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女侍二夫”在古代很常见,宫中更是见怪不怪

“一女侍二夫”在古代很常见,宫中更是见怪不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48 更新时间:2024/1/21 16:56:41

所谓的“红杏出墙”,原意指红色的杏花穿出墙外,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就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并且,杏花和桃花相比,更得文人骚客的赏识。清代小说家李渔就说过:“种杏不实者,以处子常系之裙系树上,便结子累累。余初不信,而试之果然。是树之喜淫者,莫过于杏,予尝名为风流树。”

都知道,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对女子有诸多的限制,对男子却很宽容,尤其在婚姻大事上更是如此。对于男子来说,三妻四妾是理所应当之事,女子却只能从一而终,即使丈夫死了,也不能轻易改嫁,更不能在丈夫活着的时候“红杏出墙”。

尽管,古代社会对于出轨女子的惩罚十分严厉,但是,仍然有些女子禁不住“出墙”的诱惑,甚至,连皇后都敢给一朝天子“戴绿帽”。

历史上一女侍二夫的现象也是很多的,但是,最著名的当属武则天,武则天作为唐代初年工部尚书的女儿,先后成为唐太宗、唐高宗两位皇帝的妃子。

武则天原本是唐太宗的妃子,在唐太宗死后,别发为尼,到感应寺修行。后来,萧淑妃王皇后争宠,为了转移唐高宗对萧淑妃的注意力,王皇后安排武则天暗中准备,并将她献给唐高宗,被封为宸妃。第二年,武则天因为生下皇子李弘,晋封为昭仪。

武则天能够再次进宫,完全得益于王皇后的帮助,因此,在刚刚进宫的时候,武则天一直对王皇后恭敬有加,卑躬屈膝。在武则天与王皇后两人的联手之下,武则天顺利夺去唐高宗对萧淑妃的宠爱并取而代之。

然而,武则天并没有因此感到满足,她开始谋求后宫之主的位置,尽管她一直想要扳倒王皇后,但是,迫于对方在宫中的地位和势力,武则天只能暗暗忍耐,一面对王皇后保持奉承,一面暗中等待机会。

后来,武则天生下一个女儿,唐高宗对她十分喜爱。有一次,王皇后闲来无事,便到武则天宫中逗弄这位小公主,随后就离开了。但这一切却被武则天看在眼里,当她得知王皇后要来的时候,就故意躲起来,等到王皇后走了之后,武则天狠心杀害自己的女儿并嫁祸于王皇后。

随后,王皇后就因为残杀小公主的罪名被废,并由武则天取而代之,而武则天又为唐高宗生下三子一女,分别为李贤、李显、李旦和太平公主,在后宫中取得了无人能及的地位。

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便开始插手朝政,还与唐高宗并称为“二圣”。高宗死后,武则天几乎完全把持了朝政,她的行为也愈发肆无忌惮,为自己收纳了许多男宠,还把许多朝中大事交给他们。

尽管朝中许多人对武则天这种行为感到十分不满,但迫于武则天的势力,一时间也是无人敢言。

在武则天之后,另一个出轨女子,她的名气也完全不输于武则天,此人就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

杨玉环作为古代著名的美女,相貌自然十分美丽,她原本是唐玄宗儿子寿王的王妃,当唐玄宗第一次见到杨玉环的时候,就觉得杨玉环惊为天人,不顾及封建礼教的约束,强行把杨玉环纳入后宫,封为贵妃,从此,杨玉环的家人也有了权势。

唐玄宗对杨贵妃十分宠爱,杨贵妃每次出行乘马,都是大宦官高力士亲自为她牵马执鞭,她的仆从婢女一直都是后宫妃子中最多的,光是织女就有七百多人。许多官员为了晋升,争相给杨贵妃赠送礼物,有很多官员就因为给杨贵妃赠送的礼物精美而升官。

其他人看到之后,便纷纷效仿。

著名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就说明了杨贵妃专宠的地位。当时,杨贵妃想吃荔枝,可是,京城的荔枝还没成熟,唐玄宗就派人远赴岭南,一路运送到京城。这期间,运送的人为了赶路,无数人死在了路上,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博得美人一笑。

杨贵妃在专宠的时候,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记恨。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唐玄宗逃出了长安,在一个名叫马嵬坡的地方,军队始终不肯再前进。唐玄宗问他们原因,其中,有人就说,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私通胡人,才惹来了这么多的祸端,要求玄宗处置杨国忠。

军队的其他人纷纷附和,唐玄宗为了稳定军心,无奈之下只好处死杨国忠。

然而,军队还是不肯前行,唐玄宗再次询问缘由,有人就说了,杨贵妃作为杨国忠的堂妹,既然杨国忠通敌造反,那么,杨贵妃也脱不了干系。听了之后,唐玄宗很是无奈,只好将杨贵妃赐死在军队面前。

在杨贵妃赐死之后,军队才同意前行。

当然,除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女人之外,历史上也有一些“被迫出轨”的女人,比如:隋文帝的两位妃子——容华夫人与宣华夫人。隋文帝在位时期,太子杨勇遭人陷害被废,太子之位落到了杨广的身上,杨广一直行事谨慎,直到隋文帝晚年病重的时候,才开始变的肆无忌惮。

仁寿四年,隋文帝病重在床,他的两位妃子容华夫人与宣华夫人都在旁边尽心服侍。文帝见两人一直侍奉左右,衣带渐宽,便有些于心不忍,就让她们下去休息,更衣小憩。宣华夫人在离开仁寿宫的时候,恰巧碰上太子杨广,太子见她姿色绝美,父亲又卧病在床,便大胆地非礼了宣华夫人。

