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这个新到底有多新

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这个新到底有多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96 更新时间:2023/12/9 19:44:54

还不了解:莽新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莽新朝到底是什么样的,“新朝”有多新潮?

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中国还有这么一个朝代。以“新”命名,新旧的新。

够有创意,也够大胆。就像开国也是唯一的皇帝的名字一样。

王莽。

一禅让

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禅让。

但是你也不要误会。在古代禅让并不为人称道。反而降低了执政的合法性。

公元前一年。汉哀帝驾崩,汉平帝即位。

王莽人生逆袭的机会到了。王莽在姑姑也是当时的太后的极力举荐下,升任大司马。掌管禁军,手握兵权。

按照正常的历史故事,王莽接下来应该佣兵自重。飞扬跋扈,目中无人,骄奢淫逸。

然而往往却恰恰相反。品学兼优,礼贤下士。清廉简朴。乐善好施。上达下听,无微不至。简直就是当时朝廷的一股清流。

这与汉平帝久居深宫,年幼无礼,体弱多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汉平帝本身也配合默契。当了5年皇帝就一命呜呼。野史有说王莽毒害,小编倒是不认可,因为完全没有必要。

《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记载,平帝崩,无子,立皇太子刘婴。年二岁。

公元9年,武功县长孟通在挖井时,发现一块大白石头,刻着八个血红大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王政君太后得知此事立刻诏群臣议会。这场会议竟然开出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奇闻:

皇太子刘婴主动禅让,王莽即位。王太后受传国玉玺,改国号为“新朝”,定都常安。

这简直开创了上古时期以降中国历史上首次禅让称帝之先河。

那一年,王莽已是54岁。

二改革

读汉史,就好像被王莽就这样莽撞撞地闯进来,一分为二。

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汉立“新”,公元23年,新朝灭亡。

短短十六年,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一只昙花一现的奇葩。

要承认的是新朝初建。王莽的地位和声望如日中天。无论是民间百姓还是朝廷百官,对王莽都赞赏有加,期待也甚高。

王莽的称帝。除了权谋还有天命与人心。

携天下的威望,王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政治改革几乎是所有政治家的难题,因为它既要改善民生又要保护既得利益者的权利。

从王莽的改革措施可以看出,王莽确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甚至是完美主义者。

土地收归国有重新分配。

本质当然是好的,让耕者有其田,这种心愿,在1000多年前的新潮就已经通过政令实现了。

所有人必须劳作。

规定只要四肢健全者,都要参与劳动和农业生产。严禁乞讨。包括达官贵人也不得坐享其成,否则将会刻意重税。

王莽政治理想是。全民有其田,全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那么就从根本上消灭贫穷。

女性解放严禁买卖奴隶奴婢。

这种政治理想怎么可能出现在封建社会呢?今天读起来仍然有一种穿越感。

要了解上古以来一直到晚清。贫苦人家的女性在封建社会是没有地位的。如遇到荒年灾岁,女儿卖身给大户人家已经成为常态。一直卖身契永世不翻身。

王莽的新政赵令停止所有奴隶买卖。强制买卖的女儿回到父母身边。男人恢复农民的身份并分给土地。

四,酒、盐、铁国家专卖

王莽听取了春秋管仲的建议,为了国库充盈。实行专卖政策,同时回收铸币权,政府发放贷款。但是这既触动了贵族的大蛋糕就是货币大幅贬值。

改革的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在风雨如晦的封建社会,王莽渴望劈山救母一样划出一道黑夜的亮光,然而事实却疯狂打脸。

官宦豪强竞相倒戈。

大家以前认为王莽礼贤下士是老好人,所以对他拥戴有加,但是改革的斧头砍到自己头上,大家都强烈反对。

四夷边疆,群雄叛乱。

边疆更多是外族封喉。他们很难执行朝廷的政策。以王莽的性格强制推广,甚至降级削藩。他们就揭竿而起。从匈奴单于到高句丽,无不兴兵作乱。

关键还是百姓。

生存是最大的人性。贫苦百姓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利益。坦白说,很多把女儿卖出去的贫苦人家并不希望女儿回家。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四落幕

王莽处心积虑的改革,到后期几乎全盘皆输。

天凤九年公元23年,黄河改道和蝗旱大灾。生灵涂炭。春,绿林起义军队昆阳大战,王莽官军死伤42万。秋,攻破长安,王莽被乱军砍杀。

历史总是由后人书写,而这个后人正是西汉接续的东汉。王莽在史家的评价与名声可想而知。

以至于,王莽的头颅被东汉历代皇室所“收藏”,作为对谋朝篡位者的警醒。一直流落到200年以后的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才在洛阳焚毁。。。。。。

【小编结语】

尽管成王败寇。但王莽不失为一位理想主义的锐意改革家。

他上位之前,不仅仅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表演。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完美主义性格使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王莽禅让称帝,能平稳过渡。很大程度上是靠天下人的“民意”。同时,他被义军推翻。也是民生涂炭,起兵造反。

他是改革的先锋,却是政治的侏儒。

参考文献:

《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

《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

标签: 王莽新朝

更多文章

  • 明朝东林八君子钱一本简介:著有《像象管见》、《像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钱一本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明朝著名谏臣杨继盛简介:曾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杨继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陆贽:有中唐贤相之称,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陆贽,唐朝

    陆贽,字敬舆,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宰相,溧阳县令陆侃第九子,人称“陆九”。他是为中唐贤相,其学养才能、品德风范,深得当时及后世称赞。权德舆比之为西汉名臣贾谊;苏轼认为他是“王佐”、“帝师”之才,文辩智术超过西汉谋臣张良。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陆贽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

  • 明朝末期宦官魏忠贤简介: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忠贤,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豪门出身的乾隆妃子,为何斗不过令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清朝

    “豪门”出身的乾隆妃子,为何斗不过令妃?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起乾隆,其后宫妃嫔数量在大清皇帝中上是名列前茅,多达41位,有比乾隆小47岁的循妃伊尔根觉罗氏,有来自维吾尔族的容妃,有“豪门”出身的,也有包衣出身的,说起“豪门”出身的,乾隆后宫妃嫔不再少数,比如像湘妹子今天要和各位聊的舒

  • 明朝官员余子俊简介:与徐廷璋、马文升并称关中三巡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余子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明朝东林六君子 袁化中简介:耿直清廉,勇于扶正压邪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袁化中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明朝东林八君子安希范简介:因《纠辅臣明正邪》惹怒神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安希范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明朝东林八君子薛敷教简介:著有《续宪章录》、《癸巳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薛敷教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明朝东林八君子顾允成简介:著有《小辨斋偶存》八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顾允成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