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负责留守荆州 关羽手下实力如何

关羽负责留守荆州 关羽手下实力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02 更新时间:2023/12/14 12:26:19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羽和荆州,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关羽留守荆州时,麾下实力究竟如何,到底有多少大军?

吕蒙等人劝孙权袭关羽前,就以”关羽强盛“形容关羽的实力。

”关羽强盛”四个字,彰显了关羽的实力与能力。

关羽究竟是如何“强盛”的?“强盛”时兵力如何?

“进退狼狈”—对外输血=关羽强盛

庞统去世后,刘备令诸葛亮、张飞、赵云率荆州兵入益州。关羽开始“董督荆州”。

刘备在荆州的实力本就不足,据诸葛亮回顾,刘备在荆州时,北畏曹操之强,东惧孙权之逼,内有孙夫人之胁,“进退狼狈”。

此后,刘备两次自荆州带兵入益州。其中,刘备亲自入川时兵力不详,而后来诸葛亮、张飞、赵云入川之兵就有“数万”。

本就“进退狼狈”,又对外输出兵力,按理说关羽应该是十分虚弱了。

然而,仅5年后,“关羽强盛”却成了曹、孙的共识。

吕蒙表示:关羽之所以还没有东下,是因为吕蒙这样的老将还在,“一旦僵扑,欲复陈力,其可得邪”(等老将们都去世了,就挡不住关羽咯)?

而曹操方则直接以“关羽强盛”形容当时关羽的实力。(《魏书.武帝纪》)

而从实际战场的表现看,关羽确实由“进退狼狈”发展到“强盛”了。

对曹鏖战的发展

自刘备入益州开始,乐进文聘就开始趁机进犯。

乐进、文聘,在寻口击败关羽,并进至临沮、旌阳。

此后,乐进又攻关羽于青泥。当时的刘备大惊,致书刘璋:今不救羽,进必大克!

