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宝钗真的是个节俭的人吗?书中是如何描写的?

红楼梦宝钗真的是个节俭的人吗?书中是如何描写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78 更新时间:2024/1/9 14:29:00

宝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金陵十二钗之一,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薛宝钗住的衡无苑,为何如雪洞一般?即便喜爱简朴,也不至于到如此地步,以至于令贾母都看不下去了,甚至冲冲大怒。

薛宝钗真的是一个喜欢素洁简朴、安分从时的人吗?其实不然,薛宝钗不仅野心极大,而且,她也不是个喜欢简朴素洁的人。

在给宝玉掏金锁看的时候,素洁的外衣下面却露出了她的“大红袄”这说明,她是在刻意隐藏自己的“热情似火、鲜艳夺目”。就如她说从来不喜欢熏香,却吃着令肌肤生香的“冷香丸”,以至于把自己整个人都“熏香”了。

所以说,薛宝钗骨子里,并不是一个安分从时、简朴素洁的人,她之所以做出这种姿态,完全是在模仿一个人,亦或是遥遥地取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贾元春

1、贾元春天性节俭、不喜奢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一章中,贾政带领众人去大观园时,有一段描述就明确提到了贾元春的喜好与脾性。原文如下:

大家出来,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

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丽了些。”

众人都道:“要如此方是。虽然贵妃崇节尚俭,天性恶繁悦朴,然今日之尊,礼仪如此,不为过也。”

看了吧,大家都知道元春“贵妃崇节尚俭,天性恶繁悦朴”,是从小就这样的,大家都知道的:元春天性如此。根本不是进宫后故作低调姿态。

还有,元春进了大观园之后,第一感觉就是“太过奢华靡费了。”在向祖母等人告别的时候,禁不住再次嘱咐:“不须记挂,好生自养。如今天恩浩瀚,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

这说明,元春的本质就是这样的人,她是真的不喜欢什么富丽堂皇、生活奢靡。而善于揣度别人心思的宝钗,在搬进大观园的衡无苑之后,就谨记了元春的话,投其所好的“简朴起来”。

2、薛宝钗从内心里看不上宝玉,她是有野心的

说白了,薛宝钗是在作秀、在伪装。她并不甘心这样默默无闻的了此一生,她希望自己能成为第二个贾元春。

这个野心在她的《临江仙》里已经暴露无遗了:“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大致意思是:春风仿佛也能理解柳絮,将它均匀地飘散在白玉堂前。比起狂蜂乱蝶,似乎它显得更美。虽然可能随着流水逝去,或者委弃在尘土之中,但是不管落向哪里,它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别笑它无根无底,也别笑它轻微,兴许它还会被一阵好风送上青云之间呢。

薛宝钗的这首诗,跟自己的现状多像啊?她在荣国府就如同无根无底的柳絮,目前要讨好所有的人,哪怕是人人看不起的赵姨娘。貌似眼前的自己是“轻微”的,但谁知道以后自己会不会借助好风“青云直上呢?”

她认为这个“好风”就是贾元春,所以,必须先“活成元春喜欢的样子”,然后才可能借助她的携助“青云直上。”

宝钗从内心是看不起贾宝玉这个整日在脂粉堆里混,却不思进取,不求功名的纨绔子弟的。

所以,每每见他才要劝他读书上进,立身扬名,既是自己真的看不惯,亦是为王夫人代言教导。王夫人一直是望子成龙的,宝钗劝宝玉读书,定会是王夫人喜闻乐见的了。

3、宝钗的志向是“上面那个穿黄袍的姐姐。”

《红楼梦》第十八回:“隔珠帘父女勉忠勤

,搦湘管姊弟裁题咏”一章中,当薛宝钗亲眼目睹了元春的光辉荣耀后,内心不由得蠢蠢欲动,跃跃欲试。并更加积极地取悦元春、迎合她的心思。

元春命众姐妹作诗,让宝玉单独作四首上来。彼时宝玉尚未作完,只刚作了“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了“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

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推道:“他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字改了罢。”

宝玉拭汗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宝玉道:“‘绿蜡’可有出处?”

宝钗见问,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翊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你都忘了不成?”

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笑道:“该死,该死!现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来,真可谓‘一字师’了。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

宝钗亦悄悄地笑道:“还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

很多人都觉得宝钗这话是冲着宝玉的“金玉良缘”来的,不做姐姐的潜台词是想做“妻子”。其实不然,我却觉得宝钗是冲着那个“穿黄袍的姐姐”去的。

宝钗是在意淫——因为她也想成为上面那个“穿黄袍的姐姐”。潜台词:“我都没有穿上黄袍,怎配做你的姐姐?有朝一日,我也像你姐姐一样荣登妃位,再做你姐姐也不迟。”她的志向原本就在皇宫。

她们一家寄居于荣国府的初衷,就是为入宫待选做准备,并希望元春能从中助力。她最初图谋的不是与贾宝玉的“金玉良缘”,而是与皇帝的“金玉良缘”。

如果能够成功入选,成为皇帝的妃子,那薛宝钗配的就是皇帝那块“玉”——玉玺的“玉”。如果没能入选,那她就退而求其次,配贾宝玉的这块“通灵宝玉”。贾宝玉其实就是个备胎而已。所以,宝钗在荣国府“忍辱负重的等”,等的就是“那个机会”。

