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灌:晋朝平南将军荀崧之女,突围救父之事为诗人所乐道

荀灌:晋朝平南将军荀崧之女,突围救父之事为诗人所乐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06 更新时间:2024/1/2 15:24:32

荀灌(约303年~?),西晋时期人物,晋朝平南将军荀崧的女儿,荀彧的五世孙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建兴三年(315年),奉长安所遣征南大将军、监荆、梁、益、宁四州第五猗之命,杜曾率领一万兵马围攻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到了城中几乎粮尽的时候,荀崧打算派人到襄阳求援。当时13岁的荀灌主动请缨出城求援。荀崧开始不同意,后来经过荀灌多次恳求,他终于答应了。荀灌带领十几个勇士,穿越杜曾的重重包围,到达襄阳。南中郎将周访派遣其子周抚,会同襄城郡太守石览,援救宛城,击退了杜曾的军队。

人物生平

灌娘约生于晋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是晋惠帝司马衷年号。

荀灌从小就跟在父亲荀崧身边行军作战,东奔西跑。她不喜欢舞文弄墨,也不喜欢针织女红。却爱拳打脚踢,舞枪弄剑。身为女儿身,比男儿还要彪悍。她的爹娘只好随着她性子,请了几位名师教授她武艺。十岁就能骑马张弓。灌娘小小年纪就有了一身好武艺,论枪如游龙飞虎,论箭已能百步穿杨。刀枪剑戟,骑马射箭样样娴熟,尤其是一杆小银枪舞得出神入化,所向无前。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天下大乱,各地发生叛乱。317年三月,春耕刚过,荀崧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担任平南将军,镇守宛城,改封曲陵公。荀崧是名门望族颍川荀氏,被誉为“履孝居忠,无惭往烈”的荀崧,他世袭侯爵。他的高祖父就是曹操第一谋士荀彧。南阳地处平原之地,灌娘喜欢骑马狩猎,每日四处驰骋,射飞禽,猎走兽。

身处建康政权的琅琊王司马睿派王敦、陶侃、周访等将领出兵夺取荆州。当时驻守在襄阳的是荆州刺史第五猗(身处长安政权的晋愍帝司马邺所任命),奉命镇守荆州。竟陵太守杜曾因陶侃等将领的合击,不得不北撤,北撤到顺阳郡。荀崧倾向于建康政权(琅琊王司马睿)。杜曾让侄子娶第五猗的女儿为妻,属于长安政权。杜曾奉荆州刺史第五猗之命,镇守南阳郡。率领两千多人马来到宛城,与荀崧交接,遭到他严词拒绝,闭城不出。杜曾立刻包围了宛城,宛城守兵不到一千,杜曾一连几日,攻城不下。双方处于对峙之中。

此时的宛城,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城中粮食所剩不多,难以长期坚守,情况非常危急。荀崧召集宛城官吏,齐聚大堂,商讨应敌之计。荀崧愁眉不展的坐着,向属官问道:“城中粮食还够吃几日?属官回道:“勉强能撑一月,堂下官吏人心惶惶,乱作一团,纷纷交头接耳,商量对策,却不知如何是好。荀崧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当向襄城太守石览求援,谁愿前往?”此话一出,吵杂的正堂立刻静了下来,堂下官吏面面相觑,不敢作声。荀崧看着这些官吏,尽无人肯去,心生怒气,也是敢怒不敢言,心里暗骂:“尽是酒囊饭袋,无胆之徒。”

荀崧哀道:“也罢,你们不去,我去。说完起身就要走,急的众人围了上去你一言,我一语的劝阻。”我去,众人身后传来一阵清脆之音,宛若黄莺,惊得众人回头看去,喧闹的正堂,又安静了下来。堂外进来一小女子,身后泛着泛着一缕黄灿的阳光。朦胧的落日余光,看似及笄之年的少女,披着散落的头发,迈着轻盈小步,向荀崧走去,众人纷纷让开条道。

