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楚文王是领路之人?噬脐莫及的典故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说楚文王是领路之人?噬脐莫及的典故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172 更新时间:2024/1/23 7:29:15

,芈姓,熊氏,名赀,楚武王之子,母邓曼。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13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前690年,楚武王死于伐随途中。次年,熊赀继位,是为楚文王。楚文王早年受过严格教育,他的师傅是从申国请来的,史称“保申”。因楚武王在位长达51年,所以楚文王继位时已人到中年,其性格是锋芒毕露的。《楚史》记载:“楚文王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于郢(今宜城楚皇城),也许这是楚武王的遗命而由楚文王付诸实施的。”《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称:“或正式都郢乃在此时(楚文王元年),而事实的迁郢则在十年前(武王晚期,公元前703至前699年)”。

领路之人

楚武王非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为他专门请来洋家教:申国人葆申。申国在今陕西一带,早些年也是少数民族部落,后来与周王室通婚,从而摆脱二等公民的境地。因此,申国虽然是一个小国家,但其受中原文化熏陶已久,在楚武王眼里,也算是先进性文化的代表。葆申性格谨慎,兢兢业业地教导楚文王,不在话下。后面这位学富五车的学者还会有出彩的表演。

楚文王接班时,已经是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应该说,父亲武王留给他的是一份丰厚的遗产:一套精明能干的领导班子,一支能征善战的威武之师。这让楚文王做起事来,显得称心如意。比如,为了更好的“观政中国”,楚文王一上任就进行迁都,把首都迁到了郢(今宜城楚皇城),这件庞大的工程就完成得相当顺利。比如,楚文王相当长时间都亲自率部在外面南征北战,家里的事情被一班文臣们治理得井井有条。

与治理国家相比,楚文王指挥军队冲锋陷阵的兴趣似乎更大一些。楚文王二年(鲁庄公六年,公元前688年)冬天,楚文王举兵北上讨伐申国(故址在今河南南阳)。楚、申之间有邓国(在今湖北襄樊一带),楚伐申,必须假道于邓。邓与楚为姻亲,当时的邓国国君邓祁侯是楚文王之舅。楚文王虽有伐邓之意,一时尚无口实。楚文王引兵过邓时,邓祁侯说:“楚文王是我的外甥”,于是让他停在邓国,设宴款待他。骓甥、聃甥和养甥请求邓祁侯杀掉楚王,邓祁侯不许,于是三人说:“亡邓国者,必是此人。等到他灭了申国,再来灭邓国,就好像咬噬您的肚脐一样,再也来不及图谋应付了。要杀他,只有乘这个时候。”邓祁侯不听按正规的礼仪接待楚文王后,楚文王继续北上,攻灭了申国,除掉周朝南土最大的一个异姓国,将申变成楚国的一个大县。此时,邓虽幸存,但已危若釜底游鱼。次年春天,楚师在自申返楚的途中伐邓。

此事还衍生一个历史典故“噬脐莫及”。自己的肚脐怎么能咬得到呢?由此比喻做某些糗事,后悔也来不及。唐代诗人胡曾有诗言道:“邓侯城垒汉江干,自谓根深百世安。不用三甥谋楚计,临危方觉噬脐难。”

标签: 楚文王楚国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王肃简介:其所注经学被称作王学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肃,曹魏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东海郡郯县(今山东临沂市郯城西南)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经学家,司徒王朗之子、晋

  • 三国时期蜀汉宰相蒋琬简介: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四相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蒋琬,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蒋琬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

  • 为何说李凤娘是宋光宗的噩梦?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古代,宋朝

    为何说李凤娘是宋光宗的“噩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她凶悍,不是因为她美若天仙,夫君宠爱;她凶悍,不是因为她精于算计,擅长宫斗;她凶悍,是因为她家里有钱、有权,是南宋军队的重要力量。她只为自己代言,从不在意别人看法,她就是南宋最有名的悍妇皇后李凤娘!那么李凤娘为何被称为古代史上罕见的“

  • 三国时期东吴将领潘璋简介: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潘璋,东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潘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

  •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简介: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

  • 曹魏大臣崔林简介:其家族即著名北方大族清河崔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魏,崔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崔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崔林(?-244年),字德儒。三国时曹魏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武城)人。曹魏时期历任邬长、幽州刺史、大鸿胪、司隶校尉、

  • 吕雉是怎么做到用了五不杀以外的方法杀掉韩信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雉,韩信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吕雉是怎么做到用了“五不杀”以外的方法杀掉韩信的?X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他和张良、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其用兵如神,可谓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刘邦抗楚的过程中,韩信是作出重大贡献的,只不过由于韩信功劳太高,正所谓功高震主,所以韩信的结局

  • 历史上最惨的状元,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明朝

    历史上最惨的“状元”,最后怎么死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隋朝时期,朝廷为了能够更好地选拔人才,于是就创建了科举考试制度,此后这种制度就一直在延续着,而科举制也为很多的寒门学子创造了很好的机会,能够光宗耀祖,很多的寒门学子也为苦学十几年就是为了能够中榜,而在历史上却有一位状元却因为科举制

  • 欧阳通:唐朝时期宰相,与父亲欧阳询合称大小欧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欧阳通,唐朝

    欧阳通(625年—691年),字通师,唐朝时期宰相、书法家,太子率更令欧阳询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欧阳通门荫入仕,起家秘书郎,迁中书舍人。历任怀州刺史、卫尉卿、殿中监、兵部尚书、太常卿、刑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同平章事,册封渤海县子。天授初年,授礼部尚书,反对拥立武承嗣

  •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虞翻简介:孙权称赞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虞翻,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虞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日南太守虞歆之子。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他本是会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