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正史中的隆科多和佟国维是什么关系 隆科多当过刑部牢头吗

正史中的隆科多和佟国维是什么关系 隆科多当过刑部牢头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994 更新时间:2023/12/15 18:53:35

对隆科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隆科多当过刑部牢头吗,他与佟国维真是叔侄关系?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的形象塑造得很成功,让人印象深刻。剧中,隆科多的前半生是一个八旗纨绔子弟,被康熙帝冷落了几十年,曾在刑部监狱担任过牢头,直到一废太子后才被委任为九门提督。

不过这只是影视镜头下的隆科多,好看但并不符合历史实情。实际上《雍正王朝》中关于隆科多以及佟国维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理清楚,更没有交代佟佳氏与康熙帝的复杂关系。

康熙朝佟佳氏的政治地位

佟佳氏是满洲八大姓之一,但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记载,佟佳氏又分为许多支派,其中又以巴笃理、扈尔汉家族为著。就是说,佟国维、隆科多并非是佟佳氏中地位最尊的。这与钮钴禄氏“世居长白山者为著”是一样。

佟国维、隆科多家族的开创人是佟养正、佟养性两兄弟。他们于努尔哈赤时期归附后金,隶属正蓝旗汉军。显然从旗籍方面来说,佟氏兄弟都无法跻身当时的高层,但其地位却也不低。

佟氏家族真正发迹应该是在第二代,即佟养正的次子佟图赖。他不仅在清初时期屡立战功,关键是他的女儿嫁给了顺治帝,生下了皇三子玄烨,即后来的康熙皇帝。

康熙继位后,尊生母佟佳氏为孝康章皇后,同时将佟氏家族抬旗,由原来的正蓝旗汉军抬入镶黄旗汉军。不久,佟图赖的次子佟国纲又上书康熙帝,说自己的家族虽为汉人,但实与满人无异,请求加入满洲旗籍。但此时佟氏家族人口众多,康熙帝最终批准佟养正嫡系一脉准其所请,抬入镶黄旗满洲。

佟图赖生有三子,分别是佟图纪、佟国纲、佟国维。这么算来,佟国维就是康熙皇帝的小舅子。但是佟国维所生的两个女儿也先后嫁给了康熙帝,这对姐妹花在清宫史料上名气很大,一个是孝懿皇后、一个是悫惠皇贵妃。如此佟国维又成了康熙帝的岳父。有清一代兼国舅和国丈双重身份的仅有佟国维一人。

自佟国维之女被册封为皇后开始,佟氏一族的政治地位达到顶峰,比康熙前期的索尼家族、遏必隆家族更胜一筹。加上佟国维封爵一等公,官至议政大臣、上书房大臣,故被时人称为“佟半朝”。

佟国维与隆科多的关系

《雍正王朝》中他们是叔侄关系,剧中康熙一废太子后,让群臣推举新太子,期间请佟国维吃了一顿饭,席间康熙帝委任隆科多为九门提督。而佟国维代表去世的兄长佟国纲向康熙帝下跪谢恩。这就是说,剧中隆科多的父亲是佟国纲。

这与文献的记载是不符的,实际上隆科多是佟国维之子,排行老三。是孝懿仁皇后的亲哥哥,是康熙帝的国舅。这就是胤禛、胤祥等皇子称呼隆科多为舅舅的原因。

事实上,康熙帝与隆科多的关系也复杂得很,如果按孝康章皇后辈分来看,顺治帝是隆科多的姑父,那么他与康熙之间又是表兄弟。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姻亲关系,让隆科多想低调都不行。

文献中没有找到隆科多的具体生年,大致推断应该比康熙小十岁左右。因为康熙二十二年时,隆科多已经是三等侍卫了,年龄应该在二十来岁左右。

康熙二十七年,隆科多升为一等侍卫,并担任銮仪使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銮仪使与副都统都是正二品大员,由此可见,隆科多很受康熙的信任。如果不是后来隆科多受到属下的牵连,大概率会沿着内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上书房大臣这条路来走,继而成为第二个佟国维。

隆科多是在康熙四十四年受到处罚的,被革去了銮仪使、副都统一职,仍命在一等侍卫上行走。这与《雍正王朝》中形成鲜明对比,毕竟一等侍卫是正三品,而刑部监狱牢头不过是未入流的小吏。

再者剧中在推举新太子的前一夜,佟国维曾与隆科多有一次重要的谈话。佟国维说自己去烧八爷的热灶,让隆科多去烧四爷的冷灶。其目的是为了佟氏一门未来的政治前途着想,深怕一脚踩空万劫不复。

