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义灭亲这个成语出自何时?石碏为何要杀自己的儿子?

大义灭亲这个成语出自何时?石碏为何要杀自己的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827 更新时间:2023/12/19 7:19:56

成语的绝大部分是从古代传承并沿用下来的,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大义灭亲”这个成语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意思是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如北宋时期很有名气的大青天包拯就是这样的人,在面对自己的侄子犯罪之后,一点情面都不留,杀伐果断,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那么,你知道这个成语最初的出处么?这里面包含了怎样的曲折故事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左丘明所著的《左传·隐公四年》有这样的一句话:“子从弑君之贼,国之大逆,不可不除。故曰大义灭亲。”

这句话是谁说的呢?原来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士大夫石碏所说,因为自己的儿子参与了“弑君”事件,故而说出了上面的话“大义灭亲”。

卫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很小的国家,第一代国君为周文嫡九子康叔封。从第一代国君康叔封立国之日算起,这个小国家在历史上一共存在了907年,直到公元前254年,被魏国所攻灭。

在长达907年的历史中,卫国的存在感其实并不强,但是在卫武公时期,卫国一度非常强盛。在周平王东迁洛阳的时候,曾经出兵勤王讨伐犬戎。

根据《国语·楚语》的相关记载:“昔卫武公年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耄而舍我,必恭恪于朝,朝夕以交戒我。”正是在卫武公的励精图治之下,卫国在春秋初年,国力一时鼎盛,成为诸侯之首。

但是一个好国君,却未必是一个好父亲,卫武公就是这样的人,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并没有将自己的治国本事交给自己的儿子卫庄公。卫庄公在位期间,宠信自己的小妾以及她所生的儿子州吁,最终导致了卫国的巨变。

在卫庄公死后,他的大儿子也就是太子完继承了王位,是为卫桓公。两年之后,卫桓公因为州吁骄横奢侈,就罢免了他的职务,州吁便逃离了卫国,结识了郑国共叔段,便与之结盟,想要发动军事政变来取代自己的国君。

共叔段与州吁经历极为地相似,都是各自国君最宠爱的小儿子,但是国君之位并没有落到自己的身上,因此,两个人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刚开始的时候,共叔段想要借助州吁的势力来推翻哥哥郑庄公的统治,失败之后,两人将目标放到了卫国,密谋通过弑杀卫桓公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于是,州吁与共叔段便召集了许多卫国的流民,想要利用这些人发动突然袭击,置卫桓公于死地。在众多的流民之中,就有卫国的士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

在公元前719年,州吁成功弑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君。为了投桃报李,州吁在继位之后,联合宋国、陈国、蔡国等四国替共叔段攻打郑国,然而无功而返。

州吁在弑君篡位之后,特别喜欢打仗,不能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因此他很不受卫国人的拥护。同年的九月,受州吁力邀出山辅助自己的石碏,偷偷地联合了陈国国君陈桓公杀死州吁,并拥立卫桓公之弟公子晋继位,是为卫宣公。

在州吁伏诛之后,石碏的儿子石厚也被人抓住。石碏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使其宰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国。

石碏诛杀石厚这件事情在当时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因为有人希望石碏原谅自己的儿子石厚,毕竟首恶已经伏诛,再多杀其他人已经无济于事。但是石碏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还是杀了石厚来避免其他人有类似的想法。

或许按照某些人的观点来看,石碏的做法未免有点不近人情,都说“虎毒不食子”,诛杀自己的儿子,导致自己死后没人送终,这是一件很令人忌讳的事情。但是于国于家来说,石厚都是应该受到处罚的。

我们常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是这个意思,任何人犯了错,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石碏也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而已。大家说是吗?

