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权当初手里也是有数万精兵的 朱棣是怎么轻松解决的

朱权当初手里也是有数万精兵的 朱棣是怎么轻松解决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911 更新时间:2024/1/17 6:51:22

朱权手握数万精兵,为何会被朱棣轻松搞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建文帝是历代帝王当中,一个实打实的反面教材,一登基不久就想着削藩,结果把自己给玩死了。燕王朱棣选择了风险最大的一种方式,成功夺得了皇位。

在他的成皇之路上,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有他的好兄弟——宁王朱权,而朱权手握数万精兵,为何会被朱棣轻松搞定呢?

建文帝的决意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虽然登上皇位,可是却并不高兴。在他看来,国内的政治局势并不好,虽然他的祖父为了让他这个皇位坐得稳,把功臣基本都给杀光了。

可是,建文帝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他开始忌惮防备自己的叔父。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他认为自己的叔父就是皇权的最大威胁。

于是,他听从了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削藩。可以说在他决定削藩的时候,他就算和自己的叔叔们正式开战了。

有意思的是,在削藩的时候,有大臣给建文帝提出过一个建议,那就是先拿燕王开刀,可是这个建议很快就被其他大臣驳回了,觉得应该先拿比较弱的藩王开刀,这样可以杀鸡儆猴。

建文帝的削藩行为非常迅猛,导致藩王人人自危。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朱柏自杀案件,影响极其恶劣。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棣觉得不能再等了,于是起兵谋反。

朱棣的准备

在谋反之前,朱棣盯上了朱权。朱元璋的子嗣虽然多,可有才华的真不多。已经去世的太子朱标算是一位,朱棣自己算一个,还有一个就是宁王朱权了。

朱棣盯上宁王朱权的原因,除了朱权本人就英勇善战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朱权门下的朵颜三卫。

朱权驻守在内蒙古地区,那个地区元朝残余势力很强大,所以朱权的部队也比别人要多很多。朵颜三卫就是其中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全部都是骑兵,最后,朱棣成功争取到了朵颜三卫。

朱权的失策

朱棣成功争取到朵颜三卫这个结果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在明朝洪武年间,就有所谓的“燕王善战,宁王善谋”的说法。这样一看,擅长谋略的朱权怎么会被朱棣给坑了呢?

这件事首先要怪建文帝,在得知朱棣去找朱权的时候,朝廷大臣第一反应也是这两个人是不是会勾结在一起。于是,他们派人召见朱权,让他立刻回京。

那个时候正是多事之秋,前面还有一个活生生的朱柏自焚案件。朱权虽然没有什么野心,可是内心也是打鼓。

因为朱权没能按时赶到京师,所以朝廷单方面宣布削除他的朵颜三卫。朝廷执行旨意的人还没有到,朱棣就到了。

这个时候,朱权难免有点物伤其类,毕竟,朱柏的事件在他心里还是留下了很重的阴影。手底下的部将更是人心惶惶,觉得自己的主人是不是要成为下一个目标了。

有一说一,朱权虽然之前和朱棣关系不错,可是真没想过去谋反。毕竟,谋反危险太大了。可朱棣派过去的使者一再说自己只是被逼无奈,我要是不谋反,也是死路一条啊。

朱权想想建文帝的凌厉手段,对自己这位曾经的好朋友好兄弟也有着同情。于是,他让燕王一个人入城,兄弟两人喝点酒,叙述一下往事。如果燕王真的打算向朝廷投诚,那么自己说不定还能做一个中间人,去协调协调。

朱权也不是完全没有防备朱棣,他让朱棣的所有军队都待在了城外。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万无一失了。

可是朱权没有想到,自己麾下最为出色的朵颜三卫的将领居然一句话都不说,集体叛变了。在朱权送朱棣出门的那一天,他们突然发难,守城的将领反应不及,最后被杀死。

朱权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参与了谋反。后来,朱权和妻子儿子都被朱棣带进了北平城,到了别人家的地盘,再怎么样,朱权也不敢不安静了。于是,他就这样和朱棣一起谋反了。

应该说,朱权料到了所有事,就是没能料到朵颜三卫的突然反叛。也许,在那个时候的朵颜三卫看来,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朱权就被这一出给坑惨了。又或者,朵颜三卫觉得朱棣给的钱实在太多了。总之,朱权是被迫上了朱棣这艘船。

上了朱棣这艘船以后,朱权自然不能再想什么了,自己已经完全没了退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朱棣对这位在靖难之役当中帮了自己大忙的藩王其实并不会,在靖难之役之后,朱棣上台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回了朵颜三卫。

朱权也知道,必然是这个结果。那些在酒桌上说的平分天下的话,也就是骗骗小孩子。朱棣在掌权之后,甚至想要杀掉朱权。好在,朱权人还算机灵,这才慢慢打消了朱棣的疑虑。

有意思的是,宁王的后代就没有朱权这么识时务了。他们在正德年间谋反。

理由就是“当初我的先祖和成祖皇帝一起夺取天下,结果成祖皇帝背弃诺言,居然只随便给了我的祖先一块封地,这种行为是非常让人讨厌。

他们背信弃义在先,我们现在不过是拿回我们本就应当拥有的东西,所以我们不是在谋反,我们只是在拨乱反正。

可是,朱棣的子孙听到这些理由的时候,内心都是崩溃的。宁王也算是个聪明人,怎么生出来的孩子这么傻,那种话也能当真的呀,于是朝廷坚决镇压了宁王的叛乱。最后宁王子孙们也落得了一个悲惨的下场。

朱权之所以会被朱棣弄到协同谋反的地步,就是因为朵颜三卫主将的突然叛变,也许是因为朵颜三卫有蒙古人的血统,而蒙古人在封建社会的统治当中,几乎是对君权最不放在心里的。在铁木真统治的时代就有所谓的民主制度,后来元朝短短90年的统治。

