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锦衣卫是干什么的?谁建立了明朝锦衣卫这个部门?

明朝锦衣卫是干什么的?谁建立了明朝锦衣卫这个部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04 更新时间:2024/1/24 7:32:50

导读:朱元璋在广纳英才、设立都察、废除丞相三管齐下后,马上走出第四招:设锦衣卫。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的争斗,以两败俱伤结局收场让朱元璋很是震惊,震惊之余,朱元璋撤销了“罪魁祸首”“丞相”这一职位和中书省机构,还开始了一项令朝野上下闻之骨悚然的新发明创作锦衣卫

锦衣卫亦即秘密特务组织及刑狱机构。是啊,身世坎坷的朱元璋生性本就多疑,在贵为人主之后,给朝中大臣们这一搅和,更是缺乏安全感,生怕臣下对自己不忠,更担心千辛万苦得来的江山与荣华富贵会化为乌有,因而他时时处处充满戒备之心,对臣下的一举一动都不放过。他不仅要求大臣们当面对他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忠贞不贰,就是出朝回府之后的言行也要在他的监视与掌握之中。为此,朱元璋煞费苦心,派出密探四处巡视,保证以最快的速度向他汇报各位大臣的动向。

于是,聪明绝顶的朱元璋决定以锦衣卫来为自己保驾护航。《水东日记》曾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典型地反映了朱元璋手下密探的厉害:大臣钱宰受命编纂《孟子节文》,连日劳作,自感非常疲倦,一日散朝回到家后诗兴突发,成诗一道云:

四鼓咚咚起着衣,

午门朝见尚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

睡到人间饭熟时。

这本是一篇信笔之作,诗成之后,钱宰也就宽衣歇息了。没想到第二日上早朝时,朱元璋一见钱宰就笑着说:“昨天爱卿作了一首好诗啊,可是寡人没有嫌你上朝‘迟呀,是不是用‘忧字更好一些呢?”这一番话说得钱宰心惊肉跳,连忙磕头谢罪,心中暗自庆幸,多亏昨日还没有胡言乱语,否则今天此头就难保了。

朱元璋如果仅仅派亲信四处刺探臣下的隐私,显然还不足以对朝野构成严重威慑。起初。朱元璋任用的亲信密探名曰“检校”,任务是专门负责侦察探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之事,及风闻之事,事无大小,全部上奏。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四月十六日,着名的皇家特务衙门锦衣卫正式挂牌。所谓“卫”者,皇帝亲军之谓也,但锦衣卫的使命主要不在于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而且专掌不法风闻之事。锦衣卫随驾出行。这些衣着华丽的男人最初只是皇家的仪仗队,日后却慢慢演变为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特务机构。

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其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一个顿号,基本上把锦衣卫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部门。负责执掌侍卫、展列仪仗和随同皇帝出巡的锦衣卫,基本上与传统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其中比较着名的为“大汉将军”。这些人虽名为“将军”,其实只负责在殿中侍立,传递皇帝的命令,兼做保卫工作,说白了,就是皇宫大殿上的桩子。

当然,这些“桩子”也非等闲之辈,一般都是牛高马大,虎背熊腰,而且中气十足,声音洪亮,从外表上看颇有威严,对不了解明廷底细的人有一定的震慑作用。至于“巡查缉捕”,则是锦衣卫区别于其他各朝禁卫军的特殊之处,也是它为什么能被人们牢牢记住的原因。其实朱元璋建立锦衣卫的初衷也只是用来卤簿仪仗,但后来由于他大肆屠戮功臣,感觉传统的司法机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使用起来不太顺手,于是将锦衣卫的保卫功能提升起来,使其成为皇帝的私人警察。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镇抚司,其中北镇抚司专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其统领官称为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普通军士称为校尉、力士。

