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投笔从戎,选自《后汉书班超列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扔掉笔去参军入伍,形容读书人去参军。
班超的父亲班彪和哥哥班固都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从小好学,口齿伶俐,特别喜欢军事著作。但他的抱负与他的父亲和兄弟不同,班固崇拜的人物是写《史记》的司马迁,而班超崇拜的人物是出使西域的张骞。
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固被汉明帝召回洛阳,做一名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也一起去了。当时,因为家境贫寒,班超找了一份给管家抄写书籍的工作。然而,雄心勃勃的班超不愿意以这样平庸的方式度过一生。他想驰骋沙场,建立战功。一天,他正在抄写一份文件,突然把笔扔在砚台边上起来道:“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就这样,班超投笔从戎,决定参军。听了这些话,周围的人都嘲笑他的异想天开。
永平十六年,班超参军的机会终于来了。东汉初年,匈的奴隶贵族势力非常强大,征服并统治了大部分隶属于西汉的西域地区,著名的“丝绸之路”也被切断。当时,汉明帝派窦固将军派兵进攻匈奴隶。班超随军出征,由于屡立战功,受到窦固赏识,被派往西域,目的是联络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隶。
匈奴贵族对西域人民残酷无情,引起了莎车等小国的联合反抗。西方国家渴望与汉族政权重新建立联系,并得到汉族政权的保护。然而,当时东汉政府刚刚成立,经过长期的战争,国力衰弱,无力反击匈奴隶,也无法恢复与西方国家的密切关系。在东汉明帝中期,匈奴隶进一步威胁着东汉王朝。此时东汉国力逐渐恢复,尽快恢复汉与西域的旧谊,并打击匈的奴隶势力。
班超和郭恂带领他们的人到了西域,首先到达了鄯善(现在罗布泊的西南部)。鄯善国王向班超等人表示敬意,然后突然改变态度,变得冷淡。天黑,班超就带领士兵们前往匈奴的驻扎地。当时,天空中刮起了大风,班超命令十个人拿着鼓,大声呼喊,安排好后,班超随风放了火,一时间,匈奴一团糟,班超亲手杀了三个匈奴人,其余死于大火。
完成使命后,班超向窦固报告了情况,他非常高兴。在上表中说明了班超的使命和成就,并要求明帝再派使者出使西域。明帝欣赏班超勇敢的军事战略,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他写信给班超,继续他的西域之行。
从此,班超开始了管理西域的人生,加强了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西域的回归做出了突出贡献。这就是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