擅长骑射、杀敌甚多,被授汉中郎。但是文帝时期,偃武修文,不尚军事,以至于连文帝本人也替李广惋惜:“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从文帝,到景帝,再到武帝早期、窦太皇太后主政,李广一直在边疆,曾任多地太守,主要工作就是防御匈奴。这期间,他曾俘虏过匈奴的“射雕者”,曾以三骑吓退匈奴数千骑。他打过无数胜仗,名声也稳步提高。

但是,和普通人一样,随着年纪的增长,李广的思想渐渐僵化。尤其是长期处于防御姿态,他习惯了以“防”为主的军事思想,这妨碍了他适应新形势。

武帝主政,进行了全面改革: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摒弃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政治上,推行大一统,削弱诸侯与地方实力;军事上,对匈奴采取进攻态度,大力提拔了一批年轻而没有思想束缚的战将。

和草根出身、没有思想包袱的卫青霍去病等人不同,李广不适应长途远距离作战。虽然从个人英雄角度说,此期的李广,也留下病中被俘、夺马逃回、射虎入石之类的传奇故事,但是从军事角度而言,“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他没有立功封侯,显然没打过什么大胜仗。

李广之死,也充满了“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悲剧色彩:出征时没有向导,迷失道路,以至于延误军期。回来后他以“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的理由,引刀自刭。

汉武帝抵御匈奴、开疆拓土,为中华民族的版图奠定了基础。但是毋庸讳言,长期的战争,也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

李广不是开疆拓土的类型,而擅长防御敌人、保家卫国。可能是这一点,让他更多地得到后世文人的支持。

标签: 飞将军李广

更多文章

  • 朱棣是篡位才当上皇帝的 骂名为什么那么少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明朝

    从这个角度来说,朱棣篡位虽然行为不当,但并没有侵犯到皇室的基本利益,他所夺取的皇位本来就是他自己家的,而他的行动也没有破坏社会的稳定。因此,对于朱棣的篡位,后人对其评价并不尽相同。此外,朱棣在位期间也做出了不少功绩,例如修建明十三陵、迁都北京、实行“靖难之役”等,这些都为他在后世赢得了不少好评。此外

  • 胡昭:汉末三国时期又一位孔明,曾救过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胡昭,汉末

    说到“孔明”,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诸葛亮,但其实在汉末三国时期,还有一位孔明,他就是隐士胡昭。胡昭,字孔明,与诸葛亮相比,行事更为低调,虽然曾受邀出山,但拒绝入仕,始终过着隐居乡野、潜心书法的日子。史书上关羽胡昭的记载很少,但从零星的记载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谋略不输诸葛亮。胡昭是颍川人,颍川郡在

  • 刘备人生中有多个夫人 刘备最爱的夫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老婆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之一,其感情生活也备受人们关注。据历史记载,刘备共有多位夫人,其中最为著名的这几位是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甘夫人是刘备的第一任妻子,据说她是刘备的表妹。甘夫人的身份地位较低,但她却深得刘备的宠爱,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十分深厚。在甘夫人去世后,刘备非常悲痛,甚至一度想要自刎以与

  • 古代太后能够掌权 皇后为何往往总是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太后

    芈八子成为秦国太后后,她掌握了秦国的政治大权,并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对于秦国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芈八子改变了当时嫡母不能夺位的惯例,将权力转移给了自己,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太后摄政的人物。她采取了许多举措,如提倡“以法治国”,推行“摇铃”政策,限制官僚权力,规定官员的职位和级别必须考取相应的科举,

  • 赵匡胤夺取柴家江山后 柴家待遇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匡胤,柴荣

    赵匡胤的篡位和对政治威胁的人的对待,对赵宋王朝后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郭荣的四个儿子是赵宋江山的政治威胁之一,他们被称为“郭氏”。另一个被视为威胁的家族是“柴氏家族”,由庞非大领导。赵匡胤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来应对这两个威胁。对于“郭氏”,赵匡胤采取了相对温和的策略,但仍然限制了他们的地位。相比之下

  • 以诸葛亮的才能要是投靠曹操 诸葛亮会得到重用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曹操以张辽五个儿子为良将,温家以郭嘉的五个进士为靠山,成功地擒杀吕布、灭袁绍、横扫北方诸侯,并建立了强大的曹魏政权。然而,如果聪明伶俐的诸葛亮投奔了曹操,是否还会受到重用呢?答案显而易见,不会。如果司马懿和诸葛亮同在曹操麾下,曹操在世时,司马懿只能低调行事,庞统也只能默默无闻。由此可见,

  • 燕国国君燕王哙是如何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用人不疑,燕国国君燕王哙

    古代君王大多都有疑心病,那么燕国国君燕王哙是如何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中期,燕国国君燕王哙不知吃错了什么药,竟然突发奇想将王位禅让给了相国子之。燕王哙的这一荒唐举动引起了燕太子平的极度不满,由此导致燕国内部发生激烈混战。齐国趁机伐燕,一举攻占

  • 姜维北伐先后打了九次 姜维为什么都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姜维,北伐

    姜维九伐中原,是指蜀汉将领姜维在诸葛亮死后,为完成其克复中原的遗志而进行的九次北伐战役。姜维率领蜀汉大军,先后攻打了汉中、陇右、陇东、祁山等地,但始终未能攻下长安,也未能占领中原,最终以失败告终。姜维九伐中原的失败原因有很多。首先,姜维在军事指挥方面没有诸葛亮的过人才华和决策能力,缺乏对战局的准确把

  • 管仲尊王攘夷的策略具体指的是什么?如何实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尊王攘夷,管仲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管仲“尊王攘夷”的策略具体指的是什么?如何实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齐国在管仲的辅佐下,通过内政、经济、军事、贸易等多方面改革举措,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实现了民富国强的目标,国力得到大幅提升

  •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他的死和赵光义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匡胤,赵光义

    虽然历史正史没有记载赵光义杀了赵匡胤上位,但根据一些迹象,这件事与赵光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是两个关键的事件。许多人认为,司马光的《涑水记闻》是为赵光义洗清嫌疑。据该记载,当赵匡胤死去的时候,赵光义并不在皇宫内,似乎排除了他的嫌疑。但即使按照这个版本,整件事情仍然令人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