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叶向高为什么被称为独相?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

叶向高为什么被称为独相?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091 更新时间:2024/1/13 5:39:18

高在万历、天年间两度出任内阁辅臣,他为什么被称为“独相”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宰相机构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但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此后还是发展成为具有宰相权限的重臣。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内阁大学士等于宰相已经是皇帝都承认的朝廷共识了。比如明朝东林党的大臣叶向高在万历时期就被称为“独相”。

叶向高,字进卿,明朝福建省福州府福清(今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叶向高考上了进士并当上了庶吉士,成为内阁大学士的预备成员,后来加入了东林党。而叶向高的大半个政治生涯都在与一位让人哭笑不得的皇帝打交道,他就是万历帝。

明朝历史上有两个长时间不上朝的皇帝:一个是二十多年不上朝的嘉靖帝,另一个是三十多年不上朝的万历帝。虽然都是长时间不上朝的怠政皇帝,但嘉靖帝和万历帝还是有区别的。根据史书记载,嘉靖帝直到去世前几乎天天批阅奏章和接见重臣,不敢松懈官员的任命。

与嘉靖帝相比,万历帝是真正的怠政,到后来甚至连最重要的官员任命都不管了。万历三十年(1602年),两京尚书缺三人,侍郎、科道缺九十四人,巡抚缺三人,布政使、按察使及监司机构缺六十六人,知府缺二十五人。更要命的是,最重要的内阁大学士也开始缺人了。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叶向高正式入阁,内阁当时还有朱赓、锡爵、于慎行、廷机四人。然而就在当年十一月,于慎行去世,王锡爵辞官。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朱赓去世,李廷机则因为人缘不好而拒绝上班。还在干活的内阁大学士只剩下了叶向高一个人。

无论是为了保证皇帝集权还是维持朝廷运转,核心决策机构内阁只剩下一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事。然而懒到家的万历帝根本不在乎,完全不给内阁补员。于是叶向高的“一人内阁”一直持续到了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因此叶向高就被当时的士人称为“独相”。

标签: 叶向高明朝

更多文章

  • 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这个新到底有多新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莽,新朝

    还不了解:王莽新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莽新朝到底是什么样的,“新朝”有多新潮?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中国还有这么一个朝代。以“新”命名,新旧的新。够有创意,也够大胆。就像开国也是唯一的皇帝的名字一样。王莽。一禅让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禅让。但是你也不要误会。在古代禅让并

  • 明朝东林八君子钱一本简介:著有《像象管见》、《像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钱一本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明朝著名谏臣杨继盛简介:曾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杨继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陆贽:有中唐贤相之称,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陆贽,唐朝

    陆贽,字敬舆,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宰相,溧阳县令陆侃第九子,人称“陆九”。他是为中唐贤相,其学养才能、品德风范,深得当时及后世称赞。权德舆比之为西汉名臣贾谊;苏轼认为他是“王佐”、“帝师”之才,文辩智术超过西汉谋臣张良。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陆贽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

  • 明朝末期宦官魏忠贤简介: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忠贤,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豪门出身的乾隆妃子,为何斗不过令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清朝

    “豪门”出身的乾隆妃子,为何斗不过令妃?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起乾隆,其后宫妃嫔数量在大清皇帝中上是名列前茅,多达41位,有比乾隆小47岁的循妃伊尔根觉罗氏,有来自维吾尔族的容妃,有“豪门”出身的,也有包衣出身的,说起“豪门”出身的,乾隆后宫妃嫔不再少数,比如像湘妹子今天要和各位聊的舒

  • 明朝官员余子俊简介:与徐廷璋、马文升并称关中三巡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余子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明朝东林六君子 袁化中简介:耿直清廉,勇于扶正压邪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袁化中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明朝东林八君子安希范简介:因《纠辅臣明正邪》惹怒神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安希范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明朝东林八君子薛敷教简介:著有《续宪章录》、《癸巳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薛敷教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