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司马昭为何不杀刘禅?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司马昭为何不杀刘禅?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515 更新时间:2023/12/13 2:00:01

刘禅,即蜀汉怀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魏景元四年,司马昭力排众议发动了灭蜀之战。经过艰苦的奋战,刘禅在山穷水尽之际,只得向魏军投降。投降后的刘禅被迁往洛阳,受到了司马昭的优待。对于自己的对手,而且是魏朝不共戴天的敌人,司马昭为何不杀刘禅,还对他十分优待呢?

一、刘禅的性格让司马昭感到放心。

后人在探讨蜀汉灭亡的原因时,刘禅的个人原因被认为是蜀汉灭亡的重要原因。史书评价他在诸葛亮时期,由于有贤相诸葛亮的辅佐,刘禅就成为循理之君。但是在诸葛亮去世后,受到黄皓等人的蛊惑,刘禅就成为了昏暗的皇帝。

由于刘禅缺乏政治才能,在诸葛亮和他留下的蒋琬费祎去世之后,被迫担当起治理蜀汉的刘禅感到力不从心。他在军事方面依靠姜维,可是姜维穷兵黩武,把蜀汉多年积攒的实力白白浪费。他在内政方面依靠黄皓,可是黄皓弄权腐败,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在魏军发动灭蜀之战前,姜维得知消息,向刘禅报告,请他加强汉中方向上的防御。可是刘禅听从了黄皓的言论,对此不以为然,使得空虚的汉中被魏军轻易突破。在邓艾偷渡阴平时,他派诸葛瞻父子去抵御邓艾,却遭到了惨败。

在邓艾的军队还没有打到成都城下时,六神无主的刘禅竟然听从谯周的强词夺理,主动投降了。当时回援的姜维主力得知让他们投降的消息时,将士们都气得拔刀砍石。可是遇到这样昏庸无能的皇帝,大家又有什么办法呢?

在刘禅投降之后,他的昏庸无能在司马昭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最著名的故事“乐不思蜀”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当时司马昭为了试探刘禅,故意在酒宴上让蜀人表演蜀地歌舞。刘禅手下的人无不流泪,刘禅却嬉笑自若。

这个情景让司马昭看在眼里,对贾充评价刘禅无情,说像这样的君主连诸葛亮都难辅佐长久,更何况姜维了。他故意问刘禅说,还想不想去蜀地。刘禅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也”。司马昭通过对刘禅的考察,明白了刘禅是一个没有丝毫野心的人,对自己和自己的政权毫无威胁,因此才放过了他。

二、刘禅的忠诚部下已经不复存在。

刘禅此人虽然没有野心,但是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在以匡扶汉室为信念的人中,刘禅依然是他们心中的一面旗帜。因此,如果刘禅被这些人掌握在手中,依然可能会发生对司马昭的叛乱,威胁到司马昭的统治。

可是,当刘禅来到洛阳的时候,这种可能早已不复存在了。这是因为在刘禅投降之后,蜀地发生了大规模的变乱。这场变乱首先是由于邓艾和钟会争功引起的,随后由于事态失去控制,成为一场血腥的屠杀。

钟会是灭蜀战役的主帅,担任着主要战场的作战任务。他率领十几万大军攻入汉中,夺取关口,迫使姜维率领蜀军野战主力退守剑阁。在钟会牵制住蜀军主力的同时,也为邓艾创造了战机。邓艾偷渡阴平,直插蜀国腹地,在绵竹打败蜀军最后的主力,迫使刘禅投降。

由于邓艾独断专行,引起了钟会的嫉妒和司马昭的疑忌。姜维又使出诈降计,挑拨钟会除掉邓艾,掌握所有军权,然后发动叛乱。在时机成熟后,姜维再除掉钟会,重新恢复蜀汉政权。就这样,钟会先是捉拿了邓艾父子,送往洛阳。可是自己却反叛未成,和姜维一起被部下所杀,邓艾也死于乱军之中。

这样,整个伐蜀的魏军失去了统帅,完全成为了一支乱军。在监军卫瓘的默许下,对蜀地进行了大肆的洗劫。在这场变乱中,大批对蜀汉政权抱有忠心的臣子遭到了屠杀,这中间就包括有刘禅的太子刘璇。

在大批忠实的部下被杀后,刘禅又被司马昭迁往了洛阳。在离开蜀地后,就算是少数想要恢复汉室的人要帮助刘禅复国,也是做不到的了。这样,昏庸无能的刘禅,没有忠诚复国的臣子帮助,更是对司马昭失去了威胁,司马昭也就没必要去斩草除根了。

三、刘禅的处境可以对东吴进行宣传。

在刘禅投降后,原本是昏庸无能、人人鄙视的君主,却成为了大家争抢的香饽饽。这主要是刘禅个人的象征意义,已经超过了他实际的价值。在姜维眼中,刘禅是蜀汉复国的希望。而在邓艾的眼中,他则是对东吴进行舆论战的有力工具。

邓艾在接受刘禅的投降后,不但没有对他进行威吓,反而对他进行了一番优待的举动。邓艾封刘禅为骠骑将军,对投降的蜀官都有赏。后来邓艾向司马昭解释自己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下一步伐吴做准备。

邓艾在向司马昭的报告写道,建议以蜀汉为伐吴的基地,进行军事准备,顺流而下攻打东吴。为了对东吴发动宣传攻势,建议厚待刘禅,封刘禅为扶风王,留在蜀地。然后把这个情况向东吴君臣进行宣传,来削弱东吴的抵抗意志。

