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皇帝和香妃的故事 历史真有其人吗

乾隆皇帝和香妃的故事 历史真有其人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670 更新时间:2024/1/19 6:21:22

乾隆皇帝的40多个后妃中,有一位维吾尔族女子,她就是闻名遐迩的香妃。其实香妃是否遍体生香,根本无从考证。但乾隆帝只有一个维吾尔族妃子却是史实,她就是容妃。

在乾隆帝的40多名妃子中,有一名回妃,本不奇怪,可是在容妃死后的一百多年内,却引起了一批骚人墨客的兴趣,在容妃身上大做章,甚至编造出一个“香妃”的故事。从野史、诗词到舞台,绘声绘影大肆渲染,竞达到了真假难辨的程度。诗词、戏曲中的人物是可以编造的,但发展到排除史实、以假乱真的程度,就有问题了。

以下,我们暂还按习惯称其为香妃,看看她的真实生平。雍正十二年(1734年)九月十五日,香妃诞生在新疆维吾尔和卓族的一个家庭。和卓族是世居叶尔羌的维吾尔族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其族称为和卓,所以香妃又叫和卓氏。其父为第二十九世回部台吉(贵族首领)图尔都。

乾隆二十年五月,清军进军伊犁,二次平定准噶尔叛乱,解救了被准噶尔拘禁的叶尔羌、喀什噶尔封建主玛罕木特的两个儿子:大和卓木、小和卓木。不料两年以后,小和卓木杀死了钦派的副都统阿敏道,自称巴图尔汗,大和卓木也据守喀什噶尔,两相呼应,称雄南疆,开始了大规模的武装反清。此后,图尔都台吉等不愿归附分裂的部落,配合清军,于乾隆二十四年,彻底平息了大、小和卓木的叛乱。

乾隆二十五年,图尔都等五户助战有功的和卓,及霍集斯等三户在平乱中立功的南疆维吾尔上层人士应召陆续来到北京,拜见高宗皇帝。乾隆令他们在京居住,并派使者接他们的家眷来京,封图尔都等为一等台吉。图尔都27岁的妹妹也被选入宫,册封为和贵人(即香妃)。显然,这是乾隆皇帝统一新疆后,实行“因俗而制”的政治需要,即政治联姻。

贵人在清朝后妃的八个等级中,属于第六个等级,其前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其后有常在和答应。由于和贵人入宫时带来了祥瑞(从南方移栽到宫内的荔枝树,竟结出了200多颗荔枝),很得皇上的青睐,也很受皇太后的喜爱。因此在和贵人入宫后的第三年,即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十六日,皇太后降旨,册封和贵人为容嫔。她的哥哥,原封为一等台吉的图尔都,也因追论进攻喀什噶尔有功.而同时晋爵,封为辅国公。

乾隆三十年春天,高宗第四次南巡,携皇太后、皇后、庆妃、香妃、图尔都以及大学士傅恒等公贵戚1000人同行。一路上,乾隆对香妃格外恩赏,前后赐给她80多种口味适宜的饭菜,其中就有名贵的奶酥油野鸭子、酒炖羊肉、羊池士等。之后,香妃的俊俏和异域情调进一步赢得乾隆皇帝的垂爱和信任。

乾隆二十三年六月,皇太后懿旨,将她由容嫔晋为容妃,并由赏给处为她准备满洲朝服、吉服、项圈、耳坠、数珠等等。同年十月,受命为正、副使的大学士尹继善、内阁学士迈拉逊,持节册封容嫔为容妃,册文曰:“尔容嫔霍卓氏,端谨持躬,柔嘉表则,秉小心而有恪,久勤服事于慈闱,供内职以无违,夙协箴规于女史,兹奉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容妃……。”这一年,香妃35岁。三年以后,乾隆又携香妃等六位妃嫔东巡,游历泰山,拜竭孔庙。由于乾隆三十一年乌喇那拉氏皇后亡故,乾隆声称不再立后;乾隆四十年,皇贵妃又病逝,因此,到这个时候,容妃在乾隆的众多后妃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五日,皇帝在圆明园奉三无私殿设宴会餐,容妃已入主了西边头桌的首位,到同年十二月乾清宫大宴,容妃又升格到了东边坐桌的第二位。这时,容妃已48岁,到了她地位与殊荣的顶峰。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容妃离世,享年55岁。

香妃的故事历来非常迷人。传说她“玉容未近,芳香袭人,即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是新疆回部酋长霍集占的王妃,回部叛乱,霍集占被清廷诛杀,将军兆惠将香妃生擒送与乾隆。但香妃心怀“国破家亡,情愿一死”之志,始终不从乾隆,最后被太后赐死。死后,将其运回家乡安葬,故新疆喀什有香妃墓。然而传说再引人入胜,也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一缕香魂无断绝香妃的"异香"传奇【传说中的香妃戎装像,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据传可能是意大利画家郎世宁所作】传说中的香妃戎装像。