校尉和力士在执行缉盗拿奸任务时,被称为“缇骑”(大家对这个名词一定很熟悉)。缇骑的数量,最少时为1000,最多时多达6万之众。锦衣卫官校一般从民间选拔孔武有力、无不良记录的良民入充,之后凭能力和资历逐级升迁。同时,锦衣卫的官职也允许世袭。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锦衣卫的设立,为愿意充当御用爪牙的臣子提供了真正的用武之地。不少人因此而受到朱元璋的宠任,如高见贤、夏煜、杨宪和凌悦均以“伺察搏击”驰名一时,就连功高盖世的公侯都惧之三分。而他们却博得了朱元璋的欢心,朱元璋曾得意扬扬说:“唯此数人,譬如恶犬,则人怕。”这一比喻是十分贴切的,为了保住朱氏社稷,朱元璋可谓煞费苦心,不惜采用“以毒攻毒”的手段,用邪恶的方式来遏制群臣。事实证明,锦衣卫确为朱元璋铲除异己、大肆屠戮的得力帮凶。朱元璋大杀功臣,罗织大狱,绝大多数都是锦衣卫的干将承旨而为。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是为了监视各级官吏的不法行为。皇帝本人不可能事必躬亲,去认真审理锦衣卫吏员所告发的每一件案情,因而定罪与量刑就完全掌握在锦衣卫官吏之手。朱元璋特别喜欢使用酷刑,锦衣卫官吏在实际运用中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古语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重刑之下,求死不得,焉能不诬?因此,锦衣卫就成为这些皇家特工发泄淫威、任意胡为的工具。

锦衣卫的工作职责除了侦察各种情报、处理皇帝交付的案件外,另一项着名的职能就是“执掌廷杖”。廷杖制度是皇帝用来教训不听话的士大夫的一项酷刑。一旦哪位倒霉官员触怒了皇帝,被宣布加以廷杖,他就立刻被扒去官服,反绑双手,押至行刑地点午门。在那里,司礼监掌印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一左一右早已严阵以待。受刑者裹在一个大布里,随着一声“打”字,棍棒就如雨点般落在他的大腿和屁股上。行刑者为锦衣卫校尉,他们都受过严格训练,技艺纯熟,能够准确根据司礼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的暗示掌握受刑人的生死。如果这两人两脚像八字形张开,表示可留杖下人一条活命;反之,如果脚尖向内靠拢,则杖下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杖完之后,还要提起裹着受刑人布的四角,抬起后再重重摔下,此时布中人就算不死,也去了半条命。

相对于杖刑、夹棍等刑罚,厂卫不常使用的几大酷刑可就令世人不寒而栗了,在几大酷刑中,刷洗、油煎、灌毒药、站重枷能把人折磨得死去活来,生不如死。

刷洗:就是将犯人脱光衣服按在铁床上,用滚烫的开水浇在犯人的身上,然后趁热用钉满铁钉的铁刷子在烫过的部位用力刷洗,刷到露出白骨,最后直到犯人死去。

油煎:类似于后来的铁烙铁。将一口平的铁盘烧热后,将人放在上面,不到片刻,就将犯人烧焦了。

灌毒药:特务们灌一次毒药,然后喂一次解毒药,然后再灌另一种毒药,直到将犯人毒死,目的是使犯人尝遍了死的恐怖和痛苦,特务们从旁观赏。

站重枷:明代的这一刑法很特别,戴枷之人必须站立,不准坐卧。枷的重量超过常人体重,最重曾经做过300斤的大枷,给犯人戴上后几天就得活活累死。据明朝野史记载,厂卫杀人的酷刑还有剥皮、铲头会、钩肠等。据说,这些刑罚又要胜过以上所说的几种酷刑。

锦衣卫直接受命于皇帝,其他官员无权干涉他们的所作所为。因此,锦衣卫事实上就有了一把至高无上的保护伞,其飞扬跋扈的程度甚至可以不把三法司放在眼里。但为了遮挡天下人的视听,锦衣卫往往将审理好的结果交给刑部。因此,在当时人眼中,锦衣卫及“诏狱”成为最高的刑法审理机构。“法司可以空曹,刑官为冗员矣!”三法司的职能与权力为皇帝及锦衣卫所剥夺,实际上导致了朝法制系统的破坏,朝廷法权竟成为锦衣卫官吏胡作非为的工具。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和珅有多少个女人?和珅身边的九大美女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中国历史上第一贪官,恐怕人们想到的就是和珅。的确,和珅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说起和珅人们又会想起王刚,因为王刚演了一百六十八集有关和珅的电视连续剧而被称为“当今第一和珅”。通观王刚所扮演有关和珅的电视连续剧,人们不难看到,和珅大都是光棍一条,只有电视连续剧《梦断紫禁城

