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景帝为何会请周亚夫吃饭?背后有何政治目的?

汉景帝为何会请周亚夫吃饭?背后有何政治目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614 更新时间:2023/12/12 11:56:06

汉景帝刘,西汉第六位皇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有句古话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周亚夫曾是汉代两朝元老,战功赫赫,不论是治理军队,还是官至宰相,都是一位讲原则、讲规矩之人。但恰恰就是因为他的原则性,才出现了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又不给人家筷子这个历史事件。汉景帝用意明显——吃我皇家的、用我皇家的,必须听我皇家的。

一、讲原则,他从不含糊

孔子有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咱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周亚夫在汉代是很有名气的军事将领。此人向来以讲原则、讲规矩著称。周亚夫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一度官至宰相。

周亚夫是典型的官二代,其父亲是名将绛侯周勃。周亚夫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是两朝元老。他的一生不是靠站在父亲的肩头起来的,而是靠自己的打拼换来的。

公元前174年,周亚夫驻军细柳,抵御匈奴大军侵犯,后获大胜。汉文帝得到捷报后,欲前往细柳,去慰问犒赏三军。但我们知道,汉朝自古就有“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制度,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军中一切必须听命于将军的,你天子在部队说话不好使。待周亚夫慌忙来接驾时,汉文帝还对周亚夫表扬一番,说他治军有方,纪律严明,讲原则,有法度。

汉文帝:“嗟乎!此真将军矣!”

还有一件事也体现出周亚夫的将帅之才。时值梁王受到叛军围攻,要求周亚夫出兵解困。周亚夫心想,从中央调集精兵10万,与叛军15万大军相抗衡,必将是一场持久战,且死伤无数是毋庸置疑的。他就制定了另外一套作战计划,即让梁王顶住,断敌人的粮道,然后以“示弱”之计诱敌深入。就这样,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出马仨月就给平定了。

二、请吃饭,我是东道主

学习中国古代史我们知道,当朝廷重臣功高盖主的时候,或者君王的“无限风光尽被占”的时候,臣子的命运也许就要被改写。自古以来,皇室是权力的最高机关,但凡触及到他们的利益,终究不会得到善终,哪怕你多么优秀、多么战功赫赫。周亚夫身为人臣也是一样。他在朝廷、在军队的成绩虽然很出类拔萃,可他却在无形中又将君王之威置于何处呢?

由于周亚夫的“直男”性格和诸事讲原则,不但得罪了一些文武群臣,甚至得罪了帝王还不以为然。虽然汉文帝对周亚夫大加赞赏,可汉景帝却把周亚夫“升”为宰相(实为削兵权)。在古代,将军大臣都把兵权看成掌控、扭转乾坤的必要武器,手握兵权就有绝对的话语权。汉景帝就是怕周亚夫拥兵自重,这才借口给他擢升宰相而夺了他的兵权。

按理说,兵权被夺,周亚夫老老实实做你的宰相不也妥妥的吗。可如果这样,就不是他周亚夫了。他依然“刚愎自用”、自我陶醉,时时处处讲军纪、讲原则、讲规矩,还是将帅做派,还是将军行为。例如,汉景帝想废除太子刘荣,他搬出规矩来反对;窦太后想封兄长王信为侯,他按规矩坚决反对;汉景帝想拉拢分化匈奴,封投降过来的五人为侯,他又按所谓的规矩坚决反对。一来二去,君臣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最终君王就是君王、臣子就是臣子,汉景帝将周亚夫宰相一职罢免。

虽然周亚夫已被革职,但汉景帝仍然对功高盖主的他有所芥蒂。后来才想到了一条计策,即宴请周亚夫。就是题主所描述的情景,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可是没有放置筷子。周亚夫哪里知道,这分明是汉景帝的一条计谋。

通过这件事,汉景帝想要周亚夫明白一个道理:你所有的一切难道还不满足吗?你吃的、用的、穿的,你的权利和地位都是我皇家的,所以你得无条件听命于皇家。这一整块肉,就是皇家让你用手抓着吃的,难道还不明白吗,你得照皇家的“规则”来办事。

周亚夫也许没有明白这个中意思,只是觉得汉景帝在羞辱他,一个叩头拜谢之后,就转身离开了。可周亚夫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个举动,彻底激怒了汉景帝,终遭免职。

汉景帝对年仅14岁的刘彻说:“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三、是与非,皆由您来说

周亚夫渐行渐远的背影,让汉景帝颇为触动。此等人竟然不能明白我的用意,不能辅佐少主,还处处跟我唱反调,留有何用呢。后来,汉景帝利用周阳(周亚夫之子)购买500套甲胄(实为陪葬之用)之名,诬告周亚夫谋反,将周亚夫打进天牢。一代名将,不堪各种屈辱,后来绝食五天而亡。

