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陵大盗为何逍遥法外?

东陵大盗为何逍遥法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447 更新时间:2023/12/6 18:01:06

说起清东陵,这里曾经是一块与世隔绝,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家禁地。在这里埋葬着清朝历代帝后,陵墓被打造的固若金汤,布满机关,堆积了无数价值不菲的珍宝。1928年7月,一伙神秘的盗陵大军兵分两路,一支奔向埋葬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另一支则进入了埋葬乾隆帝的裕陵。在关于谁是真正的盗墓者这一问题上,特别是法庭并没有最终结案,为后人留下重重迷惑。震惊中外的东陵盗宝案,最终不了了之,还成为民国历史上最大的悬案之一。那么东陵盗宝案的元凶到底是谁?又是什么原因可以让他们逍遥法外?

清东陵位于北京以东125公里处,今天河北省遵化市的西北部。是清朝入主中原后,修建的第一处大型皇家陵寝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清代皇家陵之一。他的建筑艺术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峰。其中埋葬乾隆帝的裕陵是清朝国势最鼎盛的时间修建的,耗银二百多万两。遍选天下精工美料,其建筑艺术精湛华美,堪称清东陵之冠。而穷奢极欲的慈禧太后自然也极其奢华,其工程前后耗银二百二十七万两,修建时间长达14年。其豪华程度据说连皇宫紫禁城也无法媲美。

但是随着辛亥革命一声枪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走向终结。尽管在随后公布《优待清室条件》,但处于乱世之中,很快成为一纸空文。

由于断绝了俸饷,守陵官员们大都迁往京城。少数留守的八旗兵丁也自顾不暇。方圆两千多平方公里的清东陵,很快成为匪盗出没的地方,其侵犯的命运无可避免。

1926年第二次直奉大战期间,奉系军阀张宗昌率部占据东陵。对东陵大肆掠夺,仅金银器物就装了几十大车。

但是在1928年7月北伐战争行将结束之际,惊世骇俗的“东陵盗宝案”发生了!这一次定东陵和裕陵被掘地三尺,其目标直指皇陵深处。地宫遭遇毁灭性破坏,而无数价值连城的文物宝藏在重建天日时的同时开始四处流散。

1928年7月4日至11日,一伙神秘的盗墓者闯进定东陵内将残破棺木和碎衣烂衫扔得满地。慈禧的尸体也被扔在西北角,浮在棺椁盖上。墓内被盗走的殉葬珠宝,最名贵的是一座白玉雕琢的九级玲珑宝塔,另外一件就是闻名中外的黑子红瓤绿皮的翡翠西瓜。据记载这个翡翠西瓜价值二百二十万两,十分昂贵。

隆裕陵也遭惨遭挖掘,乾隆生前享受荣华富贵,死后所遭遇的浩劫,比慈禧太后尤为惨烈。根据清室善后委员会传来的实地勘察报告:当时新旧骸骨狼藉墓道内外,碎珠残玉俯拾皆是,有的尸骨散不成形,有几具金棺已劈成残片。与慈禧定东陵不同的是乾隆墓中的珍宝多为书画,盗墓者并不识货,大量的书画文物被无端地破坏,有的被烧,有的被撕。

消息传出,中外震惊,人们纷纷质问是谁犯下了这千夫所指的罪行?

众目睽睽之下,一个名叫孙殿英的军阀成为盗陵的首要怀疑对象。

1928年8月的一天,在北京著名的古玩街琉璃厂“尊古斋”老板黄百川见到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此人带来一些十分罕见的珍宝,并急于出手,双方最后以十万元秘密成交。不料事情败露,两人均被北平警备司令逮捕。

经审讯,涉嫌销售东陵珍宝的神秘男子正是十二军师长谭温江,而他的上级就是军长孙殿英。

为了摆脱嫌疑,孙殿英向其顶头上司递交报告,详细记记载了东陵被盗前后十二军的换防调动,其核心内容是:应乡绅之请求,派部剿办盘踞马兰峪之悍匪,在一次剿匪战斗中,从马匪手中缴获两只大箱,并列报清单。这就回答了谭温江携带的珍宝来自哪里的问题——是从当地土匪手中缴获的。

“东陵盗宝”沉寂了一段时间后,一个突发事件又让它再度被人们关注。

在一艘开往青岛的轮船上,青岛警察厅抓捕了两位两名逃兵,从他们身上搜出三十六颗珍珠,还有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的标志。一名叫张歧厚的逃兵招供参与了盗陵。

原来,张歧厚自供说,他在十二军军部当随从兵,军长孙建英军。军长下令教工兵营用地雷将西太后和乾隆帝的二坟炸开。军长的人把门,团、旅、营长们下去拿东西,别人不得进去。第二天天明以后他偷偷进去,在坟里捡了三十六颗珠子,到了天津卖了一千二百元钱。有了此巨款他便打算回原籍去,于是做了逃避。

张歧厚的供词是唯一明确牵涉孙殿英的重要证据。1928年11月,蒋冯阎桂四大集团军首脑都派出自己的代表组成高等军法会来审此案,审判长为商震。商震受任后马上下令缉拿正犯归案。但是孙殿英仍不在缉拿范围。

如此重大的案件,在高等军法会宣布成立后,却很长时间都没有下文。1929年4月底,也就是东陵被盗将近一年后才开始预审,并且一直未对外公布。而经过一个半月的秘密审理后,高等军法会在6月即宣布预审终结,预审判决草案的结论为:“东陵盗案系遵化驻军勾结守陵满员,盗墓分赃。

