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韩非的结局,韩非究竟是被谁害死的?

历史上韩非的结局,韩非究竟是被谁害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419 更新时间:2024/3/1 1:46:53

在《大秦赋》剧情中,韩非最终喝下一杯毒酒身亡,但就在韩非刚死,赵高过来传信,说是嬴政已经赦免了韩非,但是一切都为时已晚,韩非已经死了。但对于在历史上的这件事情,对于韩非的死,却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对于韩非究竟是被谁害死的,也都有很多不同的意见。那么韩非的死究竟算是谁造成的呢?是李斯的嫉妒还是嬴政的疑心?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历史上韩非的结局

历史上,韩非后来被韩王指定为韩国使臣出使秦国,嬴政终于见到了心中的爱豆。但两人见面的场景并没有那么美好和激动。钱钟书曾说,你觉得一个蛋好,为什么一定要去见生下这个蛋的母鸡呢。意思是,文章就如别人下的蛋,文章好就可以了,没必要非要去见作者,那不一定是好事。类似多年前网恋后的见光死吧,有的人在网络上人格魅力无敌,可让你见到真人,却大失所望。

韩非是韩国人,他是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思想闪烁金光,著作留芳千年。可嬴政也是一个极其有自己想法的人,而且还特别强势和霸权。欣赏一个人的才华是一回事,听不听他的话又是另一回事。

要说韩非也不是书呆子,他对天下大势的判断也是相当有远见的。当年李斯离开学宫时,韩非就对他说过,其他国家都不是秦国的对手。可,谁不爱自己的故国家园呢?嬴政的志向一向是统一六国。而要统一,就要有流血牺牲,有人家园不存,妻离子散。嬴政要打韩国,韩非却要存韩。无法愉快地聊天。

李斯担心韩非如果得嬴政重用,影响自己的地位,于是趁机插了一脚,给嬴政打小报告说,韩非的心根本不在秦国。而以韩非之才能,如果放他回韩国,被别国所利用,将对秦国不利。于是嬴政将韩非投入监狱。

李斯赶紧给韩非送毒药,让韩非自杀。就怕嬴政反悔不杀了。一代大才韩非,就这样死于老同学之手。偿若韩非多活几年,定会留下更多的著作学问,供后人研学,批判性吸收。

而李斯其人最后也没得善终。嬴政生前,他位极人臣,享世间最尊贵的荣华。嬴政死后,他被赵高与秦二世胡亥腰斩,夷三族。一生的荣华在水中,明亮似有一切,却不堪一击啊。

2、李斯和韩非关系如何

若《大秦赋》中李斯这段兄弟情深的戏是史实,那么个人真的要大骂,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李斯明明是在害一个人,却又要对方到死都将他当兄弟,不但害人,还要害人心。

李斯、韩非子虽然同出法家,但是他们在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步骤上、执政方向上又有很大的争议与分歧。公元前233年,韩非子受韩王所托出使秦国。韩非子不但上书秦王政《存韩论》提议别先灭韩国,直接推翻李斯之前先灭韩国的主张,还带来区别于李斯所代表的“法治”派思想“术治”。

什么是“术治”?韩非子是这样解释“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术”要求掌权者加大对官员队伍的选拔、考核,进而保持官员队伍的高效率,建立的前提理论是“国家最大的威胁不是百姓而是乱臣”。这跟李斯代表的“法治”派约束目标以老百姓为主,有着较大差别。

韩非子的主张则是“法治”和“术治”相结合,认为“……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君主如果不用术治,就会受到大臣的蒙蔽,如果没有法治,臣子就会作乱。秦王政非常满意韩非子的“法治”和“术治”结合,曾对其高赞道:“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3、历史上是谁害死韩非的

可能也正是秦王政对韩非子的喜爱惹恼了李斯,让李斯感觉到自己的地位不保,他要反击。《韩非子·存韩第二》中的:非之来也,未必不以其能存韩也,为重于韩也。辩说属辞,饰非诈谋,以钓利于秦,而以韩利窥陛下。

李斯在秦王政喜欢韩非子的关头,点出韩非子最大的弱点他是韩臣,他出使的目的是不要让秦国灭韩。这话一说非常高明,纵使此后韩非子说得再好,都会被预判成别有用心。也正是因为李斯的这些话,直接促使秦王把韩非子给关监狱。

而韩非子进监狱后,李斯开始了他的“追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後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李斯叫人给韩非子送了杯毒酒,逼迫其喝下。但是韩非子并没有在《大秦赋》中那么洒脱,他是极力向监官要求见秦王政,试图说服秦王政不要杀自己。可惜他喊破嗓子,秦王政在他在世的时候也没能见他。直到韩非子已经死了,秦王政这才想通,要留下韩非子,可惜一切都晚了。韩非子已经命归上天!

