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皇后吴氏,十三岁就被选入宫侍奉赵构,赵构登基后,让吴氏做了义郡夫人,又封为才子、婉仪,贵妃。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被册立封为皇后。
吴氏十三岁时被选入皇宫,侍奉当时还是康王的赵构。她可能也是命中注定要当皇后的,《宋史》说她的父亲吴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在梦里看到一个小亭子,匾上写着“侍康”二字。亭子旁边有一株芍药,花下有一只白羊。当吴近醒来时,他感到非常奇怪和困惑。后来,在乙未岁(羊年)的时候生下吴氏,当吴氏十三岁侍奉康王的时候,吴近才恍然大悟,这是上天的征兆。
《宋史》说,在赵构登基初期,她跟随从高宗到四明时,宫廷卫士突然包围了宫殿,诛杀宦官。闯入宫内的士兵询问皇帝在哪里时,吴氏没有惊慌失措,用智慧和勇气骗了过去,帮助赵构躲过一劫。
除了英姿俏丽,吴氏还“益博习书史,又善翰墨”。这一点非常重要。众所周知,宋代帝王的文人气息十分浓厚,赵构也不例外。因此,自然对能文能武的吴氏另眼相看,她很快就成了“婉仪”,又被提升为“贵妃”。
赵构皇后吴氏也擅长处理婆媳关系。高宗的母亲韦太后从金国回来,吴氏服侍她起居。吴氏的体贴让饱受惊吓的婆婆很受用,也对儿媳很满意。
吴氏不仅有做皇后的命,她还是做皇后的“好料”。高宗在亡国和兵荒马乱中受了太多惊吓,丧失生育能力。所以,他唯一的儿子因病去世后,就没有孩子了。无奈宗室成员赵伯琮被召入宫,收为养子,改名为赵慎,命张贤妃抚养。当时才华横溢的吴氏积极申请“养子”,为皇帝分忧。因此,吴氏以宗室之子赵伯玖为养子,后改名为赵璩。张贤妃不幸去世,吴氏又收养赵慎,吴氏对待两个养子亲如一家。
吴氏的慷慨和大气赢得了后代的尊敬。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宋高宗禅位于赵慎,为宋孝宗。赵慎称帝,对非亲生的皇后吴十分敬重,不仅尊称为“寿圣太上皇后”,平时也很恭敬。对吴皇后的亲属也推恩有差。
赵构皇后吴氏卒于南宋宁宗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享年83岁。被封为宪圣慈烈皇后,葬在永思陵。吴氏一生经历了高、孝、光、宁四朝。他在位55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