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陈蕃

陈蕃——东汉时期名臣

陈蕃

陈蕃的资料

  中文名:陈蕃

  别名:陈仲举

  国籍:汉朝

  民族:汉

  出生地: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北)

  职业:名士、政治家

  代表作:《让封高阳侯疏》《谏封赏内宠疏》《荐徐稺等疏》

  主要成就:为政有方,屡谏桓帝

  官职:太傅、录尚书事

  地位:党人三君之末

  典故: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陈蕃的介绍

少有大志

陈蕃的祖父曾任河东太守。陈蕃十五岁时,曾住一室无事可做,而室内外十分肮脏,父亲的朋友同郡薛勤来看他,对陈蕃说:“小子,为什么不打扫干净迎接客人呢?”陈蕃说:“大丈夫在世,应当扫除天下的垃圾,哪能只顾自己的一室呢?”薛勤知道他有澄清天下的志气,因而非常赞赏他。

为政清廉

陈蕃最初在郡里任职,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因母亲去世,辞官居丧。服丧期满,刺史周景召他为别驾从事,因与其意见不一,弃官而去。后来被公府征辟,又被举为方正,都不到。太尉李固上表荐举陈蕃,于是授职议郎,再升为乐安太守。当时,李膺任青州刺史,治政严猛,有威名。青州属城官吏听到消息的,都自己要求离去,只有陈蕃因为政绩清廉,独自留下。

郡人周璆,洁身自爱,前后郡守屡次招请,都不肯前往。只有陈蕃能够招他去。陈蕃称他的字,而不叫他的名,非常尊敬他。特别为他安一张床,周璆走了,就把床悬起来。百姓赵宣葬亲却不闭墓道,自己住在里面,服丧二十多年,乡邑都称他的孝行,州郡几次礼请他。郡里把他推荐给陈蕃,陈蕃问到他的妻女,知道赵宣的五个子女,都是居丧期间生的。陈蕃于是大怒说:“圣人制礼,有品行道德的人,都得遵守;不肖的人,也应努力做到。而祭祀不须次数太多,太多了,反而不敬。你现在睡在墓中,在墓中养儿育女,欺世盗名,迷惑群众,污辱鬼神,岂有此理!”于是办了他的罪。

大将军梁冀大权在握、威震天下,当时派人送信给陈蕃,请陈蕃办私事。送信的人无法见到陈蕃,于是假托他事请见陈蕃,陈蕃发怒,将其打死,因而获罪被降为修武县令。稍得升迁后,任尚书。当时零陵、桂阳山贼造反为害,公卿商议要遣军队剿平,汉桓帝又诏令州郡,权宜推选孝廉、茂才。

陈蕃上疏辨驳说:“以前高祖(刘邦)创立大业,海内人民,如释重负,官吏抚养百姓,如同自己的儿子一样。现在二郡的老百姓,都是陛下的孩子,导致孩子们为害的原因,难道不是当地官吏贪污暴虐造成的吗?应该严厉责成三府,暗暗考核刺史太守县令长,发现那些为政乖乱,残害百姓的人,立即向朝廷揭发,另选清正贤明、廉洁奉公,能够宣扬法令,爱护百姓的人去代替他们,这样可以不必烦劳大军,盗贼自然会平息啊!另外,三署的郎官两千多人,属官超过规定限额还未加任用,只应选择好的授予官职,那些昏庸不法的应挑出来不要他们。这样,哪里还要您下诏权宜推举人才,因而助长请托的风气呢?”

因此上疏而得罪了汉桓帝的近臣,被外放为豫章太守。陈蕃性情严肃方正,不接待宾客,士民也敬畏他的清高。征召他任尚书令时,送行的人都不敢走出外城门。

有关“陈蕃”的历史故事

  • 汉朝陈蕃简介-汉朝陈蕃(东汉时期名臣)

    陈蕃简介:东汉时期名臣小编今天讲一位汉朝历史人物:汉朝陈蕃,历史上评为东汉时期名臣陈蕃,汉朝历史陈蕃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陈蕃,别名:陈仲举,国籍:东汉陈蕃(?-168年),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北)人。东汉时期名臣,与窦武、刘淑合称“三君”。少年时便有大志,师从于胡广。被举为孝廉,历

