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陈亨为何为何会叛元投朱?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陈亨为何为何会叛元投朱?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278 更新时间:2024/1/13 16:27:57

陈亨,寿州人,是明成祖时泾国公,明朝开国名将。跟着小编一起探寻。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在南京即位称帝,大肆分封文武众臣。当时大将陈亨早已身亡,于是被朱棣追封为泾国公。陈亨在靖难之役后才投靠朱棣,效力仅一年就病亡。那陈亨立了什么功劳,朱棣要封他为公爵呢

一,叛元投朱

陈亨,寿州人。元末扬州万户。从太祖于濠,为铁甲长,擢千户。(明史·陈亨传)

陈亨早年效力元朝,在扬州担任万户。万户为正三品官职,是万户府的二把手,仅次于最高长官达鲁花赤。由此可见陈亨虽然是汉人,却在元朝颇受重用。后来可能是因为元末民变四起,陈亨断定元朝大势已去,这才背弃元朝,投靠了红巾军将领朱元璋

当时朱元璋手下人才济济,对陈亨来投并没有太在意,只是让他担任了铁甲长。铁甲长只是红巾军的一个低级官职,而万户是元朝的高官,从镇守一方的高官跌落到默默无名的小将,陈亨对此到并没有在意,积极为朱元璋效力而晋升千户。能在众多的元末枭雄中挑出朱元璋并一直尽心竭力为其效力,可见陈亨有识人之明。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陈亨随徐达北伐元朝,明军一路连战连捷,很快就夺取中原各地。然后徐达就继续北上逼近大都,留陈亨镇守东昌。东昌位于京杭大运河沿岸,是明军北进大都的前进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果然元军很快发动反攻,想要夺回东昌。陈亨于是出奇兵诱敌,大败元军,确保了徐达北伐没有后顾之忧而胜利。

二,靖难投燕

洪武二年(1369年),徐达在推翻元朝后进军山西,扫清元朝残余势力。随后徐达就击败元将王保保,夺取大同等重镇。接着徐达就因为陈亨在守卫东昌的战役中表现出色,于是让他镇守北方重镇大同,担任燕山左卫指挥佥事。此后陈亨就得徐达看重,多次随他讨伐北元立功,一直做到北平都指挥使。

洪武十三年(1380年),燕王朱棣就藩北平,因为陈亨是自己岳父徐达的旧部,所以朱棣与陈亨私交不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拥兵最强的朱棣就成了他最大的威胁。所以建文帝对陈亨并不信任,立即调他为都督佥事,改派谢贵为北平都指挥使。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起兵反抗,很快就夺取北平及附近地区。当时陈亨与都督卜万、总兵刘真驻守大宁,立即进军沙河,从侧后威胁北平。很快朱棣就率军前来攻打沙河,卜万不敌,只得退守松亭关。

不久建文帝派大将军耿炳文伐燕,很快就进军真定,朱棣于是亲自出击迎战,屡败耿炳文。建文帝见耿炳文屡次失利,于是派大将军李景隆接替他出兵伐燕。卜万得知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前来,便想要与他汇合,一举消灭朱棣。

朱棣深知李景隆庸碌无能而卜万足智多谋,于是决定先出兵大宁,一方面要夺取大宁行都司,另一方面要获得弟弟宁王朱权的支持。朱棣知道陈亨不满建文帝打压他而心向自己,便决定先除掉卜万。随后朱棣伪造了一份卜万投靠自己的书信,故意让刘真与陈亨发现。然后刘真和陈亨就对此信以为真,于是一起动手,逮捕了涉嫌投敌的卜万。

朱棣趁机进军大宁,李景隆这才敢放心攻打北平。随后朱棣抄小道攻击大宁,刘真与陈亨只得带兵回救。结果刘真的援军还未到达,燕军就已经占领大宁。陈亨本就不愿和朱棣交战,又见燕军屡败明军,加之担心建文帝严惩自己便决定改投朱棣。

大宁行都司所领兴州、营州二十余卫,皆西北精锐;朵颜、泰宁、福余三卫,元降将所统番骑广卒,尤骁勇……亨等帅众降。成祖尽拔诸军及三卫骑卒,挟宁王以归。自是冲锋陷阵多三卫兵。成祖取天下,自克大宁始。(明史·陈亨传)

当天夜里,陈亨率军偷袭刘真,打得他仓皇而逃。随后陈亨带领大宁近十万精锐投降朱棣。朱棣便带着陈亨用计挟持朱权,使得朵颜三卫也加入燕军。大宁行都司所属大军与朵颜三卫都是明军中的精锐,极其骁勇善战,使得朱棣有了与建文帝争夺天下的资本,陈亨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三,力战身亡

