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为何日本不趁乱发动战争?

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为何日本不趁乱发动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97 更新时间:2023/12/24 9:11:07

20世纪30年代,在918事变之后日本开始全面侵略当时的东北和华北地区。在七七事变后又进行全面侵华战争,而此时他们的对手是已经几乎统一全国的国民政府。将时间调回10年前,也就是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日本刚取得一战的胜利兵锋正盛,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当时的国民政府并未完全统一,甚至于正统的国民政府还仅仅占据广东这个地盘,北方更是直系、皖系、奉系和西北军轮流坐庄,各个省都是军阀割据的状态。这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绝对是占据关内的好机会,但为日本没有选择对20年代军阀割据的关内出兵呢?

其实在小编来看,其根源还是出现在日本自己身上。

20世纪20年代关内军阀割据图

首先是,日本国内混乱

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的国内实际上出现了大混乱。

日本政府对于当时的国内的环境是要维持稳定为主。20年代日本国内的政治势力众多,日本当局也在为清除日本国内的左翼势力忙得焦头烂额,根本就无暇顾及大洋彼岸的中国。

日本军警在抓捕日本左翼

雪上加霜的是在1923年的时候,日本还发生了让他们国力大损的一次大地震——关东大地震,大地震让东京70%左右的房屋受损,地震直接造成14万人伤亡,上百万人无家可归,当时的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是这样描绘大地震下的东京。

那种味道和熟透的杏子差不多。他走在火灾烧过的废墟上,微微嗅到这样的气味,于是想着,伏天中的腐尸气味居然也不太难闻……他姐姐和异母兄弟的家都在大火中焚毁了……

大地震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巨大的,地震中的损失高达65亿日元,这相当于20年代日本2年的财政收入,也是当年日本出兵西伯利亚军费的4倍左右。总之这场大地震让日本的经济遭受到重创,甚至于日本在30年代发动九一八的时候,人们还没从当时末世的悲观中走出来(这也是日本国内反对军部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没有多的钱再去支援军部打仗)。

日本关东大地震后场景

而为了弥补日本在关东大地震中的损失,他们在经济上的举措是积极与其他各国展开友好的双边贸易,积极对外开放。因为这个政策是当时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推进和主持的,因此也叫

“币原外交”。

币原喜重郎

在币原的政策指导下,他们一方面积极承认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日本与英美等国协调以维护既得利益,主张加强与英美在能源、汽车和制造行业的贸易往来。而作为通商的回报,日本需要放弃在东亚地区称霸政策,唯英美马首是瞻。而日本的这种英美低头的政策也让军部的“招核”男儿们不满,他们纷纷组建小团体对日本亲欧美的政客搞暗杀和破坏活动。不过即使如此,依然没能阻止日本在对外上的弱势问题。

而“币原外交”的另一个重点则是大洋对岸的中国,他积极主张缓和北洋政府的关系(1919年学生运动让两国关系降到了冰点)。在改进两国关系后,20年代“日货”流通到了的关内的市场中,从生活用品到武器弹药,阎锡山张作霖等人纷纷购买日本的武器,组建日货工厂等,上海等地的日本背景工厂也持续增加。

购买清一色日军装备的山西晋绥军

“币原外交”让日本整个20年代处于关东大地震后的复原期,再加上他们在一战的收益,让他们的经济快速发展。当然这虽然将日本从对东亚的武力扩张变成经济扩张,让他们暂时无暇觊觎中国的领土,但通过在20年代积累的财富,也为其后面的侵华奠定了经济基础,所以当时的东亚依然没有摆脱被日本惦记的命运。

其次是,日本没有做好战争准备

在1918-1923年之间,日本在结束对青岛德军的进攻后,开始武装干预新兴的苏联政权,他们出兵西伯利亚和英美等军队一起援助在边境的白俄和捷克军队,这次作战虽然最高出兵才7万人,但是日本的常备轮番上阵,在付出了阵亡5000人之后他们灰溜溜的撤出西伯利亚。而在这次作战中的耗费的高昂军费,让经历过“关东大地震”的日本政府更加雪上加霜,内阁的大臣们纷纷要求军部没有维持这么大常备军的必要,于是在当时陆相宇垣一成的主持下进行了裁军,因为是大正年间的裁军,因此也被称之为“大正裁军”。

漫画中的日军在西伯利亚的阅兵式

规定了将仙台十三、名古屋十五、姬路十七和久留米十八师团裁掉,日本只保留17个常备师团(侵华日军甲等师团原型)。这次裁军让日本的常备陆军变成了25万人,这也大大减轻了日军的财政压力。当然裁军之后日本陆军的任务也从对外作战变成了和平时期的常规驻军。而仅靠着25万的常备陆军,是无法对当时的中国军阀们进行作战的,在20年代光占据东北和山东的张作霖所部军队就达到了33万人,而且武器精良,在南方的孙传芳吴佩孚唐生智和北方冯玉祥和阎锡山率领的军队也是10-30万不等。故而当时的日本仅靠着裁军过后的25万军队根本就无法对当时的北洋军阀们形成威胁。

大正裁军后的精锐日军

结语

当然了日本在20年代没有对当时的中国没有开展实际性的侵略活动,固然有它主力发展经济,以及裁军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有关。但这并非是他们良心发现,而是他们在酝酿下一次的战争准备。