有一则新闻报导说,2001年3月安徽省砀山县发现的“有香气”的“女尸”,经过多番查证后,证明是一位“一品诰命夫人”。跟传说中的香妃没有关系。这则新闻之所以会扯上香妃,原因是经过传奇、小说、戏剧的渲染后,只要有关什么“体有异香”的报导,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鼎鼎大名的香妃。但是在历史上,香妃的真正身分,目前依然是一个谜团。

据历史传说,香妃原名伊帕尔罕(维吾尔语,意指“香得很”)。传说她“玉容未近,芳香袭人,既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故称“香妃”。她出身与维吾尔族;原是小和卓霍集占的妃妾(一说为女儿)。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大将军兆惠领军十万跟天山南丽的小和卓(意指圣裔,是族人领袖)霍集占决战,霍集占败逃,兆惠把香妃掳走,送给乾隆。尽管乾隆对她百般讨好,为她兴建“宝月楼”,重建她的家乡风景,以解她思乡之苦,但香妃仍然抵死不从,还一度想刺杀乾隆,为族人报仇,最终被满清的皇太后绞杀。有

关香妃的故事,最初在清末一些私人著述中出现。据迄今为止的考证得知,最早出现香妃之名的是光绪十八年(1892)萧雄写的《西疆杂述诗》卷四“香娘娘庙”,其中有“纷纷女伴谒香娘”一语。附录中进一步解释:“香娘娘,乾隆年间喀什噶尔人,降生不凡,体有香气,性真笃,因恋母,归没于家。”光绪三十年(1904)刊印的《王湘绮先生全集》第五卷,则记有回妃被拐入宫,不顺从皇帝,最后被皇太后绞杀的情节。

香妃的名字广泛流传是在进入民国之后。1914年,故宫古物陈列所从渖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调来一批文物展览,其中有一幅年轻女子的戎装像。据传该画背面有说明文字指出:“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从此,香妃之名大震。但后来据艺术史家考证,画的本身原本没有什麼文字说明的。该画送到北京后,前清的一名内务府总管随口说说:“这大概就是香妃吧。”他也没有什麼根据,但“官大学问大”,画中人的身分这么被说定了!一直误传至今。更遗憾的是,香妃其人其事在正史上却遍寻不著。

于是,有些史家利用比对的方法,证明香妃其实就是容妃。他们说,因为乾隆四十一位后妃里,唯一来自维吾尔族的,只有容妃。而且她的封号、种族、信仰、父亲及哥哥的名字,都跟传说中的香妃相同。然而,容妃的人生跟香妃的命运却迥然不同。首先,她并不是被兆惠掳走,而是被清廷封选进宫的。再者,她并没有被皇太后绞杀。她的确受到乾隆的宠爱,还曾陪伴乾下江南,直到55岁才死。

问题来了,如果容妃即香妃,那麼一大堆有关香妃的故事,又打从那来的呢?会不会是有人不察,把她的出身跟容妃搞混了?而有关容妃的官方记载里,又为没有只字片语提到她又名“香妃”,或是她“体有异香”的事实呢?又或者说,有没有可能,关於香妃的官方记载都已遗失,或是遭到故意湮灭呢?这一切的一切,恐怕得有待日后更强有力的证出现,方能真相大白了。接下来的另一个疑问是,香妃身上的“异香”,究竟是什么回事?有些史家说,所谓香味,其实只是个人感官上的主观认定,未必跟大众认知的「香」的概念全然相符。因此,所谓“异香”,其实只是她的体味!须知道,维吾尔人的五官、发色、皮肤跟汉人大不相同(部分维吾尔人可能跟土其人比较接近)。说不定她还是“金丝猫”呢!因此她的身体有一股特殊的体味,是可以理解的。或许这正是她吸引乾隆的地方。更有些史家说,她的体味不过是“奶羶味”;由於她从小饮羊奶长大,久而久之成为了她身上的一种独特的体味。

这还算是客气的啦,有些“毒舌”的史家更说,所谓“异香”,其实就是狐臭!跟有趣又浪漫的故事传说比起来,历史真相有时候还真是相当无趣和煞风景。所幸,历史和传说总给艺术创作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灵感泉源。

武侠小说大师金庸根据他小时候在家乡海宁听到的“乾隆原是汉人”的民间传说,结合香妃的故事,写出了他的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并创造出“香香公主”喀丝丽这个角色,跟乾隆皇帝、“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合谱出一部“江山美人”的战争史诗。琼瑶的《还珠格格》则让香妃化身为忠於家乡旧爱,失志不渝的含香。上述两部极受欢迎的通俗作品,都让香妃的凄美传奇,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然传唱不辍。

