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宾是谁,张宾为何会放弃汉人政权,转而投奔胡人政权

张宾是谁,张宾为何会放弃汉人政权,转而投奔胡人政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595 更新时间:2024/1/4 20:57:32

张宾是谁,可见于《晋史》,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元勋、政治家在正统中国政权空缺的时候,士人选择胡人政权,尤其是汉化很深的胡人政权,是很正常的。他们也受到忠诚爱国思想的影响,会尽全力协助这个政权。

此外,魏、南北朝时期实行了“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在晋朝很难跻身高门大户这个行列,即使弘农杨氏这些高门大户,因为他们到达东晋较晚,所以他们的待遇仍然不高。何况,北方其他的式微士族呢。因而选择一个高度中国化的胡政权反而会使他们成为新政权中高门大户。所以不仅北方寒门,即使是北方氏族,投靠胡人政权的也不在少数。

张宾便不算是出身寒门,父亲张瑶是中山太守,不得志,因病免官。

永嘉之乱之后,中原大乱。当时,石勒是汉国主刘渊的一个将军,张宾很会看人,对他的亲戚:说:“我见过许多将军,只有胡将军(

石勒是胡,人,所以张宾称他为胡将军)能和成大事。后来,他投奔石勒当了一名谋士,但起初他没有得到重用。

在永嘉第四年(310年),石勒进军

江汉,并计划长期据守。张宾不同意,并希望石勒回到北方。石勒没有接受张宾的意见。结果,石勒军中缺粮,遭到王导率领的晋军的袭击,损失惨重。石勒不得不接受张宾的建议,率军北归。

永嘉五年(311年)正月,石勒率军北渡沔水,攻战许昌。从那以后,石勒对张宾言听计从,而张宾也成了头号谋士。

永嘉六年(312年)二月,石勒大军准备南攻建业。镇守建业的司马睿集结士兵,又派杨威守军纪瞻都督诸军,当时大雨滂沱,汉军因饥病伤亡惨重,军事形势十分紧急。

石勒召集部下商讨对策。史刁膺,主张等待晋军队撤离南方后伺机而动,但石勒肯定拒绝了。夔安,孔苌,支雄和其他人都向石勒提出了建议,但石勒并不满意。最后,石勒问张宾:“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张宾首先否定了石勒投降的可能性,指出石勒是西晋毁灭的罪魁祸首,投降不可取。“将军攻陷帝都,囚执天子,杀害王侯”其次,张宾指出,石勒的发展应以华北,特别是重镇邺城为重点。“邺有三台之固,西接平阳,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势,宜北徙据之。”另外,张宾认为晋军不会追击,可以安全撤退。“晋之保寿春,惧将军之往击尔,今卒闻回军,必欣于敌去”。

石勒在实力扩张后,所面对又一强敌,就是晋幽州刺史王浚。那时,王浚骄侈。石勒一直想吞并他,所以他向张宾征求意见。张宾指出:

王浚表面上是晋朝的大将,实际上却有篡位谋反之心,希望得到石勒的支持,还不如先向他投降,让他失去防备,然后趁机进攻。石勒依计行事,果然攻下了幽州。

标签: 张宾是谁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之墓在哪?墓中发现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之墓

    三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他就是政治军事造诣特别高的诸葛亮,诸葛亮一生可以说是声名显赫,而诸葛亮之墓,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永恒的谜。据说南阳诸葛亮墓中有许多珍宝,诸葛亮把他生前用过的所有物品都放进了墓中。据说,只要能得到其中的一件就会受益无穷。所以传说里面设置了很多

  • 清代名家,娄东派诗人吴伟业介绍及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代末年参加过复社,官至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意见不合,辞官归隐。明亡后,清世祖福临强迫他入京,他也就降清出仕,一年后,他借口母病还乡,就再没有出仕过。他在当时的诗坛上很有名,取法盛唐谐大家以及后来的元白,号为“娄东派”。他的思想基本上属

  • 王允是怎么死的,王允明知汉室起数将尽,为何依然不改其光复汉室之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允是怎么死的

