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大头为什么是硬通货?有哪几点原因?

袁大头为什么是硬通货?有哪几点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729 更新时间:2024/2/13 23:59:06

说起袁大头,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这是在咱们旧中国时期的主要流通货币,全称叫做“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而“袁大头”只是老百姓之间流传俗称。那么今天网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袁大头,看看它为会成为硬通货币。

在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当时的货币流通相当混乱,除了前清留下的银元铜钱,一些省份也都铸造过货币,甚至市面上还有外国货币在流通,最出名就是“墨西哥鹰洋”。这种情况给当时北洋政府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老百姓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于是“袁大头”诞生了。

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决定将自己的头像放在银币上面,当时“袁大头”的设计者是陶德堒,他出了是袁大头的设计者以外,还曾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建议改革货币,而负责袁大头的原模雕刻则是意大利人鲁乔奇,鲁乔奇雕刻技艺精湛,袁世凯的头像在银币上栩栩如生多亏了他的功劳。

袁大头开始铸造后,单日最铸造量高达到30万元,没过多久,袁大头就成为了世面上主要的流通货币,成功的把鹰洋赶出了我们身边,老百姓们也对袁大头喜爱有加。

袁大头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含银量非高,银和铜的比例为九比一。我们经常看到老百姓在收到一块袁大头后,先是脸上乐开了花,然后就是对着袁大头狠狠的吹一口气,放在耳边听响,真正的袁大头含银量很高,会发出清脆的回响。如果含银量低,或者就不是银制的,就听不到这个声音。

在1927年,“袁大头”停止铸造,因为南方北伐胜利,铸币厂开始铸造总理新币,因为上面的孙中山头像比袁世凯的头像小了不少,所以一般被人们称作“孙小头”,两种货币的含银量基本相同,所以相互之间可以流通。

到了1935年,为了将白银收回来,发布了新的货币政策,开始发行纸币,但因为乱印纸币,社会经济开始通货膨胀。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所以袁大头在发行纸币后并没有消失,而是继续的在市面上流通。

一直到新社会的诞生,开始严厉打击黑市,大量的银元被收兑。以“袁大头”为首的银制货币才退出了流通货币的行列,但作为收藏品“袁大头”到现在也非常的受欢迎。

那么如何辨别袁大头的真伪?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几个简单的方法。

1、重量分辨。真币重量大约为26.86克,有轻微磨损后也不应该低于26.5克

2、氧化分辨。银这个元素与氧气接触后会变成氧化银,颜色一半为灰色,棕色,浅黑色,如果是纯黑色的,那多半是用火烤和擦鞋油做的假币

3、边缘分辨。真币边缘锯齿大小一样,排列整齐,很容易看到其做工的精美,假币边缘锯齿一般参差不齐。

4、声音分辨。如果想像电视剧中那样用耳朵听,需要很好的听力,还可以用两个银元对磕一下,声音柔和的是真的,声音特别尖锐的一般是钢的或者是铜的,声音特别沉闷的一般是外皮是银制内部是其它材质。

收藏需要谨慎,在没有把握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尝试去收藏银元。

标签: 袁大头货币钱币民国时期历史

更多文章

  • 民国时期的头号神棍是谁?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从云,神棍,民国时期,近代史

    我国近代历史上的民国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代,这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新思想激烈碰撞的一个年代。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的东西快速融合,使得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极端或是光怪陆离的事情。就比如说一代大师胡适,曾大力推崇西医,并且主张废除中医,结果却被中医治好了病根。还有许多名家,甚至提倡废除汉字。而在鲜为人知

  • 张学良为何要杀掉杨宇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郭松龄,张学良,杨宇霆,民国时期

