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建安七子是谁?其中王粲的作品有哪些?

建安七子是谁?其中王粲的作品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48 更新时间:2024/1/22 20:14:05

建安时代的作家除了曹操父子外,最著名的是曹丕《典论论文》中所列举的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徐干、应瑒等七人,号为“七子”。

在“七子”中,孔融年辈较长,政治态度与其他六人不同,他和曹操有矛盾,终于被杀。王粲等人则都依附曹操,王粲给魏国订立制度,陈琳、阮瑀都为曹操掌管交书。

王粲等六人虽然出身经历各不相同,但都经过了汉末的乱离,有过困苦的生活,所以谢灵运在《拟魏太子邺中集序》中,把其中很多人的特点都归结为偏于叙述丧乱及感叹身世。这些人投奔曹操后,得到了安定的生活和一定的地位,因此都把曹操看作知己,想依附他干一番事业,这些思想是他们作品的共同点。但从艺术风格说,六人都有各自的特点,作品的成就也有很大差异。

这些作家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177-217),字仲宜。他的《七衰诗》第一首真实地写出了关中遭受战触的惨况。

这是诗人从关中地区避乱到荆州时所作。他用愤激的心情,把那些虐民祸世的军阀,斥为“豺虎”,并且用“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图景写出战乱的惨酷。诗中特别深刻地打动人心的是关于“饥妇人”的描写。诗人抓住了这个典型的事件,集中地概括出当时千百万人民所遵受的苦难,连做母亲的人对自己的婴儿也无法顾全。“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简短的十个字,包含着人民多少的血泪。这样惊心动魄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篇末“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的结语,也表现了深沉的悲愤。

王粲其他的诗歌,像《七哀诗》第二首通过荆州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乡土之思;《从军诗》中表现了建功立业的理想,都是历来为人爱读的作品。除了诗之外,他还善于写赋。历来传诵的《登楼赋》是在荆州时登麦城城头所作。这篇赋的内容也是写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愁恨,和《七哀诗》第二首很相近。

这种感情在赋中用明白的笔法抒写出来,一反汉赋雕琢的作风,为魏晋以后的抒情短赋开了先河。

标签: 王粲

更多文章

  • 蔡琰蔡文姬介绍,她的《悲愤诗》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蔡文姬

    女诗人蔡琰,字文姬,是蔡邕的女儿,曾嫁卫仲道,丈夫死后无子,就回娘家居住。汉末军阀混战中,她被董卓部下所掳,后来又辗转流入南匈奴,居留十二年之久,做了匈奴人的妻子,生了两个孩子。建安十二年,曹操把她赎了回来,再嫁给董祀。作为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蔡琰从小就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汉书董祀妻传》说她“博学有

  • 曹植前期的作品有什么?是什么影响了他的作品风格?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植

    在建安作家中,历来最受人们推崇的是曹植(192-222)。现存作品以他的为最多,共有诗八十多首,较完整的散交、辞赋约四十多篇。曹植,字子建,从小就以才华为父亲曹操所赏识,并曾考虑过立他为太子。后来由于他“任性而行,饮酒不节”,使曹操改变了主意。曹操死后,曹丕和曹叡对他百般迫害,他名为王侯,实则囚徒,

  • 曹植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植

    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数还是抒写个人的不幸,但通过自己的遭遇,他对人民的疾苦有了深入的理解。在《谏伐辽东表》中,他曾经劝曹叙:“省徭役,薄赋敛,勤农桑。”他的《泰山梁甫吟》更直接为民生疾苦而呼吁。滨海地区人民的悲惨生活引起了诗人深切的同情。他只用几句简短的诗句,就把民生的情况,勾勒了出来。曹植不但能看到民

  • 苏武的资料,孤身一人在匈奴苏武是如何活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苏武的资料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李陵曾言: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而我们在一些史料中看到苏武在匈奴生活的有关记载,都是一些常人难以忍受的苦日子。那么苏武在匈奴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生活那么多年的。苏武是汉宫廷的一名中厩监,就是替汉武帝掌管马厩的官,同他父兄比起来职位

  • 晋武帝太康时期在西晋的文坛有哪些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傅玄,张华

    晋武帝太康(280—289)前后是西晋文坛比较繁荣的时代,作家众多。当时文学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模拟古人的作品,和现实生活不发生关系;一是一意追求辞菜的华美和对偶的工鉴,走向形式主义。当时诗人中年辈最长的是傅玄(217--278),他的诗现存百篇左右,十之八九是乐府体。其中有些是缺少艺术价值的朝廷

  • 建安七子介绍,刘桢、陈琳都有什么代表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桢,陈琳,孔融

    刘桢,字公干,以诗歌见长,他和王粲是同时期的诗人。他的代表作《赡从弟》三首,主要是抒写个人的抱负及志趣。其中第二首尤其突出: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日凄,岁暮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这首诗语言简练,长于比兴。诗中松树的形象,正是作者志趣和性格的象征。他表示不论

  • 纵横捭阖,一代谋士苏秦的合纵策略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纵横捭阖

    纵横捭阖”一词指运用政治或外交手段达到联合或分化瓦解的目的。其实纵横捭阖一词我们现如今很难理解,因为这个是根据春秋时期谋士的政治活动而而总结形成的。刘向《〈战国策〉序》:“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倾。”张仪苏秦师出同门,苏秦家贫,以务农为生,早年在齐国求学,拜鬼谷子为

  • 陆机是谁?他的名作《文赋》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陆机

    晋武帝太康时期,是西晋文坛比较繁荣的时代,出现了很多作家。陆机突出地代表了当时文学的主要倾向,产生的影响也较大。陆机,字士衡。他是东吴的世族大地主,吴亡后到洛阳,以文章为当时士大夫所推重。他的诗现在一百零四首,多于同时作家,但是大都感兴不深,缺乏动人的内容。他写了许多乐府诗,大都因袭旧套,按题敷衍,

  • 刘琨的传世诗有哪些?刘琨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琨

    刘琨(270--817)在年轻时就以雄豪着名。他曾和祖逖同为司州主簿,同被共寝,闻鸡起舞,以豪杰自命。后来他们都成为爱国志士。在当时的文人中有这样的抱负和意气的确是不多见。不过他的出身是贵公子,思想和生活不免有浮华放纵的一面。他好老庄也好声色,这正是当时一般士大夫的习尚。唐代诗人韦应物曾慨叹晋时士大

  • 潘岳是谁?他是哪个时代的诗人?作品有什么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潘岳

    在西晋当时文人之中,潘岳的才名和陆机相当,晋人已经将他和陆机并称,后来论西晋文学的往往以潘陆为首。锺嵘《诗品》将潘、陆都列在上品,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之说。其实潘、陆的诗在晋代都不是上乘。潘岳集中一般的诗都是平衍少味的,只有少数以言情见长的篇什,如《悼亡诗》三首,较为突出。这三首诗,笔墨之闻有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