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作为蜀汉四相之一的董允,有哪些看家本领?

作为蜀汉四相之一的董允,有哪些看家本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841 更新时间:2023/12/12 15:59:29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蜀汉“四相”之一董允的故事。

董允也算官宦之家,因为祖上曾是益州巴郡江州人,所以父亲董和举家从荆州南郡枝江搬迁到益州。起初跟随刘璋在他手下做事,刘备夺取益州之后依然重用董和,官居掌军中郎将。他少年就和后来的贤相费祎关系要好,经常在一起探讨,一起出游。他俩的名声都很不错,在蜀中名气很大,董和经常观察这两位年轻有为青年谁更优秀些,可是一直分不出谁更出色。

直到有一次,许靖的儿子去世,大臣们都去吊丧,董和给他们一辆旧马车让他们驾车去。董允看着大家都是华丽的马车,就他俩驾一辆破车,心里很不是滋味,而费祎却神色如常,谈吐自如。董和知道后说我终于知道谁更优秀了,意思就是费祎的德行方面更胜于董允。

后来刘备称帝,长子刘禅被立为太子,刘备同时任命董允和费祎为太子舍人。后董允调任太子洗马,而费祎调任太子庶子,都是刘备给后主选的左膀右臂。公元223年,刘禅登基即位后,董允与费祎同为黄门侍郎。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谋划北伐,先进驻汉中。朝中和后主他委任给蒋琬、费祎、董和等人。由于董和为人正派,善辨是非,诸葛亮怕刘禅年轻,容易误入歧途,想让正派的董允来规范他。诸葛亮很担心刘禅,出征前特意上书刘禅:“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至於斟酌规益,进尽忠言,则其任也。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若无兴德之言,则戮允等以彰其慢。”

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是先帝刘备特意选拔出来辅佐刘禅的人才,规劝和尽忠言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诸葛亮认为宫中大小事务都要咨询他们,这样才能改正自己的不足,才有所进步,如果董允他们没有尽忠言再杀他们做惩罚也不迟。由于费祎跟随诸葛亮北伐在军中,所以任命董允为侍中,兼领虎贲中郎将,统率宫中宿卫亲兵。等于是把皇宫和皇帝的安全交给了董允,这是对董允的信任和能力的肯定。

朝堂上的政事基本是蒋琬在处理,同为侍中的郭攸之又太过于柔弱,什么事情都不敢管,所以宫中所有事物都是董允在管理。董允做事最主要的是预防为主,最好不要让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发生,对刘禅那也是经常劝谏。刘禅想扩充皇宫,这样一来就扰民了,遭到董允的反对,他给出的理由是:“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董允用古代天子来压他,刘禅毫无办法,只能忍着。刘禅对董允的态度是“后主益严惮之”,很怕董允,因为他太严肃了。

有一件事说明董允看错人了,就是魏延被杀之事。因为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临终遗言让杨仪主持军务,杨仪跟魏延又有嫌隙多年,而且到了水火不相容地步。杨仪先让费祎去谈魏延口风让魏延断后,魏延一听就大怒,他根本看不起杨仪,又说不能因为丞相一个人而废了北伐大事,他想自己带兵去打曹魏。杨仪就诬陷魏延谋反,魏延就想先跑成都去见后主说清情况,魏延跑在前面怕杨仪追上来先去跟后主告状就把栈道烧了,这就犯了大忌了。

两边都相互上书刘禅都说对方谋反,刘禅也分不清谁忠谁奸,就把大臣叫来研究。蒋琬和董允用人格担保杨仪没问题,两位宰相都担保了,魏延必死无疑。可怜魏延忠心耿耿又是战功赫赫,死于非命,还被夷三族。后来杨仪居功自傲,认为自己是诸葛亮的传人,凭什么让蒋琬接丞相的班,蒋琬有什么本事。整天骂骂咧咧,骂完蒋琬骂刘禅,把刘禅惹火了将他贬出朝廷外放,他还是不知道收敛,最后刘禅让人去质问他,杨仪害怕了,知道自己闯了祸,为了不连累家人选择自尽。这件事情是董允看走眼了,杨仪就是个小人,白白让魏延三族惨死。

