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传闻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被惊的放下酒杯

传闻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被惊的放下酒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968 更新时间:2023/12/16 6:51:05

传闻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被惊的放下酒杯,这件事是真的吗?乾隆有哪些特殊之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乾隆皇帝是古代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他在位60年,禅位后又训政3年,实际统治清朝长达63年的时间。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清朝不但达到了康乾盛世的最高峰,而且版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公元1760年,在乾隆皇帝平定准噶尔后,清朝的疆域达到了1300万平方公里,是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期之一。

乾隆皇帝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虽然很多人都觉得他名不副实,但是平心而论的话,他在治武功方面的成就,绝对处于古代皇帝的第一梯队中。年少时的乾隆皇帝,就已经表现出了与众不同之处,聪慧机敏,深得雍正皇帝的喜爱。就连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时,都惊地放下酒杯,第一眼就发现了乾隆的不同寻常之处。

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继承皇位的过程很顺利,直接就被雍正皇帝内定为皇位继承人了。当时乾隆并不是唯一的皇子,为雍正皇帝却直接把皇位传给了乾隆?在清朝皇位继承的问题上,雍正可以说是深受康熙的影响,正是因为康熙对乾隆的重视,使得乾隆脱颖而出,直接被雍正帝秘密立储确定为皇位继承人。

雍正皇帝未登基之前,忙于和众兄弟争储夺嫡,对乾隆的教育就难免有所疏忽,直到乾隆9岁时才入学读书。而且因为当时正处于九子夺嫡最激烈的时刻,雍正也没有时间为乾隆选一位好老师,就随便找了一个人来教乾隆读书,这个人就是福敏。

乾隆的这个老师福敏,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他是康熙三十六年的进士,后来被选为庶吉士,在翰林院任教习,可是因为他为人比较清高,所以得罪了不少同僚。在康熙三十九年和康熙四十二年的考试中,福敏都没有考及格,因此被同僚排挤,以“满汉文俱未精通”的理由被革除庶吉士。

虽然福敏接连两次考试都没及格,实际上并不是因为他学识不行,而是因为受到了翰林院同僚的排挤。后来经人介绍,被雍正选中成为乾隆皇帝的蒙老师。这也是雍正没空看福敏的履历,如果雍正知道福敏因为接连两次考试不及格被革除庶吉士,恐怕也不会找他来当乾隆的老师了。

话说回来,福敏还是很有才能的,在他的尽心培养下,乾隆在学业方面的进步很大。直到乾隆晚年时期,回忆起自己这位启蒙老师,都忍不住夸赞说:“朕冲龄就傅时,启迪之力多也。”后来福敏去世后,乾隆皇帝不但亲自去拜祭,还给翰林院下了一道圣旨,令翰林院所撰的《致仕大学士福敏碑文》,用词以典雅亲切为尚,以表彰他的人品学问。

乾隆聪敏好学,自然深得雍正的喜爱。有一天,康熙皇帝到雍正府上小座,两人谈论完朝廷大事后,雍正就趁机对康熙说,您的孙子乾隆已经十岁了,至今还没有见过皇爷爷。康熙原本打算离开的,听了雍正的话后,就同意见一见这位孙子,结果乾隆的表现却令康熙大吃一惊,连手上的酒杯都忍不住放下了,他发现这个年幼的孙子,简直是天生当皇帝的料。

当时正是康熙末年,正是九子夺嫡斗争最激烈的时刻,康熙帝也对皇位继承人选一事头疼不已。虽然他很想快刀斩乱麻,可是又没办法下定这个决心,直到看到年幼的乾隆之后,康熙才最终决定皇位的归属,就是待自己百年之后把皇位传给雍正,之后由雍正再传给乾隆,这样既避免了夺嫡之争,又为清朝选出了两位好皇帝。

乾隆虽然年幼,可是他的谈吐举止却深得康熙欢心,康熙回宫没多久,就下旨让雍正把乾隆送到宫里,亲自对乾隆进行培养。在康熙眼中看来,他已经没有时间来重新培养自己的那些儿子们了,只好把希望放在了孙子身上。后来康熙皇帝驾崩后,果然把皇位传给了雍正皇帝,而雍正皇帝登基后不久,就把写有乾隆名字的秘旨藏在了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后面,使得乾隆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被秘密建储的皇子。

