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妙云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徐妙云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752 更新时间:2023/12/19 18:28:19

仁孝文徐皇后,朱棣的原配妻子,明朝开国大将魏国公徐达的长女,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将门才女,一代贤后。

这是后人对于仁孝皇后徐氏的评价。在很多影视剧里,徐达的长女都被称为“徐妙云”,不过在正史里并没有明确记载她的闺名,只称之为“徐氏”。这里姑且称徐氏为徐妙云。

1407年8月6日,46岁的徐妙云行将离开人世。得知消息的明成祖朱棣痛心不已,他火速赶到坤宁宫,盼着见皇后最后一面。

在交代完后事之后,徐妙云慢慢闭上了眼睛。此后,身为帝王的朱棣再未立后。不禁要问,徐妙云究竟是不是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堪称贤后的楷模还是徒有虚名,她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让一个皇帝如此用情专一?

蕙质兰心一枚女诸生

徐妙云出身名门,她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女。

明朝建立后徐达被封为魏国公,去世后追封中山王。在开国六王之中,徐达位列第一,配享太庙,功臣庙肖像也是首位。

长女徐妙云自幼聪慧,号称过目不忘,被人们称为“女诸生”(女诸葛)。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徐妙云是幸运的,徐达不但是开明的将领,而且他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

徐妙云饱读诗书,编写了《内训》《劝善书》等书籍。她对兵书也有研究,从后来的历史我们知道,说徐妙云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也不为过。

想当年,作为草根出身的朱元璋能坐拥大明王朝,离不开那些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徐达、汤和、常遇春、蓝玉等都是功勋人物,他们在朱元璋心里都是不可或缺的肱骨之臣,朱元璋也极力拉拢他们。有道是爱屋及乌,作为徐达的长女,朱元璋和马皇后也非常疼爱。

马皇后经常让徐妙云到后宫走动,闲话家常,十分融洽。在朱元璋和马皇后眼里,徐妙云俨然是亲生女儿一般。

朱元璋的24个儿子当中,除了太子朱标,太祖最为器重的当属四子朱棣。朱棣不但文武双全,而且跟自己的脾气性格都十分相似,所以朱元璋经常召朱棣到朝堂上商量朝廷大事。

由于徐妙云也经常到后宫,一来二去,她跟朱棣也慢慢熟络起来。随着年龄渐渐增长,两人从一开始的青涩到无话不谈,再到暗生情愫,彼此都把对方当成最好的知己。而这般青梅竹马的情义渐渐浮出水面。

辅君安社稷,旺夫30年

在立储这件事上,朱元璋曾犹豫过,虽然他内心有想过朱棣,不过自古都是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朱元璋最终还是让老大朱标当了太子。不过朱元璋始终认为朱棣日后对江山社稷必有影响,因此他更希望给这个儿子娶一个贤妻常伴身边。

有一天,正当朱元璋为此事烦恼时,马皇后笑着说:“无须圣上愁烦,上天早为棣儿般配良缘。”朱元璋愣了一下,随即想起了徐妙云,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皇帝要与大臣结为亲家,这是大臣的莫大荣耀,当然大臣也不敢不允。洪武九年,两人好事天成,徐妙云嫁给了朱棣,并被封为正妃。

新婚之夜,徐妙云头上的九翚(huī)四凤冠、身穿的青质九翟衣将她装扮得美艳动人,而新郎官朱棣也是姿貌秀杰、身形伟岸。二人郎才女貌,可谓天造地设。从此这世间多了一对有情人。

徐妙云嫁人之前,父亲徐达对她说:“似吾儿这般品貌才德,与燕王实是旷世良缘,今皇上已经许下了这门亲事。吾儿嫁后,只须竭力侍夫,定可佐燕王为国建功。”徐妙云眼含泪水,表示会谨记父亲教诲,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桩婚姻虽然是父母之命,不过两人早已熟知根底,彼此间非但不陌生,反而志趣相投,“相看两不厌”。朱棣一生共有9个子女,其中前7个都是徐氏所生,可见朱棣对她的宠爱。

