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牧是哪个国家的大将,他对待匈奴的策略是什么?

李牧是哪个国家的大将,他对待匈奴的策略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503 更新时间:2024/1/22 0:39:00

牧是战国时期赵国镇守北部边镇的出色将领,他曾经坚守代郡雁门(今山西右玉南),抵御北方匈奴入侵。

李牧针对匈奴逐水草而居,到处游牧以及边地荒凉、兵少而防线较长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强边措施,他在那里设立官府,经商贸易,把得来的钱租税全部归公,作为士兵的开支。他加紧战备训练,尤其重视培养骑士和弓箭手,以适应与匈奴作战的需要。他还加强边境的警报通信和侦察工作,规定一有情况,昼燃燧,夜举烽,立即报警,这样过了一段时问,部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了。

但是,此时敌强我弱的形势并没发生根本的改变,进行大规模反击的时机还没完全成熟,因此,李牧并不急于发动反击,而是采取了骄纵敌军,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他严加戒备,但不轻易出战,并明确规定:一旦匈奴前来袭扰,赶快收拢队伍,凭垒固守,不得轻易交战。如果冒然出击,即使取得胜利,俘虏了敌兵,也要按违反军令处斩。

这样一直过了几年,每当匈奴每次来犯,李牧总是命令百姓收藏牲畜、财物,边防部队则退入堡垒之中,严密防守,以示怯战。匈奴抢不到什么东西,又找不到与赵军交战的机会,往往是盛气而来扫兴而归。匈奴没什么收获,而赵军也没什么损失。

久而久之,匈奴都以为赵军不敢出战,更加肆无忌惮,腿屡侵犯越国边境。赵得知这个情况后,责怪李牧无能,一气之下,把李牧撤换了。

新派去的将领完全改变了李牧的做法,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连续出击,与匈奴打了好几仗,结果每次都失利,物资损失很大。而且由于忙于征战,严重影响了边地的生产,弄得雁门一带的居民人心惶惶,许多人离家流亡内地,人力财力都大大削弱,军队战斗力也下降了。

赵王见这位新任将领不胜任,就又请李牧出守。李牧关起门来装病,不肯赴任。赵王非让他去不可。李牧说:大王一定,要再次任用我,要答应一个条件,我到那里以后,还和过去的做法一样,不然的话我决不受命。赵王只好答应了。

李牧再次来雁门以后,重申过去的规定,一切还按老办法行事。几年以后,边境一带的生产有了发展,人财兴旺起来子百姓富裕,军粮充足,由于财力增加了,李牧又经厚赏士,改善他们的生活,使士兵们都很感激,都憋着一股劲,希望为李牧效力。

而匈奴呢,还是一连几年得不着便宜,认为李牧胆小如鼠不敢迎战,因此更加骄傲轻敌,匈奴越骄傲,李牧越放纵不理,使匈奴思想上麻痹。常言说,骄兵必败。李牧看到匈奴已被骄纵得容易战胜了,而自己一方的实力又大为增强,便开始准备反击。

标签: 李牧

更多文章

  • 方腊手下大将有哪些?梁山五虎将可与之媲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方腊手下大将

    方腊是北宋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宋徽宗宣和二年十月组织起义,至此政权建立。当时,宋江已经被招安,所以方腊起义后,梁山派出108位好汉去征讨方腊,但方腊一个不会武功的人,却消耗了梁山好汉的一半。那么方腊手下大将有哪些呢?我们来详细数一下。第一:石宝石宝是方腊手下的四大元帅之一,战斗力很强。即使是对阵梁

  • 田单是个怎样的人?他是如何激励军队士气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田单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宣主乘机派兵攻燕,攻占了燕国都城蓟(今北京西),采了燕王哙,另立燕太子平为王。二十八年后,燕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积聚力量,国力增强了,决定报齐国破国杀君之仇。因此派上将军乐翠,联合了赵、楚、魏、韩、秦五国大举伐齐,半年之内先后攻占齐国七十余城,齐国面临灭亡的危险。当时