细究这一结论,虽然张歧厚供出了孙殿英,但法庭似乎并没有根据此口供而采信。而“遵化驻军”究竟指的是哪支部队?幕后主使究竟是谭温江还是孙殿英?判决草案也没有明确指出。

所有的疑问都需要进一步解答,按照程序,高等军法会将预审判决草案的全部卷宗,呈交南京国民政府,静候最高当局的复核、宣判和执行。但是案件上报后,再次石沉大海一直不见批复。

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东陵盗宝”案随即被遗忘。而孙建英也从狼狈不堪的处境中逃离出来,在战争中投靠了冯玉祥阎锡山集团。

从此,“东陵盗宝”案不了了之,成为民国历史上最大的悬案之一。

更多文章

  • 民国四大家族陈家的前世是哪里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家,四大家族,民国时期,历史

    陈其美,出生于浙江湖州,1906年去往日本,同年进入同盟会。1908年期间反华领导反清革命,在武昌起义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在上海率先举旗响应。沪军都督府成立后,陈其美任沪军都督。孙中山誉其“于民国之功,固已伟矣”。陈其美胆大心狠,在国民党人中素以“四捷”闻名,即口齿捷、主意捷、手段捷、行动捷。用

  • 民国时期的名媛生活有多奢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名媛,民国时期,陆小曼,唐瑛

    我国历史上的民国时期一直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是一个很多人都非常怀念和向往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当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那些民国时期的名媛。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名媛,这不仅仅只是服饰的精致,妆容的精美,更需要超群的气质,才华横溢。民国时期,那些可以被冠之“名媛”的女子,用自己不凡的一生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

  • 皖系军阀是怎么走向巅峰的 又是怎么被灭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皖系军阀,军阀,段祺瑞,民国时期,历史

    所谓北洋军阀中的皖系,不过是得名于其领袖——段祺瑞的籍贯而已。在北洋军阀大团体的首领和北洋军创始人袁世凯去世后,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派别能够迅速掌握北京政府的大权,是有其相当的必然性,或者叫做合理性。在袁世凯手下诸位掌握军权的将领中,段祺瑞有着超出别人的能力及影响力,他是北洋军最早的统兵大员,并以严于

  • 为什么叫冯玉祥为倒戈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倒戈将军,冯玉祥,民国时期,历史

    在人类历史上,总会有那么一些人物让人看起来非常的反感,就比如说今天小编要提到的倒戈将军冯玉祥。冯玉祥是有名的墙头草,哪边强大向哪边倒。也正是因为他这种左右摇摆的性格,也让很多人受到了伤害。其实个人认为无论是在哪一个组织或者是军队中任职,忠诚是最重要的,当然了,历史上像他这种人也真是少见。别人都是以忠

  • 袁世凯真的在朝鲜当了太上皇吗?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袁世凯,太上皇,朝鲜

    说到袁世凯其实争议还是非常非常大的,为何这么说原因很简单,有的人说他怎么怎么样,又有人说另外怎么怎么样,反正就是各有各的看法,最近很多人也都说这个袁世凯其实在朝鲜是有当太上皇的,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当时袁世凯又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袁世凯在朝鲜当“太上皇”言重了,事实上袁在朝

  • 中国护侨行动最早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护侨行动,侨民,中国,俄罗斯,历史

    《红海行动》与《战狼2》相信不少的朋友们都有看过了,这两部电影主要就是围绕着撤侨这件事展开的故事,不得不说看的热血沸腾,大大振奋了国人的爱国之心。其实这样类似我国使用军舰的撤侨行动在历史上就有出现过,而且早在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时候就已经有过一次了。那么接下来网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20世纪初

  • 北洋军阀与国民党关系如何 两者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洋军阀,国民党,民国时期,历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淮海战役》这部电影,看过的朋友可能都记得里面一个片段,就是黄百韬临死之前在军部兵团司令部所在的屋子中对身边的25军副军长杨廷宴等人表示自己虽不是黄埔出身的,但是也可以不经过通报就能进入总统府的,其特别通行证的编号是17号,这样就足够了。黄百韬说的是实情。虽然他祖籍广东,但是出生

  • 陈璧君为何不认罪 为何宁死不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璧君,汉奸,汪精卫,历史

    说到汪精卫,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个人和我的近代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一生从到位可谓是泾渭分明,年轻时,他满脑子都是热血,公然刺杀载沣摄政王。然后与蒋介石争夺最高权力。失败后,他成了叛徒,也是最大的叛徒。俗话说,成功男人的背后,都会有一位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但同样,失败男人的背后,也有一位火上浇油的

  • 真实的鲁迅其实是个逗比?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鲁迅,逗比

    很多人印象当中的鲁迅,大概都是一个不苟言笑,用自己的文字来抨击社会黑暗一面的犀利的文学家吧,但其实,这些只不过是鲁迅的一面,而鲁迅还有另外一面,可以说是鲜为人知的一面,其实他是一个“逗比”,说话做事都十分幽默,很多事情都让人禁不住捧腹大笑。究竟鲁迅有多逗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说到鲁迅,我们就会想起一

  • 清朝灭亡之后袁世凯接收了数万名犯人,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袁世凯,犯人,清朝,历史

    在我国古代历史当中,要说朝代的更替影响最大的是什么?那就是统治阶级,并不是普通老百姓。因为中国老百姓自古以来要求就不高,能够吃饱喝足,过上安稳的日子,绝对是不会去管谁去当皇帝的。所以说即便是改朝换代,许多小的制度还是跟以前一样的。就拿宋跟后周举例,有不少异曲同工之处。清朝灭亡那会,虽然有革命,但也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