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登上皇位后选择李显作为接班人,原因是什么?

武则天登上皇位后选择李显作为接班人,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710 更新时间:2024/1/7 19:48:27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姑于庙者也。

武则天晚年作出了立子不立侄的决定,狄仁杰的这句话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诞生过很多文韬武略的帝王,但如果要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王,恐怕非武则天莫属。武则天开了女性当皇帝的先河,尤其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她能用十几年的时间,一扫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直至继承大统,可见其非凡。

公元690年,武则天革唐命,创立武周王朝。此时,她已67岁。跟很多帝王一样,她登上皇位之后,也想着立储事宜。此时的武则天无外乎有4种选择:儿子、女儿、侄子,或者再生一个儿子。

已近古稀之年的女人,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也招纳了许多面首,如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可是这也就是解决平日里的空虚寂寞,还谈不上生子;传位给女儿也不切实际。所以,武则天立储只能在儿子李显和武家子弟当中选择。正当她犹豫不决时,狄仁杰给出了一条建议,让她恍然大悟。

武则天独揽李唐大权

武则天能在后宫待下去已经十分不易了。

14岁时,武则天被李世民带进宫,后来由于相面大师袁天罡的一句话,差点让李世民给杀了。虽得皇帝赐封“媚娘”称号,但武则天与李世民之间并没有再擦出什么火花。不过,年轻的武媚娘稳住了手脚,更稳定了心性。

直至李世民去世时,武则天才与李世民的第九子李治暗通款曲。从后来的历史我们知道,李治去世之后,武则天亲自书写碑文,死后两人合葬乾陵,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武则天对李治是付出了真感情,而并非都是政治考量。

李世民一死,按照唐朝规定,这些嫔妃和才人必须到感业寺削发为尼。武则天心有不甘,但又不得不认命。好在她的心里始终没有放弃对李治的热恋,在她心里始终有个梦想。

果不其然,李治在感业寺上香时,两人又情不自禁黏在一起。长此以往,武则天居然发现自己有了身孕。事有凑巧,王皇后欲借助武则天力量,一同对付萧淑妃,所以,李治顺水推舟,又将武则天又接进宫里。

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月余后,王皇后前来探望。不曾想王皇后前脚刚走,武则天就将小公主掐死。很明显,这招狠毒嫁祸于人的招数,成功地骗过了李治,当然,王皇后还是蒙的。李治一怒之下,欲“废王立武”,同时也想通过此举,打击元老大臣势力。

很明显,在这样的强大攻势之下,虽然不乏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的反对,但也无济于事。永徽六年(655年)十月,李治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是年十一月初一日,举行了册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仪式。

从“二圣临朝”到“太后称制”,武则天此后的权欲之路,似乎变得平坦异常。虽然唐中宗李显即位,不过,作为皇太后的武则天,才是幕后皇权的实际操控者。并且,李显曾一度被母亲软禁,可见武则天有多么的强势。

一代女皇的烦恼

无疑,这个烦恼就是“立储”。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称帝,开了大周朝代,也是属于她的时代。这一年,离她“古稀之年”还差4岁。虽然年纪一大把,不过武则天在位15年没有懈怠,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可以说她上承贞观之治,政启开元盛世,政绩不菲。

不过,无论是哪个朝代的帝王,“立储”都是头等大事。如前文所述,武则天最终考虑的储君无非是武家子弟,也就是娘家人,或者就是自己的儿子。

好容易到手的武周政权,到最后到底姓“武”还是姓“李”,一时间让武则天举棋不定。武则天考虑了两个人选,一个是自己的亲儿子李显,一个是自己的亲侄子武承嗣

武承嗣何许人也?武承嗣是武则天哥哥武元爽的儿子,虽然是儿子,不过武承嗣却不受武元爽待见,甚至经常虐待他。后来武则天得势之后,欲给这个侄子撑腰,她将武元爽发配今天的三亚,后来武元爽客死他乡。

武承嗣非但没有记恨武则天这个杀父仇人,反而对武则天忠心耿耿。在武则天十多年的上位之路上,武承嗣不遗余力,替武则天扫清障碍,大批忠良都死于他手,像李素节韦方质、李元嘉等等,可谓是令人触目惊心。

很明显,武承嗣是有私心的,毕竟武则天跟自己一个姓,等到武则天百年之后,说不定她会将皇位传与他,他想跟自己赌一把。毕竟姑母到手的政权,又岂能让它再姓“李”。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武则天的疑虑最后因一位大臣的一句话,让武承嗣梦想彻底破碎,从而也改变了大唐的历史走向。这位大臣就是武则天的亲信狄仁杰。试问,狄仁杰跟武则天又说了什么?