然后陈亨随朱棣回救北平,助其在郑村坝之战大败李景隆,彻底解除了明军对北平的威胁。建文二年(1400年),陈亨随朱棣参与白沟河之战,在此战中奋勇杀敌,差点因此丧命,可见陈亨对朱棣之忠心与勇猛。随后李景隆兵败南逃,燕军于是乘胜追击,一直到达济南。

陈亨与明将平安在铧山大战,本就负有大伤的他再次受到重伤,只得返回北平养病。朱棣得知陈亨受伤,立即升任他为都督同知,还亲自前往探病。但陈亨此时已经病入膏肓,不久就伤重而亡。

标签: v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孙坚与董卓之间有何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坚,汉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尽管历史上有所谓“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但真正让董卓忌惮的却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孙坚。二人恩怨起于公元186年孙坚建议张温杀掉董卓,公元191年孙坚击败董卓军队后,董卓不惜要和孙坚联姻以缓解压力。公元192年,董卓被刺死,孙

  • 郭彰:晋惠帝皇后贾南风舅父,金谷二十四友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郭彰,西晋

    郭彰,字叔武,太原晋阳人。西晋大臣,皇后贾南风从舅,金谷“二十四友”之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郭氏。与西晋权臣贾充素相亲遇,贾充妻郭槐待之若同母生。历任散骑常侍、尚书、卫将军,加封冠军县侯。当时贾谧参管朝政,郭彰参与贾谧权势,世人讽称二人为“贾郭”。后来去世

  • 石重睿:后晋高祖石敬瑭第七子 ,长相与石敬瑭相似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石重睿,后晋

    石重睿(938年-950年),后晋高祖石敬瑭七子,为人貌类高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评价石重睿,高祖石敬瑭七子,为人貌类高祖。高祖卧疾,宰相冯道入见卧内,重睿尚幼,高祖呼出使拜道于前,因以宦者抱持寘道怀中,高祖虽不言,左右皆知其以重睿托道也。高祖崩,晋大臣以国家多事,议立

  • 孙乾、简雍二人在蜀汉是什么地位?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乾,三国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文章。孙乾、简雍这两个名字,大家看到肯定不陌生,但是仔细想想他俩人到底干过什么事,好像不是很清楚。《三国志·蜀书》的顺序是这样的:刘焉刘璋父子、刘备刘禅父子、妃子传、诸葛亮传、关张马黄赵传、庞统法正传,接下来就是孙乾、简雍

  • 司马楚之是什么人?刘裕为何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司马楚之,南北朝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西晋司马政权被推翻后,一众皇室随后也就遭到了毁灭性的屠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在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宋后,对司马氏一族进行了大肆杀戮。作为司马氏的后裔,司马楚之不得已投靠了北魏太宗拓跋嗣,被封为征南将军兼荆州刺史,继续率兵征讨刘裕。(刘裕)这时

  • 孟玄喆:后蜀后主孟昶的长子,投降北宋后立下不少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后蜀,孟玄喆

    孟玄喆(937年—991年),字遵圣,五代后蜀后主孟昶之长子,广政二十五年(962年)立为皇太子。后随父降宋。官至节度,爵封国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十四岁,封秦王、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判六军诸卫事。尝自书姚崇口箴刻诸石。广政二十一年(958年),领武德军(治梓州,今

  • 刘备是如何从孙权手中借走荆州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三国

    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很多熟悉三国的人,可能心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刘备在攻取荆南四郡之后,为何没有顺势攻取交州?争夺交州刘备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地理优势,荆南四郡和交州接壤;二是刘备和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有人脉关系。虽然

  • 汉武帝作为一代天骄 最后为什么会屡次被神棍欺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武帝,汉朝

    对汉武帝和神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代天骄汉武帝屡遭神棍欺骗,为什么地位越高越迷信?汉武帝刘彻对于长生不老的执念,丝毫不亚于千古一帝嬴政。为了追求神鬼学说,他先后宠幸过多名方士,留下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段子。这些方士究竟能不能招来神鬼先不说,他们对于人类心理的揣摩倒是让

  • 西汉鼎盛时期是在汉宣帝时期 汉宣帝名气为何没有汉武帝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宣帝,汉朝

    汉宣帝这么厉害,为什么知道的人不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宣帝,原名刘病已,后改名刘询,他的一生非常传奇,他爷爷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自杀,这一脉活下来的只有刘病已,从此流落民间。据《剑桥中国史》,这一脉被称为以卫子夫、卫青、霍去病为代表的卫氏家族,

  • 司马孚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有何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司马孚,三国

    司马有八达,均仕曹魏为官,除了司马朗英年早逝外,其余皆封侯爵以上。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家族从先秦一直延续到两汉,两汉时累世担任两千石的官职。司马懿、司马孚的父亲是司马防,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因每人的字中都有“达”字,而且都比较有才,故时号司马八达。司马朗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