司马昭虽然对邓艾的独断专行产生疑虑,除掉了邓艾父子。但是司马昭对于邓艾报告中的合理建议还是采纳了。司马昭虽然没有封刘禅为王,把他留在蜀地,但是在把刘禅迁到洛阳后,还是封他为安乐公,将他作为对东吴进行舆论宣传的工具。

在对东吴进行讨伐的时机成熟后,司马炎开始了灭吴之战。在前线遭到多次惨败,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吴主孙皓也步刘禅后尘,向晋军投降了。正是有了刘禅的先例,使得东吴君臣选择了主动投降,减轻了晋军的作战难度,减少了军队的伤亡。从这一方面看,司马昭优待刘禅的影响就显现了出来。

结语:

刘禅作为蜀汉的亡国之君,在投降后不但没有被司马昭杀死,反而受到了司马昭的优待。主要的原因是刘禅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手下的忠臣勇将又在蜀汉灭亡的变乱中被杀戮殆尽。这样,刘禅对司马昭和他的政权完全没有威胁,司马昭也没有必要对他斩草除根。

司马昭不但不杀刘禅,还要对他进行优待,这也是为了他的下一步战略行动做准备。在灭亡蜀汉后,消灭东吴统一天下就成为司马氏的主要战略目标。优待刘禅就是为了向东吴进行宣传,减弱东吴君臣的抵抗意志,为军事行动提供便利。在灭吴战争中,由于有刘禅的先例,东吴最后也选择了不战而降。

标签: 刘禅三国

更多文章

  • 明开国六公爵都是谁?为什么没有常遇春?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常遇春,明朝

    明朝开国六公爵是指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封赏的六位功臣,他们分别是徐达、李景隆、刘伯温、马文升、冯胜和常遇春。然而,这六位功臣中却没有汤和,这是为什么呢?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探讨明开国六公爵为什么没有常遇春为核心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明朝开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在明朝建立之前,中国经历了元朝的统治。元

  • 明朝开国六公爵都是什么下场?都善终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开国六公爵, 明朝

    明朝开国六公爵是指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封赏的六位功臣,他们分别是徐达、李景隆、刘伯温、马文升、冯胜和常遇春。然而,这六位功臣中却没有汤和,这是为什么呢?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探讨明开国六公爵下场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明朝开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在明朝建立之前,中国经历了元朝的统治。元朝时期的政治腐败和

  • 代国公主:唐睿宗李旦第四女,出嫁秘书少监郑万钧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代国公主,唐朝

    代国公主李华(689年-734年8月2日),字花婉,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睿宗李旦的第四女,母为肃明皇后刘氏。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武周时,初封寿光县主。神龙元年(705年),出嫁秘书少监郑万钧,有两子四女。唐睿宗复位后,进位永昌公主。唐玄宗即

  • 汉武帝刘彻乳名彘儿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乳名“彘儿”是真的吗?“彘”就是野猪的意思,据说是因为汉景帝曾经做梦梦到汉高祖刘邦叮嘱自己,王美人所生的孩子要取名为“彘”,所以才得此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当时的刘氏皇族对这位刚出生的小皇子并不怎么在意。因为,在封建社会中,有着“立嫡立长”,不管从哪方面来讲,王美人所生的十皇子距

  • 雍正留下的四位重臣,乾隆是怎么清除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清朝

    雍正留下的四位重臣,乾隆是怎么”清除“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乾隆上台后,虽然不喜欢李卫,但又不能太过得罪李卫,只有等他去世之后,下江南看见李卫夫妇的雕塑,下令拆除,以表达心中的不满!01满汉依旧还是朝中大势之争虽然从康熙时代就一直推行满汉一家,但实际上满汉地位却依旧差

  • 周公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奠定了成康之治的基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公旦,周朝

    周公(生卒年不详),姬姓名旦,亦称叔旦。西周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采邑在周,故称周公。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辅佐武王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之弟。周文王姬昌还在世时,周公非常孝顺,忠厚仁爱。

  • 李隆悌:唐睿宗李旦第六子,友善淳朴,博览群书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隆悌,唐朝

    李隆悌(692年—702年),字幼明,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第六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友善淳朴,博览群书。武周长寿二年,夭折,年仅十一岁。景云元年,追赠荆州大都督、隋王,陪葬于桥陵。人物生平多才多艺,天性乐善。率由淳朴,孝敬父母。敬

  • 多尔衮:清初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追封为清成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多尔衮,清朝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

  • 孙权夺取荆州已经达到目的了 孙权为何还要杀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吴,孙权

    对东吴孙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为什么一定要袭取荆州,斩杀关羽?孙权可以说是三国鼎立时期的一代雄主,被后人赞为“坐断东南“。他少年丧父,十九岁时兄长孙策又被人刺杀。自己被迫提领江东基业。对外联合刘备抗击曹操,对内笼络各路势力征讨百越。可以说是一代雄主。曹操也称:“生子

  • 唐太宗征高句丽赢了吗?有过几次?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太宗,唐朝

    唐太宗是唐朝的一位杰出皇帝,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使唐朝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而在征战方面,唐太宗也曾经多次出兵攻打高句丽,这是一段历史不容忽视的故事。公元629年,唐太宗派遣大将李靖率领大军进攻高句丽,但由于高句丽军队的顽强抵抗,唐军未能攻克平壤城。此后,唐太宗又多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