次年,文聘又在汉津焚毁关羽辎重,在荆城烧毁关羽的战船。

可以说,当时,战线距离关羽的江陵比较近,关羽军抵挡起来也比较吃力。

然而,经过发展,形势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曹军在荆州的指挥中心北撤了。

乐进被调离了荆州战场,由独镇一方的大将,变成与张辽、李典同守合肥,算是降了半级使用。随后,曹仁来到荆州战场。

曹仁到荆州战场后,将指挥中心由襄阳北迁到了樊城。

显然,曹军的重点,已经由阻止进攻转入巩固防御了。

其次,曹军在襄樊以南的防御崩溃了。

219年,关羽北伐,直接就扑向了襄阳、樊城。

这些事实都表明,在关羽与曹军的荆州争夺战中,关羽军的战线不断北移,态势也由防守转入进攻。

遗憾的是,史书之记载了文聘、乐进的胜利,对关羽的胜利却提之甚少。结果就形成了“关羽屡战屡败,但战线北移”的“扑朔迷离”。

兵力发展

关羽在荆州的兵力,史书也没有直接记载。

不过,多方推测,大致在5万以上。

215年,孙权袭击南三郡。

刘备自益州率5万人抵达公安,关羽则率“号三万”的部队进军益阳。

“号三万”,具体兵力多少不详。

不过,东吴的反映,则表明关羽的兵力,确实至少接近三万。

鲁肃率1万军在益阳阻挡关羽,同时,孙权令吕蒙(正率2万军袭南三郡)紧急赶往一样与鲁肃会合。

也就是说,在孙权看来,鲁肃那1万人不过后,至少要3万人才能抵挡住关羽。

当时,孙权是突然袭击关羽的后方,关羽来不及动员,只能率领机动兵力行动,同时,又必须留部分兵力防御曹操。

另一方面,在关羽与鲁肃相持期间,关羽努力寻找可以徒涉的渡河地点,可见,其水军也没有带来(当然,更可能是不敢带来,和东吴打水战并不明智)。

这种情况下,关羽能抽出接近3万的兵力,可见当时关羽的兵力应在3万以上。

4年后,关羽北伐。

关羽曾与于禁等七军相持,互有胜负。

于禁七军3万多人,关羽与之相持,前线兵力应当与之基本相当。

关羽在与于禁相持时,后方尚有较强兵力(“羽讨樊而多留备兵)。以至于,吕蒙诈病、陆逊卑辞,才使关羽将后方兵力抽调北上。

足以防御东吴袭击的后备兵力,加上前线3万余军,总数应至少在5万左右。

事实上,刘封孟达所部,也应归入关羽所部。

刘封、孟达所据的东三郡,本属益州汉中郡之下的三个县,曹操灭张鲁后,以东汉朝廷的名义将该地设立三郡,归入荆州。

既然如此,他们也应是接受“董督荆州”的关羽所辖的。

因此,关羽“连呼”刘封、孟达,实际上也是在调用所辖的部队。

当然,刘封、孟达并没有响应,自始至终没有加入荆州战场的争夺。

所以,论及关羽的兵力,在5万以上。

在“进退狼狈”的基础上,对外输血,最终却发展成“关羽强盛”,乃至“威震华夏”,关羽的才能,确实不容低估。

然而,总体上,关羽的实力,乃至刘备集团的实力,仍然不强于孙权,与曹操更是有极大的差距。

这种情况下,关羽锋芒不露,“关羽强盛”早早地同时成为曹、孙两家的大患,其风险是极高的!

最终,关羽没有控制住风险,“大意失荆州”,使自己这么多年的经营灰飞烟灭,令人唏嘘不已。

标签: 关羽荆州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不杀掉郑氏与杨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唐朝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我们都知道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是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两个兄弟太子李建成,还有四皇子李元吉,并且为了斩草除根,连他们的子嗣都没有放过,最后逼着自己的父皇李渊退位,而自己当上了皇帝。但李世民虽然杀了

  • 清朝最后三个皇帝都没有自己孩子 三人为什么都绝后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皇帝

    还不了解:清代三个皇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清代最后三个皇帝都绝后,而咸丰皇帝也只有一个儿子清代最后三个皇帝全部绝后,就算往上数的咸丰皇帝,也只有同治一个孩子。而清代皇帝后代不蕃,也是清代最终灭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假如咸丰皇帝的儿子不只是一个,就不会出现慈禧专政

  • 曹操当初请华佗来治病 曹操最后为何将人给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华佗

    对为何曹操当年非要斩杀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吾尝奇华佗,肠胃真割剖。神膏既傅之,顷刻活残朽。”这是王安石对华佗的详细“解读”,华佗高明的医术刷新了世人对古代医学的认知,在条件有限的医学技术情况下,华佗实现了麻醉手术,这样的高端手术即使在后代的历史中也极为少见,可以看

  • 历史上永乐皇帝朱棣一生中最喜欢的女人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永乐皇帝朱棣,明朝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永乐皇帝朱棣,就不得不提他的传奇一生。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藩王之力推翻中央皇权的王爷,堪称古代王爷造反第一人。而他本人在历史上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有人歌颂他的各种丰功伟业、文治武功;如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常遇春的妻子?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明朝开国皇帝。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提到常遇春很多熟悉明史的朋友都知道,他是明朝有名的开国功臣,有统驭十万兵马纵横天下的能力,而又被人称为“常十万”,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古代,这样的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不说妻妾成群,至少有几个妾室

  • 王繇:定安公主之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繇,唐朝

    王繇,字号不详。唐朝外戚大臣,唐中宗李显外孙,琅琊文烈王王同皎之子,母为定安公主。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王繇,生卒年不详。唐朝驸马、光禄卿王同皎的儿子。王繇封袭琅邪郡公,官至太子詹事,赠太子太傅,谥号为懿。王繇死后,永穆公主奏请出家为女道士,遂将平康坊的家宅建

  • 王神念:北魏、南梁时期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神念,南北朝

    王神念(451年~525年),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南梁将领,南梁太尉王僧辩之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神念喜欢儒术,尤明内典。初仕北魏,起家并州主簿,累迁至颍川太守。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年)据郡投奔南梁,封南城县侯。历任安成、武阳、宣城三

  • 三国时期汉中之战的最终结果如何?赢家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中之战,三国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战事非常激烈,双方都集中了优势兵力,都想吃掉对方。当时,刘备率军驻扎在阳平,张郃率军驻扎在广石,刘备进攻张郃,张郃亲自率军出战,结果被刘备击败。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刘备

  • 讷亲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讷亲,清朝

    钮祜禄·讷亲,出身名门、家世显赫,其所在家族和爱新觉罗氏世代姻亲,为势力强大之外戚家族的典型代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都说伴君如伴虎,“伴”得明白的人,自然是步步高升,“伴”不明白随时都会身首异处。所以皇帝身边的人都是活得小心谨慎,享受别人艳羡的荣宠,自然也要担当更大的“风险”。在清

  • 寿昌公主:唐睿宗李旦长女,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寿昌公主,唐朝

    寿昌公主(680年代—?),唐睿宗李旦长女,生母为肃明皇后刘氏。692年,其母和窦德妃被诬陷以巫蛊诅咒武则天而惨遭赐死。公主长大后嫁崔珍。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经历寿昌公主(680年代-?),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五代皇帝唐睿宗李旦的长女。她的生母为肃明皇后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