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宰相陆秀夫简介: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南宋宰相陆秀夫简介: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773 更新时间:2024/2/1 19:29:16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陆秀夫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陆秀夫(公元1236年—公元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崖山海战兵败,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时年四十四岁。

人物生平

初露锋芒

陆秀夫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把家迁徙到了镇江。稍大以后,就跟随本乡的两位孟先生读书学习,孟先生的学生经常有百余人,但他单单指着陆秀夫说:“这小家伙不一般哪。”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考上了进士。李庭芝镇守淮南时,听说了陆秀夫,就将他罗致到自己的幕府中。当时天下人称搜罗人材最多的,以淮南李庭芝为第一名,号称“小朝廷”。

陆秀夫才思清丽,在当时的文人中很少有能够赶得上他的。性格沉静,不苟求被别人知道,每当幕僚们到官署请见,宾主共欢同乐,只有陆秀夫一人默默地不发一言。有时在府中举行宴会,在宴席上,他总是正襟危坐,矜持庄重,很少与人交往。等到考察他的事务,他都治理得很好,李庭芝由是更加器重他,即使调任官职,也不让陆秀夫离开自己,自从他到李庭芝幕府中,曾三次进升,直到主管机宜文字。

步入仕途

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李庭芝任淮东制置使,提升陆秀夫为参议官。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边防紧急,幕僚大多逃走了,只有陆秀夫几个人没有离开。李庭芝向朝廷举荐陆秀夫,因此他被任为司农寺丞,屡次升迁,直到任为宗正少卿兼代理起居舍人。

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以礼部侍郎身份到前线讲和,还没有到达,敌人就又反悔了。二王到温州,陆秀夫与苏刘义,追随二王而去,派人召回了陈宜中、张世杰等,于是大家共同拥立益王于福州。进升为端明殿学士、签发枢密院事。陈宜中因为陆秀夫长期在军队里,熟知军务,每当有事都征求陆秀夫的意见然后办理,陆秀夫也全心全意为他参谋,言无不尽。不久因议事与陈宜中产生矛盾,陈宜中指使谏官上奏弹劾陆秀夫并罢免了他。张世杰责备陈宜中说:“这都是什么时候了,还动辄让台谏官弹劾人?”陈宜中非常惶恐不安,急忙召回了陆秀夫。

秉持朝政

当时君臣流亡海滨,大小政事都疏于治理,杨太妃垂帘听政,与臣下说话还自称为奴。每当群臣朝会的时候,陆秀夫仍端持着手板,俨然像过去上朝一样,有时在行程途中,凄然泪下,用朝衣拭泪,衣服都湿透了,左右的人为他所感染都无不悲痛欲绝。因井澳大风的原因,益王惊惧而死,群臣都想借此机会离开。陆秀夫说:“度宗皇帝有一个儿子还在,把他怎么办呢?古人中曾有过仅凭借一旅即成就中兴的,而我们现今百官都在,还有数万军队,上天如果还没想灭绝大宋,难道就不能凭此振兴国家吗?”于是与众大臣共同拥立卫王。当时陈宜中前往占城去了,因与张世杰不合,所以屡次征召他都不到。于是以陆秀夫为左丞相,与张世杰共同秉政。其时张世杰领兵驻守崖山,陆秀夫则既要筹措军旅,又要调集工役,而且凡是有什么需要写的,也都由他亲自动手。虽然在颠沛流离之中,事务繁多,时间匆忙,他每天都还是要写《大学章句》以劝讲别人。

负帝投海

陆秀夫在海上的时候,将二王的事都详细地记述下来汇成一书,并将书授给礼部侍郎邓光荐说:“你如果侥幸不死,就把书传出去。”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二月的一天晚上,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之间不能相辨,张世杰派小船到宋主那里,想要奉宋主到他的船上,策划乘机突围,但陆秀夫害怕被人出卖,或被俘辱,固执着不肯带宋主上船。

后崖山被攻破,陆秀夫护卫卫王的船一起逃走,而张世杰、苏刘义则各自逃生去了,陆秀夫考虑到难以逃脱,于是将自己的妻子儿女赶下海去,自己背着卫王赴海而死,当时他年仅四十四岁。

崖山平定后,邓光荐将那本书书带回了庐陵。邓光荐去世,这部书的存亡就无从得知了,所以那段海上的事,世人就再也无法得知其详情了。

标签: 南宋陆秀夫

更多文章

  • 北宋宰相刘沆简介:在宰相任期内以长于吏事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宋,刘沆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沆,北宋至道元年(995年)九月十八日生。天圣八年(1030年)刘沆进士及第,名列第二。宋仁宗时任参知政事

  • 北宋宰相李迪简介:宋仁宗亲题其碑首为遗直之碑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宋,李迪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迪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迪(971年-1047年),字复古,先祖为赵郡人,后迁家至濮州(今山东鄄城旧城)。北宋名臣、诗人。景德二年

  • 北宋名将刘法简介:有时论名将必以法为首之说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宋,刘法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法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法,北宋名将,有“时论名将必以法为首”之说。刘法扬名于危难之中,长期征战边塞,成名于宋夏战争,身经百战

  • 文成元皇后: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妃子,子贵母死制度的受害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成元皇后,北魏

    文成元皇后,本姓李氏,永昌王拓跋仁之妻,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妃子,献文帝拓跋弘的生母,南朝宋济阴太守李方叔的女儿,太宰顿丘王李峻的妹妹,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氏容貌美丽。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永昌王拓跋仁南征时,得到了李氏。兴安二年(453年),拓跋仁因谋反伏诛

  • 被誉为柳絮之才的谢道韫,她的婚姻生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谢道韫,东晋

    谢道韫,东晋时期女诗人,她讲漫天飞雪比作被风吹散的柳絮,被誉为“咏絮之才”。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她说的原话是“未若柳絮因风起”,这是她7岁时,与叔父兄弟一起,对着满天雪花,临时举办的文学座谈会。因为这个比喻精妙,而被后世称赞,也出现了“咏絮之才”用来称赞有才华的女子

  • 北宋名相王珪简介:历仕三朝,时人称其为三旨相公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宋,王珪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珪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

  • 北宋宰相王旦简介:宋仁宗为其题碑首为全德元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旦,北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钦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北宋名相,兵部侍郎王祜之子。太平兴

  • 南宋宰相范宗尹简介:史称近世宰相年少,未有如宗尹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宋,范宗尹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李陵容是如何成为司马昱的妃子的?她为何被称为昆仑?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陵容,东晋

    李陵容,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妃子,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生母。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昱为会稽王时,李陵容是其王宫中的宫女。司马昱当时生有五子,四子夭折,一子遭废,诸姬绝孕将近十年。司马昱数次令人占卜,但终无子。司马昱后令相面人看其爱妾,相面人说都不能为他生子,于是便派诸婢给

  • 南宋宰相葛邲简介:被列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葛邲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