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对时局独到的见解

曹操对时局独到的见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65 更新时间:2023/12/30 23:19:37

曹操不仅有很好的治世之才,而且对时局看的很透彻,对于别人的想法,他要不拒绝,要不就提意见,如果意见不被采纳,他也不会跟随别人做出错误的事。事实证明他的拒绝和选择是正确的,这不能不说曹操的眼光独到,见解准确,那么史料中有是如何记载的那?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国志曰:顷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

司马彪九州春秋曰:於是陈蕃子逸与术士平原襄楷会于芬坐,楷曰:「天文不利宦者,黄门、常侍(贵)族灭矣。」逸喜。芬曰:「若然者,芬原驱除。」於是与攸等结谋。灵帝欲北巡河间旧宅,芬等谋因此作难,上书言黑山贼攻劫郡县,求得起兵。会北方有赤气,东西竟天,太史上言「当有阴谋,不宜北行」,帝乃止。敕芬罢兵,俄而徵之。芬惧,自杀。

魏书载太祖拒芬辞曰:「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尹霍光是也。伊尹怀至忠之诚,据宰臣之势,处官司之上,故进退废置,计从事立。及至霍光受讬国之任,藉宗臣之位,内因太后秉政之重,外有群卿同欲之势,昌邑即位日浅,未有贵宠,朝乏谠臣,议出密近,故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今诸君徒见曩者之易,未睹当今之难。诸君自度,结众连党,何若七国?合肥之贵,孰若吴、楚?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亦危乎!」

三国志曰:金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

魏书曰:太祖闻而笑之曰:「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人网络八方豪杰,密谋废汉灵帝,拥立合肥侯为皇帝,他们联络太祖参加,太祖拒绝了。王芬等谋反事件果然失败了。

汉灵帝去世,太子刘辩即位,由何太后掌宰朝中大权。大将军何进与袁绍密谋诛杀宦官,太后未同意他们的作法。何进便昭董卓入京,用来威胁太后,可董卓还没来,何进就被杀了。

第一件王芬等人废汉灵帝的事,曹操是断言拒绝的,因为曹操明白,废立之事,是天下最不吉祥的是,曾经有多少人因为废立之事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个雷曹操不会踩,而且在他权力达到巅峰的时候,他也没有去做,更何况现在。果然王芬等人的谋反事件失败了,如果曹操参加,一定会被牵连。

第二件就是何进诛杀宦官的事,曹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然而并没有被何进采纳,因此何进莫名其妙的丢了脑袋,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被何进搞得那么复杂,还演变了以后的董卓之乱,使本来动荡的时局变得更加混乱,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由此可见曹操的见解之独到,非一般人可比。

好了,有关曹操对时局独到的见解的介绍就为大家说到这里,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了解曹操对时局独到的见解后,可以更好的了解三国历史,让三国壮阔的场景再次回到我们眼前。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青少年曹操也想成为“治世之能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

    青少年的曹操还是非常有雄心壮志的,也想为汉家的天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且也在不断的努力,“治世之能臣”是曹操的梦想,不过现实是残酷的,梦想只能在黑暗的政治中慢慢磨灭了,只能说曹操生不逢时,但也就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成就了他更大的功绩,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史料中是怎么记载的吧。三国志曰:年二十,举孝

  • 识时务者为俊杰——曹操离开董卓自谋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

    曹操不仅时局把握得很准确,看人也特别准,董卓进京后的所作所为,曹操已看出董卓并非善类,董卓以高官诱惑曹操,希望曹操加入他的阵营,曹操并没有明面拒绝,而是背地里改名换姓离开了董卓,可见曹操并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他有自己的见解,他也会自己决定他以后人生的方向。那么关于史料是怎么记载的那?下面就和小编一

  •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真的那么狠毒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

    曹操一直给人们的印象不好,认为它即奸诈又狠毒,这其中大多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演义是褒刘贬曹的,所以对曹操并不友好,很多时间也并非真实,那么曹操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吗?曹操真的如三国演义中那般狠毒吗?下面就随小编结合史料一起来看一下。魏曰: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

  •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曹操首倡义兵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

    曹操对时局看的很透彻,早早的离开了董卓,回乡招募士兵并随时讨伐董卓,曹操在招募乡勇的时候,也在不断的联络各方诸侯,共同讨伐董卓,因为当时曹操的力量还非常弱小,靠他自己的力量消灭董卓简直是天方夜谭,最后在他和袁绍共同的鼓动下,结成了十八路诸侯,那么关于史料是怎那么记载的那?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

  •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各怀鬼胎——曹操力不从心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

    众所周知,曹操是非常有战略目光的,他把十八路诸侯召集在一起,相信心中已经有了很好的谋略去讨伐董卓,然而正当他踌躇满志的去实现平定天下的目标时,其他诸侯大多却都在观望,有的甚至为了保存实力不愿出战,这些名义上的十八路诸侯联盟,内部是分裂的,甚至是不和谐的。纵然曹操再努力,以他当时的兵力,也无力回天。下

  •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后,曹操痛定思痛,与诸侯决裂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后,曹操深受打击,他终于明白各路诸侯是靠不住的,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心思,他们图谋的不是天下的安定,而是自己是否能得到最大的利益,袁绍就是其中一位。曹操明白了只有自身强大,才会真正的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过由于他自身的实力并不强大,他和各路诸侯并没有完全撕破脸皮,不过在他的内心里,各路诸侯已

  • 慧眼识英雄——鲍信力保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后,曹操清醒的认识到各路诸侯只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根本不为国家着想,在他们看来,国家乱不乱无所谓,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坏就好了,他们甚至想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大捞一把。曹操耻与他们为伍,而且他清醒的意识到,想要让国家回复安定,就必须发展自己的实力,只有自己实力强,才能驾驭群雄,才能结束国

  • 曹丕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丕

    曹丕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一任皇帝,曹操的儿子,算是以为比较有作为的君主,那么曹丕的儿子有几个那?曹丕的儿子又都是谁那?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据史料记载,曹丕有十个儿子,分别是曹叡、曹协、曹蕤、曹鉴、曹霖、曹礼、曹邕、曹贡、曹俨和曹喈,其中曹喈没有等到封王就夭折了,最后曹丕把皇位传给了曹叡。1、曹叡

  • 曹丕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丕

    曹丕,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曹操的次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不过他的寿命并不长,关于他的死也众说纷纭,那么曹丕怎么死的那?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曹丕怎么死的吧。1、性格问题,曹丕比他的父亲曹操还多疑,而且他三次伐吴皆无功而返,心情自然不顺,因此才会积劳成疾。2、受风寒,旧疾复发:黄初六年,曹丕在伐吴

  • 曹植七步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植

    曹植是东汉时期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与自己的父亲曹操,以及后来的魏文帝曹丕,一起被大家称为“三曹”,他最出名的故事就是曹植七步诗的故事,那么曹植七步诗写的是什么那?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曹植七步诗的故事吧。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