作为燕王妃,徐氏一生恪尽职守,除了做一个贤妻良母之外,在国家大事上,她对朱棣也有很大的帮助。洪武十三年,徐氏随朱棣北上就藩,这一去就是20多年,直到建文四年重回南京,母仪天下。

一代贤后德行感天下

婚后30多年,徐氏追随燕王助他成就帝业,为天下百姓造福。

前文有述,朱元璋在位时立太子朱标,只可惜天不假年,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不得不重新立太子。若按朱元璋的本意,朱棣智勇双全,能力胆识俱佳,如果立他为太子,犹如亲临。

但朱元璋还是没敢冒险,他按照古训,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接替太子职位。朱元璋此举十分犹豫,始终担心朱棣不服。而朱棣对父亲的做法表示理解,礼法仁义,难以违背,并且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此事。

朱棣表面上支持朱元璋的决定,但内心也有不甘,很多时候他也想跟父亲较真。每每这个时候,徐王妃就会陪伴在他左右。一天早起,燕王正无聊时,王妃捧着香茶,笑靥迎人。她递上茶碗,对燕王笑道:“燕王怎么起得这么早。妾身知今天天气惹人烦闷,特奉清茶为君散心。”

朱棣看到徐王妃心情好了许多。徐王妃又道:“妾早就听说燕王知书达理,为人处世仁义为先。”说罢,满含深意地看着燕王。燕王喝了口茶,对徐氏称赞道:“知我者,爱妃也。”在徐氏的照顾和宽慰之下,朱棣最终放弃了争夺太子之位的想法。

为了给皇孙铺路,朱元璋干了2件事:

首先:诛杀开国功臣,李善长、胡惟庸、傅友德、冯胜等悉数被诛杀,不过堪称“一代人杰”的徐达一向低调,最后得以善终。其次:分封设藩,他将几个能干的儿子分封各地,并授之以兵权,一来可以戍守边疆,保卫明朝疆土;二来如遇奸臣篡位,各王可以随时来勤王。而雄才大略的朱棣,被派往北平守边。

事实上,朱元璋的最大目的还是让儿子们远离皇权争夺中心,因为他要用心辅佐孙子朱允炆一程。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按照遗诏,朱允炆登基。建文帝朱允炆性格儒雅且缺乏真知灼见,几无帝王之才。尤其是在齐泰黄子澄二人的唆使下,建文帝刚坐上皇位就打算“削藩”。

朱允炆也许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个鲁莽行为,直接让自己丢了戚戚性命。在削藩的刺激下,本来就不服气的各位藩王叔叔立马抱团取暖。尤其是燕王朱棣,更是憋着一股气。不过名不正则言不顺,朱棣一下子不知要怎样跟建文帝较劲,他甚至觉得到底要不要反抗。

朱棣的决绝,除了听了日后有“黑衣宰相”之称的姚广孝的建议之外,徐王妃也给了他莫大的信心。

当得知削藩消息后,徐王妃说:“诸王中,以夫君最为智勇过人,所建的功勋也最大。圣上若要铲除诸王,夫君难逃一死。”她接着说,如今幼主受奸臣迷惑,燕王应该打着“清君侧、除奸臣”的旗号,以保大明江山世代永固。朱棣信心大增,“靖难之役”一触即发。

这场战役持续4年之久,朱棣“主外”,徐妙云和世子朱高炽则镇守北平。在著名的北平保卫战中,徐妙云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徐氏沉着冷静,周密部署,最终母子二人以一万守军挡住了李景隆的数倍大军,为朱棣守住了根据地,也为他在前方争取了时间。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在一场大火中不知所踪,明朝迎来了永乐大帝时代。

朱棣称帝后半年开始了隆重的封后大典。建文四年,朱棣昭告天下,徐氏正式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后。而这种诵读诏书式封后仪式在明清时期还属首次。

众所周知,朱棣独断专行、手段残忍,可以说,如果没有徐皇后在背后斡旋,大明江山又不知道会有多少干戈。

可惜的是,这样一个智慧又向善的女子,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徐皇后病重。弥留之际,她不忘交代朱棣,要重贤臣、远小人,爱戴百姓,心怀悲悯。徐皇后死后,朱棣痛心不已,此后17年后位空置。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在北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享年65岁,临终之际,他一再叮嘱要将自己与徐皇后同穴。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朱棣和徐皇后的爱情,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家和万事兴”,若有来生,两人一定会再续前缘。

