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和乾隆都是盛世皇帝 两人名声为何相差那么远

康熙和乾隆都是盛世皇帝 两人名声为何相差那么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24 更新时间:2024/1/4 18:32:20

康熙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与乾隆同是盛世之君,名声为何相差很远?

清朝的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盛世”。这个时代由康熙皇帝开创,到了嘉庆初年完结,前后跨度一百多年。这期间,国家没有大的动荡,百姓没有太多的灾祸,总体上算是安居乐业。这其中,功劳最大的应该是康熙皇帝,所以他在历史上有圣君之名。不过这个时代也是中华民族由盛转衰的关键时代,它过去之后,清朝在科技上的落后便凸显了出来,直到后来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其中,最应该负责的,绝对应该是乾隆皇帝。所以有一些人认为乾隆是昏君。这么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为何这么说?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功绩评定

康熙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他是让清朝从乱世到盛世的转折性人物。在他的时代,他平定三藩保证国家稳定、收复台湾保证了领土完整、三征噶尔丹了中原王朝向西部发展的脚步,所以确实算是功德无量。而且,康熙事情的经济状况相对比较平稳,皇帝自己也能克制自己的私欲,不乱花钱。他虽然也曾六下江南,但是总体规模并不是很大,花费也并不太多。所以在康雍乾盛世的时代,他的建设作用更大。

而乾隆这方面,比康熙皇帝差很多。他的十全武功,则有接近一半是自吹自擂的。虽然通过平大小金川和彻底解决准噶尔部,确立了今天中国大致的版图,但是总体上是比不上康熙的。最要命的是,乾隆皇帝好大喜功,下江南、修圆明园花费巨大,将父祖两代皇帝积攒下来的钱财挥霍一空。晚年之时,更是贪恋贡品,在朝廷上掀起了一股敛财献宝的不正之风。以至于到了嘉庆时,国家经济捉襟见肘,国家走上了下坡路。可以说,是乾隆一手毁掉了康乾盛世,自然后人对他有非议。

第二,文化之祸

文字狱,是清朝在历史上的最大污点,是满清统治者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大弊政。在康熙时期,文字狱还不是特别厉害,大案仅仅“明史案”和“南山集案”两宗,其中“明史案”还是鳌拜等顾命大臣搞出来的,和康熙无关。所以在他那个时代,文字狱还不是很厉害,甚至连王夫之的《读通鉴论》,这本明确写了“夷狄歼之不为不仁,夺之不为不义,诱之不为不信”的书,都可以出版。所以当时的文化还是比较开放的。

文字狱的高潮是在乾隆时期。乾隆总共当政64年,文字狱大案共兴了130多起,平均每半年一次。这其中,还不乏“一柱楼诗案”这样极为荒诞的案子。经过乾隆的清洗,读书人不但不敢明着说朝廷的不是,就是让皇帝认为是拐弯抹角讽刺朝廷都不行。

此外,乾隆还借着修《四库全书》之名,大肆毁坏文化典籍,其力度比秦始皇“焚书坑儒”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少后人认为,修《四库全书》就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浩劫。所以很多读书人对乾隆的非议是很大的,他的名声自然好不了。

第三,科学之祸

在明末清初时代,西方的科学已经经过了工业革命,开始蓬勃发展了起来。康熙皇帝当政时期,正是科学进入中国后,一个发展比较快的时代。康熙对这种新的学科比较重视,自学过数学、化学和天文学,水平如何呢?可以说两个例子:康熙皇帝可以自己配置西药;在三征噶尔丹之时,康熙皇帝曾经抽空进行星体运行观测,并与在北京的皇子进行数据比对。虽然他没有将发展科学定为国策,但是身体力行的态度已经有了。

但是,到了乾隆时期,皇帝已经又“愚昧”化了。乾隆皇帝对科学的态度非常不屑,认为不过是“奇巧淫技”。他所感兴趣的,不过是自鸣钟、大水法之类的西洋玩具,对其原理则不求甚解。而且,他对地理的认识也极为匮乏,甚至不知道“英吉利”在哪里,这个问题不要说康熙时代,就是在明朝末年,其实都已经搞清楚了。所以说乾隆对科学的认识,是严重的倒退。也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态度,才带着清朝总体走向愚昧,最终导致了在科技水平和军事力量上的严重衰退,从而导致了中国进入了屈辱的近代史。