标签: 汉景帝汉朝

更多文章

  • 唐朝之后长安成为一座废都 长安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长安

    唐朝末期的长安经历了什么?为何在此之后长安就成为了一座废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前言:每一个中国人,似乎都对长安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作为十三朝古都,长安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脉络,沉淀了从周朝到唐朝的深厚文化底蕴。长安凭借着它绝佳的地理

  • 武则天上位后大肆屠杀 李世民当初为何没有除掉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武则天

    对唐太宗在位时,为什么不早点除掉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太宗在位时,为什么不早点除掉武则天?原因很简单。那个时候的大唐虽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最开放的国家,但依然没有开放到能接受一个女子做皇帝的事(太宗估计想都没敢想),所以武则天上台后大肆屠杀,只剩下圆滑明哲保身的

  • 雍正继位是因为丰台大营吗 电视机演的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雍正,清朝,丰台大营

    对雍正依靠丰台大营才平稳继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历史上的雍正压根就没见过丰台大营。说雍正继位主要依靠丰台大营是出自历史大剧《雍正王朝》中的说法,而这部历史大剧改编自二月河先生的小说《雍正皇帝》,影视剧也好,小说也罢,都是艺术加工的效果罢了,与真实历史并不相同。丰台

  • 张春华与司马懿的感情如何?她的狠辣之名从何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春华,魏晋

    张春华(189年-247年),三国时期历史人物,曹魏粟邑县令张汪之女,晋宣帝司马懿正妻,晋景帝司马师和晋文帝司马昭母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春华谥号宣穆皇后,是晋朝司马懿的正室夫人,不过司马懿并没有当过皇帝,是他孙子当皇帝之后又追封的帝后名分。(一)张春华和司马懿感情如何?

  • 后世是如何评价温峤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温峤,东晋

    温峤(288~329年),字泰(太)真,并州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东晋名将,司徒温羡的侄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太原温氏,博学孝悌,善于清谈,起家司隶校尉都官从事。举秀才出身,授司徒东阁祭酒、潞县县令。进入司空刘琨(姨夫)幕府,拜司空左长史。西晋灭亡后,拥戴晋元

  • 刘邦是个好色之人吗?他为什么要宠幸魏王豹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魏王豹

    刘邦是个好色之人吗?他为什么要宠幸魏王豹的女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宗室子弟,当时魏豹是魏国的贵族,那个时候,秦国踏遍他们的国土。魏豹也是背负着恢复家族荣耀的使命,和其他兄弟一起揭竿而起。可是在当时几经周转,魏豹也没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 邓艾带着一两万疲惫之师 诸葛瞻为什么还是败给了邓艾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瞻,邓艾

    还不知道:诸葛瞻率领蜀汉御林军,占据天时地利,为何败给邓艾的疲惫之师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末期,魏国分三路大军伐蜀,最后钟会、诸葛绪大军被阻挡在剑阁之外,而邓艾从阴平小道进入了蜀汉腹地,打了蜀汉一个措手不及。刘禅原本派诸葛瞻率领蜀汉御林军前往御敌,结果却被邓艾击败,

  • 薛绍最后为何会被饿死?与武则天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薛绍,唐朝

    薛绍是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是卫尉卿薛怀昱和城阳公主的第三个儿子,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武则天虽然是帝王,但她也是人。她的想法,她也非常重视太平公主的婚姻问题。薛绍这个女婿,也是武则天亲自为太平公主挑选的。挑选以后,武则天非常满意。所以,她才给太平公主准备了一场

  • 全皇后与丈夫孙亮有血缘关系吗?孙亮死后她过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全皇后,东吴

    全皇后(244年-301年),吴废帝孙亮的皇后,全尚之女,母孙恭之女,吴大帝长女全公主的侄孙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代有张嫣嫁亲舅舅,孙吴有全皇后嫁祖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七岁成为太子妃说到三国,说到全氏,应该有很多人觉得熟悉,或者起码应该知

  • 房遗爱谋反案到底是什么真相?高阳公主为何因此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高阳公主,唐朝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排行十七。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高阳公主之所以在历史上出名,是由于她和写帮助玄奘写《大唐西域记》的高僧辩机和尚的风流韵事,而被后世所津津乐道。而高阳公主最后被李治赐死,则是因为她参与了荆王李元景的谋反案。最终作为高阳公主弟弟的唐高宗李治忍不可忍,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