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隆科多为什么不选老十四选雍正 雍正后面为何抛弃他

隆科多为什么不选老十四选雍正 雍正后面为何抛弃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652 更新时间:2023/12/17 7:14:19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隆科多为何会选择雍正,而不是老十四,后来又为何会被雍正抛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1709年,康熙复立了太子胤礽,并在随后晋封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为亲王,同时晋封十四子胤褆等人为贝子。

明眼人当时就可以看出,胤礽这个太子被复立,不过是康熙为了抚平争论的一个幌子,康熙是不会让他继承皇位了。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问,在影视作品中,那个雍正夺嫡的第一对手“八贤王”胤禩上哪去了,他这次怎么没能获封为亲王。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胤禩虽然从表面上算是雍正的第一对手,但他其实在当时一点机会都没有。公元1708年,太子胤礽被废以后,皇长子胤禔最先露头,结果被康熙一顿狂喷,从此彻底失去了夺嫡的希望,“八贤王”胤禩随后也蹦了出来,结果这次康熙不光喷他,还差点就要拿他问罪,如果不是皇子们以死相谏,老八可能就要去他缝纫机了。

由此可见,在康熙的心里老大胤禔和老八胤禩,从来就不在康熙的考虑之中,所以影视作品中,虽然把老八捧上了“反派一号位”,但他当年根本就是雍正的对手。

那么当时被封为亲王的皇三子胤祉和皇五子胤祺有戏吗?

我们先来看历史记载中的这俩人是什么样的。

皇三子胤祉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团结的一帮文人,然后编纂了一些书籍,除此之外,胤祉几乎没太大有作为。康熙是个有为之君,自己又干了60多年的皇帝,他对大清的情况应该是十分了解的。胤祉虽然继承了他在文化学习上的优点,你让他当个学者绝对没问题,但是你要让他治理一个急需调理的国家,康熙这个爹一定不会信任他这个儿子。

而且从团结在胤祉身边的人看,读书人居多,十分缺少真正有实力的人,所以老三应该不能算是雍正的对手。

老五在清史中的记录不多,但从史书对他的记载是“为人淳厚”,且雍正继位后没有太难为他,并给出了“秉性和平”的评价来看,老五应该属于那种不太多事的人,这种“老好人”自然也不算是雍正的对手。

那划拉的一圈之后,在剩下的人中能称得上是雍正对手的,应该就只有雍正的亲弟弟老十四胤禵了。

康熙能让隆科多当掌握京师武力的步军统领,证明隆科多不会是个智商不在线的人,因此在当时的局势之下,隆科多自然会在雍正和老十四中的一个人中选一个当投资对象。

从后续雍正对他最初的态度来看,他应该是选择了雍正,那么他为什么会选择为人比较刻薄的雍正,而没有选择后起之秀老十四呢?

公元1678年,雍正在北京出生,他的生母是乌雅氏。按照清宫中的规定,皇子的生母是不能亲自抚育自己的皇子的,因此雍正也不是跟着他亲生母亲长大的鹅,抚育雍正长大的,是康熙非常宠爱,但一直都没有自己子嗣的孝懿仁皇。

后来孝懿仁皇还抚养过一个皇子——老八胤禩。

孝懿仁皇后名叫佟佳氏,父亲是大名鼎鼎的佟国维,而隆科多是她的弟弟,所以雍正即使在继位以后,也对隆科多是以舅舅相称,所以隆科多和雍正本来就有一层比较亲密的关系。而胤禵出生的第二年,孝懿仁皇后就去世了,所以胤禵应该没有接受过孝懿仁皇后的抚育,所以他和隆科多的关系,就天然不如他哥雍正。

公元17711年,隆科多被康熙晋升为步军统领,专门负责京师的军事防卫工作,步军统领也被称为“九门提督”,隆科多的这个官职估计很多人都知道,不过有些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康熙去世之前,隆科多还担任过一个职位,那就是理藩院尚书。

理藩院尚书这个职位,明显上只有管理民族事务的权利,但是在暗地里,它却又有监督京师王功臣的特殊职能。众所周知,雍正在当皇帝之前,自己一面给自己立当富贵闲人的牌坊,一面又积极谋划争夺皇位,为了得到需要的第一手信息,他曾成立过自己的谍报组织,市面上传的较广的称呼是粘杆处。

以隆科多的工作性质,他不会不知道雍正的小动作,而以清廷对皇子的约束,雍正的这种做法应该上不了台面,那么康熙为什么会一直不知道呢?

