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生颠沛流离的杜甫,他离世前的生活真的很悲惨吗?

一生颠沛流离的杜甫,他离世前的生活真的很悲惨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149 更新时间:2024/1/14 3:56:51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被后世誉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大诗人杜甫曾经在《闻官兵收河南河北》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深刻表达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远方故乡的眷念。

遗憾的是,当他一路穿越巴峡、巫峡到达荆楚地区时,却并没有北上襄阳继而回归洛阳,而是继续沿江而下到了岳阳,然后南下潇湘,最终不幸客死在湘江中的一条小船上。

杜甫人生中最后的那些日子诚然是令人心疼怜惜的,但他在湖南的经历似乎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悲惨。

杜甫为什么改变北归计划,选择顺江东下进而南下呢?有人说是为了躲避战乱,可是据笔者查证,当时经襄阳到洛阳这条路线上并没有发生战事,这个说法似乎站不住脚。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追寻着杜甫的足迹一探究竟。

熟悉文学史的人都知道,杜甫在成都时曾经得到过剑南节度使严武的照顾,著名的杜甫草堂就是这个时期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的,而杜甫被后世尊称为“杜工部”也是因为严武给皇帝上表荐举杜甫担任了检校工部员外郎一职。但杜甫漂泊旅程中最快乐的日子并不是流寓成都的这段时间,而是此后寓居夔州的那两年,这多亏了他生命中的另一个贵人——夔州都督柏茂琳。

因为当时陆路交通不方便,而杜甫又是个喜欢欣赏山水的人,他从成都到夔州一路都是顺江而下。他先是沿岷江经嘉州(今四川省乐山市)至戎州(今四川省宜宾市),之后,自戎州沿长江经渝州(今重庆市)、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到达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当时是唐代宗永泰二年,即公元766年的晚春,这年的十一月,唐代宗改元大历,也就是说终止永泰年号,开始用大历年号,柏茂琳在这年奉命到夔州担任都督。

柏茂琳应该是一个特别喜欢诗歌和诗人的高级公务员,他给杜甫提供了特别优厚的待遇,安排大诗人为公家代管一百顷东屯公田。一百顷是什么概念?一万亩土地呀!杜甫在办公事的同时,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并且和家人一起参加劳动,真正达到了一千多年后毛泽东提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那种境界。

在柏茂琳的悉心关照下,杜甫一家不仅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手中还有不少的积蓄,于是杜甫就投资买了四十亩果园,做起了优哉游哉的田舍翁。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身体仍然和以前一样老是病怏怏的,而且后来左耳听觉开始一点点下降,越来越不像以前那样灵光了。

这个时候,杜甫的弟弟杜观从京城长安来到了夔州,兄弟二人在多年战乱后异乡相逢,自然是既悲且喜,百感交集,有着说不尽的往事、道不完的离情。弟弟离开夔州后,杜甫的思乡之情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抑制,重阳登高时,他写下了这首流芳千古的名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萧下边落木萧,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对故乡的思念终于让杜甫做出了放弃夔州的安定富足生活、取道荆楚返回洛阳故里的艰难决定。他把那片四十亩的果园送给了一个朋友,然后携妻挈子穿越长江三峡来到了楚地重镇江陵,就是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区。

杜甫原想从江陵走陆路北上襄阳,然后从襄阳继续向北直达洛阳。但是,当时的地面交通远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结果,杜甫在江陵城外等了好几个月也没遇到可以载着他一家老小去襄阳的合适的车辆。无奈之下,杜甫决定继续乘船顺江而下,然后从位于现在湖北中部的沔鄂一带转入汉江,之后溯汉江而上抵达襄阳。

杜甫逗留江陵前后偶遇了一个身份非常特殊的朋友,谁呢?后来的著名诗人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李贺之所以被剥夺了考进士的权利,就是因为他父亲名字中有一个和“进士”的“进”谐音的“晋”字。

但是,当杜甫乘坐的船只停靠在洞庭湖畔的岳州(今湖南岳阳),登临了闻名天下的岳阳楼后,他忽然动了游历潇湘、寻访屈原贾谊足迹的想法,要知道这两位文化名人和他一样都有着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不幸经历呀!于是,杜甫暂时放弃了北归的计划,转而南下访古。

杜甫先沿着湘江来到了湘阴,拜谒了纪念湘夫人(屈原《九歌》中的人物)的祠庙,此后溯流而上抵达贾谊曾经为官的长沙城,当时称为潭州。在潭州,杜甫由当地友人陪同游览了位于岳麓山下的道林二寺,还结交了一位名叫苏涣的新诗友。

苏涣是杜甫的超级粉丝,当时就住在湘江边上,他听说著名诗人杜甫到了潭州,便径直去舟中拜访。杜甫请苏涣朗诵他的诗作,对他非常欣赏。很快,二人成了情投意合、诗词唱和的好朋友,于是,杜甫那一年一直待在潭州没有离开。

第二年春天,杜甫在潭州巧遇了流寓到此的著名乐师李龟年,写下了那首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此后不久,潭州发生了一场兵变,杜甫为了避乱离开潭州沿湘江到达衡州(今湖南衡阳)。

