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曹仁和张辽的实力怎么样?有何差距

三国时期曹仁和张辽的实力怎么样?有何差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191 更新时间:2023/12/20 4:38:05

所谓乱世出英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曹仁张辽都是曹操手下得力的大将,在统兵作战方面,曹仁是曹氏宗族的代表;张辽是曹魏五子良将,在统兵作战方面,是外姓武将当中的代表。那么,曹仁和张辽,究竟谁更厉害一些呢?看看史书中是怎么说的?

先说曹仁,曹仁是最早跟随曹操起兵的将领之一,史书记载,曹仁弓马娴熟,早年喜欢打猎,曹操起兵的时候,曹仁带领手下一千多人跟随了曹操,在讨袁术、征陶谦、破吕布的过程中,曹仁屡立战功,深受曹操的赏识和重用。

在演义中,曹仁显得很窝囊,总是打败仗,其实,正史中的曹仁,是很厉害的,智勇双全。

曹仁最精彩的一战,是在江陵大战东吴名将周瑜,打败周瑜大军。

当时,曹仁以征南将军的身份驻守江陵,周瑜带领数万人马前来进攻,曹仁登上城墙一看,周瑜前锋数千人马已经到了,曹仁招募了三百敢死队,派部将牛金出战,结果,因为兵少被周瑜大军围困,城中的人看见了,非常害怕,这时曹仁豪气冲天,让手下牵出他的战马,随即,不顾众人劝解,披上盔甲,率领部下数十骑冲进包围圈,曹仁左冲右突,杀退敌军,救出了牛金,但牛金手下还有人没出来,曹仁又杀进去,救了剩余的人,斩杀了数十敌军,周瑜的部队被击退。

曹仁回来以后,被三军惊叹为天人,都敬服曹仁之勇,曹操也大加赞赏。

《三国志

曹仁传》记载:遂被甲上马,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去贼百馀步,迫沟,矫等以为仁当住沟上,为金形势也,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馀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三军服其勇。太祖益壮之,转封安平亭侯。

再看张辽,史书记载,张辽武力过人,他最开始跟随丁原,后跟随何进,何进死后,跟随董卓,董卓死后,跟随吕布,吕布战败之后被杀,张辽带领部下投降了曹操,曹操也没把张辽当外人,重用张辽。张辽跟随曹操,破袁谭袁尚,斩匈奴单于,平定陈兰、梅成叛乱,立下不少战功。

张辽最精彩的一战,是合肥之战,他和乐进李典一起,率七千人,击败孙权十万大军,吓得江南小孩听说张辽的名字,都不敢哭了。

当时,张辽率领八百敢死队,冲进孙权大军中,斩杀了数十人,还斩了敌军两员大将,一直冲到孙权麾下,喊孙权出战,孙权吓得不敢动。张辽在孙权大军中,左冲右突,杀出重围,有一部分军士还没出来,对张辽说,将军难道要抛弃我们了吗?张辽又返回杀进重围,救出被困将士,孙权大军溃败,无人敢挡。

后来,孙权退军时,张辽率军追击,差点活捉了孙权,曹操对张辽大加赞赏。

《三国志

张辽传》记载: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

那么,曹仁和张辽,究竟谁更厉害呢?史书中是怎么认为的呢?

史书认为,张辽比不上曹仁。证据在哪里呢?

《三国志》注引《傅子》记载: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

为什么说张辽比不上曹仁呢?

抛开史书的说法,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曹仁和张辽,在这两次大战中的表现和难度,谁的难度更大?

我个人感觉,曹仁的难度大于张辽,为什么这么说呢?

周瑜带领数万人马来进攻江陵,气势汹汹,这很明显是有备而来,而且,曹仁打吴军,是在白天,敌军能看到你的行动,一目了然,会提前防备,再加上对手是周瑜,那是数一数二的名将,因此,曹仁的难度大于张辽。

张辽虽然打孙权十万大军,那是在晚上,而且,孙权是没有防败的,张辽是突然袭击,加上孙权本来打仗就不行,因此,张辽的难度比不上曹仁。

所以,曹仁比张辽厉害,是成立的。

标签: 曹仁三国

更多文章

  • 赵武灵王当初被困沙丘三个月 期间为何没有一个人去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国,赵武灵王