    王允是怎么死的,可见于《后汉书》,王氏家族是山西名门,世代在朝廷身居要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很高。王允自小就立志高远,长大忧国忧民,造福东汉。后汉书记载:允少好大节,有志于立功,常习诵经传,朝夕试驰射。虽然他出生在世族,但他生活并不奢侈,而是充分利用家里的良好环境,饱读诗书,泛阅经传,发愤图强。十

  • 顾炎武介绍,他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顾炎武

    清朝初期,坚持民族气节的诗人首推顾炎武。顾炎武在当时的学术界远比他的诗名为高。在民族斗争激烈的时代里,他的诗写胸臆,洋溢着为恢复汉族的统治权而战斗的热情。他初名绛,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别号亭林:一度曾化名蒋山佣,江苏昆山人。明末曾参加过复社。清兵入关后,在江南地区先后参加过南明福王的抗清和昆山

  • 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诗词有什么特色?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纳兰性德

    清初诗人有钱澄之、杜璿、周亮工、吴兆骞、赵执信、吴嘉纪、朱彝尊、陈维崧和纳兰性德等。他们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某些方面也各有成就。在这些诗人当中,有的词写得比诗好,如纳兰性德、陈维崧、朱彝尊等人便是。纳兰性德(1654-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出身于贵族家庭,三十一岁早死,生平为人谨慎

  • 韩明浍简介,韩明浍是怎么靠着谋略成为首阳大君心腹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明浍简介

    韩明浍简介,韩明浍早年才华横溢,屡遭科举失败。后来受好友推荐,担任首阳大君(后来的朝鲜世祖)的卤簿。后成为首阳大君的心腹谋士,受到首阳大君的高度重视。朝鲜文宗在位仅两年就去世了,王位传给了他12岁的儿子李弘暐,也就是后来的端宗。尽管国王年幼,但有金宗瑞和皇甫仁等大臣辅国,国家有条不紊。然而,一个野心

  • 徐渭是一个怎样的人?明代三才子下场竟然如此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徐渭是一个怎样的人

    谈到中国明朝的人才,也许很多人会首先想到著名的“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在其中最为人熟知。但是,如果我们看看明朝的整个历史,能称得上顶尖的是解缙、杨慎、徐渭,合称为“明朝三大才子”。其中,徐渭是古往今来的第一才子,但也是历史上最悲惨的才子之一,那徐渭是一个怎样的人?徐渭是一个怀才不遇、生性狂放、多

  • 张镇芳简介,为何说张镇芳是乱世时期的治国之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镇芳简介

    张镇芳简介,张镇芳祖父张致远,饱读诗书,应童子名列前茅的,事业很有前途。但县放出风声,意图索贿。张氏向来“求仁自强,耻于趋邑宰门”,所以之后无意仕途。父亲张瑞祯,一生苦读。“寒窗四十年,破壁晚登龙”,五十多岁才通过地方考试,成了一名族人;张镇芳母亲刘静斋是兵部侍郎漕运总督的姑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 范蠡陶朱公,范蠡被称为陶朱公的原因,陶朱公的生意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范蠡陶朱公

    公元前536年,范蠡陶朱公出生在楚国宛地的三户邑,虽然他出生贫穷,但他从小就聪明睿智,内有丘壑,关键是他有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不幸的是,那个时候,楚国政治黑暗,官员选拔极为严苛,非贵族不得当官。由于无法施展才华,范蠡结识了楚国名人文种,并结为知己。之后,两人便一起商量着离开楚国,投实现他的政治抱负

  • 慎郡王允禧,慎郡王允禧同雍正和康熙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慎郡王允禧

    慎郡王胤禧从小就淡泊名利,对政治毫无兴趣。反而一直致力于文人雅事。擅长书画,擅长山水花卉。“笔法通雅,画风淡”,山水在被评为“本朝宗藩第一”的盛赞,也是一位诗人,高宗把他的诗列为“国朝诗别裁之首,以代钱谦益者”。雍正帝继位后,对允禧,这个多才多艺的弟弟非常照顾。雍正八年二月,20岁的允禧被封为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