标签: 徐妙云明朝

更多文章

  • 太史慈在投降孙策后 为什么突然间就销声匿迹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史慈,孙策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威名赫赫的太史慈,在投降孙策后,怎么突然就“销声匿迹”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政治腐败不堪,天灾人祸频发,立国数百年的大汉朝再也无法维持自己的统治,中原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乱的战火之中,在乱世之中无数英雄豪杰趁机崛起,或是征战四方,或是雄霸天下,为自己

  • 高桂英在李自成死后去了哪里?是什么样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桂英,,明朝

    高桂英,米脂县城北壶芦山人,高一功之姐,李自成夫人。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仇远《葛雄女子舞剑歌》:我怜健妇胜丈夫,却欲骄兵如处女。安得成军如娘子,直气端能捷秦楚。古代女子虽然社会地位低下,但不乏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诚如上面的诗歌描述的那样,她们中有的是巾帼英雄,忠孝节义,有

  • 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开明的君主 两人谁的治国能力更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赵匡胤,赵光义

    对同样都是开明的君主,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谁的治国才能更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两个,都是大宋朝较为开明的君主。就治国才能来说,兄弟相比,赵匡胤更突出一些,更优秀一些,是大宋王朝体制的建立者,奠基人,并基本完善了有宋一朝的治世格局,是开国之君。也可称有

  •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长达60年 雍正为何只有13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乾隆

    还不知道:康熙当61年皇帝,乾隆60年,为何雍正只当13年?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许多人眼里,中国人是公认的“工作狂”。但是有一个人要说自己工作勤奋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这个人就是“雍正皇帝”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当年火遍大江南北且现在热度依旧不减的《甄嬛传》。其中,陈建斌

  • 诸葛亮手中为何总是拿着一把羽扇,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不论是出入庭院还是带兵打仗,手里都会拿着一把羽扇,那么这把扇子有何讲究和来历吗?坊间关于羽扇的来历说法不一:一说是师傅水镜先生送的。师傅给了诸葛亮两样宝贝,羽扇和八卦衣。师傅也有交代,每遇烦心棘手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何出处?为何会用来赞美杨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贵妃,唐朝

    杨贵妃四大美女”之一,唐朝时期后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云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为杨贵妃写的三首《清平乐》中,第一首的第一句。李白用这句话来形容杨贵妃,可以说体现了李白极高的智慧。为什么这么说呢?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宠妃。写诗赞美女人不好写,写诗赞美皇帝的女人,那更是难上加难。为

  • 雍正在位时期做的那么好 雍正名声为何那么差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清朝

    清朝的雍正皇帝为何名声差?强迫读书人互相指责,结果适得其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怎么好,这大概和他残酷对待兄弟手足和逼压官员士绅纳税有关。不过雍正也是个很有趣的皇帝,在对待某些敌视他的官员士绅方面,雍正不像他的父亲

  • 孙权既然已经得到荆州了 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权,三国,关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得了荆州,为何还要杀关羽,难道不怕刘备出兵报复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正史《三国志》,都能找到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感情很好的文字描述。刘关张三人虽不是亲兄弟但胜似亲兄弟,有着过命的交情,感情超出了君臣范围。关羽和张飞是最早跟随刘

  • 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两人关系很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荀彧,曹操

    对三国时期的荀彧,跟曹操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比认为,科学认识曹操和荀彧的关系,必是基于“荀彧从最初就认识到曹操是窃国篡汉之贼”的观点基础之上。否则,在摆脱此观点下,荀彧忠汉和荀彧助曹并不矛盾。人生在世,随着环境变化,世界观和目标信念都会产生变化。

  • 秦始皇墓中的长明灯能千年不灭 古人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始皇,长明灯

    还不知道:秦始皇陵长明灯为啥千年不灭?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国很多的历史资料来源,都是从古墓挖掘中得到的。因为古人的那些文化在经过风沙掩埋后,有很多都被非常完整的保存到现在。就在这些古墓重新见到天日的那一刻,所有的历史之谜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但是有一些古人的陵墓,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