在经济实力慢慢恢复的时候,日本在20年代趁着经济危机经过田中奏折过渡到了“总体战”的体制中,他们一方面开始实行展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通过裁军余留下来的军费转移到飞机、坦克等新式的研制和装备上,宇垣一成甚至提出了全民皆兵的概念,对全国大中学生和城乡青年实行军训,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为他们10年之后爆发的大战铺路。

20世纪20年代这短暂的十年,虽然因为日本原因一定程度上延缓他们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进程。但蓄力之后的他们却在“养精蓄锐”之后,带头挑起了人类史上最大浩劫的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文章

  • 民国混战时期交战的理由有多随便?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争,民国混战,民国时期,历史,中国

    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在清朝统治者的一些迷之操作下彻底垮台了,由此标志着中国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只不过当时的中国是拉扯着狠多被动原因进入的,所以付出是非常惨烈的。民国时期也是中国历史最黑暗的时代。那个时代,国家名存实亡,不再有秩序和法律,一切都向着拳头大小看齐。而在袁世凯因为称帝失败而郁郁而终之

  • 张作霖早年乞讨生涯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作霖,军阀,干娘,历史

    苦难无疑是一个人成长的良药,在历史上的那些大人物当中,有很多都是经历过一些苦难岁月的。就比如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早期为了生存做过乞丐,当过和尚。在极其艰苦的岁月当中,他不断的磨练自己,也磨练了自己的心性,这便让他所具备了成大事的品质与能力。曾经风光无限,雄踞东北的东北王张作霖,也是一个从苦难中走

  • 杜月笙为何杀张啸林?杀了后为何还要痛苦?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蒋介石,民国时期

    说起杜月笙,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可以说是杀人如麻,曾经还把上海工会头目王寿华直接给活埋了,从此以后青帮的地位就跃居第一了。汪寿华他都敢杀,下面这个人他竟然需要忍两次才决定杀,而且这个人死了之后还嚎啕大哭,这个能让杜月笙都哭起来的人会是谁呢?杜月笙早年加入青帮只是个黄金荣手下的马仔,因为帮黄金荣找到偷

  • 徐志摩的爱情线是怎样的 陆小曼与林徽因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徐志摩,陆小曼,林徽因,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民国时期,虽然这一时期非常的动荡,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的文人雅士,他们对于文学的热爱在那样一个时代也是属于另类的一种存在了。坦荡的胸怀让这群人一直想要闯出一片新天地。用自己文学上的力量创造出各种奇迹,像徐志摩就喜欢过林薇因和陆小曼两人,甚至在他死后都有人说他是难忘旧爱而死,也有人说是为了赚钱

  • 军阀实力排名 最强军阀是哪个?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军阀,民国时期,历史,战争,政治

    我国民国时期的军阀,是20世纪初中国政治格局的主要因素,在名义上是归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其实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割据势力。在民国时期,大大小小的军阀有数十个,一部分在混战中被消灭了,一部分则长期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主要的有十五个分支派系。纵观这些军阀,按照派系可分为北洋军阀、西南军阀和西北军阀三股大的势

  • 东陵大盗为何逍遥法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陵大盗,孙殿英,慈溪,皇陵,民国时期

    说起清东陵,这里曾经是一块与世隔绝,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家禁地。在这里埋葬着清朝历代帝后,陵墓被打造的固若金汤,布满机关,堆积了无数价值不菲的珍宝。1928年7月,一伙神秘的盗陵大军兵分两路,一支奔向埋葬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另一支则进入了埋葬乾隆帝的裕陵。在关于谁是真正的盗墓者这一问题上,特别是法庭并没有

  • 民国四大家族陈家的前世是哪里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家,四大家族,民国时期,历史

    陈其美,出生于浙江湖州,1906年去往日本,同年进入同盟会。1908年期间反华领导反清革命,在武昌起义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在上海率先举旗响应。沪军都督府成立后,陈其美任沪军都督。孙中山誉其“于民国之功,固已伟矣”。陈其美胆大心狠,在国民党人中素以“四捷”闻名,即口齿捷、主意捷、手段捷、行动捷。用

  • 民国时期的名媛生活有多奢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名媛,民国时期,陆小曼,唐瑛

    我国历史上的民国时期一直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是一个很多人都非常怀念和向往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当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那些民国时期的名媛。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名媛,这不仅仅只是服饰的精致,妆容的精美,更需要超群的气质,才华横溢。民国时期,那些可以被冠之“名媛”的女子,用自己不凡的一生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

  • 皖系军阀是怎么走向巅峰的 又是怎么被灭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皖系军阀,军阀,段祺瑞,民国时期,历史

    所谓北洋军阀中的皖系,不过是得名于其领袖——段祺瑞的籍贯而已。在北洋军阀大团体的首领和北洋军创始人袁世凯去世后,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派别能够迅速掌握北京政府的大权,是有其相当的必然性,或者叫做合理性。在袁世凯手下诸位掌握军权的将领中,段祺瑞有着超出别人的能力及影响力,他是北洋军最早的统兵大员,并以严于

  • 为什么叫冯玉祥为倒戈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倒戈将军,冯玉祥,民国时期,历史

    在人类历史上,总会有那么一些人物让人看起来非常的反感,就比如说今天小编要提到的倒戈将军冯玉祥。冯玉祥是有名的墙头草,哪边强大向哪边倒。也正是因为他这种左右摇摆的性格,也让很多人受到了伤害。其实个人认为无论是在哪一个组织或者是军队中任职,忠诚是最重要的,当然了,历史上像他这种人也真是少见。别人都是以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