直到薛蟠犯案、薛宝钗的进宫之路彻底被堵死,才又转头瞄准宝玉。说到底,她这些年在荣国府做的一切、包括效仿“元春的简朴和喜好”,也不过是想取悦元春、并步其后尘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宝钗清朝

更多文章

  • “一女侍二夫”在古代很常见,宫中更是见怪不怪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一女侍二夫,隋朝,历史解密

    所谓的“红杏出墙”,原意指红色的杏花穿出墙外,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就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并且,杏花和桃花相比,更得文人骚客的赏识。清代小说家李渔就说过:“种杏不实者,以处子常系之裙系树上,便结子累累。余初不信,而试之果然。是树之喜淫者,莫过于杏,予尝名为

  • 揭秘:南汉国皇族真的是源自西亚的穆斯林后裔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汉,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五代时期,刘氏家族在岭南地区建立了十国之一的南汉。这个享祚仅半个世纪的短命王朝,以阉人政治和牝鸡司晨而让后世学者津津乐道。由于当时战乱频繁,传统的谱牒学受到毁灭性打击,所以南汉皇族刘氏的族属问题便成了国内外史学界一桩悬而未决的迷案。目前,对南汉王室的族属问题存在三种说法:传统中原说、岭南俚僚说、大食

  • 战国七雄是着呢么出现 最终导火索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晋国,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战国七雄的读者,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七雄是怎么形成的?导致战国七雄的导火索是什么?我们熟知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在秦朝之前是处于“战国七雄”的分裂格局,那么战国七雄是如何形成的?原来其“导火索”竟然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大臣。“夏商与西周,东周分

  • 既然崇祯皇帝都死了 为什么有这么多汉人仍然坚持反清复明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崇祯,历史解密

    崇祯执政时,明朝处于内乱、外患、地方势力割据、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整个明帝国可谓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崇祯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的精力与明末庞大的文官集团抗争,17年来用尽心力意图复兴明室,最终城破自缢。皇帝都死了,为何那么多的汉人仍然坚持反清复明呢!那是因为汉人不服啊!不是输不起,而是正经

  • 林庚白真的是“神算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林庚白,神算子

    辛亥革命以后,林庚白被推举为众议院议员,创立“黄花碧血”社,对付清朝余孽。后来在林之夏的介绍下,林庚白加入“南社”,成为社团里知名的诗人,还有“诗怪”之称。其实林庚白除了这个称号以外,他还有“神算”这样的说法,但其中原因多了几分迷信的味道,因为我们知道根本不存在什么“神算”这种事情,那林庚白为何会被

  • 民国箱尸案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民国箱尸案,民国

    说到民国箱尸案其实也还是很有意思的,为何这么说大家也懂的,其实这个案件非常的扑朔迷离,其结局也让人觉得非常的有意思,大跌眼镜,那么这个民国箱尸案前后的结局是什么呢?民国箱尸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民国箱尸案是一起性质十分恶劣的杀人毁尸案,被称为共和国的第一大案

  • 袁世凯44万人马为何会输给蔡锷区区3万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蔡锷,袁世凯,冯国璋,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后遭到了全社会的声讨。但是对于袁世凯这样一个政治强人与军事强人来说,民心早就已经不值一提了,反对也好,用户也罢,总不是打嘴炮,掀不起什么风浪。也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仅仅是民意,那么他这个皇帝的宝座还是能坐稳的。事实上,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的原因并不是民意问题,而是他一手缔造

  • 孙殿英盗慈禧墓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复仇?与他祖上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殿英,盗墓,慈溪,清朝,历史

    清末民初这个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很多人会说,晚清政府的无能与腐败导致了中国在近代历史上屡屡受到外国势力的侵略和欺负的根本原因。实上,大多数的民众都是在时代洪流里的片瓦。而真正主导当时历史走向的人物中,最重要的当属那个危坐在深宫庙宇中与风雨飘扬的满清绑定的慈禧太后。历史给予了这个女人最

  • 民国黄金十年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真的很繁荣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城市,南京,民国时期,历史

    所谓的民国时期黄金十年,相信了解民国历史的朋友不会陌生,这十年也可以被称之为南京十年。这十年的建设是指1927年到1937年期间建都于南京,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执政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国民党建立起了稳定的一党专制的政治体制。国家相对稳定。边境问题较少(除了1931年东北被日侵占)。那么这个时候

  • 辛亥革命清朝多少兵力 为何使用的是北洋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辛亥革命,北洋军,清朝,历史

    在武昌起义的时候,此时的袁世凯已经52岁,不得不赋闲在家。但是之后的形势的发展,再加上从各方面传来的消息,对袁世凯也是越来越有利了。前来巴结讨好的人,络绎不绝,他们看重的不是袁世凯的为人,而是他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北洋军。事实上,朝廷除了北洋军,还有八旗军、武卫军、地方武装等等军队。辛亥革命时期,清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