荀崧怒气未消,听后一惊,再看又是一惊,原来是自己的女儿荀灌。荀灌走到荀崧面前行礼,随后细声道:“宛城不能没有爹。”众人附和称是:“是啊,是啊。”荀灌接着说道:“爹贸然离去,叛军一旦攻城,守军无人指挥,城将不保,还是让女儿去吧。”荀灌近乎乞求的眼神看着爹,让荀崧心有疑虑,想到小女年幼,万一有个闪失,心不能安。荀崧不由叹息道:“灌儿能有此心,为父甚感安慰,只是敌众我寡,叛军又严防死守,将士突围尚且不易,何况你一小女子乎?”荀灌急道:“宛城危在旦夕,一旦城破,城中数万百姓遭殃,灌儿虽是女儿身,可绝不比男儿差。如若能冲出重围,求得援兵,宛城可保,百姓得救。如若不能突围,顶多一死,何足惧哉?这也不负爹十几年来的养育之恩。周围官吏,大为震惊,而荀崧不为所动,摸着胡须,哀虑良久。荀灌继续说服,言辞恳切道:“女儿不会有事的,待到三更,叛军把守松懈,我在翻城墙而出,趁夜突围,必不负众人厚望,求得援兵。面对荀灌的再三请求,荀崧面有焦虑,叹了口气,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

荀崧放心不下,挑选了十几个勇士,跟随荀灌一起突围。[4]三更已至,东墙之上,荀灌束住头巾,缚紧腰肢,身穿铁铠甲,脚穿蛮靴,佩了三尺青虹剑,携了两把绣鸾刀,好似一个女将军模样。荀崧为女儿送行,再三叮嘱道:“一路小心。荀灌道:“灌儿快去快回,爹爹不用太过担心。”

荀灌背负长弓,腰佩利剑。带领几十名勇士,顺着绳索下城。乘着夜色悄悄突出重围。不料,还是引起杜曾军哨兵察觉,被追兵一路追杀。荀灌等人边打,边撤。一直往北跑到鲁阳的山中,最终只有荀灌一人得以逃脱。荀灌日夜兼程,第三日午后,终于赶到襄城,进见石览,荀灌将爹的书信给他,说明来由。

石览见荀灌是一小女子,甘愿以身犯险,长途跋涉而来,此番胆识,大为惊叹,看信之后,说道:““我手下只有五百骑可以前往救援。但是杜曾此人骁勇善战,我部冒然前往,毫无胜算。”石览思虑了一番:“如果能请到寻阳太守周访出兵,定能解宛城之围!”

荀灌一挑眉毛,转念一想,对石览道:“我这就写信给周访。”石览不解。荀灌冒用爹之名,给周访写下一封书信,请他发兵援救。书信落款处写的是荀崧。石览看后,大为感叹:“妙哉!”随即遣人速送周访。荀灌在信上写道:“宛城若是失守,叛军得势,气焰必然嚣张,将军不是不知唇亡齿寒之理。叛军早晚必将倾巢而进犯四邻,将军必是首当其冲,到时灭顶之灾在所难免。如将军肯发义兵援救宛城,平南将军荀崧愿与将军结为兄弟,同甘共苦。”

周访与荀崧原无交情。周访出身吴地寒门,颍川荀氏是名门望族。荀崧高祖父是荀彧,爹是荀頵,与王济、何劭为拜亲之友。荀崧本人曾为赵王司马伦的参军,与王敦、顾荣、陆机等交情。这样的人物竟肯屈尊与自己结为兄弟,令他为之动容。周访看完书信后,立即派遣长子周抚率领精兵三千,和石览的五百骑一起火速进军宛城,救援荀崧。

斥候来报,杜曾得知石览、周抚两支军队前来,只好下令撤军。宛城中日夕望援,见有救兵到来,欢声四噪。两人向荀崧报告,杜曾军已经远去,荀崧立刻吩咐手下道:“你们俩带一百人乔装百姓,即刻前往邓州,杀掉杜保,若有人异议,一律格杀勿论。”

宛城解围后。荀崧亲自到城外迎接石览和周抚,感谢他们的援救。令人大摆筵席,招待石览和周抚两位将军。宴席中谈到荀灌突围之事,石览和周抚同声赞美。石览对荀崧道:“荀将军能有此虎女,有勇有谋,实在是可喜可贺。”周抚附和道:“宛城解围,百姓得救,灌娘功不可没,当属第一个功臣,灌娘,我敬你一杯。”