刘禅尊武侯遗愿,重用蒋琬、费祎和董允等贤臣,蒋琬接班做了尚书令兼益州刺史。后来刘禅宠幸宦官黄皓,黄皓恃宠而骄,想把手伸到朝廷上来,董允经常劝谏后主,几次厉声责备黄皓,有董允压制着始终不敢为非作歹,黄皓被董允吓得要死,“终允之世,皓位不过黄门丞。”后来黄皓被刘禅宠幸,权倾朝野是因为董允和费祎这些正直的重臣相继离世,他们没人制约了。

标签: 蜀汉四相董允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袁绍占据绝对优势 袁绍败给曹操是因为用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袁绍,官渡之战,曹操

    对袁绍有两个顶级谋士,如果被重用官渡之战败的就是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官渡之战是曹操打的最为精彩的一场战争之一,在这场战争中曹操以两万兵力大破袁绍十万大军奠定了自己北方霸主的地位。那么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袁绍为何会惨败在曹操手上呢?其中一个最为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袁绍不会

  • 雍正为清王朝续命两百年 雍正为什么会骂名不断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清朝

    对雍正骂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帝为清续命二百年,骂名不断,究竟为什么?说到哪个皇帝努力工作,爱新觉罗·胤禛、清世宗雍正皇帝必定坐头一把交椅,他是清圣祖康熙帝的第四子,人称冷面王,在位仅仅十三年,对清朝的一些政府机构做出了一系列改革,选贤举能,任用田文静,李卫,年羹尧

  • 荀伯子:东汉太尉荀彧的后代,博学多才,为人颇为自傲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荀伯子,南朝宋

    荀伯子(378年~438年),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汉太尉荀彧后代。南北朝时期刘宋大臣,史学家。博学多才,为人颇为自傲,常自视名门之后而瞧不起新兴的士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年少好学,博览经传,授驸马都尉,奉朝请,迁员外散骑侍郎,助撰《晋史》及著桓玄传记,转尚书祠部

  • 李振是什么人?朱温篡唐时他是什么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振,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天祐四年(907年),朱温强迫唐哀帝禅位,建立后梁。在助朱温篡唐的过程中有一个人立了大功,那就是李振。李振家族四代效力大唐,为臣已有百余年,并且李振坚决反对擅行废立的宦官刘季述,对消灭宦官乱政也立了功。那李振为何要

  • 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杜预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杜预,魏晋

    杜预(222年-285年初),字元凯,魏晋时期军事家、经学家、律学家,曹魏散骑常侍杜恕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预出身京兆杜氏。初仕曹魏,任尚书郎,后成为权臣司马昭的幕僚,封丰乐亭侯。西晋建立后,历任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等职,与贾充等修《晋律》。咸宁四年(2

  • 嘉庆帝一共有多少皇子?继位的为何会是绵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绵宁,清朝

    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第二子,年号道光。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820年9月2日,嘉庆帝突然暴死在承德避暑山庄。消息传出后,朝廷内外一片慌乱。一方面是要为嘉庆帝的丧礼做准备,不过更重要的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必须赶紧拥立新君。自雍正帝设立“传位密诏”后,后世

  • 夏侯玄最后为何会被夷三族?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侯玄,三国

    夏侯玄在魏、晋之世咸有重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夏侯玄是魏晋禅代之际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和曹家、司马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司马懿对他青睐有加,司马师却执意要杀死他,司马昭流着泪为他求情。但司马师还是心狠手辣的诛杀了夏侯玄并夷三族。名重天下的大名士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

  • 华佗是给曹操治病的大夫 曹操为何将华佗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华佗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当年曹操为何坚决要斩了华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代枭雄,现如今人们对于曹操的看法也褒贬不一。那些说曹操是一代奸雄的人之所以如此评价曹操,主要是因为曹操曾经说过一句名言,那就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除此之外,人们对于曹操有偏见的主要原

  • 有那些与钟会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钟会,曹魏

    钟会(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少年成名,博学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昭,粉碎曹髦的夺权企图。随军平

  • 司马懿在夺权的时候 期间为何没有多大的阻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懿,曹魏

    还不知道:为什么司马懿篡魏的过程中没有太大阻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原因很简单,因为司马懿自己篡魏这个行为就是曹魏自己鼓励的结果。我们要知道,今天我们去看待过去的历史,本身就带着一份上帝视角了。今天我们能够获得的历史认知,也是漫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结果,如果我们生活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