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末三国时期,寒门如果想入仕到底有多困难?

汉末三国时期,寒门如果想入仕到底有多困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684 更新时间:2023/12/15 14:40:27

在汉末三国时期,世家望族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似乎是九品中正制推行以后,魏晋时期形成的局面。然而,其实在东汉,“士族政治”、“门阀政治”已经开始萌芽。通过刘备、孙坚的仕途,以及太史慈不被刘繇重用,可以看出东汉末年寒门入仕之艰难。

刘备之任安喜县尉

《三国演义》里的刘备似乎风光无限,凭借镇压黄巾起义开始展露头角,顶着“刘皇叔”的大帽子,仁义之名威行四海,然后走上王图霸业之路。然而真实历史的刘备可谓“筚路蓝缕”,为了能混个一官半职,差点把命搭上。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二十四岁的刘备在镇压起义的战斗中立下战功,而后又于中平五年(188年)参与镇压张纯叛乱的战斗,以前后军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东汉的官制,县有县令(长)、县丞、县尉,县令(长)才是真正的入仕,县丞、县尉都不入流。

县尉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局长这样的官职,刘备为了这个官职两次参加镇压叛乱,还差点把命搭上。据《典略》记载,刘备在参与镇压张纯叛乱时,受了重伤,刘备于是装死,敌军退散后,刘备遇上故人,一同乘车离去,才算逃过一劫(遇贼於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得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县尉,刘备也保不住。过了几年,朝廷下令:如因军功而成为官吏的人,都要被精选淘汰,该郡督邮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消息后,到督邮入住的驿站求见,督邮称疾不肯见刘备,刘备怀恨在心,将督邮捆绑起来鞭打两百下后,与关羽、张飞弃官逃亡(张翼德怒鞭督邮的原型)。

为何刘备这么难呢,他不是汉室宗亲吗?两汉四百年相继,刘邦的子子孙孙多如牛毛,汉室宗亲不稀罕。而且刘备属于家道没落,其祖父刘雄不过官至东郡范县县令,父亲刘弘又早早去世,所以这种家庭是没什么资本的!

孙坚三任郡丞

孙坚比刘备年长8岁,但孙坚入仕也是异常艰难。虽然据《吴书》记载,孙坚祖上世代在吴地做官(坚世仕吴),然而恐怕也仅仅是小吏,或者干脆就是往脸上贴金。我们举个例子比较一下,什么叫“世代为官”。杨修祖上四代杨震、杨秉、杨赐、杨彪,都曾担任过汉朝太尉,时称“四世太尉”、“东京名族”。

孙坚年少年时为县吏(世代为官不会只能做吏),十七岁那年,随父一起乘船去钱塘,途中正碰上海盗抢掠商人财物,在岸上分赃。孙坚提刀大步奔向岸边,一面走,一面用手向东向西指挥着,好像正分派部署人众对海盗进行包抄围捕似的。海盗们远远望见这情形,错认为官兵来缉捕他们,惊慌失措,扔掉财货,四散奔逃。

孙坚不肯罢休,追杀一海盗而回,其父亲大惊。孙坚却因此声名大振,郡府里召他代理校尉之职。正好当时会稽郡人许昌在句章兴兵作乱,聚集起同伙数以万计。孙坚以郡司马的身份召募精良勇敢的壮士千余人。会同州郡官兵,协力讨伐,击溃了这股势力。

刺史臧旻向朝廷呈报了孙坚的功劳,于是,孙坚被任命为盐渎县丞,数年后,又相继改任盱眙县丞和下邳县丞。孙坚历任三县县丞,所到之处,甚有声望,官吏百姓也亲近顺服。前面已经说了县丞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孙坚镇压叛乱立下功劳,但苦于出身寒门,连续干了三任县丞,虽然干的很好,但还是得不到提拔。

刘繇不重用太史慈

或劝繇可以慈为大将军,繇曰: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但使慈侦视轻重。——《三国志·太史慈传》

公元195年,太史慈南下投奔同乡刘繇,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刘繇是汉室宗亲,当时担任扬州刺史。当时刘繇和孙策相持,处境艰难。有人劝刘繇可以任用太史慈为大将,以拒孙策,刘繇却说:“我若用子义,许子将必会笑我不识用人。”

许子将就是大名士许劭,“月旦评”的主持者,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当时在刘繇手下做谋士,或许在刘繇、许劭这种士族名门眼里,太史慈不过是一个寒门出身的武人,尽管通过“劫奏章”、“北海救孔融”两件事,太史慈已声名远播,但刘繇他们仍然不会重用太史慈。因此,刘繇只是让太史慈做了一个斥候。

刘繇是刘岱的弟弟,西汉齐悼王刘肥(刘邦长子)之后,这兄弟俩一个担任兖州刺史,一个担任扬州刺史,那妥妥的是顶级名门士族。许劭“月旦评”所评价的都是士族子弟或者天下名士,连曹操都看不上,更别说太史慈了。