标签: 石碏春秋

更多文章

  • 三千精骑灭突厥说的是哪位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唐朝

    “三千精骑灭突厥”说的是哪位名将?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突厥部落兴起前,是柔然汗国的臣属。540年,突厥这个名词初次在中原的史书上出现。隋文帝刚刚建立隋朝时,对北方强大的突厥汗国也是以交好为主要原则。后来,隋文帝在采纳大臣长孙晟提出的“离强合弱,远交近攻”的计策下,把突厥

  • 北宋圣相李沆,他的一生有何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古代,北宋

    北宋“圣相”李沆,他的一生有何经历?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沆(947年-1004年),字太初,今河北省邯郸市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980年,李沆登进士第,先后任职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礼部侍郎、太子宾客,辅导太子宋真宗赵恒。997年,宋真宗赵恒即位,李沆任职户

  • 富察衮代:努尔哈赤第二任大福晋,后期夫妻二人的关系逐渐疏远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衮代,清朝

    富察·衮代,女真族,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继福晋(第二任大福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衮代于1585年嫁与清太祖努尔哈赤为继福晋,后生下两子一女,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衮代去世,死因成谜。衮代曾与清太祖努尔哈赤合葬于福陵,但在顺治元年,多尔衮以衮代曾得罪太祖,将棺

  • 朱檀: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他的谥号为何是荒?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檀,明朝

    朱檀(1370年3月15日-1390年1月2日),明朝宗室,明朝第一任鲁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母为宁妃郭氏。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洪武三年(1370)二月十七日生,同年四月初七日册封为鲁王;洪武十八年(1385年)十月二十一日,就藩于兖州府。洪武二十二年(1390年

  • 古代皇帝赏赐就是赏金千两 这个金是指黄金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皇帝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和黄金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常说“赏金千两”,真的有1000两黄金吗?其实在中国很早就有了冶炼金属的技术了,但是大多数人可能不太清楚这方面的历史,那我们就来详细地说一说,在夏商时期其实就已经开始用金器了。但那个时候的生产力还是很低的,从而想要把

  • 项羽当初分封了十八路诸侯 项羽最后为何落到众叛亲离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项羽,分封

    对项羽和分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分封18个诸侯王,为何都不帮项羽?项羽这个人,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都认为他之所以输给刘邦,都败在了那个优柔寡断的个性上,不然一场“鸿门宴”中,他若是要了刘邦的命,也不至于有了后来的“楚汉之争”。然而项羽除了这些之外,也不得不承认他有着将帅

  • 汉灵帝十岁?他在位时是哪个宦官弄权?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灵帝,汉朝

    汉灵帝宦官谁弄权?在中国历史上,汉灵帝时期的宦官曾经掌握了朝廷的实际权力。那么,究竟是哪些宦官在汉灵帝时期弄权呢?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汉灵帝时期是东汉朝代的末期,政治腐败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宦官利用自己在宫廷中的特殊地位来谋取政治利益,掌握了朝廷的实际控制权。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宦官就

  • 朱三太子是谁?真的是朱慈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三太子,明朝

    朱三太子朱慈炯的真实性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物被称为“朱三太子朱慈炯”,他被认为是明朝的一位皇子。但是,这个人物的真实性一直备受争议,那么,究竟朱三太子朱慈炯是真的吗?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朱慈炯是明朝第16位皇帝永乐帝的孙子。他在永乐年间出生,因为父亲早逝,所以由祖父永乐帝亲自抚养成人。后来,他被封

  • 朱三太子是什么身份?指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三太子,明朝

    朱三太子是谁?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物被称为“朱三太子”,他被认为是明朝的一位皇子。但是,这个人物的真实身份一直备受争议,那么,究竟朱三太子是谁呢?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朱慈炯是明朝第16位皇帝永乐帝的孙子。他在永乐年间出生,因为父亲早逝,所以由祖父永乐帝亲自抚养成人。后来,他被封为“朱三太子”,并被

  • 陆逊打过败仗吗?分别是什么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陆逊,东吴

    陆逊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三国时期为吴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在他的军事生涯中,他也曾经历过失败的挫折。那么,陆逊打过败仗吗?下面将为您介绍。一、赤壁之战首先,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陆逊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次著名战役,当时孙权联合刘备,共同对抗曹操的强大军队。在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