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哪个皇帝最有资格被称为千古一帝?

哪个皇帝最有资格被称为千古一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481 更新时间:2023/12/11 4:46:30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这上下五千年里,一共有494位皇帝,那么其中哪个皇帝最有资格被称为“千古一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千古一帝”之说的首次出现是明朝的心学大家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认为始皇帝是掀翻一个世界的英雄,诸多创制沿用后世,所为之政,“自是千古一帝也”。

赢政之功绩最大者,莫过于消灭六国,奠定华夏一统之基调,后世虽多有乱世降临,但总体仍是以统一为历史主流。此举有多重要,若无始皇之统一,中华文明如今就跟欧洲一样,四分五裂,各自为政,各国之间连年征战不断,百姓将永受战乱之苦。

如今看来,世界还是动荡不安,而唯有统一之大国,方能以举国体制与世界争雄,方能进行军事、经济之战略纵深。

其次便是郡县制的设立,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分封私有制带给整个社会的弊端。分封大搞国中之国,受封者在自己领地有绝对的权利,且还可世袭罔替,普通百姓根本无权言语国主之对错。

而郡县制的设立,直接抹去世袭特权,国家派遣官员到地方,定期更换,朝廷自有政绩考核体系来评定官职升降,法通天下,律束万民。所以从整个历史角度来看,郡县制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以至于如今我们仍在沿用。

始皇帝的功绩还有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北拒匈奴,南征百越等等,每一件拿出来,都是开创先河之伟业。

只可惜,秦历二世而亡,正所谓人无完人,始皇帝后期沉迷于长生不老之道,没有培养出后继之人,致使庸才胡亥继位,且用人不察,导致赵高独揽朝政大权,天下英雄群起而攻之,大秦覆灭。

从政权和血缘上来说,随着大秦的倒台而赢姓赵氏失权;但要从政治制度和文明延续上来说,汉武帝无疑是秦始皇最好的继承人,也因此汉武大帝称得上第二位千古一帝。

秦末诸侯皆起,各路英雄以推翻暴秦而佣兵争雄,制度上也意在消除郡县,回归分封,致使汉初不得不采取分封、郡县双重制度同存的举措。

文景两朝又崇尚无为而治的黄老之道,到了汉武帝刘彻继位时,分封的诸侯国已呈现坐大的趋势。武帝采取主父偃之谏,广施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可将自家土地继续分封给嫡长子以外的子弟,新封者可封列侯,所封侯国归郡统辖,租税上交朝廷,自而大大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

汉武帝贡献至大者,莫过于发兵匈奴,保北境安宁。春秋战国以来至秦汉,面对北方匈奴的不断南侵犯边,中原王朝一直采取的是防御策略,汉初还屡次以和亲求和平。

到了汉武帝主政,任用卫青霍去病李息李广等良将,开始主动出击,经过十余年的连续作战,终于将匈奴主力消灭,余部要么西迁,要么归附汉廷,一举解决了北方之患。

汉武帝的丰功伟绩不仅仅是削藩败匈奴,他还征讨百越、南夷、朝鲜半岛北部等地,开拓了汉家疆土;同时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打通了中西商道;他还是历史上第一位下罪己诏的帝王,主动承认自己的过错。

此外,汉武帝还进行了官制、法制、币制等改革,兴修水利、整治漕运等大力发展农业,设立太学、官学等教育机构,为朝廷培养人才。这些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政治举措,汉武之功绩可传千古之颂,汉武之伟业可配大帝之称。

第三位千古一帝,要从隋炀帝杨广说起。隋炀帝作为亡国之君,史书上对杨广的记载多是昏庸无德、残暴不仁之事迹,但初登大位的杨广也是一位励精图治、拥有雄才伟略的务实君王,之所以能被称为千古一帝,主要是其两件功劳利国利民千载。

其一是修通大运河。杨广开通京杭大运河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满足自己南北游玩方便的私欲,但大运河的历史作用绝非史书上的一笔“劳民伤财”所能盖过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多发生战乱,导致大量北方民众南迁逃难。经过百余年的民族融合,南方的经济发展渐趋成熟,但南北差异也同时加剧,尤其语言渐有不通之趋势,长此以往将直接致使南北分裂。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对南方的统治,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不但避免了中华文明的南北分裂,反而使南方诸少数民族逐渐融入到了中华大文化圈之中,渐渐汉化。

其二是大兴科举制。随着地主阶级的兴起,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已无法满足历史发展的需要,隋文帝便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大业二年,炀帝杨广遂了广大寒门士子的愿,增设进士科考试,根据所选官员的不同,分为秀才方略、进士实务策和明经经术三种不同的考试。这套选官制度经过历朝历代的继承和发展,一直沿用至今,当今我们所用的公务员考试就是这套制度的当代版演化。

隋王朝虽然也是个短命的王朝,但继承和创建了很多利于治国经邦的制度,比如府兵制、均田制、五省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等,而这些制度在唐王朝达到了鼎盛。这又不得不提到我们的第四位千古一帝,即李唐二郎。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我想很多人都能说出他的二三事来,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里,李二郎的功绩和伟业实在太过耀眼。在武略上,他如同战神般的存在,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连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在文治上,他亲手缔造的大唐即便过了千年,也依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李世民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战争指挥才略。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包围,年仅17岁的李世民采取疑兵之计,增加战鼓以扩大军容,进攻时马尾绑上树梢,远远看去尘土飞扬,突厥以为大军压境,四散逃溃,隋军不费吹灰之力,成功救下隋炀帝。