当时,杜甫的舅父崔伟正在距离衡州不远的郴州任职,既然已经到了衡州,杜甫就决定沿耒水溯江而上去看望一下这位多年不见的亲戚。杜甫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兴冲冲地乘船开始南去郴州的旅程时,他晚年生涯中最悲惨的日子已经悄悄揭开了序幕。因为彼时正值汛期,耒水暴涨,杜甫一家被困在了耒阳的方田驿,进退两难,徒呼奈何。

因为洪水切断了驿站的物资供应,已经五十九岁的杜甫和他的一家老小竟然一连五天没有吃上一顿饭。后来,耒阳县令听说了著名诗人在他属地的遭遇,赶快特事特办,派人专程跋山涉水给杜甫送来了烧牛肉和白酒,并且帮他和家人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杜甫一家这才脱离了饥寒交迫、命悬一线的困境。

被洪水围困的恐惧和半旬粒米未进的饥饿成了压垮杜甫身体的最后两根稻草,老诗人最终在耒阳病倒了。病倒后的杜甫更加思念远方的故乡,叶落归根的想法更加强烈,就中止了南去郴州的行程,带病回转衡州,然后又匆匆奔向潭州。

遗憾的是,与生命赛跑的诗人杜甫离开潭州后不久病逝在了正沿着湘江向北方行进的客船之上……

杜甫之死毫无疑问是一个人生悲剧,但他离世前的生活除了被困方田驿的那五天外都可以算得上衣食无忧,悠闲自在,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穷困潦倒,悲苦惨淡。

一则因为按照唐朝制度,曾任工部员外郎的杜甫去任何地方都会得到当地官员的招待,而且可以使用驿站的人员物品;二则杜甫当时已是名满天下的诗人,他的名气在为他带来敬重仰慕的同时,也可以给他的悠游生活以物质方面的保证。

放到现在,杜甫就是一个从副厅级职位上卸任的文化大名人,有如此身份的人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和苦日子为伍呢?

标签: 杜甫唐朝

更多文章

  • 康熙和乾隆都是盛世皇帝 两人名声为何相差那么远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乾隆

    对康熙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与乾隆同是盛世之君,名声为何相差很远?清朝的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盛世”。这个时代由康熙皇帝开创,到了嘉庆初年完结,前后跨度一百多年。这期间,国家没有大的动荡,百姓没有太多的灾祸,总体上算是安居乐业。这其中,功劳最大的应

  • 诸葛亮每天三四升米 司马懿为何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每日吃“三四升”米,司马懿为何料定其命不久?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经过三年的准备,发动第五次北伐,大军兵出斜谷,可结果不但北伐无功,就连他本人也被司马懿预测到了死亡的结局。蜀军在四月占领距郿县和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本来要渡过渭

  • 有哪些与张重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重华,前凉

    张重华(327年~353年),字泰临,一作太林,乃凉武王张轨曾孙,凉明王张寔之孙,凉文王张骏之子,前凉第五位君主(346年~353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重华自幼宽善端重,沉毅少言。建兴三十四年(346年),张骏去世后,正式继位,自领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封西

  • 魏佳氏的后宫晋升之路是什么样的?权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佳氏,清朝

    魏佳氏的一生,可谓是清朝后宫中的一道传奇。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魏佳氏于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出生,比乾隆皇帝整整小了十六岁。她是内管领魏清泰的女儿,原属于正黄旗满洲包衣,后来被乾隆宠幸,才被抬入满洲镶黄旗。“包衣”这个词,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就是满洲“家仆”的意思。也就

  • 代善不是和阿巴亥有暧昧关系吗 代善为什么不支持多尔衮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代善,阿巴亥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代善与阿巴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代善与阿巴亥有暧昧,为何不拥立其子多尔衮继位?却拥立皇太极?努尔哈赤晚年时已让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四大贝勒共议国事,四人权力极大,努尔哈赤死后四大贝勒和其余诸皇子更是都有机会成为继承人,但是皇太

  • 武丁和武庚是什么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武丁,商朝

    武丁和武庚是商朝时期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备受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关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武丁和武庚的关系,并分析他们之间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差异。一、武丁和武庚的政治关系武丁和武庚都是商朝时期的重要人物,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十分友好。据史料记载,武庚曾经是商朝的一位贵族,但因为与武王(

  • 武丁是什么人?历史上是什么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丁,商朝

    武丁是商朝的一位重要君主,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军事扩张,为商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武丁是谁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武丁的基本情况和他在商朝历史上的地位。一、武丁的基本情况武丁是商朝的第19位君主,他在位期间大约为公元前1205年至前1195年左右。据史料记载,武丁是一个有远

  • 周穆王真实存在吗?他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穆王,周朝

    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周朝的一位著名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为周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关于周穆王的真实存在性,历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那么,周穆王真实存在吗?一、历史记载根据《史记》等史书的记载,周穆王确实是一位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创新,如推行“三

  • 武丁和纣王都是谁?他们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丁,商朝

    武丁和纣王是商朝末期的两位重要君主,他们之间的关系备受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关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武丁和纣王的关系,并分析他们之间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差异。一、武丁和纣王的政治关系武丁是商朝的一位杰出君主,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军事扩张,为商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纣王则是商朝末期的

  • 为啥只有周穆王被称为穆天子?为什么和其他天子区别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穆王,天子

    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周朝的一位著名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为周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与其他周朝君主不同的是,他被称为“穆天子”,而不是像其他周朝君主一样被称为“天子”。这是为什么呢?一、周穆王的改革和创新周穆王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创新,包括推行“三公九卿制”、实行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