从此之后,灌娘之威名,突围救父之事,为当时之人所乐道。收入列女传后,成为千古佳话,一代巾帼英雄。此后不久,周访向荀崧提亲,让长子周抚娶荀灌为妻。荀崧为解围之情,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在危城中,生死存亡之刻,有多少七尺男儿还不如一个小女子那样有胆有识。至于列女传的内容和年龄,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重要的是里面的勇气和精神值得世人赞许。

标签: 荀灌西晋

更多文章

  • 卢谌留下了哪些作品?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卢谌,晋朝

    卢谌(284年~351年),字子谅,范阳涿人。晋朝文学家,曹魏司空卢毓曾孙,西晋卫尉卿卢珽之孙,尚书卢志长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范阳卢氏。清敏有才思,初任太尉掾。永嘉之乱后,随父投奔姨父并州刺史刘琨,途中为汉赵刘粲所掳。辗转来到并州,拜司空从事中郎。并州失守后

  • 武则天登上皇位后选择李显作为接班人,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姑于庙者也。武则天晚年作出了立子不立侄的决定,狄仁杰的这句话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诞生过很多文韬武略的帝王,但如果要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王,恐怕非武则

  • 杨仪当初要是投降曹魏的话 杨仪会被封为什么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仪,曹魏

    杨仪如果投降曹魏,会被封什么官职?能否超过黄权?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率军与司马懿对峙一百多天后,病死在五丈原军中,诸葛亮死后,由杨仪率军平安撤回。本来杨仪以为,他带领蜀汉大军撤回之后,立有大功,肯定会被重用,更重要

  •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能统一天下 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天下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为什么终其一生也没能统一天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词人。在东汉动荡的末年,曹操纵横捭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手下文臣武将,先后吞并:吕布,袁术,袁绍,刘表,马腾,张鲁等,成为北方最大的军阀。曹操建立了曹魏政权基础,

  • 刘桢的创作有何特点?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桢,魏晋

    刘桢(?―217年),字公干,东平宁阳人。东汉末年名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尚书令刘梁的孙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桢博学有才,警悟辩捷,选为丞相(曹操)掾属,交好魏文帝和曹植兄弟。参加曹丕筵席时,平视王妃甄氏,以不敬之罪罚服劳役,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217

  • 蜀汉作为三国失败的一方 诸葛亮为何能够是流传千古正面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蜀汉,诸葛亮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蜀国明明是三国中的失败者,为什么诸葛亮能是流传千古正面人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作为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的乱世,人们在提及那个特殊的朝代之时,往往会联想到属于每个不同人身上的标签,而对于诸葛亮,无论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赞美”还是别的方面,仿佛

  • 废掉胡皇后之后,明宣宗朱瞻基为何会后悔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胡皇后,明朝

    胡皇后在朱瞻基登基后被立为皇后,后来因无子被废后。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明朝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位皇后胡善祥,她被明宣宗朱瞻基废黜后,就受到了张太后的同情。此后宫中但凡要举行宴会活动,张太后就会把胡善祥引到孙皇后的上首去坐。这也是对明宣宗无声的抗议。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上台

  • 曹丕篡位之后 曹丕为何没有能除掉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汉献帝

    对曹丕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篡汉后,为何不除掉汉献帝?阴谋家们说,尧舜禹禅让,实际上是一场阴谋。尧帝、舜帝并不甘心就这么下台,是被继任者强行赶下台的,这属于政变!同样,三国时期,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的时候,曾经感叹地说过这么一句话:尧舜禹禅让的事情,我今天才知道

  • 都说刘禅是愚笨无大志 刘备当初将刘禅摔傻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禅,蜀汉

    还不知道:阿斗是被刘备摔傻的吗,刘禅为什么愚笨无大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刘备其实没有把刘禅摔傻,刘禅的智愚表现主要和他后天教育有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其一,刘备没有摔傻刘禅。大家熟知的《三国演义》中有段描写,赵云在曹军的围追堵截中七进七出,保护幼

  • 关羽当初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 对蜀汉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襄樊之战

    还不知道:关羽为何会发动襄樊之战?对蜀汉战略有何影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之战爆发,这一战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原本威震华夏的关羽,在此战中虎头蛇尾,不仅没能拿下襄樊,反而丢失了蜀汉在荆州所有的根据地,还赔上了自己的性命,蜀汉也因为此战让蒸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