后李世民首倡李渊晋阳起兵,领兵攻破长安,平定薛仁杲、窦建德、王世充等隋末割据势力,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受封秦王,而此时的李世民还仅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少年。

尤其虎牢关一战,李世民不但坚持对王世充、窦建德两线作战,而且以三千骑兵将窦建德十万兵马杀得溃不成军,四散逃窜,“一战擒双王”,天下大势已定,就连战神项羽也不敢这么打仗吧。

能武的开国之君常有,能文的治世明君也不少,但既能文又能武的全能君主真的不多见,而李世民确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率军征天下,诸将臣服;他下马治天下,君臣同德。

历史上的开国之君,多有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的遗憾,而李世民不但是唯一没有杀过功臣的开国贤主,而且是能够完全信任投诚将军和变节能臣的驭下能主,尉迟敬德、魏征等都是被二郎这等无条件的信任所征服的。

李世民的贞观朝中所聚能臣众多,他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均田亩、薄赋税、轻徭役、重法度、兴科举,大力发展农桑,鼓励商业兴旺,北灭突厥,东创高句丽,复通“丝绸之路”,视四海如一家,同边夷如手足,天下各族遵其为“天可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唯太宗李世民一人而。他就如同他的名字一般,专为济世安民而生,专为成就千古一帝而活。

标签: 秦始皇千古一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张昭在东吴的地位如何?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昭,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内事不决问张昭”、“带投大哥”这些都是网络上调侃东吴重臣张昭的段子,在众多网友心目中,张昭似乎成了个没什么骨气的老头子。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张昭,远没有这么简单,他是吴主之下声望最高的人,作用堪比曹魏之荀彧、蜀汉之诸葛!徐州名士,天下共举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进

  • 历史上真实的单刀赴会是什么样的?书中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关羽,三国

    单刀赴会是《三国演义》里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备拿下益州之后,孙权随即向刘备讨要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不给,于是,孙权派大将吕蒙率军,武力夺取三郡,刘备听说之后,派关羽去争夺三郡,当时,鲁肃驻扎在益阳,和关羽对峙。鲁肃邀请关羽见面商谈,双方各自将兵马驻扎在百步以

  • 因为一个寡妇典韦战死,曹操差点丢了性命 邹氏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操,典韦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和典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为了她差点丧命,爱将典韦也因此而死,邹氏最终的结局如何?因为一个寡妇,曹操差点丢了自己的小命,就连自己的爱子爱将爱马都因此丧命,可谓是得不偿失。而这位让曹操损失惨重的寡妇,便是张绣的婶娘邹氏,那么这位邹氏究竟有多美?竟让曹操

  • 袁绍能够号令群雄 袁绍靠的是四世三公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袁绍,东汉

    袁绍凭什么号令群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人的名和字具有一定联系,字通常是对名的解释或者是对应面。汉末的风云人物袁绍,他的字为“本初”,是对名的解释。“绍”为延续的延续,“本初”则是基本、根本的意思。也就是说袁绍的父亲为他取这个名,是想他延续家

  • 崇祯以身殉国,为什么康熙却瞧不起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崇祯,康熙

    崇祯以身殉国,为什么康熙却瞧不起他?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了不起,从十三岁计擒权臣鳌拜开始,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丰功伟绩,居功自傲,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崇祯,明思宗,朱由检(1611-1644),生于立春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为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

  • 长寿皇帝康熙是怎么养生的?详解其养生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清朝

    众所周知当皇帝是高危职业,皇帝的平均寿命才40多,康熙绝对算的上长寿皇帝了,那么他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康熙说,年高之人多自怨衰老,此乃观未明也。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谕“帝王多以死为忌讳“人之生必有死,如朱子之芑、天地循环之理,如衫如夜,何足惧也”在《庭训格言》

  • 清朝皇帝和大臣脖子上都有一串佛珠 这个东西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皇帝

    还不了解:清代佛珠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皇帝和大臣脖子上挂着的佛珠是什么来头?经常观看清代题材影视剧的朋友,一定会发现一个现象: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脖子上面总会挂着一串“佛珠”,垂于胸前。甚至就连后宫的嫔妃,偶尔也会挂出来露露脸。这串“佛珠”,是什么来头呢?其实,这

  • 谢苏芳:宋孝宗第三任皇后,辅佐孝宗开创乾淳之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谢苏芳,南宋

    宋孝宗赵昚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后世普遍称他为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宋孝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当时社会呈现出社会民生富庶、百姓安居乐业、政治经济繁荣的景象,史称“乾淳之治”。成功男人的身后大多有一位默默付出的女性,那么在宋孝宗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女性是谁呢?她就

  • 历史上刘克明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克明,唐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朝代之一,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古代的宦官,尽管位置不高,但是在干涉皇帝生活和内政方面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的“作为”。我们看如今的各大宫斗剧,基本宫斗里的妃子都会和太监扯上一点关系,要么就是帮忙瞒天过海,要么就是拉拢讨好,妃子们从心里打定了只要讨好皇帝

  • 郭孝恪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郭孝恪,唐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朝代之一,它在华夏民族的基因里留下深刻烙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王朝之一,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张名片,很多人都想要去西安看一下当初盛世所在地的繁华。而将唐朝带上盛世之路的人,正是李世民,因此,他成为了后世之人赞扬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