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最后三个皇帝都没有自己孩子 三人为什么都绝后了

清朝最后三个皇帝都没有自己孩子 三人为什么都绝后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05 更新时间:2023/12/14 5:23:11

还不了解:清代三个皇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清代最后三个皇帝都绝后,而咸丰皇帝也只有一个儿子

清代最后三个皇帝全部绝后,就算往上数的咸丰皇帝,也只有同治一个孩子。而清代皇帝后代不蕃,也是清代最终灭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假如咸丰皇帝的儿子不只是一个,就不会出现慈禧专政的现象;假如同治、光绪有儿子,慈禧专政很可能就不会延续。当然了,我们不能说清代灭亡,就是因为慈禧专政的原因。但是小皇帝掌权和后宫专政,确实严重影响了清代的决策和发展。

那么,为什么清代皇帝最后三代都绝后呢?

(慈禧)

一、慈禧原因。

清代最后三代皇帝绝后,虽然各有各的原因,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与慈禧专政有很大关系。

比如同治之所以绝后,主要是他选的皇后阿鲁特氏不讨慈禧的喜爱,慈禧想让同治皇帝多到富察氏那里去走动,但同治皇帝只喜欢阿鲁特氏。而慈禧又和阿鲁特氏发生了很大的矛盾。也因此,最后同治皇帝干脆哪个后妃那里都不去,而是在太监的引领下,跑到烟花柳巷去鬼混。这也使得他惹上了花柳病,不但没能生下儿子,而且他19岁就夭折了。

光绪皇帝的后宫也深受慈禧影响。慈禧太后给光绪选的皇后是静芬,但光绪一点儿也不喜欢静芬,根本不可能和静芬有孩子。他只喜欢珍妃。然而,珍妃却受到了慈禧打击,先是被关了起来,后来在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又让人把珍妃推到井里淹死。再加上慈禧一度囚禁光绪,因此光绪几乎没有生孩子的机会。而慈禧在去世之前,光绪皇帝又莫名其妙去世了,因此,他也没能留下子嗣。

宣统皇帝溥仪不生孩子,看起来和慈禧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其实关系也很大。如果慈禧不是在溥仪三岁时,就把他选为皇帝,那么也就不会造成清朝那么快速地灭亡。如果清代不快速灭亡,溥仪就不会住在紫禁城这个小天地里,被一帮宫女们玩来玩去,因此就不会失去性能力,自然就可能生孩子。如此看来,溥仪不生孩子,与慈禧也有很大关系。

(满蒙联姻)

二、基因选择。

清代皇室的婚姻选择,和明代皇室是截然相反的。

明代皇帝为了避免外戚专政,后妃是从民间选来的。而且往往选那些无权无势人家的闺女。这就使得明代皇室基因的多样性非常大,其后代就比较健旺。

但清代刚刚相反。清代一直在极力维护皇室血统的纯正性。他们选后妃,一般都只在满族或者蒙古族中选择。而且往往是选择满族或者蒙古族中贵族,一般的平民百姓家庭里的女子,是没有资格走进清代皇室的。而且,无论是满族还是蒙古族中的贵族,他们之所以比较显赫,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和清代皇室有着不断的姻亲关系,这才让他们保持了出生的高贵。然而这样一来,就使得基因的相同性和单一性太大,因此所生出的后代,健康的长寿的也就越来越少。

三、遗传疾病。

清代皇室是有遗传疾病的,比如天花就是一种一直困扰清代皇室的遗传疾病。清代有10位皇帝,4位得过天花,包括顺治康熙、咸丰、同治。按照清代的史料记载,顺治和同治还是因为天花去世的(待考)。

当年,康熙皇帝之所以能够当皇帝,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得过天花,有免疫力。这种遗传病是有后遗症的,显然,这种后遗症肯定影响到了后世的生育能力,是子嗣不蕃的一个重要原因。

(重视骑射)

四、缺乏锻炼。

清代皇室最早是住在关外的。关外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而艰苦的条件,也使得清代皇室成员的身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们骑马、射箭以及带兵作战的能力都非常强,因此其生育能力也很好。

但当清代皇室入关以后,渐渐地,他们就不再骑马射箭带兵打仗了,身体机能也就下降了。

清代皇室也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制定了规矩,每年都会带着皇室子弟到关外去练习骑马射箭的本领。目的就是让他们的身体,能够保持一种强健的体魄。

然而,这种习惯并没有延续下来。到了清代晚期的时候,别说去关外锻炼,就算东北也不由清代控制了。

五、花天酒地。

咸丰皇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咸丰皇帝一生有四大嗜好:好美色、好美酒、好乐曲、好鸦片。这些东西,极大地摧毁了咸丰皇帝的身体。所以咸丰皇帝才早早去世。咸丰皇帝身体那么差,他生个儿子,身体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同治皇帝也和他爹有差不多的嗜好,他要不出去晃荡,能过早透支自己身体么?