康熙皇帝被誉为“千古一帝”,他看人的眼光还是非常准确的,无论是雍正皇帝还是乾隆皇帝,都算是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他们在位期间,清朝确实发展得十分强大,达到了康乾盛世的最巅峰。很多人觉得乾隆皇帝名不副实,那是因为不了解乾隆皇帝的生平,虽然说乾隆确实有点好大喜功,但是他的功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了。

标签: 康熙清朝

更多文章

  • 贾诩如果和司马懿斗智 谁才是更胜一筹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贾诩,司马懿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贾诩与司马懿斗智,谁更胜一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三国时代的两个大阴谋家――贾诩和司马懿,他们都诡谲阴狡,智略深长,那么如果两人斗智,谁又能更胜一筹呢?关于司马懿,大家都清楚,他有着超乎于常人的强大毅力,屡挫屡战,坚执不屈。如同伏在草丛中屏声静气等待猎

  • 陈友谅给朱元璋带绿帽子是真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陈友谅

    对朱元璋被陈友谅带了绿帽,这是真的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看过金庸小说的人应该都知道陈友谅,在书里,他是个阴险狡诈的小人,其实历史上,他是一代枭雄,曾经跟朱元璋打了很久的仗,而朱元璋灭掉陈友谅之后,还气不过,掠了他的一个小妾阇氏回宫,并且生下了个皇子朱梓,被封为潭王。不过

  • 历史上赵云的一生有多少儿子?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立下卓越功勋,被追谥为顺平侯,在《三国志》中,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共列一传,可见其地位不低。赵云一生忠勇,身经百战,毫发无损,最终病死,善终了。赵云有两个儿子,一个

  • 韩遂:东汉末年军阀、将领,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遂,东汉

    韩遂(?-215年),原名韩约,字文约,凉州金城郡人。东汉末年军阀、将领,汉末群雄之一。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韩遂最初闻名于西州,被羌胡叛军劫持,并推举为首领,于是以诛杀宦官为名,举兵十万叛乱。先后与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抗衡,引起天下骚动

  • 卢循:东晋末年群雄之一,曾起兵作乱,兵败后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卢循,东晋

    卢循(?~411年),字于先,小字元龙,范阳涿县人,东晋末年群雄之一,东汉名儒卢植之后,后赵中书监卢谌曾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士族,从孙恩起兵,孙恩死后,被推为主。朝廷欲安抚东土,命为永嘉太守。元兴元年(402),三吴大饥,乃自临海入东阳,屡被刘裕击败。三年,

  • 李世民当初敢造李渊的反 朱棣为何不敢向老爹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李渊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高祖李渊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开国皇帝,两人的身上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儿子都曾起兵造反成功,并在青史上留下美名。但不同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是在李渊在位期间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最终逼迫父皇禅位,

  • 朱温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是如何积攒自己的实力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温,五代十国

    朱温,后梁太祖,五代十国第一位帝王。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贪图富贵,归顺唐朝廷唐僖宗逃到成都去后,利用唐朝廷原有的影响,号召天下兵马共同进攻失陷的长安。各地勤王的唐军越来越多,黄巢起义军被困于长安及周边一带。朱温奉黄巢之命攻占同州,将同州作为长安的屏障,防

  • 历史上的宋慈是什么样的?他有哪些本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慈,宋朝

    说到宋慈,一般人对他的认识大都来自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在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中,一身正气、耿直不阿、威风凛凛的宋慈形象深入人心。他断狱如神,破案无数,常常把“人命大如天”挂在嘴上,让罪犯无处遁形,是一个安民济世的父母官。宋慈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不但是个一心为

  • 西汉时期的外戚势力那么大 最后为何只有王莽能推翻西汉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汉,外戚

    对西汉的外戚势力轮番掌权,为何只有王莽家族能推翻西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到汉朝的政治,人们往往会想到外戚干政,直接削弱了刘家的统治力,而且也正是因为有外戚的扰乱,才导致了西汉的国政一日不如一日,王莽作为一个外戚,他本身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人,但是在外戚互相制衡的过程中,

  • 朱元璋在南京建了帝王庙,里面为什么会有忽必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明朝

    众所周知孛儿只斤·忽必烈是元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正是打败了元朝而建立的明朝,按道理说,朱元璋应该很讨厌忽必烈才对,但是朱元璋在南京建了一座帝王庙,里面却供奉了忽必烈,可以说,这就是朱元璋超越常人的地方。他唯成果论,只谈功绩大小。显然,在老朱眼里,忽必烈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帝王,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详解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