那么由此可见,隆科多应该一直都和雍正走得要比老十四更近,那么隆科多为什么没有选择后期很被康熙看好的老十四呢。

据记载,老十四不光人聪明,还文武双全,因此不光是康熙对他另眼相看,就是众兄弟也都对他比较认可。后来西边出现了问题,康熙因为年纪等问题没有亲征(对于西边,康熙正常都是亲自去,原因之前写过),而是派了老十四替自己出征。

因为西边的军事行动对大清影响很大,所以康熙的权利和排场,也都给老十四给得很足,所以后世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康熙在帮老十四刷副本,只要老十四凯旋,那么他就会成为康熙的最佳继承人,甚至还传出了雍正改遗诏的故事。

但是了解的历史的都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皇帝要立哪个儿子位继承人,原则上是不会让他外出立军功的,因为那对于继承人来说太危险了。李世民当年为什么能在军功上稳压李建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为什么开始屠戮大臣,储君的安危高于一切。

所以康熙如果真想让老十四继位,应该不会在自己上了岁数以后,再让老十四去刷经验,但这种可能也不能说一点没有,不过应该不会很大。

所以在当时,以正常人的眼光来看,雍正的机会应该比老十四更大,而且在康熙去世的时候,老十四人在千里之外,雍正就在眼前,年羹那个控制西路军军需的棋子,雍正又早已经布下了,所以隆科多无论怎么考虑,都应该及时的选择站在雍正一边。

在雍正看来,隆科多站在自己一边,是顺势而为,但站在隆科多的角度,雍正的继位他也是功臣,所以雍正继位以后,两人在经历了最初的“蜜月期”之后,就开始产生了矛盾,雍正已经当了皇帝,隆科多不知道进退,后果自然显而易见。

标签: 隆科多雍正

更多文章

  • 曹操一生活了66岁 后人寿命为何一个比一个短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曹丕

    还不知道:曹操和后人寿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66岁,曹丕40岁,曹睿36岁,为何曹操的后人一个比一个短命?从历史规律来看,封建朝代的皇帝越短命就越没有子嗣,就越容易处于灭亡的边缘,西汉如此,东汉也同样如此,三国时期的曹魏也是如此。曹操一生活了66岁,史书记载的妻妾

  • 卫子夫自杀之后 刘彻就没有一点后悔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彻,卫子夫

    对卫子夫和刘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卫子夫死后,汉武帝刘彻一点后悔也没有吗?卫子夫是在巫蛊之祸中无奈的自杀了,太子刘据也因为起兵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兵败自杀了。到了后来汉武帝醒悟了,还建立了一个思子宫以寄哀思。那么汉武帝对于皇后卫子夫难道就没有一点后悔吗?关于这一点历史

  • 史涣与韩浩都是外姓将军,为何能统领禁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浩,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操喜欢人才,特别爱才,除了曹氏宗族外,他重用五子良将,统兵打仗,除了在对外征伐上重用外姓武将,在掌管禁军上,也重用了外姓武将,除了曹氏宗族,曹操还重用了哪两位外姓武将掌管禁军呢?众所周知,禁军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要非常可靠的人才能

  • 全琮的儿子分别都是哪些人?他们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全琮,三国

    全琮是孙权的女婿,两次劝孙权谨慎用兵,被称为有大臣之节。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全琮是孙权的女婿,两次劝孙权谨慎用兵,被称为有大臣之节。可惜他的儿子及侄孙却背叛东吴,投降了魏国。这是怎么回事呢?全琮,出生时间不详,字子璜,吴郡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三国时期

  • 刘邦当初的身边都是酒肉朋友 他们是怎么成为军事将才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朋友

    对刘邦的朋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身边的酒肉朋友,为何在起义后成了军事将才?作为一代开国帝王,他的背后必定经历了比寻常皇帝多数倍的辛酸苦楚,从无到有是质的跨越,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他们只能走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回首看开创了大明盛世的明太祖朱元璋,从一个无依无靠的

  • 魏讽是什么人?他选择谋反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讽,三国

    魏讽谋反案在《三国志》中可谓讳莫如深,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曹操和刘备在汉中大战,夏侯渊被黄忠阵斩;关羽北伐襄樊威震华夏,接着孙权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这一年在曹魏的大本营邺城,也发生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魏讽谋反案

  • 韩通是什么人?他最终为何没能保住柴氏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通,五代十国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显德七年(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率军攻入都城汴梁。韩通听闻赵匡胤造反,急忙从皇宫往家赶,准备誓死对抗乱军,保卫柴氏江山。但韩通出宫没多久就遇到乱军军官王彦升,被其杀害。那韩通为何无法阻止赵匡胤篡位

  • 民间关于同治皇帝的死说法有三种 其中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同治

    还不知道:同治皇帝死因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治皇帝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公元1875年1月12日),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去世。关于同治是怎么死的?民间有几种说法,但没有一种说法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就连可信度最高的死于天花说,即便有清廷档案《万岁

  • 历史上霍去病是怎么死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v,汉朝

    霍去病中国西汉武帝时期名将,汉族,杰出的军事家。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在电视剧《卫子夫》中,霍去病突然死在皇宫中,类似心脏病之类的病因。而真正的史书中,霍去病的死却似乎显得更加神秘。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录了汉武帝为霍去病操办后事的场景,却只字未提霍去病的死因。24岁,如此年轻

  • 康熙朝的三大重臣分别是谁?佟国维为何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佟国维,清朝

    佟国维是清朝十分著名的官员,他一生为人谦逊,为官十分优秀。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康熙的三大重臣明珠,索额图,佟国维都出身显贵。他们不仅出身于满清八旗中的上三旗,且都是皇亲国戚。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康熙一朝,都凭着卓越不凡的才干和能力,得到了康熙的倚重,从而在朝堂上权势显赫,位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