  • 秦赵之争,为什么赵国大将廉颇被撤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廉颇

    公元前262年,秦国大将白起率领军队进攻韩国,向东攻取野王,南渡黄河,进入韩国都城郑地(今河南新郑)的必经之路,地位是分重要。秦军很快占领了野王,一下子把韩国拦腰切为两断,割断了韩国南北联系,企图迫使韩国献出上党郡。当时,韩国上党太守冯亭见南人国都的道路已断绝,难以孤地自保,但又不想捆卜党献给秦国,

  • 韩信李左车对战,李左车计谋深远,差点韩信吃了败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信,李左车

    公元前204年,韩信奉命与张耳共同率领几万大军东下井陉(今河北井陉西)攻打赵地。连绵千里的太行山脉,共有八陉,井陉是第五陉,是联结代国与赵地的咽喉要道。赵王歇和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大军,占据有利地形,构筑壁垒,准备与汉军决战。赵将李左车是个很有谋略的人,他对陈余说,我听说韩信靠张耳的协助,决心攻下我们

  • 汉朝大将韩信介绍,胯下之辱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大将韩信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说的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韩信,具有统师千军万马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凭着他那高超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艺术,为刘邦的帝业建立了卓越的功勋。韩信是秦末淮阴(今江苏淮阴东)人,父母早丧,率贫如洗,他既不会经商,也不会务农,终日持剑闲游,靠乞食度日。有一次,韩信在河边钓

  • 中兴四将分别是谁?这告诉我们能进入史书的不一定都是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兴四将

    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宋军抵抗金军入侵的历史被称为“中兴”。其中有四位抗金战功最突出的武将,分别是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他们也被称为“中兴四将”。研究宋朝的历史,就不可回避所谓的中兴四将,在大家看来,能进入历史教科书都是英雄。事实上,在中兴的这四位将军中,只有两位可以被视为英雄。另外两个,绝对称

  • 孟达是谁?三国时期最有名的墙头草,一生三次反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孟达是谁

    孟达是谁?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群雄争斗不休。这期间,转换的武将、文官不在少数。然而,孟达无疑是其中的异类,他三次叛逃,次数之多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最终,因为叛变失败而被杀。孟达是扶风郡郿人,是法正的老乡,一起在益州为刘璋工作,关系很好。208年,益州张松出使曹操受到轻视,回到益州后,力劝刘璋要结交

  • 陆逊介绍,陆逊夷陵之战他做了哪些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陆逊

    孙权依靠吕蒙智夺荆州、杀死关羽之后,吴、蜀两个集团之间的矛盾激化起来。公元221年,刘备以替盟弟关羽报仇为名,派将军吴班、冯习率兵四万,占领秭归,并不顾部下劝阻,准备大举讨伐孙吴。孙权为缓解两家矛盾,避免战争,曾两次派使者向刘备求和,全被刘备严辞拒绝了。孙权求和不成,只好准备作战。为确保抗蜀战争的胜

  • 水浒传中老种经略相公官有多大,历史上的老种经略相公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老种经略相公

    《水浒传》里鲁智深本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部下的军官,后来到渭州府“小种经略相公”帐下做了提辖,鲁智深也很尊敬这二位。这里提到的“小种经略相公”坐镇渭州府,北宋时,经略安抚使作为统管一路军政的最高官员,权力比知府大得多,因此在书中的知州鲁智深杀郑屠后,因他是经略相公帐下的之人,地方官员却不敢擅自直

  • 三国张飞的故事,喝酒骗张郃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飞,张郃

    过了几天,刘备派兵慰劳部队,使者看到张飞整天饮酒,急忙回去报告。刘备大惊,忙问诸葛亮如何处理?哪知诸葛亮说就让任他喝好了,还派人重新送去了酒。诸葛亮说:可以派出三辆大车,送50瓮好酒到军中,让张将军喝个痛快,刘备一听更急了,忙说广张飞从来都是喝酒误事,如今情况紧急,你再送给他酒喝,岂不误我大事?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