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曹丕与曹植本是兄弟,为何二人关系不好?

历史上曹丕与曹植本是兄弟,为何二人关系不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803 更新时间:2023/12/15 5:58:23

曹丕曹植是亲兄弟,他们都是曹操的儿子。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曹丕已然贵为魏文帝,为何还是不放过弟弟曹植呢?严格意义上来说,曹丕还是饶了曹植。之所以一开始想除掉曹植,主要是由于曹植给自己带来的些许隐患。

夺嫡,是我国封建王朝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最残酷的宫廷斗争之一,经历过这么一轮,兄弟之情基本就凉透了。曹丕和曹植就是典型的例子,发生在清廷的“九子夺嫡”,更是将兄弟之情化为乌有,甚至反目成仇、兵刃相见。单说曹丕为何要置曹植于死地呢,这与政治权力斗争有关系,也与曹丕的敏感和脆弱有关。咱们往下说。

一、曹操选人问题

要说曹丕和曹植,我们还是先说一下他们的父亲曹操在选接班人问题上的独到之处。曹操25个儿子,为什么就选中曹丕当接班人呢。我们知道,曹操一群孩子当中,比较出类拔萃的有曹昂、曹冲、曹丕、曹植和曹彰。曹昂在征战张绣的战斗中死去了,曹冲很聪明,但是很早就去世了。在曹操心目当中接替王位的只有曹丕、曹植和曹彰三个人选了。

通读历史不难发现,自古以来,武能安邦、文能治国。曹彰武艺精湛,但文治不行,曹植文学可以但武力尚缺,文武双全当属曹丕,所以在曹操心目中,曹丕最像自己,所以最终将位子传给了曹丕。

二、兄弟相阋,七步成诗

曹植大家都很熟悉,确实在文学上很有造诣。通过后来历史我们也知道,曹植一直醉心于文学创作,基本上不碍曹丕的事。曹丕继位以后,实行了清宫,也就是把宫廷内外一干人等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因为在曹丕看来,新皇位不稳,必须加强自己的集权统治,必须重新洗牌。针对曹植这个绝顶聪明的弟弟来说,曹丕自然要加强防范,甚至想方设法“找茬儿”。按理说曹植无心帝王之位,可哥哥为什么这么不依不饶呢。

首先,在曹操选接班人的时候,曹丕和曹植是一对劲敌,曹植除了在武功上略逊以外,其他样样比曹丕都稍胜一筹。

其次,曹植对于曹丕的威胁还在于其母后武宣皇后卞氏。在母亲看来,她非常疼爱曹植,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母亲两碗水一直偏向于曹植。

第三,关于《七步诗》。曹操死后,曹植和曹彰并没有去送老爷子最后一程,曹丕以此为借口,想要处死曹植,但曹植在“命题”作诗情景下,写出了著名的《七步诗》,这在曹丕看来,这位弟弟确实与众不同。

如此种种,曹丕都觉得弟弟曹植对于他登上皇位,而充满嫉妒和威胁,所以一直想找借口除之而后快。

三、争储夺嫡、宫廷内斗是永不落幕的篇章

我们也知道,曹丕登基以后,随着武宣皇后从中调和,以及曹植的中规中矩,曹丕都没有再对弟弟曹植下手。在封建的中原大地上,类似的宫廷内斗,在三国时候只是一个序幕,只是一个开始,在后来千年帝王将相的家里,一代代就曾上演了无数个兄弟相残的真实历史事件。

《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普天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不如兄弟间那样相爱相亲。但是,封建社会的权力、地位之争,仿佛眼前的一切都变得冷漠和淡化。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代名词,身处万人之上,那种王者霸气的盛气凌人,曾经令多少宫廷小哥你争我夺、你死我活,但往往推动历史发展的往往已经是命中注定了,所以很惋惜那些在内斗中无辜死去的皇子皇孙们。

