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说李凤娘是宋光宗的噩梦?

为何说李凤娘是宋光宗的噩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570 更新时间:2023/12/17 7:15:00

为何说李凤娘宋光宗的“噩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她凶悍,不是因为她美若天仙,夫君宠爱;她凶悍,不是因为她精于算计,擅长宫斗;她凶悍,是因为她家里有钱、有权,是南宋军队的重要力量。她只为自己代言,从不在意别人看法,她就是南宋最有名的悍妇皇后李凤娘!那么李凤娘为何被称为古代史上罕见的“悍妇皇后”?又为何说她是宋光宗的“噩梦”?

皇后自古以来就是贤良淑德、大气稳重。而李凤娘虽然有几分姿色,但她的脾气真的十分火爆、妒气又十分严重,所以李凤娘注定是与皇后的位子无缘的。但为什么李凤娘最后成为皇后呢?这个背后又有多少秘密。

首先李凤娘的出身就十分传奇。据说,她出生的时候,有一大群的黑凤凰聚集在她父亲的营帐外,这是典型的大富大贵之相,所以她的父亲才给她取了“凤”这个字。“凤”中国古代中的百鸟之王,本意为凤凰。由此可以看出李凤娘的父亲对她寄予了厚望。但因为是黑凤凰仿佛已经预示了她注定当不了一个好皇后,只能是一个悍妇;

其次,宋高宗在位的时候,因为患了眼疾,许多太医医治都不见效果,一位相士皇甫坦治好了,所以宋高宗对这位相士十分信任。李凤娘的父亲就请皇甫坦来为他的几个女儿占相,看一下她们的人生际遇如何。皇甫坦一见李凤娘就说:“此女有大富大贵之相。”李凤娘的父亲深信女儿将来必定可以大富大贵,可能还会位居中宫,就想法设法的想要将李凤娘嫁入皇宫。宋高宗听了皇甫坦对李凤娘出身的传说,又想此女真的被占出了“大富大贵”之相,可能真的有当皇后的命,说不定还会皇室带来好运。不如,就将此女迎娶宫中。

李凤娘就这样顺利的嫁入皇室。(这里面可能存在着一个疑问,李凤娘真的被占出了“大富大贵”之相,也就是皇后之相吗?会不会是李凤娘的父亲收买了皇甫坦,让他刻意对宋高宗说自己的女儿有皇后之相,以便将女儿嫁入皇室,稳固自己的家族势力。)

李凤娘的好运还不止于此,宋高宗直接让她嫁给了自己最器重的孙子赵惇。因为赵惇在众皇孙中实在太优秀了,当时的他文武双全,很有政治抱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就被李凤娘收拾的服服帖帖。太子赵愭病逝,宋孝宗与太上皇宋高宗就将太子之位传给了赵惇,直接跳过次子赵恺。李凤娘就这样顺利的当上了太子妃。最后宋孝宗禅位,赵惇登基成为了后来的宋光宗,李凤娘也就顺利的达到女人最高的地位——皇后。

坐上皇后的凤椅以后,李凤娘就彻底释放了自己泼辣凶狠善妒的天性。

有一个小宫女伺候宋光宗洗手,宋光宗当时就夸了这个小宫女的手好看,纤纤玉手、柔若无骨。李凤娘得悉,立即就将那个宫女的手砍下,装进食盒里送到宋光宗的面前。宋光宗做梦也没想到,一双白嫩嫩的手就这样出现在自己面前。这一眼,宋光宗被吓到不轻。可他没想到的是,这次惊吓只是一个开始。李凤娘对于那些跟她争宠或自己看不顺眼的女人,要么将她们赶出宫去、要么就将她们处死。宋光宗对李凤娘这种做法,却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直到他心爱的黄贵妃被处死,宋光宗才真正明白自己的皇后是一个多么凶悍的人,只是当时为时已晚了。黄氏只是一名侍妾的时候,宋光宗就对她十分喜爱。等到他继位皇帝之后,直接将她从一名小小的侍妾,破格封为贵妃。不仅如此,在黄氏生病的时候,宋光宗心疼不已,为她遍寻名医,用尽了名贵的药材还是不见好转。宋光宗也整日魂不守舍、茶饭不思。

直到一个江湖郎中用“冰糖红果”的法子治好了黄氏,宋光宗这才喜笑颜开。据说,这种“冰糖红果”是后来冰糖葫芦的起源,如果你爱吃糖葫芦还要感谢这位黄贵妃。正是这样酸酸甜甜的好东西,将李凤娘的醋坛子彻底打翻。李凤娘趁皇上出宫祭祀的时机,将黄贵妃残忍杀害。宋光宗得知最心爱的女人暴亡,受到的惊吓就更加严重。

宋光宗对李凤娘的宽容与屈服,使李凤娘变本加厉,开始干涉朝政。

但李凤娘没有吕雉武则天她们那样的雄心壮志和政治才干,她干政的目的不过是疯狂的为自己的娘家捞好处。她开创了南宋自成立以来,唯一发生的一件奇葩事——册封娘家三代为王,侄子孝友和孝纯皆官至节度使,安置祖庙的卫兵甚至比太庙的还多。

回家朝拜时,她一次性加封了二十六位亲属、一百七十二位家臣,下到门客也奏请补官。如果只是为娘家封官,也不足以对朝堂造成过于严重的祸害。真正对朝局造成危害的还是李凤娘本人。