君主非正常死亡率简直是高得离谱,所以也许建文帝的削藩在他们看来不是朝廷的政策,反而使君主对于藩王的压迫,所以自然应当揭竿而起。

可作为明王朝第十七皇子的朱权,其实完全不想做这个事情,毕竟削藩就削藩,好歹还能做个快乐的富家翁。谋反一旦失败,那可是整个家族都要跟着陪葬。

所以他也就是陪燕王喝酒,然后该干嘛干嘛谁知道手底下的兵将一个二个的,居然都有了别的想法,宁王就被这些人给逼上了梁山。

说起逼上梁山,其实,建文帝也算是逼上梁山,本来当皇帝的应该是他的父亲太子朱标。朱元璋也一直在按照皇帝的方向培养朱标。可是突然一夜之间自己的父亲就死掉,建文帝也被逼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

如果让自己的叔父当皇帝,想必自己一定不会有好日子过,如果自己继位,那么完全没有受过培训的建文帝,根本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所以最后还是明太祖帮助建文帝做出了选择,他最终还是登基了,可惜他很快就把自己的位置给弄丢了。

也许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权都高估了血缘的力量,或者说他们低估了君权对于一个藩王的吸引力,其实如果朱标还活着,那就完全没有朱棣什么事,那整个明朝的历史都要改写了。

标签: 朱权朱棣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霍去病是什么样的 史书有对霍去病夸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霍去病,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霍去病被史书夸大了吗?不但没有夸大,反而还被我们低估了,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这句读来让人热血澎湃的话,是《汉书》的作者班固对霍去病的评价。霍去病的成就已经无法用一般的词语来形容了,后世对他的崇拜也到了近

  • 夷陵之战刘备大败 曹丕为何不趁机攻打蜀汉而是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丕,夷陵之战

    还不知道:刘备夷陵之战大败,为什么曹丕不趁势进攻蜀汉,反而进攻吴国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吴蜀翻脸,闹得双方大战一场,最终的结局便是刘备惨败,夷陵之战后,魏国并没有顺势进攻蜀汉,反而选择进攻大胜的吴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刘备率军伐吴前,曹丕其实叫大臣们一起开会研究

  • 李卫作为雍正的宠臣 雍正死后乾隆是怎么对待李卫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乾隆,李卫

    还不知道:雍正死后,乾隆是如何对付李卫的?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卫当官,历经康雍乾三朝,虽然是花钱办来的官职,在任期间却又十分清廉;李卫出身富裕家庭,但对官场贪腐又深恶痛绝;身为一个汉人官员,在雍正年间又深得皇帝重用,位列雍正身边三大宠臣之一。从李卫的人生经历和官场沉

  • 襄樊之战之后于禁是什么结局?他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于禁,三国

    襄樊之战是三国时期的重要转折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于禁是汉末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跟随曹操征战三十年,屡立战功,成为曹操手下头号战将,深得曹操信任。最后在樊城之战兵败,投降关羽,被曹魏众人嘲笑,忧愤而亡。那于禁度过了怎样的一生一,追随曹操光和七年(184年),东汉爆发黄巾之乱,顿时天下大乱

  • 司马炎后宫美人达到上万 他到底有多少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炎,后宫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炎后宫有上万美女,靠拉羊车去宠幸妃嫔,他到底有多少子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之后,又灭掉了吴国,统一了天下,此时的司马炎志得意满,于是,便开始大肆享乐,生活奢侈腐化。司马炎的腐化生活,导致晋朝的官员也开始奢侈腐化,整个朝

  • 李世民爱过的八个女子中 李世民最爱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长孙皇后,李世民

    还不知道:李世民钟爱过的八位女子,长孙皇后与大杨妃,谁是李世民最爱?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朝是一个拥有胡人血统的朝代,其民风的开放是封建帝制朝代所少有的,宽容对待着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吸收和发展。唐代的宫廷更是将这种民风发挥到了极致,所以唐朝对于爱情的追求是最为自由的,

  • 秦始皇在位十一年出巡五次 秦始皇是在游山玩水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出巡

    还不知道:秦始皇嬴政在位11年,出巡五次,是为了体察民情还是游山玩水?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帝,作为封建社会之中的最重要人物,虽说拥有滔天的权力,但并非常人所想的那样整天享受天伦之乐,每天除了冗杂的军国大事之外,还要抽出空来应对突发状况,也是充满了身不由己,必要时候还

  • 范质:北宋初期宰相,曾主持编定后周的《显德刑律统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范质,北宋

    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宰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范质自幼好学,博学多闻。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登进士第,官至户部侍郎。后周建立后,历任兵部侍郎、枢密副使等职。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病危,托孤于范质等人。获封萧国公。陈桥

  • 魏延被刘备视为心腹 魏延又是怎么得罪诸葛亮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延,刘备,诸葛亮

    对被刘备视为心腹的魏延,到底怎么得罪了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他是三国蜀汉时期,最后的猛将,他的死更是整个三国时代,最大的冤案,他也成了三国第一冤魂被冤枉了1700年的悲剧人物,他就是比肩韩信的猛将,蜀汉不亡的守护神,个如果不死,只是你知道,魏延如何得罪了诸葛亮,在

  • 都是追封父亲,朱允炆与朱厚熜受到的待遇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允炆,明朝

    我们都曾经听说过“追封”的说法,这种情景一般在古代,是对死者的一种加冕,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建文帝朱允炆当皇帝后,追尊他的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立庙号为兴宗。朱允炆做这件事,当时所有的朝中大臣都没有任何意见。然而,嘉靖皇帝朱厚熜上台后,想要尊奉自己的父亲为皇考,封为献皇帝,但他的这个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