  • 崇祯是怎么死的,崇祯的遗诏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还有一份遗诏也非常特殊,那就是末代皇帝崇祯的遗诏。之所以说这份遗诏非常特殊,是和别的遗诏相比有许多不同:它虽然是崇祯自己写的,却是他上吊前写的;它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衣襟上;它不是用笔墨写成的,而是崇祯咬破手指,以指当笔,用自己的鲜血写成的。这份遗诏的发布对象也很特别:它不是向自己的臣民交代后

  • 诸葛亮怎么死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怎么死的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见“不奉法度&rdqu

  • 雍正皇帝怎么死的,雍正皇帝暴死的四大假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皇帝暴死的四大假说(图)公元1735年,即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代帝王雍正帝在圆明园驾崩了。公元1735年10月8日凌晨,即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代帝王雍正帝在圆明园驾崩了。《雍正起居注册》记载着雍正帝死前三天的活动情况:八月二十一日丁亥,上不豫,仍办

  • 孝庄皇后色降了洪承畴?孝庄皇后嫁给多尔衮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孝庄皇太后一生经历过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皇帝福临、康熙皇帝玄烨四代帝王。皇太极是她的丈夫,福临是她的儿子,玄烨是她的孙子。她富于魅力和心机,又颇具政治才干,但却满足于躲在幕后,辅佐儿孙。十三岁出嫁,为皇太极生育子女最多孝庄皇太后出身于蒙古科尔沁草原的博尔济吉特部落。当时,蒙古人和女真人一样,个人与

  • 陈世美与秦香莲的故事,陈世美是不是负心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后人的心目里,陈世美是一个符号,他代表了天下所有薄幸负心的男人。陈世美的形象是通过传统戏曲《铡美案》而广为人知的。在该剧中,陈世美欺君罔上,抛父弃母,杀妻灭子,最终为正义的化身包拯所正法,永远钉在了道德的耻辱柱上。然而,真实的历史却是另外一番样子。据《均州志·进士篇》和《湖北历史人物

  • 清朝的八大铁帽子王是哪八个?清朝“八大铁帽子王”的最后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的八位铁帽子王是谁?清朝历史上有八位权势赫赫的王爷,他们在开国创业过程中战功最多、勋劳最大,所以他们的王位也是一辈传一辈,不降不除。如果因事被革除爵位,可由本家其他子孙继承。本家假若无人,还可以由旁支子孙袭封。这叫“世袭罔替”,俗称“铁帽子王”。这

  • 严嵩真是一个奸臣吗?明朝的严嵩是什么样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一提起严嵩,人们就会说他是个大奸臣。《明史》把严嵩列为明代六个奸臣之一,说他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窃政二十年,溺信恶子,流毒天下,人咸指目为奸臣。”在民间,严嵩就是一个作恶多端、陷害忠良、千夫所指、遗臭万年的大奸臣。中国人有个两分法,不

  • 白起好像叫什么万人屠,白起为什么叫万人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白起,白起的名气在历史上也还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家也对他的了解就很多了,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白起好像叫什么万人屠,那么这个叫法是什么意思呢?还有这个万人屠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可以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了!1、白起为什么叫万人屠白起被叫万人屠就是因为在长平之战坑杀了40多

  • 历史上真有马永贞吗?马永贞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真有马永贞吗?39集近代传奇题材电视剧《马永贞》,这部由鞠觉亮导演,陈国坤、樊少皇、徐熙颜等众多明星联袂演出的电视剧再次使马永贞成为荧屏热点。这部根据马永贞原型拍摄的电视连续剧,讲述了民国初年,出身于武术世家的马永贞凭借着自己一身的武艺和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与上海两大帮派展开了一场天翻地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