实际上在李凤娘还是太子妃的时候,就霸道专权特别喜欢管太子的闲事,指责太子身边的人办事不力,同时还经常挑拨宋高宗、宋孝宗和太子赵惇的关系。有时候甚至气的宋高宗有悔恨之意,想废掉她的太子妃之位。宋孝宗也郑重严厉地对她说:“你应该学习太上皇后(宋高宗的皇后吴氏)的后妃之德,若再插手太子事务,朕就要废掉你!”如果当时宋高宗就废掉了李凤娘的太子妃之位,那么也许宋光宗还能在政绩上有所建树,不至于沦落到宋朝平庸皇帝的行列中。

但悍妇风十足的李凤娘并没有悉心听取公公宋孝宗的严厉教导,学习太上皇后吴氏的后妃之德,孝敬长辈、大度识体、不干预前朝。而是怀恨在心,等到时机来临,将自己所受的委屈报复回去,后来李凤娘有两件事做得非常过分:

其一是李凤娘作为中宫皇后,儿子赵扩自然理应被立为太子,但宋孝宗害怕赵扩受到李凤娘的影响,有一些不好的品质,对于立太子之事一直沉吟不语。

李凤娘对此十分不满,直接顶撞宋孝宗说:“妾六礼所聘,嘉王,妾亲生也,何为不可?”暗示宋光宗不是宋孝宗的亲生儿子,所以宋孝宗才让宋光宗在太子之位上等待那么多年。不仅如此,她甚至还添油加醋地继续说宋孝宗想要谋害宋光宗,致使他们之间的父子关系逐渐疏远。

其二是在皇上病重的时候,宋孝宗特意带珍贵药材前来看望,李凤娘趁机离间,对宋光宗说:“太上官家合药一大丸,俟宫车过即投药。万一有不,其奈宗社何?”意思是宋孝宗可能别有用心,加剧了宋光宗心里对宋孝宗的猜疑。这还不算,直到宋孝宗病危,宋光宗都因为李凤娘的挑拨和阻拦,没去看望宋孝宗一眼。尽管当时朝臣纷纷上书宋光宗应该尽儿子之责、尽仁君之责,去看望宋孝宗。但令人遗憾的是,直到宋孝宗大殓之日,宋光宗都没有出现。宋光宗的大不孝行为,激起了朝野之众怒,朝臣认为宋光宗被皇后已经逼疯了,无法当理朝政,遂拥立嘉王赵扩登基。宋光宗就这样被提前退休了。

?在尚孝的古代,李凤娘如此作为,虽然其目的是出于保住自己的皇后之位,但是采取挑拨宋光宗父子感情的手段,是严重有失妇道的,是令人不齿的。从宋光宗这方面来看,悍妇皇后李凤娘可以说是宋光宗的一个噩梦,一方面毁掉了宋光宗的帝王生涯,一方面对宋朝的国势也间接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标签: 古代宋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东吴将领潘璋简介: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潘璋,东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潘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

  •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简介: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

  • 曹魏大臣崔林简介:其家族即著名北方大族清河崔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魏,崔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崔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崔林(?-244年),字德儒。三国时曹魏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武城)人。曹魏时期历任邬长、幽州刺史、大鸿胪、司隶校尉、

  • 吕雉是怎么做到用了五不杀以外的方法杀掉韩信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雉,韩信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吕雉是怎么做到用了“五不杀”以外的方法杀掉韩信的?X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他和张良、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其用兵如神,可谓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刘邦抗楚的过程中,韩信是作出重大贡献的,只不过由于韩信功劳太高,正所谓功高震主,所以韩信的结局

  • 历史上最惨的状元,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明朝

    历史上最惨的“状元”,最后怎么死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隋朝时期,朝廷为了能够更好地选拔人才,于是就创建了科举考试制度,此后这种制度就一直在延续着,而科举制也为很多的寒门学子创造了很好的机会,能够光宗耀祖,很多的寒门学子也为苦学十几年就是为了能够中榜,而在历史上却有一位状元却因为科举制

  • 欧阳通:唐朝时期宰相,与父亲欧阳询合称大小欧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欧阳通,唐朝

    欧阳通(625年—691年),字通师,唐朝时期宰相、书法家,太子率更令欧阳询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欧阳通门荫入仕,起家秘书郎,迁中书舍人。历任怀州刺史、卫尉卿、殿中监、兵部尚书、太常卿、刑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同平章事,册封渤海县子。天授初年,授礼部尚书,反对拥立武承嗣

  •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虞翻简介:孙权称赞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虞翻,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虞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日南太守虞歆之子。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他本是会稽

  • 东汉末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简介:年轻时曾被蔡邕称为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汉,阮瑀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阮瑀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阮瑀(约165—212年

  • 乾隆为什么总是做些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之举?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清朝

    乾隆为什么总是做些“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之举?这首先得从乾隆皇帝在南巡前所面临的形势开始说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南巡前形势:边疆初定,但江南反清暗流涌动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驾崩,同年弘历即皇帝位,是为乾隆皇帝,清朝进入乾隆时代。此后,正值盛年的乾隆皇帝励精图治,开创出了

  • 杜如晦:唐朝初期名相,与房玄龄并称房谋杜断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杜如晦,唐朝

    杜如晦,字克明,唐朝初年名相,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襄州刺史杜吒之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身京兆杜氏,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幕府谋臣,授兵曹参军。迁陕州长史,从平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迁秦王府从事中郎,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