    说到张学良为何要杀掉杨宇霆,那这就要从郭松龄为何要反奉开始说起了。1925年的11月份,原本奉系大将郭松龄正式通电开始起兵反奉。在反奉战争打响的头几天里,郭松龄的部队就成功的占领了山海关。之后郭松龄将自己的军服更名为“东北国民军”,自己则担任总司令。并且他将“不扰民,真爱民,誓死救国”作为东北国民军

  • 说说赵一荻到底有多可怕,让张学良休于凤至这都算小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一荻,张学良,于凤至

    最近在看这个赵一荻和张学良的故事,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赵一荻和张学良的爱情是凄美的,小编也不知道这是谁说的,反正觉得吧,这个三观有点点问题,当然了这也只是小编的个人看法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小编觉得事情要从多个方面来看,今天我们就从这个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角度来看看这个赵一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

  • 溥仪登记时为何不让穿龙袍?为什么只让溥仪穿日本大元帅服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溥仪,皇帝,日本,民国时期,伪满洲国

    溥仪在第一次当上皇帝的时候年仅3岁,首次退位的时候是6岁,在这3年的皇帝生涯中,对于年幼的溥仪来说仅仅只是一个穿上龙袍的傀儡。国家的政治事物还是把我在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手中,溥仪这个小皇帝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宣统三年的时候,爆发了辛亥革命,全国人民的人心都趋向于共和国,溥仪在大臣和隆裕太后的决定下

  • 民国时期公务员考试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公务员,民国时期,中国,历史

    孙中山先生在1906年期间首先在《民报》上提出了“五权宪法”的学说,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将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这五种治权分别由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院独立行使,以防止政府之专权;孙中山先生认为这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出的两权,可以弥补三权的不足。民国时期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也是基于

  • 民国时期的警察配枪怎么是步枪?不应该是手枪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民国,警察,配枪,步枪,手枪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民国时期的一些事情,大家也都知道现在的警察如果配枪的话,那一定是配的手枪的,但是看民国时期的内容会发现这个民国的警察一般都是配的步枪,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又有什么样的说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别被“税警总团”和“交警总队”这两支特殊的警察部队

  • 袁世凯为何能够东山再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袁世凯,革命党,晚晴,中国,历史

    1911年11月1日,晚晴政府任命袁世凯为为晚清内阁总理大臣,这代表着袁世凯经过了三年蛰伏之后东山再起。袁世凯1859年出生,河南项城人,早年时期参加淮军秒之后出使朝鲜,纵横捭阖,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很好维护了清朝在朝鲜的权益。1895年甲午战后,袁世凯奉命在天津小站练兵,练成北洋六镇(相当于后来的一

  • 溥仪退位后,原手下的9位封疆大吏最后去了哪里?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封疆大吏,清朝,民国时期,历史

    由于满清的闭关锁国,呆滞其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近代历史上,清朝在与西方列强有着多次冲突,都是以清朝的惨败而告终的。为了能够改变这种局势,开始大肆购买西方的先进武器,还组建了装备西方武器的新军。晚清组建新军,就是为了壮大自身的武装力量,更好的抵御外敌和控制天下,但是不曾想到,这支新军最终落在了袁世凯手

  • 她25岁自杀身亡,却有30万人为其送葬,7名少女无法接受随她而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阮玲玉,上海滩,民国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故事,很多人也知道的,太多太多故事了,最近小编有看到一则十分有趣的故事,话说一位女士25岁她就自杀了,自杀这事也算正常啊,有什么好说的呢?但是当时竟然有30万人给他送葬,而且还有7名少女给无法理解,也跟随自杀,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就很奇怪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

  • 推行一夫一妻制后曾经的姨太太都怎么办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一夫一妻,制度,姨太太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男人们是可以有着三妻四妾的,因为当时古代一个国家能不能够繁荣昌盛其人口就占据了最重要的一部分原因,而国家需要的军队也是需要大量的人口,兵多国家就强,人多国家就能够昌盛,这是不可争议的。而我们都知道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一夫一妻制度是近几十年前才开始实施的,准确的说就是从19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