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阁十一功臣是中国西汉时期十一位名臣的总称,后人将简称为麟阁。甘露三年(前51年),汉高祖宣帝因匈奴归降,忆起昔日辅佐功臣,使人在麒麟阁画下十一位功臣的画像,以示纪念和褒奖。有“功成画麟阁”“谁家麟阁上”等诗句流传,以为人臣荣耀。
而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是三朝元老霍光。
汉武帝元狩六年,一代名将霍去病逝世。他的去世影响了因外戚关系攀缘而进的霍光,他的政治生涯也变得艰难起来。从那以后,他当了20多年的奉车都尉。虽然“出则奉车,人侍左右,出入禁闼”,但实则不能参政,没有实权,也一直未被提拔。
霍光失了依靠,只好规规矩矩,养成了谨小慎微的习惯,上朝时也走同样的路线,甚至停在位置都固定不变。霍光的做法赢得满朝文武百官的钦佩,深得武帝信任。
征和二年(前91年),巫咒之祸发生,卫太子死后,武帝改幼子弗陵为太子。后元第二年(87年)春,武帝病危。在病床前,任命霍光为大将军、金日磾、上官桀等人共同辅佐幼帝。次日,武帝崩,太子弗陵即位,年仅8岁,为孝昭帝。从那以后,直到孝宗二年(前68年)节,霍光一直担任大司马将军兼尚书事,同样是政权的实际统治者和决策者。在掌权之前,霍光“谨小慎微”,“性端正”,而掌权之后,霍光正是靠着这一点,逐渐在汉朝中央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昭帝刚登基的时候,宫里经常发生怪事。霍光担心皇帝的玉玺丢失,就把尚符玺郎叫来,让他交出自玉玺。尚符玺郎不肯,霍光想抢来。尚符玺郎按剑道:“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还给他加了两级俸禄。
霍光上台后,第一个措施就是解决武帝末年的民不聊生和“盗冦四起”的问题。
而且改善了汉武帝时期的苛暴之政,汉武帝多用深刻用法的大臣。他们“奸猾巧法,转相比况”。霍光鉴于此,“行宽缓,欲以说下”
可以说“昭帝之政治,即霍光之政治”(《秦汉史》,第65页)。而且汉宣帝即位后,不但没有立即从霍光手中接过政权,反而进一步推行霍光政策。历史上著名的“昭宣中兴”与霍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霍光废昌邑王立宣帝后,侍御史严延年上书弹劾霍光,“擅废立主,无人臣礼,不道”。大家都在为他捏一把汗,霍光却没有因此而责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