这里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雍正王朝》中似乎给人留下了一种印象:佟国维没有儿子,将隆科多视为佟氏家族的继承人。但实际上佟国维有七个儿子,家族兴亡怎么轮也轮不到隆科多这个侄儿。

果如佟国维所料,他在推举新太子人选时将所有赌注都压在了八爷身上,结果被康熙帝一撸到底。从康熙四十七年以后,佟国维闲居家中,再也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康熙五十八年,佟国维去世,康熙帝也没有任何表示,连个谥号也没给他。

雍正继位后,隆科多因顾命有功受到重用,但没过几年,隆科多与年羹一样兔死狗烹,被囚禁至死。到此,佟氏一族走向没落,从佟养正兄弟归附后金开始,算来仅有百余年的时间。

标签: 清朝隆科多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董卓讨伐战背后有何政治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董卓,汉朝

    董卓东汉末年军阀,国历史上总体评价极其负面的人物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精彩的情节,董卓废立皇帝之后,曹操矫诏号召天下英雄共同起兵讨伐董卓。各路豪杰纷纷响应,共同起兵讨伐董卓,“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经典桥段都是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上演的。《三国演义》的描

  • 襄樊之战关羽失败,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三国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襄樊之战”之战爆发,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关羽攻打襄樊,襄樊没有拿下来,造成丢了大半个荆州。荆州一丢,刘备着急了,发动夷陵大战,试图收复失地。谁知道又失败了,不但没有把失地收回来,而且还扩大了丢失的面积,从巫山往东的所有原先蜀国的土地,全部落入了吴国的手里。

  • 刘邦作为一个聪明之人 刘邦为何没有给戚夫人留后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戚夫人

    对刘邦和戚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精明一世,为何生前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我们从刘邦的性格和现实情况来分析一下。首先毫无疑问刘邦是一个薄情的人。刘邦是一个纯粹的枭雄。亲情、友情、爱情对他来说就是玩具。你可千万别想让刘邦把感情当真。之前不是总流行一句话吗“认真你就输了”

  • 杜袭是什么人?定军山之战他的表现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杜袭,三国

    定军山之战,是建安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整个汉中之战的组成部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虎步关右的曹魏名将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中被黄忠所杀,临阵战死,马革裹尸。当时,军中失帅,群龙无首,三军将士们都不知所措,非常害怕,危急时刻,他和郭淮力荐张郃代帅,统领诸军作

  • 雍正逼死生母是不是真的 雍正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清朝

    对雍正和生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皇帝逼死自己的生母是真的吗?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很多人都认为,雍正的登基过于突然,因为连他的亲生母亲都不看好他们登临帝位,而等到他真正成为皇帝之后,其颁布的一系列政治改革,以及他对清朝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都能很好的证明,雍正皇帝是在众多

  • 诸葛亮在用空城计的时候 城门口为什么有四个人在扫地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空城计

    对诸葛亮的“空城计”,让4人在门前扫地?有何“玄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古代战争强调出其不意。在古代,诸葛亮是唯一一个能运用这种策略的人。传说卧龙凤雏,得一者可拥天下。这句话不随便。诸葛亮用他的纯战略成功地帮助刘备获得了更大的优势,这种纯战略可以称为“神人”。

  • 样貌丑陋的钟无艳是如何打动齐宣王,并成为一国之后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钟无艳,齐国

    钟无艳,生卒年不详,又称钟离春、钟无盐、无盐娘娘,齐宣王之妻,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钟无艳是我国历史上很特别的一位王后。她容貌极是丑陋,可极富才干,满腹经纶。当时的齐国上下齐心,且经几代君王的努力,国力已足够强盛,地域辽阔,物产丰厚,更是不缺少美女。那么

  • 诸葛亮和周瑜相比 两人到底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周瑜

    对诸葛亮和周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周瑜,到底谁更胜一筹?三国是一段非常热门的历史,初期因为东汉皇帝不作为导致宦官和大臣们争权,没人关心民生、也没人关心老百姓的死活,各种苛捐杂税强压在老百姓身上。后来随着太平教张角三兄弟掀起的黄巾起义,从此拉开了乱世的序

  • 李善长告老还乡后都70多岁了 李善长全家为何会被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善长,朱元璋

    还不知道:李善长晚年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善长告老还乡时已76岁,朱元璋为何还不放过他,将他满门抄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从《明朝那些事儿》的热销来看,明朝这个朝代的精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且其中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锦衣卫》《绣春刀》的热播,就足以证明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没有立刻对胤禩动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清朝

    胤禛是清朝第五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雍正上台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是为了出一口恶气,对曾经和他争夺继承人之位,曾经反对他的那些兄弟们,进行了狂风暴雨式的清算。不过奇怪的是,雍正的清算,是发生在四年之后。一般来说,很多政治人物上台以后,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