  • 陈蕃专床接待徐稚

    [摘要]:陈蕃专床接待徐稚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含饴弄孙下陈蕃榻是什么意思?含饴弄孙[hányínòngsūn]释义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闲适生活的乐趣。详细释义【解释】:饴:麦芽糖。含着糖逗小孙子玩。形容晚年生活的乐趣。。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_作业帮(1)①徐稚离开后就

  • 陈蕃

    陈蕃(?~168年),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人。东汉时期名臣,与窦武、刘淑合称“三君”。那么陈蕃怎么读哪?陈蕃下榻典故是怎样的哪?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陈蕃最初在郡里任职,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因母亲去世,辞官居丧。服丧期满,刺史周景召他为别驾从事,因与其意见不一,弃官而去。后太尉李

  • 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蕃(?~168年),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人。东汉时期名臣,历史上关于他的故事非常多,那么陈蕃愿扫除天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是怎样的哪?陈蕃是一个怎样的人哪?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

  • 陈蕃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每当一提起陈蕃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话说汉桓帝最依靠宦官力量诛杀权倾朝野多年的梁氏集团后,把立有首功的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都进行封侯,“新贵五侯” 随之骄横跋扈,无法无天。总之,朝廷在宦官集团的把控下,恶人当道,一些正义人士想有所作为,轻则遭遇“

  • 东汉风云:窦武不听陈蕃言,反使宦官逞凶残

    话说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八月,太白星出现西方,侍中刘瑜颇知天文,暗思星象示儆,危及将相,免不得瞻顾徬徨,因此即上奏窦太后道:“太白侵入房星,光冲太微,象主宫门当闭,将相不利,奸人为变,宜亟加防!”一面又致书窦武、陈蕃,略言星辰错缪不利大臣,请速决大计,毋自贻祸。于是,窦武与陈蕃再协商,筹定计

  • 陈蕃愿扫除天下的故事:陈蕃愿扫除天下的精神是什么

    东汉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是东汉时期名臣,与刘淑、窦武一起被称之为“三君”。后来陈蕃以孝廉步入官途,一生为政清廉,关于陈蕃还有一个故事,那就是陈蕃愿扫除天下,下面小编将全面为大家揭述陈蕃愿扫除天下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精神,一起来看看吧.陈蕃愿扫除天下的故事‍&z

  • 东汉陈蕃简介 陈蕃愿扫除天下是怎么回事

    东汉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是东汉时期名臣,与刘淑、窦武一起被称之为“三君”。陈蕃十岁时候,父亲的朋友薛勤奋来看他,见他屋舍脏乱,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屋子来招待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听了后对他十分赞赏,认为他有治理天

  • 东汉党人领袖陈蕃生平 陈蕃结局 陈蕃子女 陈蕃政绩

    这是一个深秋凄冷的清晨,天阴阴的,刮着风,地上红叶乱卷,天上大雁南飞。东汉京都洛阳城内一片冷清,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人在大街上行走,也很快消失在深巷大院里。但此时皇宫里却是热闹异常,原来是大将军窦武率兵正与宦官的军队激战。这时只见一队人马冲出了承明门,为首的是一位须发尽白的老头,手里拿着刀,他边跑边喊:

  • 陈蕃愿扫除天下是何意

    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先祖曾是河东的太守。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十分悠闲的一个人住在外面,庭院和屋子十分的混乱。有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前来拜访他,并且对他说:“年轻人,你为什么不打扫打扫房屋去迎接客人呢?”陈蕃答道:“大丈夫为人处世,应当以扫除天下为自己的责任,怎么可以仅仅局限

  • 陈蕃愿扫除天下是什么精神

    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先祖曾是河东的太守。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十分悠闲的一个人住在外面,庭院和屋子十分的混乱。有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前来拜访他,并且对他说:“年轻人,你为什么不打扫打扫房屋去迎接客人呢?”陈蕃答道:“大丈夫为人处世,应当以扫除天下为自己的责任,怎么可以仅仅局限