李斯虽有才,但是心胸狭隘,他装不下一个韩非子,也就难怪最后要跟太监赵高为了争权夺利“狗咬狗”,落个腰斩下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最爱的女人是谁?刘备挂念一生的美女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有一句经典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意思就是说兄弟如手足一样,是不能代替的;而妻子就像衣服一样,随时都可以旧换新的。作为中山靖王滞后、蜀汉先主的刘备当然是敢说敢做,果然是换妻如同换衣服一般。不过细细看来,刘备一生不停的换老婆并不仅仅是好色那么简单,因为刘备的这

  • 西北军阀董卓如何入京?董卓入京带了多少兵马?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董卓夺取天下大权仿佛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董卓有西凉二十万大军作为后盾,朝中谁敢不从就杀掉谁。其实,当董卓入京之时,带了多少兵马呢?在演义中没有明确表示,只是说“得诏大喜,点起军马,陆续便行”,也就是说董卓的军队是分批前进的,作为西凉是朝廷边关重地,担负防御外族

  • 是谁发明了造纸术?造纸术如何传到外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今湖南耒阳县)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只是一个小宦官。章和二年(88年),章帝驾崩,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中常侍是东汉地位较高的宦官,负有传达皇帝诏令和掌管文书之责。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当时的纸张还有些粗糙,蔡伦总结

  • 烽火戏诸侯是哪个君主?烽火戏诸侯是为博谁一笑?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博得宠妃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中,国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如果国王把国家权力当作儿戏,为所欲为,最终只能导致自己的灭亡。

  • 齐白石简介,齐白石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齐白石大家第一印象应该就是他的虾了吧,是真的厉害,齐白石的画虾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非常了不得,现在更加的是价值无法估量,其实画虾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齐白石这么著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

  • 海明威为什么自杀,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海明威其实大家也知道的他还是十分著名的,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还是多多少少知道这个人的,但是大家熟悉海明威的人也知道的,那就是海明威最后却选择了自杀,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这个海明威为什么自杀吧,感兴趣的网友可别错过了,一起来分析揭秘

  • 秦始皇是吕不韦和赵姬所生吗,秦始皇嬴政的身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对《大秦赋》中,嬴政求吕不韦的这场戏感到不解,认为有损嬴政形象。不过实际上,当时嬴政只有10岁出头,还没有继位为秦王,而吕不韦是秦国丞相,小孩想法天真,有恐惧之情都是很正常的。只是剧中让张鲁一讲出这样的话,实在有些违和感。那观众都很好奇嬴政究竟是不是吕不韦和赵姬所生,这件事在历史上到底是如何

  • 秦始皇手下的名将都有谁,秦始皇手下十大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秦始皇的事情,大家也知道的秦始皇能统一六国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他手下的文臣武将的功劳也是不能少的,那么秦始皇手上的名将都有谁呢?这个问题值得探究,下面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吧,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1、王翦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

  • 去看兵马俑有哪些忌讳,来讲讲有关兵马俑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兵马俑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民间也是充斥着各种和兵马俑有关的传说故事。因为大家并不清楚秦始皇为何会在他的皇陵放上如此之多的兵马俑,所以这便让兵马俑的神秘感油然而生。有网友在网上询问去看兵马俑有哪些忌讳,其实只要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大家还是要抱着一颗平常心看待。那下面就来讲讲有关兵马

  • 栎阳公主究竟存不存在,栎阳公主据说是秦始皇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王贲和栎阳公主的故事,很多人都说这个王贲好像割掉栎阳公主的那个,那么这到底是哪个呢?这个王贲到底是怎么杀栎阳公主的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呀!王贲割掉栎阳公主的私密部位呗,但是这个都是小说什么电视剧虚构的,真正历史上的栎阳公主其实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