以上,仅仅是二人区别的最肤浅的对比。真要深究起来,两个人的差距还会更大。总体来说,乾隆是个能力很一般的帝王,不管是在政治能力还是个人修养上,比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都差了很远。他所拥有的不过是运气,让他接手了一个蒸蒸日上的天下。只不过,他的能力确实承受不住这个天下,从而让盛世结束、衰世开始。这不仅是他个人和清朝的悲哀,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

标签: 康熙乾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每天三四升米 司马懿为何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每日吃“三四升”米,司马懿为何料定其命不久?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经过三年的准备,发动第五次北伐,大军兵出斜谷,可结果不但北伐无功,就连他本人也被司马懿预测到了死亡的结局。蜀军在四月占领距郿县和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本来要渡过渭

  • 有哪些与张重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重华,前凉

    张重华(327年~353年),字泰临,一作太林,乃凉武王张轨曾孙,凉明王张寔之孙,凉文王张骏之子,前凉第五位君主(346年~353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重华自幼宽善端重,沉毅少言。建兴三十四年(346年),张骏去世后,正式继位,自领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封西

  • 魏佳氏的后宫晋升之路是什么样的?权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佳氏,清朝

    魏佳氏的一生,可谓是清朝后宫中的一道传奇。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魏佳氏于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出生,比乾隆皇帝整整小了十六岁。她是内管领魏清泰的女儿,原属于正黄旗满洲包衣,后来被乾隆宠幸,才被抬入满洲镶黄旗。“包衣”这个词,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就是满洲“家仆”的意思。也就

  • 代善不是和阿巴亥有暧昧关系吗 代善为什么不支持多尔衮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代善,阿巴亥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代善与阿巴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代善与阿巴亥有暧昧,为何不拥立其子多尔衮继位?却拥立皇太极?努尔哈赤晚年时已让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四大贝勒共议国事,四人权力极大,努尔哈赤死后四大贝勒和其余诸皇子更是都有机会成为继承人,但是皇太

  • 武丁和武庚是什么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武丁,商朝

    武丁和武庚是商朝时期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备受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关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武丁和武庚的关系,并分析他们之间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差异。一、武丁和武庚的政治关系武丁和武庚都是商朝时期的重要人物,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十分友好。据史料记载,武庚曾经是商朝的一位贵族,但因为与武王(

  • 武丁是什么人?历史上是什么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丁,商朝

    武丁是商朝的一位重要君主,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军事扩张,为商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武丁是谁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武丁的基本情况和他在商朝历史上的地位。一、武丁的基本情况武丁是商朝的第19位君主,他在位期间大约为公元前1205年至前1195年左右。据史料记载,武丁是一个有远

  • 周穆王真实存在吗?他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穆王,周朝

    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周朝的一位著名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为周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关于周穆王的真实存在性,历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那么,周穆王真实存在吗?一、历史记载根据《史记》等史书的记载,周穆王确实是一位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创新,如推行“三

  • 武丁和纣王都是谁?他们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丁,商朝

    武丁和纣王是商朝末期的两位重要君主,他们之间的关系备受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关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武丁和纣王的关系,并分析他们之间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差异。一、武丁和纣王的政治关系武丁是商朝的一位杰出君主,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军事扩张,为商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纣王则是商朝末期的

  • 为啥只有周穆王被称为穆天子?为什么和其他天子区别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穆王,天子

    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周朝的一位著名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为周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与其他周朝君主不同的是,他被称为“穆天子”,而不是像其他周朝君主一样被称为“天子”。这是为什么呢?一、周穆王的改革和创新周穆王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创新,包括推行“三公九卿制”、实行土地

  • 尉迟迥的孙女是谁?传闻有孙女是真的假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尉迟迥,孙女

    尉迟迥是唐朝末年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在安史之乱中表现出色,成为了唐玄宗的得力助手。然而,他的家族在唐朝时期也非常有名,许多人都想知道他是否有后代。最近,有消息称尉迟迥有一个孙女,她是谁呢?一、尉迟迥的家族背景介绍尉迟迥的家族在唐朝时期是一个非常有权势的家族,曾经有许多成员担任过重要的官职。尉迟迥本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