六、失去竞争。

其实,不仅仅清代到后代子孙不蕃,实际上古代的封建王朝,到了最后时刻,都会出现子孙不蕃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就是因为整个皇室缺乏必要的竞争。他们一生下来,就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根本不需要劳动,不需要锻炼,甚至也不需要好好读书。他们没有危机感,没有健康发展的动力。这样,他们的身体在得不到有效锻炼的情况下,生育能力自然就大大减弱了。

六、国运衰微。

中国古代是讲究国运的。上天要想让一个朝代灭亡,常常就会让其子孙不蕃。虽然这种说法似乎有些迷信,但确实是存在的。只能说,这是一种综合性因素造成的。每到王朝末年的时候,皇室内部常常会出现一派乌烟瘴气、勾心斗角,杀伐残害也特别多。再加上皇室成员花天酒地。总之,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形成了我们说的国运衰微。

总之,清代出现这种问题,与皇权社会的社会制度,有很大关系。要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只有废除皇权制度,把皇权制度变成有竞争力的共和制度。这样才能保持领导健康和人丁兴旺。

标签: 清朝皇帝

更多文章

  • 曹操当初请华佗来治病 曹操最后为何将人给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华佗

    对为何曹操当年非要斩杀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吾尝奇华佗,肠胃真割剖。神膏既傅之,顷刻活残朽。”这是王安石对华佗的详细“解读”,华佗高明的医术刷新了世人对古代医学的认知,在条件有限的医学技术情况下,华佗实现了麻醉手术,这样的高端手术即使在后代的历史中也极为少见,可以看

  • 历史上永乐皇帝朱棣一生中最喜欢的女人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永乐皇帝朱棣,明朝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永乐皇帝朱棣,就不得不提他的传奇一生。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藩王之力推翻中央皇权的王爷,堪称古代王爷造反第一人。而他本人在历史上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有人歌颂他的各种丰功伟业、文治武功;如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常遇春的妻子?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明朝开国皇帝。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提到常遇春很多熟悉明史的朋友都知道,他是明朝有名的开国功臣,有统驭十万兵马纵横天下的能力,而又被人称为“常十万”,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古代,这样的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不说妻妾成群,至少有几个妾室

  • 王繇:定安公主之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繇,唐朝

    王繇,字号不详。唐朝外戚大臣,唐中宗李显外孙,琅琊文烈王王同皎之子,母为定安公主。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王繇,生卒年不详。唐朝驸马、光禄卿王同皎的儿子。王繇封袭琅邪郡公,官至太子詹事,赠太子太傅,谥号为懿。王繇死后,永穆公主奏请出家为女道士,遂将平康坊的家宅建

  • 王神念:北魏、南梁时期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神念,南北朝

    王神念(451年~525年),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南梁将领,南梁太尉王僧辩之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神念喜欢儒术,尤明内典。初仕北魏,起家并州主簿,累迁至颍川太守。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年)据郡投奔南梁,封南城县侯。历任安成、武阳、宣城三

  • 三国时期汉中之战的最终结果如何?赢家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中之战,三国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战事非常激烈,双方都集中了优势兵力,都想吃掉对方。当时,刘备率军驻扎在阳平,张郃率军驻扎在广石,刘备进攻张郃,张郃亲自率军出战,结果被刘备击败。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刘备

  • 讷亲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讷亲,清朝

    钮祜禄·讷亲,出身名门、家世显赫,其所在家族和爱新觉罗氏世代姻亲,为势力强大之外戚家族的典型代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都说伴君如伴虎,“伴”得明白的人,自然是步步高升,“伴”不明白随时都会身首异处。所以皇帝身边的人都是活得小心谨慎,享受别人艳羡的荣宠,自然也要担当更大的“风险”。在清

  • 寿昌公主:唐睿宗李旦长女,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寿昌公主,唐朝

    寿昌公主(680年代—?),唐睿宗李旦长女,生母为肃明皇后刘氏。692年,其母和窦德妃被诬陷以巫蛊诅咒武则天而惨遭赐死。公主长大后嫁崔珍。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经历寿昌公主(680年代-?),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五代皇帝唐睿宗李旦的长女。她的生母为肃明皇后刘氏。

  • 诸葛亮死后刘禅连杀三位重臣 刘禅为何要那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禅,蜀汉

    还不了解:刘禅杀重臣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病逝时,刘禅为何连杀3位重臣?刘备一生为理想霸业东奔西走,奈何创业未半中道崩殂,只留下一个刘禅继承大业,而诸葛亮就成了处处操心的人,一度让蜀汉国内只知丞相,不知后主,就算诸葛亮没有什么谋反心思,对刘禅而言,这也是很尴尬的局

  • 汉末三国时期,寒门如果想入仕到底有多困难?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寒门,汉朝

    在汉末三国时期,世家望族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似乎是九品中正制推行以后,魏晋时期形成的局面。然而,其实在东汉,“士族政治”、“门阀政治”已经开始萌芽。通过刘备、孙坚的仕途,以及太史慈不被刘繇重用,可以看出东汉末年寒门入仕之艰难。刘备之任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