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董卓讨伐战背后有何政治原因?

历史上董卓讨伐战背后有何政治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773 更新时间:2024/1/28 16:24:24

董卓东汉末年军阀,国历史上总体评价极其负面的人物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精彩的情节,董卓废立皇帝之后,曹操矫诏号召天下英雄共同起兵讨伐董卓。各路豪杰纷纷响应,共同起兵讨伐董卓,“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经典桥段都是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上演的。《三国演义》的描写中,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是正义讨伐邪恶的董卓。然而真实的历史当中,根本没有正义与邪恶之分,所谓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不过是豪强权贵之间的政治斗争。

我们先看看所谓的十八路诸侯都是哪些人: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不难看出,这些人都是地方豪强,不是太守就是刺史,东汉朝廷的统治根基就是这些人。这里边最次的就是曹操了,要地盘没地盘,要兵没兵,所以曹操在讨伐董卓的时候,还根本算不上真正的一路诸侯。

十八路诸侯,听上去好像声势很大,好像天下各地都起兵了,其实仔细分析,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需要说明一下,真实的历史当中,起兵讨伐董卓的只有十路诸侯,罗贯中可能是感觉十八这个数字更有气势,才进行了艺术加工。其实真正起兵讨伐董卓的不过就那么两三股势力:一是袁氏兄弟,袁绍、袁术、袁遗;二是张氏兄弟,张邈、张超、张杨;其他如韩馥、王匡这些人其实都是依附于袁氏或者张氏兄弟的。十八路诸侯起兵的范围也不过是在今天的河南、山东、河北几个地方而已,东汉其他地方大多没有反应。

被讨伐的董卓其实出身并不高,只能算是个粗俗的武人,但是在当时外戚和宦官发生剧烈争斗的情形下。董卓把握住了时机,率凉州兵进入洛阳,掌控了朝廷,所以本来希望能够控制朝廷的士大夫集团自然非常失落。其中尤其以袁绍、袁术兄弟最为失望,本来袁氏四世三公,他们二人的叔父袁隗是太傅,位高权重。结果董卓一来,袁氏家族和士大夫官僚集团瞬间跌入谷底,这其实才是十八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的根本原因,不过是各路豪强和董卓这个掌握朝廷的豪强之间的政治斗争。

所以也就不奇怪,为何声势浩大的十八路诸侯,却没有人敢于真正的出兵讨伐董卓,只是天天在那“置酒高会,高谈阔论”。因为这些人都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他们不是真正的为了什么正义,他们起兵只是为了造成事实上的割据,为了争夺地盘,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董卓还没消灭,诸侯内部自己先打了起来,刘岱和张邈攻杀了桥瑁,占了他的地盘。也就不奇怪,雷声大雨点小的讨董之战,最终不了了之了。

春秋无义战,东汉末年和春秋时期何其相似。周天子没有了权威,所谓的征伐不过是各路诸侯打着天子的旗号互相攻伐、兼并;董卓废掉刘辩,立汉献帝,汉献帝在所谓的十八路诸侯眼中,恐怕还不如周天子地位高。所以所谓天下英雄群情激昂,共同起兵讨伐董卓,都是漂亮话罢了,真正的讨伐董卓,不过是豪强之间的政治斗争,都是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那些真正心怀汉室,心怀正义的人反而没有实力起兵抗争。

标签: 董卓汉朝

更多文章

  • 襄樊之战关羽失败,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三国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襄樊之战”之战爆发,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关羽攻打襄樊,襄樊没有拿下来,造成丢了大半个荆州。荆州一丢,刘备着急了,发动夷陵大战,试图收复失地。谁知道又失败了,不但没有把失地收回来,而且还扩大了丢失的面积,从巫山往东的所有原先蜀国的土地,全部落入了吴国的手里。

  • 刘邦作为一个聪明之人 刘邦为何没有给戚夫人留后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戚夫人

    对刘邦和戚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精明一世,为何生前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我们从刘邦的性格和现实情况来分析一下。首先毫无疑问刘邦是一个薄情的人。刘邦是一个纯粹的枭雄。亲情、友情、爱情对他来说就是玩具。你可千万别想让刘邦把感情当真。之前不是总流行一句话吗“认真你就输了”

  • 杜袭是什么人?定军山之战他的表现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杜袭,三国

    定军山之战,是建安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整个汉中之战的组成部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虎步关右的曹魏名将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中被黄忠所杀,临阵战死,马革裹尸。当时,军中失帅,群龙无首,三军将士们都不知所措,非常害怕,危急时刻,他和郭淮力荐张郃代帅,统领诸军作

  • 雍正逼死生母是不是真的 雍正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清朝

    对雍正和生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皇帝逼死自己的生母是真的吗?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很多人都认为,雍正的登基过于突然,因为连他的亲生母亲都不看好他们登临帝位,而等到他真正成为皇帝之后,其颁布的一系列政治改革,以及他对清朝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都能很好的证明,雍正皇帝是在众多

  • 诸葛亮在用空城计的时候 城门口为什么有四个人在扫地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空城计

    对诸葛亮的“空城计”,让4人在门前扫地?有何“玄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古代战争强调出其不意。在古代,诸葛亮是唯一一个能运用这种策略的人。传说卧龙凤雏,得一者可拥天下。这句话不随便。诸葛亮用他的纯战略成功地帮助刘备获得了更大的优势,这种纯战略可以称为“神人”。

  • 样貌丑陋的钟无艳是如何打动齐宣王,并成为一国之后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钟无艳,齐国

    钟无艳,生卒年不详,又称钟离春、钟无盐、无盐娘娘,齐宣王之妻,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钟无艳是我国历史上很特别的一位王后。她容貌极是丑陋,可极富才干,满腹经纶。当时的齐国上下齐心,且经几代君王的努力,国力已足够强盛,地域辽阔,物产丰厚,更是不缺少美女。那么

  • 诸葛亮和周瑜相比 两人到底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周瑜

    对诸葛亮和周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周瑜,到底谁更胜一筹?三国是一段非常热门的历史,初期因为东汉皇帝不作为导致宦官和大臣们争权,没人关心民生、也没人关心老百姓的死活,各种苛捐杂税强压在老百姓身上。后来随着太平教张角三兄弟掀起的黄巾起义,从此拉开了乱世的序

  • 李善长告老还乡后都70多岁了 李善长全家为何会被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善长,朱元璋

    还不知道:李善长晚年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善长告老还乡时已76岁,朱元璋为何还不放过他,将他满门抄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从《明朝那些事儿》的热销来看,明朝这个朝代的精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且其中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锦衣卫》《绣春刀》的热播,就足以证明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没有立刻对胤禩动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清朝

    胤禛是清朝第五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雍正上台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是为了出一口恶气,对曾经和他争夺继承人之位,曾经反对他的那些兄弟们,进行了狂风暴雨式的清算。不过奇怪的是,雍正的清算,是发生在四年之后。一般来说,很多政治人物上台以后,都会

  • 王娡的传奇经历,换做其他朝代,基本不会发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娡,西汉

    王娡,汉景帝刘启第二任皇后,汉武帝刘彻生母,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市)人,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皇后中,王娡是最特殊的一位,她以有夫之妇的身份混入采选,从宫女一步步混上中宫正位,成了“第一夫人”。这种情况别说是在礼法森严的古代了,哪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