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先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先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199 更新时间:2023/12/15 2:39:31

张先宋代诗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张先是乌程人,出生于北宋建国三十年。那是个好时代哟,读书人最受欢迎,文人最被受尊重,据说犯了该杀头的重罪,也可以刀下留人。那个时代开了中国古代经济最繁荣、文化最发达的时代。张先的家境比较贫困,父亲张维被迫放弃求仕之路,靠租土地耕种为生,但本人有较高文化水平,在诗词方面有一定造诣,能与文人们唱和。父亲深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道理,从小就教张先读书。张先自幼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颇有才学,写得一手好词。比如他写的《碧牡丹》一词当时就被歌伎们传唱,其中的“怨入眉头,敛黛峰横翠。芭蕉寒,雨声碎”,“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就是在现在社会,读起来依旧感人至深。

张先虽然自幼聪明,又接受到父亲的良好教育,但是据史载却是四十多岁才考上进士,同他一起考上进士的欧阳修当时只有二十三岁,年纪只有他的一半。不过张先的仕途虽然开始得晚但却是顺利的。主要是主考官晏殊赏识他。考中进士后他一生只做了十二年小官,官位不显赫,政绩不突出,没有啥值得夸奖的,但是他却安然闲适。张先在仕途没有追求和建树,这和他淡泊名利,做一名个性张扬、潇洒不羁的传世词人有关。

张先靠着他的“词才”,结交到了许多好友,比如晏殊、宋祁、欧阳修、王安石和苏轼等。本文前面提到的词句“怨入眉头,敛黛峰横翠。芭蕉寒,雨声碎”,“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就是出自张先赠晏殊之词《碧牡丹·晏同叔出姬》,张先与晏殊虽然年纪仅相差一岁,但是两人的身份地位却有天渊之别,晏殊是当朝宰相,而张先只是一个末流官儿,理说身份差距太大的两个人不可能成为好友,但由于晏殊这个人十分爱才,在看到张先的文章后,两人惺惺相惜就成铁哥们了。

(二)雅号多逸闻趣事也多

一天有个酸文人给张先说,你的词的确写得不错,不过只能交给歌伎们传唱。张先哈哈大笑起来,得意地说,交给谁唱并不重要,于我而言,不过“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而已。“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出自他所作的名词《行香子》。这首词问世后很快就在大街小巷的茶馆酒楼传唱开来,排在了歌伎们的演唱节目榜首位。讥讽者讨了个没趣,有凑趣者给他取了个“张三中”的雅号,没过多久就四处传开了。

张先却认为仅有一个雅号不潇洒,“韩信点兵多多一善”才对头。他的一首词中有句“……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当时传遍天下,影响很大。这连词坛领袖欧阳修读到这句词时都夸奖不已。有次张先与欧阳修见面,欧阳修开着玩笑说,你就是“桃杏嫁东风郎”啊?没想到张先却说,你为啥不称我“张三影”呢?欧阳修摇摇头说没搞懂。张先喜笑顔开的地念了自己作品中感到得意的三个组词:“……花弄影”、“……卷花影”、“……絮无影”。欧阳修连声称妙。此后众人皆称他为“张三影”。

张先的年龄长于欧阳修,两人同一年考中进士。张先在考中进士之前就名气在外了。欧阳修本来就非常喜欢张先写的词,知道张先与他一同考中进士后,真格是倍加惺惺相惜,便想方设法与他结识。张先听说欧阳修喜欢他的词之后,同样惺惺相惜起来,主动到欧阳修府第去拜望。当守门人进屋传报后,欧阳修急忙出门迎接,竟连鞋子都穿反了,这件事被后世人称为“倒履相迎”。

张先入仕当官后,经常与朝中一班官员好友到烟花之地去游玩,他的词坛名声十分受歌伎们的欢迎,因为张先能够为她们作词一首,那么她们的声价就会水涨船高。

张先的风流韵事多多,除了在烟花之地遇见红颜知己,还在宴会中邂逅佳人……

他八十岁时,娶了一位年轻的女子为妾。在当时这种年龄差距太大的男女结合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但是张先不顾世俗的看法,大摆宴席娶这位小妾。一位忘年交好友作了首脍炙人口的诗,笑称年轻新娘嫁给了皓首新郎,宛如白花花的梨树圧着了红艳艳的海棠。

张先一生潇洒风流,以88岁的高龄逝世。古代的人剔除意外因素,一般能活五六十岁吧,张先的享年在古代是罕见的。张先能够活那么久的原因,肯定是与他自身豁达,为人洒脱快活,对名利又极为淡泊有关。一句话,一辈子有颗自然愉悦的心。

(三)张先对词发展的贡献

在宋代以前,历来认为诗才是文人的正道,词只是一个补充。按现代语言形象地说,词只是在饭庄酒楼茶馆消费时的消遣之物,不能上大台面。因此不仅不被文人、也包括大多数老板百姓所看重。