标签: 香妃乾隆容妃

更多文章

  • 清末奇女子赛金花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赛金花,妓女,金花

    赛金花(名为赵彩云)拥有着极为传奇的一生,这种经历放在今天都是人人纳罕,何况是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民国时代,而且又是个人所不齿的妓女所经历的呢?尽管人生传奇,但她也和其他八大胡同的妓女一样,无论是头牌红姑娘还是仅为糊口的卖身女,最后都逃不开风尘血泪痛无言的悲惨命运。同样是下场凄凉,赛金花死前若回忆

  • 明末女将军秦良玉唯一正史登录的巾帼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良玉,公元

    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大部分时代都处于男权时代,男人出将入相,建功立业,女子在家相夫教子,赡养公婆,作为男人的附属存在。但是尽管在男尊女卑,地位极其不平等之下,也有许多女子闪耀着独属于自己的光辉,这就是所谓的”巾帼红颜“。而在众多女性名人,还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她就是秦良玉。在历朝历代的史书中,女性名

  • 陈圆圆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圆圆,吴三桂,田弘

    陈圆圆,明末清初的一代佳人,秦淮八艳之一,具有倾国倾城之貌,一生称得上传奇,但也充满了悲剧。十几岁的时候,陈圆圆就开始小有名气,后来到梨园演弋阳腔戏剧,很快就成为当时的名角。后来,一位公子哥以重金赎陈圆圆为妾,但因正妻所不容,没多久就离开了。虽然有着过人的姿色,但陈圆圆的要求并不高,只想找一个有情郎

  • 古代公主封号,古代有名的公主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公主,回纥

    中国古代公主的封号有三种,分别是以国名、以郡名、和以美名或者各种褒义词封号。首先,以国名封号的公主,在宋代较多,像宁国公主、岐国公主,霍国公主、陈国公主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公主,宁国公主,唐肃宗李亨之女,也称萧国公主。最初嫁给郑巽,但这个人在安史之乱前就死了。后来因为回纥帮助唐朝一起平叛安史之乱,

  • 战国红颜之芈月传奇,纵观芈月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红颜之芈月传奇

    战国红颜之芈月传奇,是许峰、陈米麒,主演的网络电视剧。如果2015年之前说出这个人的名字,绝大多数人可能对芈月并不熟悉,可是随着《芈月传》的热播,这个人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那么真正的芈月,是什么样的人,她和电视剧演的那个人有什么区别呢?2004年,在陕西西安发现芈月的墓。在礼仪和法律严格的奴隶封建

  • 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杨艳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炎的皇后,杨艳

    杨皇后的病日益严重,她想自己可能不久于人世了,唯一牵挂的便是自己的的儿子,她怕自己一死,皇上宠幸胡芳将她扶为正宫皇后,那肯定要影响自己的儿子将来当皇帝。她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好主意。这一日,司马炎正在胡芳寝宫与她厮混,忽然有个小太监急匆匆跑来,想说什么事,但似乎又不敢。司马炎一眼瞥见.便问道:“有什么

  • 历史上贾南风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怎么干预朝政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贾南风,卫瓘

    公孙宏的计谋便是借贾后之手除掉二人,因为他早就看出司马亮专权,贾后不满。而卫瓘是个忠臣,多少阻碍了贾后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并且卫瓘曾劝武帝废掉太子司马衷,武帝还曾因卫瓘的女儿貌美不愿选贾南风为太子妃。贾后是个妒忌成性心胸狭窄的人,岂能忘掉这些呢?重新启用卫瓘,不过是权宜之计。此时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她

  • 沉鱼落雁的意思,“沉鱼落雁”分别有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沉鱼落雁的意思

    沉鱼落雁的意思,说起这个就会想到这四位: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享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誉。从历史上看,西施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呢。她原本是越国的女子,因为天生丽质,被越王利用,当时西施已经是人尽皆知。不仅老百姓,动物们也崇拜她。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说明了这一点。据说当时西施正在河边洗白色

  • 历史上的贾南风是怎么样夺权的?她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贾南风

    贾后的堂兄贾模为平阳乡侯、舅父郭彰为散骑常侍。这些人在铲除杨氏过程中捞到了好处,但分赃并不均,尤其是楚王司马玮,他认为自已是铲除杨氏的主力,而没有获得太多的权力,心有怨恨。而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知道,司马玮凶猛残暴,难以控制,是他们执政的主要威胁,所以,他们两人便想让司马玮等诸王返回自己的藩国,这更引

  • 妲己复原图曝光,难怪商纣王对她如此迷恋,看了图你就明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妲己复原图

    妲己复原图,说到妲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封神榜。几十年来,关于《封神榜》的作品从未停止。从内地到香港到台湾,都有很多版本,其中的苏妲己的形象都是倾国倾城,祸国妖民。事实上,妲己确实存在于历史中,但她绝对不像神话故事那样荒诞。在《封神榜》中,说妲己是苏氏部落最美的女人,而这句话被商纣王听到了,于是动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