士族政治的发端

刘备、孙坚、太史慈的遭遇向我们揭示了寒门在东汉入仕之艰难,而且别忘了当时已经天下大乱,当时的主流还是看出身、门第,所以可以确定的说,士族门阀政治在东汉已经开始萌芽,至东汉末年更是愈演愈烈,我们读《三国志》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其实若论这种情形之根源,可以追溯到光武帝刘秀当年的龙兴之路,刘秀最终能够重建大汉王朝,本身就是和豪门地主阶级妥协的结果,所以以“云台二十八将”为代表的士族那时候就开始成长了。比如邓禹家族,几乎在整个东汉一朝,都是无比煊赫的存在。

另外光武帝刘秀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平定天下后刘秀在洛阳修建太学,设立五经博士,恢复西汉时期的十四博士之学。还常到太学巡视和学生交谈。在他的提倡下,许多郡县都兴办学校,民间也出现很多私学。所以当时的豪门大族讲究以“经学”传家,寒门是少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的,这就更加造成士族对官僚系统的掌控。

标签: 寒门汉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马超投奔刘备为何不带上庞德?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马超,三国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马超是汉末群雄之一,割据凉州,后兵败投奔刘备,成为了蜀汉名将,马超勇猛善战,武艺高强,他一生做对了一件事,也做错了一件事,这两件事,分别是什么呢?马超从张鲁那里投奔刘备,为何没带庞德一起走?真是因为庞德生病

  • 王颁:隋唐时期名将,曾担任隋灭陈之战的先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颁,隋唐

    王颁,字景彦,生卒年不详,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隋唐名将,名将王僧辩的次子,曾担任隋灭陈之战的先锋,并在胜利后为父报仇。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王颁,字景彦,太原祁县人。祖父王神念,为梁左卫将军,为梁太尉王僧辩次子。王颁从小洒脱,不拘束,有文才武略。王僧辩平

  • 宋仁宗将两位爱妃赶出后宫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宋朝

    宋仁宗将两位爱妃赶出后宫的真相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仁宗赵桢是北宋王朝的第四位皇帝,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宋之庙号,若仁宗之为仁,孝宗之为孝,其无愧焉,其无愧焉!”可是以仁德著称的宋仁宗却对后宫的妃嫔们薄情寡义,甚至将三位自己非常宠爱的妃子废黜,让她们出家做道姑!那么宋仁宗为何

  • 历史上朱棣在登基之后,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明朝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说到明朝,一说草根帝王朱元璋,又称朱重八,生得一副奇人之相貌,从乞丐到皇帝的华丽蜕变,建立明朝,设立三司,设锦衣卫,加强中央集权,做事大胆且颇有远见,可以说是难得的好皇帝;一说朱

  • 关羽是被贬抑了还是神化了 美化的地方是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关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关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正史上三国的关羽,是被贬抑了还是神化了?事实上,既有美化的地方,也有贬低的地方。美化以下: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单刀赴会。贬低的地方如下:不顾大局,关羽和马超争风吃醋,不想和黄忠并列,拒绝孙权的婚姻请求。正史上没

  • 杜荷:城阳公主第一任丈夫,曾参与李承乾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杜荷,唐朝

    杜荷(?—643年),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京兆杜氏,唐初名臣杜如晦之子,娶唐太宗与长孙皇后之女城阳公主,为驸马都尉,官至尚乘奉御,封襄阳郡公。贞观十七年(643年),与太子李承乾谋反,失败被斩首。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贞观年间,杜荷因为是功臣杜如晦的儿子,得

  • 历史上顾雍是什么人?他能稳坐丞相之位十余年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顾雍,三国

    吴国汉末三国是一个纷乱复杂的大乱世,人才辈出群雄逐鹿。提起那一时期的丞相,大家第一个会想到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然后会想到忠奸难辨的曹操。其实吴国有一位重臣,安安稳稳的做了19年丞相,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顾雍。江东顾氏,蔡邕的高徒顾雍,字元叹,吴郡吴县人,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他的曾祖父顾奉是东汉

  • 历史上永珹是什么身份?乾隆帝将他送人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永珹,清朝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乾隆作为清朝的第四任皇帝,不但在位长达六十年之久,他的妃嫔也不在少数,但他的儿子并不多,远远不及他的祖父康熙大帝。乾隆皇帝只有17个儿子,除去早夭的没剩几个,永珹是乾隆的四皇子,作为皇帝的儿子本来是有希

  • 李范:唐睿宗李旦第四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范,唐朝

    李范(686年—726年),本名李隆范,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第四子,母为崔孺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封郑王,改封卫王。武后时期,降为巴陵郡王,授尚食奉御。唐中宗复位后,迁员外太府少卿、陇州别驾、银青光禄大夫。支持唐睿宗复位,进为岐王

  • 关羽斩杀颜良成名 吕蒙将关羽斩杀为何没有好名声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吕蒙

    还不了解:关羽和吕蒙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斩颜良一战成名,为何吕蒙斩杀关羽却没落下好名声?公元200年,曹操派张辽、关羽去解白马之围,关羽在万军当中刺死颜良,袁绍军大乱,张辽趁机掩杀,白马之围遂解。白马一战成就了两位名将,关羽和张辽。特别是关羽,更是一战成名。“策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