    还不知道:赵武灵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武灵王威望很高,为何他被困沙丘三个月,竟无一人去救?赵武灵王是一代英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第六代君主,从年少英雄到壮年,他一直胸怀抱负,一心一意壮大赵国。他真的是为整个国家考虑,以至于走弯路,让人钻了空子。被从小宠爱的儿子,亲手

  • 珂里叶特氏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母凭子贵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珂里叶特氏,清朝

    乾隆31年,当时乾隆帝最满意的储君人选荣亲王永琪薨逝,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珂里叶特氏,也被称为海佳氏。她属于内务府包衣,也就是每年一次选秀的宫女身份,在十三岁被雍正赐给了自己的儿子弘历,也就是后面的乾隆做丫鬟。乾隆面对颜色姣好的珂里叶特氏动了色心,收进了房中,成为了侍妾

  • 唐高宗李治真的没有用吗 武则天是怎么掌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治,武则天

    对李治和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高宗为何要支持武则天掌权?李治真的那么没用吗?导语:唐高宗李治,是一个常常被大家遗忘的皇帝。因为他身边的皇帝都太优秀了,他老爸是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他老婆是著名的则天大帝武则天,他孙子是著名的唐玄宗李隆基。这么多光环环绕着,别说唐高宗

  • 崇祯当初没有自杀而是坐等李自成 崇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崇祯,李自成

    还不知道:崇祯和李自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崇祯不自杀成为闯王的俘虏,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如果北京城破,崇祯皇帝不自杀成为李自成的俘虏,大概率是成为傀儡,李自成学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待时机成熟,李自成会逼崇祯禅位。小概率是被李自成直接杀掉。李自成在基本完成了对北京的

  • 明太祖为什么从明朝建立开始就不断北伐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朱元璋

    很多朋友都疑惑明太祖为什么从明朝建立开始就不断北伐呢?这是因为他要彻底解决蒙元贵族的残余势力,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369年(洪武二年),明军追击北元残余势力,俘虏丞相脱火赤以下一万余人,北元皇帝逃到漠北几百里外。1370年(洪武三年),明军再次北伐,于沈欲口大破元军主力王

  • 乐不思蜀的背后是什么样的故事?刘禅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禅,三国

    刘禅,即蜀汉怀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乐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几乎把后主刘禅钉在了耻辱柱上。但是近来很多人开始替刘禅翻案,认为刘禅并非是个草包,而是大智若愚。之所以回答“乐不思蜀”是为了保命,而且刘禅在诸葛亮死后还

  • 清朝当初以金朝为正统 清朝为何后面选择宋朝做正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宋朝

    对清朝和宋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为何不尊金朝为正统,反而要以宋朝为正统?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之中,朝代更迭从未停止过,在这个过程中,朝代的正统性就成了重中之重,所以很多朝代都会挑选前面的一个朝代作为自己继承的对象,以加强自己继位的合法性。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 樊哙作为刘邦的部下 樊哙最后为什么会归属吕后势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樊哙

    还不知道:樊哙和刘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樊哙是刘邦的人,为何归属了吕后势力?难道他还要听吕须的?一、摘要:樊哙是个忠勇的猛将,对刘邦自然是死心塌地的跟随,但是刘邦为了给子孙铺平皇权的道路,不得不杀樊哙,刘邦死后,吕后权势日昌,处于自保和被吕后的拉拢,他只能选择归属吕后

  • 磐河之战都有哪些大将参战?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磐河之战,汉朝

    磐河一战是文丑巅峰之战,也是赵云的成名之战,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官渡之战的转折点,有人说是许攸叛逃,有人说是刘备开溜,更多的人说是火烧乌巢。按照《三国志·卷一·武帝纪》的描述,给袁军士气造成重大打击的,是颜良文丑被斩杀:“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遂纵兵

  • 吕绍:后凉第二位国君,最后为何自杀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绍,后凉

    吕绍(?~399年),字永业,略阳(今甘肃省天水市)人,氐族,后凉武懿帝吕光之子,十六国时期后凉第二位国君。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龙飞元年(396年),吕光即天王位,建立后凉政权,立吕绍为太子。龙飞四年(399年)五月,吕绍与兄太原公吕纂率军讨伐北凉,北凉按兵不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