标签: 曹丕三国

更多文章

  • 童贯战西夏,平定方腊起义 最后为什么会成为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北宋,太监,童贯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被封王的太监,平方腊、收复燕云十六州,为何还被称作奸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权倾朝野的太监可不少,比如东汉灵帝时期的张让、明朝武宗时期的“立皇帝”刘瑾,靠才华吃饭的太监也不是没有,比如蔡伦发明了“蔡侯纸”、郑和七下西洋。以上这些人可谓是太监圈子里的

  • 刘备打仗都没有出现粮食问题 诸葛亮北伐时为何总出现粮食不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诸葛亮

    刘备打仗多年很少缺粮,为何诸葛亮后来北伐,粮食总是不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死后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北伐先后进行了五次,但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蜀汉地区缺粮,刘备征战之时却似乎从来没有遇到过缺粮的情况,同样都是蜀汉,这截然不同的状况是什么

  • 清朝时期的王爷能够罢免知府吗 有没有特殊情况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王爷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的王爷可以直接罢免知府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的王爷理论上不可以罢免知府,但是特殊情况下是可以罢免知府的。要明白这个问题,可以先说明一下清朝的官制和宗室爵位制度。清朝的宗室爵位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

  • 历史上皇帝很少有长寿的,乾隆是怎么活到89岁高龄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乾隆

    众所周知皇帝是一份“高危职业”,平均寿命仅有39岁,那么问题来了,乾隆是怎么活到89岁高龄的?要知道,89岁即使放到现在,也是非常难得的高龄了,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解开乾隆的长寿密码。乾隆有着家族遗传长寿基因,而且国家强盛,烦心事比较少乾隆长寿绝对是有着家族遗传基因的,当然,这个遗传基因不是指的他老爹

  • 楚怀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为何会两次被秦国抓起来?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楚怀王,战国

    楚怀王熊槐,战国时期楚国第37位国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战国时期的国君中,要说冤大头,没有人能超过楚怀王了。楚怀王被秦国骗两次,最后还被秦国抓起来当人质。最终,他还是从秦国逃了出来。不过,他却没有回楚国。那么他为什么不回楚国呢?说起来,楚怀王并非像影视中所说的那么昏庸好色。

  • 朱瞻基正值壮年就突然离世 朱瞻基死亡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瞻基,明朝

    对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38岁壮年为何突然离世?其死亡真相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那些事儿,说遍天下事。”要说历史上最有个性的一群皇帝,那莫过于明朝的朱家子孙了,开国皇帝朱元璋,失踪的朱允炆,篡位的朱棣,炼丹的朱厚熜,任意一位单拎出来都是一段传奇人生,而这些人物

  • 杨国忠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国忠,唐朝

    杨国忠是唐朝时期的宰相,杨贵妃族兄。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天宝十五年六月十三日(756年7月15日),唐朝宰相杨国忠带着家人慌慌张张地来到马嵬坡,进入一家客栈休息。没多久客栈外面就响起一阵喊杀声,许多人高喊着:“杀死奸臣杨国忠,杀死奸臣杨国忠!”杨国忠听到喊声,

  • 汉朝皇帝那么多 汉武帝是怎么脱颖而出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武帝,汉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汉武帝能在汉朝历代帝王中脱颖而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家都知道汉武帝很出名,可以说几乎是和秦始皇齐名。但是汉朝的皇帝很多,为什么大家认为只有汉武帝和秦始皇齐名呢?细看汉朝的历史可以看出其实几代汉朝的皇帝都对待政务都很励精图治,像刘邦和项羽的战争中获得

  • 张飞被杀时为何没有人发现 张飞的死对伐吴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飞,蜀汉

    还不知道:张飞被刺杀时,为何没被大家发现,他的死为伐吴带来了什么影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三国时期,死得最憋屈的大将当属张飞了。这位叱咤风云的将领,在战场上无人敢当,被古人选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可是他却没有战死在沙场,马革裹尸,而是被自己的部下所杀。而且他的首级还被

  •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顾邵,东吴

    顾邵,字孝则,吴郡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丞相顾雍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览群书,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卜静等人。名声广扬,远近闻名,孙权将孙策之女许配于他。以善于识人为名,官至豫章太守。人物生平顾邵博览群书,少年时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卜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