还政李唐

正当武则天为立储焦头烂额时,狄仁杰温馨提示:牌位摆放问题。

本文开头的那句话就是狄仁杰的谏言设问。很明显,如果武承嗣做太子,并成功当上皇帝,武则天的牌位该怎么放置?自古有子为母立庙,未闻侄儿为姑立庙。试想,若武则天进不了太庙,享受不了子孙供奉瞻仰,这就尴尬了。若立子为帝王,子为母立牌位,本身就是孝道,名正且言顺。

牌位问题是小事吗?非也!在古代皇权至上的封建王朝,帝王的牌位体现的就是政治属性,意义重大。

狄仁杰这句话直插武则天的心窝,让武则天茅塞顿开。在世人眼中,当自己生老病死的那一刻,膝下跪着的必定是儿子,不会是侄子。这给年老需要亲情的武则天吃了一颗定心丸。武则天遂立庐陵王李显为皇嗣,唐祚得以维系。

705年,武则天病重卧床不起,她已经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暮年。唐朝旧臣没有像当初吕后死去才动手,张柬之等五位宰相顺势而为,佯称张易之兄弟谋反,于是发动“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中,张氏兄弟被处死,禁军随即包围武则天所寝集仙殿,要求她退位。武则天被迫禅位于太子李显,随后徙居上阳宫。

一代女皇,其眼界和心胸肯定非一般人所能及,弥留之际,她最终将自己亲手创建的武周政权终结,并还政于李家,虽然说是形势所逼,但其深明大义还是值得钦佩的。我们也能看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所具有的战略眼光和人生格局。而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的这一笔,无疑是厚重的。

标签: 武则天唐朝

更多文章

  • 杨仪当初要是投降曹魏的话 杨仪会被封为什么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仪,曹魏

    杨仪如果投降曹魏,会被封什么官职?能否超过黄权?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率军与司马懿对峙一百多天后,病死在五丈原军中,诸葛亮死后,由杨仪率军平安撤回。本来杨仪以为,他带领蜀汉大军撤回之后,立有大功,肯定会被重用,更重要

  •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能统一天下 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天下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为什么终其一生也没能统一天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词人。在东汉动荡的末年,曹操纵横捭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手下文臣武将,先后吞并:吕布,袁术,袁绍,刘表,马腾,张鲁等,成为北方最大的军阀。曹操建立了曹魏政权基础,

  • 刘桢的创作有何特点?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桢,魏晋

    刘桢(?―217年),字公干,东平宁阳人。东汉末年名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尚书令刘梁的孙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桢博学有才,警悟辩捷,选为丞相(曹操)掾属,交好魏文帝和曹植兄弟。参加曹丕筵席时,平视王妃甄氏,以不敬之罪罚服劳役,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217

  • 蜀汉作为三国失败的一方 诸葛亮为何能够是流传千古正面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蜀汉,诸葛亮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蜀国明明是三国中的失败者,为什么诸葛亮能是流传千古正面人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作为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的乱世,人们在提及那个特殊的朝代之时,往往会联想到属于每个不同人身上的标签,而对于诸葛亮,无论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赞美”还是别的方面,仿佛

  • 废掉胡皇后之后,明宣宗朱瞻基为何会后悔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胡皇后,明朝

    胡皇后在朱瞻基登基后被立为皇后,后来因无子被废后。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明朝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位皇后胡善祥,她被明宣宗朱瞻基废黜后,就受到了张太后的同情。此后宫中但凡要举行宴会活动,张太后就会把胡善祥引到孙皇后的上首去坐。这也是对明宣宗无声的抗议。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上台

  • 曹丕篡位之后 曹丕为何没有能除掉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汉献帝

    对曹丕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篡汉后,为何不除掉汉献帝?阴谋家们说,尧舜禹禅让,实际上是一场阴谋。尧帝、舜帝并不甘心就这么下台,是被继任者强行赶下台的,这属于政变!同样,三国时期,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的时候,曾经感叹地说过这么一句话:尧舜禹禅让的事情,我今天才知道

  • 都说刘禅是愚笨无大志 刘备当初将刘禅摔傻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禅,蜀汉

    还不知道:阿斗是被刘备摔傻的吗,刘禅为什么愚笨无大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刘备其实没有把刘禅摔傻,刘禅的智愚表现主要和他后天教育有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其一,刘备没有摔傻刘禅。大家熟知的《三国演义》中有段描写,赵云在曹军的围追堵截中七进七出,保护幼

  • 关羽当初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 对蜀汉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襄樊之战

    还不知道:关羽为何会发动襄樊之战?对蜀汉战略有何影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之战爆发,这一战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原本威震华夏的关羽,在此战中虎头蛇尾,不仅没能拿下襄樊,反而丢失了蜀汉在荆州所有的根据地,还赔上了自己的性命,蜀汉也因为此战让蒸蒸日

  • 汉献帝如果逃到刘备那里 刘备又会怎么处理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献帝,刘备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吉祥物汉献帝如果真的逃到刘备处,刘备会怎么处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读:我们且不说汉献帝是否有胆儿带着玉玺逃到刘备阵营了,就是带着去了也无外乎两种结果。虽然都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但是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刘备都不会把基业拱手相。第一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蜜月

  • 杨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洪,蜀汉

    杨洪(?~228年),字季休,犍为武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璋时,杨洪历任诸郡吏。刘备定蜀,任杨洪为功曹。诸葛亮向杨洪征询意见,他认为汉中为益州咽喉,无汉中则无蜀,甚合亮意,擢为蜀郡太守,又转益州治中从事。刘备征吴失利,汉嘉太守黄元举兵反,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