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失荆州,真的只是因为大意吗?

关羽失荆州,真的只是因为大意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74 更新时间:2024/1/17 4:03:50

关羽失荆州,真的只是因为“大意”吗?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当时环境下政治时事等多方面的因素才导致的这一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第一个理由是,在襄樊之战中,关羽给了东吴夺取荆州的机会。

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带领军队西征,他留下诸葛亮和关羽在荆州镇守。建安十九年(214),刘备进攻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县)失利,他将诸葛亮和张飞赵云等人召集到身边,留下关羽一人驻守荆州。刘备夺取四川后,他让关羽管理荆州事务,并要求关羽“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等待时机成熟再北伐曹魏。但是关羽因为轻敌,擅自离开防地,他盲目发动襄樊之战,在他和曹军打得难解难分之时,东吴悄悄占领了荆州。

第二个理由是,关羽的性格造成了荆州失陷。

《三国志》记载:关羽性格骄横无礼,当初他与张飞对待诸葛亮的态度,简直是目中无人。好在诸葛亮才智过人,才将暴躁的二人收服。关羽在镇守荆州的时候,他也没有将盟友孙权放在眼里。孙权派遣大臣诸葛瑾做媒,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但是关羽却口出狂言,他说:“猛虎的女儿怎么能嫁给狗的儿子?如果不是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立马将你斩首。”关羽的话无疑是破坏了刘备和孙权的联盟,这为孙权日后倒戈相向埋下了伏笔。

第三个理由是,东吴大将军吕蒙巧施调虎离山之计,挑动关羽和曹军进行襄樊之战,关羽对后方防务失去警惕,东吴趁机攻打后方,荆州被夺。

在建安二十四年八月的时候,曹操采纳司马懿、曹橡、蒋济的建议,他们趁着刘备不在荆州,利用刘备不愿意还所借荆州,从中挑起了吴蜀联盟的矛盾。曹操发动了襄樊之战,他和关羽正面交战,并且派人劝说孙权偷袭关羽后方,承诺将江南一块划给孙权。东吴大将吕蒙认为,关羽一直对江南一地图谋不轨,得到了荆州对东吴有很大的帮助。他提议孙权趁机消灭关羽,除去祸患。孙权觉得吕蒙言之有理,就采取了他的建议。于是,吕蒙假称生病返回吴都建业,将军陆逊代替了吕蒙。陆逊写信给关羽,他利用关羽自大和骄傲的性格,在信中曲意奉承关羽,并且表示不与关羽为敌。关羽看完信后,十分轻视陆逊,以至于对东吴丧失警惕。关羽与曹操对战,他俘获魏军三万多人,但是后方却被东吴攻陷,荆州又回到了孙权的手中。当时,就是吕蒙袭击关羽后方的,吕蒙到了浔阳(今湖北黄梅西南),他把所有的战船都改装成商船,开往荆州的北岸处。到了北岸后,蜀军以为是商船,便放松警惕。但是蜀军却没料到,那些商船在晚上发动了突袭,东吴的士兵偷偷上岸,吕蒙神不知鬼不觉地占领了北岸,然后又进军荆州的东岸。当关羽得到消息,他急忙从樊城撤军,但是荆州已经被夺。关羽被逼无奈,只好退守麦城。

虽然有不少人赞同关羽“大意”失荆州的说法,但是也有人持着反对的态度,他们认为并非是关羽大意,而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关羽与曹军发动的襄樊之战,并非是盲目的。.

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刘备亲自率领军队进军汉中,他与曹操同时争夺汉中,两军发动了汉中战役。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大败曹军,屯兵阳平关。在同年三月的时候,曹操率领大军在斜谷与刘备决战,两军相持数月,最终曹军官兵病的病,逃的逃,死的死。刘备夺取了汉中,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和提防曹军卷土重来,最终不得已发动了襄樊之战。关羽认为,在这场战役中,他们现在的实力和曹操大军对战,没有一点要顾忌的,他认为东吴不会打破盟友的关系,但是没有想到孙权背信弃义,他派兵袭击荆州城的后方,最终关羽失去了荆州,自己也死于非命。

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羽并没有大意,根本原因是孙权的背信弃义。

第二个原因是,孙权为儿子求婚是假,为夺取荆州早有预谋是真。

荆州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着易守难攻的优势,它地处长江上游,当时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对抗曹军,哪知道会一去不复还。为了重新夺回荆州,孙权想尽方法。他派人去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亲,但关羽为女儿拒绝了求婚,这才导致了东吴的突袭。但是求婚有没有被拒绝只是一个幌子,孙权对荆州是志在必得。

第三个原因是,曹操与孙权两家勾结,荆州被夺实属无奈。

关羽与曹操进行的襄樊之战,刘备并没有派兵援助,这让关羽腹背受敌,荆州之失也在所难免。襄樊战役中,关羽大获全胜,他的胜利威胁着曹操和孙权。于是曹孙两家密谋,一个前面攻击,一个后面偷袭,这才导致关羽大败,失去了荆州。

标签: 关羽失荆州

更多文章

  • 王彦章简介:五代时期后梁名将,时在军中号称王铁枪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彦章,五代

    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温,唐帝赐名全忠,受禅前夕改名晃)接受唐哀帝李柷禅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

  • 韩侂胄简介:南宋权相,曾力主开禧北伐却功亏一篑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侂胄,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杨延昭简介:北宋名将,被宋真宗称赞治兵护塞有父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延昭,北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延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杨延昭

  • 韩琦简介:北宋时期政治家,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琦,北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韩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

  • 狄青简介:北宋时期名将,因面有刺字而人称面涅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狄青,北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狄青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县(今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人。北宋时期名将。狄青出身寒门

  • 古代后宫贵人升为嫔,可以享受哪些特权?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清朝

    古代后宫贵人升为“嫔”,可以享受哪些特权?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近几年来,清宫剧非常受欢迎!比如《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都引起热烈的讨论;与其他类型的古装剧不同,宫廷题材的影视剧着重描写后宫女子的一生,或明争暗斗、或爱恨情仇,都让观众们大呼过瘾!不过,有时后宫女子的称呼

  • 晋献公:晋国第19任君主,曾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晋献公,晋国

    晋献公,姬姓晋氏,名诡诸,晋国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人,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的晋国第19任君主,在位共26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曲沃桓叔、曲沃庄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国、霍国、魏国

  • 东汉时期名臣蔡邕简介:曾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蔡邕,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蔡邕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早年

  • 历史上被项羽尊为亚父的范增为什么会七十反秦?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刘邦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被项羽尊为“亚父”的范增的故事。公元前206(汉元年),范增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

  • 明朝的况青天为何能与包青天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明朝

    明朝的“况青天”为何能与“包青天”齐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戏剧,说书和老百姓口口相传中,历史上有三大“青天”,一是大宋“包青天”包拯。二是明朝“海青天”海瑞,还有就是本文主人公,明朝“况青天”况钟。况钟“青天”之名主要是在苏州任十余年知府期间获得的,他都做了什么,让百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