  • 东汉陈蕃是谁 陈蕃愿扫除天下的故事

    东汉陈蕃东汉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是东汉时期名臣,与刘淑、窦武一起被称之为“三君”。陈蕃十岁时候,父亲的朋友薛勤奋来看他,见他屋舍脏乱,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屋子来招待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听了后对他十分赞赏,认为他有治理天下的志向。东汉陈蕃雕像陈蕃以孝廉步入官途

  • 公元168年,那个喊出“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的陈蕃,死了

    引言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令人扼腕的悲情人物,陈蕃便是一个。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名士,即便是不了解历史的人,也多会听过他那句响彻千年的至理名言:“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而说这句话时,陈蕃也不过15岁。可是,后来的陈蕃又怎样了呢?少年成名,入仕并不随波逐流陈蕃是汝南平舆人,家中

  • 窦武、陈蕃打击宦官:士人反击战

    前因1.宦官专权2.窦武辅政宦官协助汉桓帝铲除外戚之后,就一直专权干政。随着年幼的汉灵帝继位,大将军窦武辅政,外戚、士人和宦官的矛盾再次公开化。公元168年,窦太后下诏诛杀宦官管霸、苏康。就在不久之前,这两个宦官还是窦太后的心腹。窦氏成为太后之前,是汉桓帝的第三位皇后,但不受宠幸,所以嫉妒桓帝最喜欢

  • 讲讲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典故,为何曹丕要将他列为24贤

    王勃的《滕王阁序》相信大家都读过,几乎是通篇用典,没点文化水儿,还真读不懂。今天,大鹏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下“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句所用的历史典故。句中的徐孺,就是东汉名士徐稺(稺,同稚),字孺子,江西人,有“南州高士”之誉。他这个人很有个性,一边读书一边种地,不是自己劳动所得的食物,坚决不吃。

  • 河南历史名人 一百九十六 陈蕃

    陈蕃(?~公元168年),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人。东汉时期名臣,与窦武、刘淑合称“三君”。网络图片,侵权联删陈蕃十五岁时,曾住一室无事可做,而室内外十分肮脏,父亲的朋友同郡薛勤来看他,对陈蕃说:“小子,为什么不打扫干净迎接客人呢?”陈蕃说:“大丈夫在世,应当扫除天下的垃圾,哪能只顾自己

  •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典故是怎么来的?陈蕃长大后过得如何?

    陈蕃,字仲举,东汉桓帝时期名臣,与窦武、刘淑合称“三君”。陈蕃为官清廉,一生历任光禄勋、尚书仆射、太中大夫、太尉,与外戚窦武一起谋划扫除宦官,不料事败而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十五岁的陈蕃独居一室,父亲的友人过来看望他,看见屋内屋外脏乱不已,当即问道:“小孩子

  • 东汉名臣陈蕃的报国志向:愿扫除天下不平事

    东汉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是东汉时期名臣,与刘淑、窦武一起被称之为“三君”。陈蕃十岁时候,父亲的朋友薛勤奋来看他,见他屋舍脏乱,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屋子来招待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听了后对他十分赞赏,认为他有治理天下的志向。陈蕃以孝廉步入官途,一生为政清廉,曾因

  • 东汉时期的陈蕃愿扫除天下讲得是什么故事

    陈蕃是东汉时期名臣,与刘淑、窦武一起被称之为“三君”。后来陈蕃以孝廉步入官途,一生为政清廉,关于陈蕃还有一个故事,那就是陈蕃愿扫除天下,那陈蕃愿扫除天下的故事究竟是什么呢?陈蕃愿扫除天下的故事‍‍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十分悠闲的一个人住在外面,庭院和屋子十分的混乱。有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前来拜访他

  • 名臣陈蕃的报国志向:愿扫除天下作为自己的责任

    东汉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是东汉时期名臣,与刘淑、窦武一起被称之为“三君”。陈蕃十岁时候,父亲的朋友薛勤奋来看他,见他屋舍脏乱,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屋子来招待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听了后对他十分赞赏,认为他有治理天下的志向。陈蕃以孝廉步入官途,一生为政清廉,曾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