当衣衫不整的宣华夫人跑到隋文帝身边告状的时候,隋文帝愤怒不已,随即就下令召集大臣,想要废掉杨广的太子之位。然而,当时宫中都是太子的势力,还没等隋文帝的命令传出去,隋文帝就病逝在床了。据后人推测,这很可能是杨广知道了隋文帝的命令,便抢先一步杀害了隋文帝。

杨广继承皇位之后,一直对宣华夫人的美貌念念不忘,便廉不知耻地令人送去了一对合欢结,又强行将宣华夫人纳入宫中。后来萧皇后得知此事,便当着宣华夫人的面痛斥了杨广一顿,杨广只能将宣华夫人送到宫外居住。但没过多久,杨广又将宣华夫人接回宫中,而宣华夫人不愿意侍奉父子二人,年纪轻轻地就郁郁而终了。

除了宣华夫人,容华夫人也被杨广所占有。

可以说,在封建社会中,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女子的命运都不受自己的掌控,她们也是无从选择,只能任由权势摆布,最终,默默地消失在漫漫历史之中。

更多文章

  • 揭秘:南汉国皇族真的是源自西亚的穆斯林后裔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汉,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五代时期,刘氏家族在岭南地区建立了十国之一的南汉。这个享祚仅半个世纪的短命王朝,以阉人政治和牝鸡司晨而让后世学者津津乐道。由于当时战乱频繁,传统的谱牒学受到毁灭性打击,所以南汉皇族刘氏的族属问题便成了国内外史学界一桩悬而未决的迷案。目前,对南汉王室的族属问题存在三种说法:传统中原说、岭南俚僚说、大食

  • 战国七雄是着呢么出现 最终导火索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晋国,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战国七雄的读者,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七雄是怎么形成的?导致战国七雄的导火索是什么?我们熟知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在秦朝之前是处于“战国七雄”的分裂格局,那么战国七雄是如何形成的?原来其“导火索”竟然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大臣。“夏商与西周,东周分

  • 既然崇祯皇帝都死了 为什么有这么多汉人仍然坚持反清复明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崇祯,历史解密

    崇祯执政时,明朝处于内乱、外患、地方势力割据、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整个明帝国可谓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崇祯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的精力与明末庞大的文官集团抗争,17年来用尽心力意图复兴明室,最终城破自缢。皇帝都死了,为何那么多的汉人仍然坚持反清复明呢!那是因为汉人不服啊!不是输不起,而是正经

  • 林庚白真的是“神算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林庚白,神算子

    辛亥革命以后,林庚白被推举为众议院议员,创立“黄花碧血”社,对付清朝余孽。后来在林之夏的介绍下,林庚白加入“南社”,成为社团里知名的诗人,还有“诗怪”之称。其实林庚白除了这个称号以外,他还有“神算”这样的说法,但其中原因多了几分迷信的味道,因为我们知道根本不存在什么“神算”这种事情,那林庚白为何会被

  • 民国箱尸案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民国箱尸案,民国

    说到民国箱尸案其实也还是很有意思的,为何这么说大家也懂的,其实这个案件非常的扑朔迷离,其结局也让人觉得非常的有意思,大跌眼镜,那么这个民国箱尸案前后的结局是什么呢?民国箱尸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民国箱尸案是一起性质十分恶劣的杀人毁尸案,被称为共和国的第一大案

  • 袁世凯44万人马为何会输给蔡锷区区3万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蔡锷,袁世凯,冯国璋,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后遭到了全社会的声讨。但是对于袁世凯这样一个政治强人与军事强人来说,民心早就已经不值一提了,反对也好,用户也罢,总不是打嘴炮,掀不起什么风浪。也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仅仅是民意,那么他这个皇帝的宝座还是能坐稳的。事实上,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的原因并不是民意问题,而是他一手缔造

  • 孙殿英盗慈禧墓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复仇?与他祖上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殿英,盗墓,慈溪,清朝,历史

    清末民初这个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很多人会说,晚清政府的无能与腐败导致了中国在近代历史上屡屡受到外国势力的侵略和欺负的根本原因。实上,大多数的民众都是在时代洪流里的片瓦。而真正主导当时历史走向的人物中,最重要的当属那个危坐在深宫庙宇中与风雨飘扬的满清绑定的慈禧太后。历史给予了这个女人最

  • 民国黄金十年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真的很繁荣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城市,南京,民国时期,历史

    所谓的民国时期黄金十年,相信了解民国历史的朋友不会陌生,这十年也可以被称之为南京十年。这十年的建设是指1927年到1937年期间建都于南京,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执政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国民党建立起了稳定的一党专制的政治体制。国家相对稳定。边境问题较少(除了1931年东北被日侵占)。那么这个时候

  • 辛亥革命清朝多少兵力 为何使用的是北洋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辛亥革命,北洋军,清朝,历史

    在武昌起义的时候,此时的袁世凯已经52岁,不得不赋闲在家。但是之后的形势的发展,再加上从各方面传来的消息,对袁世凯也是越来越有利了。前来巴结讨好的人,络绎不绝,他们看重的不是袁世凯的为人,而是他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北洋军。事实上,朝廷除了北洋军,还有八旗军、武卫军、地方武装等等军队。辛亥革命时期,清政府

  • 汪伪政权海军是怎样的?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海军,汪伪政权,民国时期,历史

    1940年3月30日,我国头号大汉奸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汪伪国民政府,在汪精卫的“以重建海军不容有丝毫疑虑之余地”于同年4月1日设立了伪海军部,下设南京、威海卫、广州要港司令部以及汉口基地部,从而构建起来伪海军体制。那么汪伪的海军体系以及战斗力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汪伪的海军体系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