和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过程一样,词不是到了宋代才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是早在唐代就有了的。李白就有“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杜甫就有“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头”等千古流传的词句。但这些都是零散的,没形成影响文坛的艺术气候。到了晚唐、五代十国时期,诗歌的繁荣局面已成了昨日黄花,词的创作才有了逐步发展,出现了温庭筠李煜、晏殊、欧阳修、张先等大词人。为宋词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就为国建功立业而言,张先在历史上藉藉无名,但就在发展词方面而言,却是如日中天。简而言之,他开拓了词境,使词逐渐雅化而不失古意,从狭窄的应歌转为面向广阔的应社。限于篇幅,本文不具体评说。

他有一首《天仙子》词,雅号“张三影”之一的“花弄影”就来自此词的下半阙。笔者试着用散文诠释,与读者一起来赏析:

对对鸳鸯白天在沙滩上嬉戏,晚上在池边交颈而眠,月儿从云海中溜出来,银光满地,花影摇曳。起风了,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好了灯。风儿还没有停,人才刚安睡,明天啊,又是落花撒满了小径。

标签: 张先宋朝

更多文章

  • 赵姬作为秦始皇的生母 秦始皇为什么要囚禁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赵姬

    对秦始皇为什么囚禁母亲赵姬?她对嬴政伤害有多大?背后有何隐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囚禁自己的生母赵姬,是因为赵姬做出了让秦始皇感到又气又恨又耻辱的事,甚至威胁到他的生命。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首先,我们看下赵姬的身份。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原本是

  • 王翦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翦,战国

    在古代,功高震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令大臣们忌讳的话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潜在的规律,历史上那些皇帝们与开国功臣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悄悄地发生着质变,是什么呢?依靠着出生入死的功臣们帮忙上位的那些皇帝,当登上宝座的那一刻,就开始怀疑起自己身边的臣子们,并且疑心是与

  • 朱元璋问武官张恒一个问题,对方回答不出来后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明朝

    历史上朱元璋曾经问武官张恒关于民间疾苦的问题,一介武夫当然回答不出来,结果惹得朱元璋大怒,乌纱帽就没了,下面小编就为各位详细讲讲这件事情的具体经过,感兴趣的朋友就快来看看吧!门克新是明朝初年的一个知名文官,出生在巩昌,起初在泰州地区充当教谕,负责教导当地的学生,后来到了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39

  • 吕后狠心手辣连刘邦儿子都下手 刘邦为什么没有对他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吕后

    对刘邦为什么不杀心狠手辣的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后在历史上以“狠毒”著称,似乎没有她不敢杀的人,无论是纵横捭阖的开国将领,还是皇帝宠爱的妃嫔,以及刘邦的亲生骨肉,再就是她本人的儿孙,在这里面,都有被她杀掉的案例。吕后剧照对于那些开国将领,刘邦是希望看到他们被杀的,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能够获胜 李世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还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能够成功赢得玄武门之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朝作为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最为强大的几个朝代之一,它疆域辽阔,文化繁荣,诞生了诸多流传青史的文人骚客,四海之内仪礼浩荡,百姓安居乐业,对外让骚扰中原几千年的匈奴、突厥真心臣服,跪拜在天子脚下,唐朝的辉煌

  • 说昔日从朕诸将,皆老迈无用,刘备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刘备伐吴,攻打孙权,给关羽报仇,一路浩浩荡荡,势如破竹,孙权非常害怕,求和不成,派孙桓和朱然抵抗刘备,孙桓被关兴和张苞打的大败,损兵折将,溃不成军,关兴和张苞斩将立功,刘备这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说了一句话,昔

  • 汉中之战曹操是如何遇险的?又是如何脱困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汉朝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操在打汉中之时,带着许褚和徐晃去偷看张鲁之弟张卫的营寨,结果,张鲁大将杨昂、杨任突然率两路大军杀来,准备干掉曹操,危急时刻,许褚和徐晃立即进行了分工,他们的表现有何不同?许褚做了哪个正确决定

  • 陆逊北伐没有一次败绩 陆逊为何消灭不了曹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陆逊,北伐

    对陆逊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陆逊四次北伐无一败绩,为何不选择消灭曹魏?在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联手击败了强大的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等到汉中之战和襄樊之战后,三国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也即其他诸侯基本上都告别了汉末三国历史的大舞台。在三国之中,虽然蜀汉的国力相对较

  • 朱元璋和陈友谅张士诚交战的时候 元朝到底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陈友谅

    对朱元璋和陈友谅、张士诚打仗的时候,元朝中央在干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平定南方的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领兵北伐。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而徐达、常遇春也攻克了元大都。统治天下长达九十八年的元朝至此灭亡。让人感到奇怪

  • 后世对曹彰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彰,曹魏

    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陈王曹植之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弱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