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书》的作者是谁?《汉书》和《史记》有什么相同之处?

《汉书》的作者是谁?《汉书》和《史记》有什么相同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375 更新时间:2024/1/19 5:26:15

班固的父亲班彪也是有名的学者。曾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史记》以后西汉的历史。班固二十余岁时,在他父亲这部著作的基础上私撰汉史。过了几年,被人告私改国史,被捕入狱。汉明帝知道了他的“著作之意”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给他作兰台合史。以后他在兰台著《汉书》。《汉书》一共写了二十余年。班固后来跟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作窦宪的幕僚。窦宪谋反被杀,班固也死狱中。《汉书》遣下一部分“表”、“志”是由其妹班昭完成的。

《汉书》写西汉一代二百余年间的史事。它的规模仿照《史记》。汉武帝以前的人物传记和历史事实也基本上是根据《史记》作一些补充,

文字也不少地方无多改易。汉武帝以后,却都是新作。

班固崇奉的是儒家思想。他在《汉书》中对一些历史人物也有批判和赞扬,他的批判和赞扬的标准是根据儒家所提出的伦理道德的标准。例如,他对于西汉中叶以后的许多即使是儒学出身的宰相也是有微辞的,他在《匡张孔马传赞》里说:“自孝武兴学,公孙弘以儒相,其后蔡义韦贤、玄成、匡衡张禹、翟方进、孔光平当、马宫及尚子晏,咸以儒宗,居宰相位,服儒衣冠,传先王语,其酝藉可也,然皆持禄保位,被阿谀之讥。彼以古人之迹见绳,乌能胜其任乎?”他认为这些人外表上虽然俨然儒者,而骨子里却是“持禄保位”的“阿谀”之徒。他在这些人物传记里用了许多微词曲笔,刻划了其中一些

人物的阴暗性格。另外,

他对一些直言极谏之臣如眭弘、盖宽饶、贡禹、鲍宣等,却是特意地写出他们对皇帝的忠心耿耿。班固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来衡量这些人物的,他肯定一些比较正直的人,

批判一些邪佞的人。整个一部《汉书》里,贯串了这种精神。但它不像《史记》那样反映了更多的人民的观点和表现了作者的反抗精神。

《汉书》里面有的地方表现了和《史记》相反的见解,像《史记》歌颂游侠,《汉书》却说那些游侠之士“其罪已不容诛”等。

《汉书》里面在写到一些人物时,也暴露了当时社会和政治上的一些黑暗现象。

像在《佞幸列传》和《外戚列传》中,反映了当时朝廷的昏暗。另外,一些列传里写出了一些大臣的奔竞争夺和他们的荒淫昏乱。虽然这部书是一部“官书”,但对统治者的揭露和批制也还是比较多的。

标签: 汉书班固

更多文章

  • 建安七子是谁?其中王粲的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粲

    建安时代的作家除了曹操父子外,最著名的是曹丕《典论论文》中所列举的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徐干、应瑒等七人,号为“七子”。在“七子”中,孔融年辈较长,政治态度与其他六人不同,他和曹操有矛盾,终于被杀。王粲等人则都依附曹操,王粲给魏国订立制度,陈琳、阮瑀都为曹操掌管交书。王粲等六人虽然出身经历各

  • 蔡琰蔡文姬介绍,她的《悲愤诗》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蔡文姬

    女诗人蔡琰,字文姬,是蔡邕的女儿,曾嫁卫仲道,丈夫死后无子,就回娘家居住。汉末军阀混战中,她被董卓部下所掳,后来又辗转流入南匈奴,居留十二年之久,做了匈奴人的妻子,生了两个孩子。建安十二年,曹操把她赎了回来,再嫁给董祀。作为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蔡琰从小就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汉书董祀妻传》说她“博学有

  • 曹植前期的作品有什么?是什么影响了他的作品风格?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植

    在建安作家中,历来最受人们推崇的是曹植(192-222)。现存作品以他的为最多,共有诗八十多首,较完整的散交、辞赋约四十多篇。曹植,字子建,从小就以才华为父亲曹操所赏识,并曾考虑过立他为太子。后来由于他“任性而行,饮酒不节”,使曹操改变了主意。曹操死后,曹丕和曹叡对他百般迫害,他名为王侯,实则囚徒,

  • 曹植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植

    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数还是抒写个人的不幸,但通过自己的遭遇,他对人民的疾苦有了深入的理解。在《谏伐辽东表》中,他曾经劝曹叙:“省徭役,薄赋敛,勤农桑。”他的《泰山梁甫吟》更直接为民生疾苦而呼吁。滨海地区人民的悲惨生活引起了诗人深切的同情。他只用几句简短的诗句,就把民生的情况,勾勒了出来。曹植不但能看到民

  • 苏武的资料,孤身一人在匈奴苏武是如何活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苏武的资料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李陵曾言: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而我们在一些史料中看到苏武在匈奴生活的有关记载,都是一些常人难以忍受的苦日子。那么苏武在匈奴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生活那么多年的。苏武是汉宫廷的一名中厩监,就是替汉武帝掌管马厩的官,同他父兄比起来职位

  • 晋武帝太康时期在西晋的文坛有哪些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傅玄,张华

    晋武帝太康(280—289)前后是西晋文坛比较繁荣的时代,作家众多。当时文学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模拟古人的作品,和现实生活不发生关系;一是一意追求辞菜的华美和对偶的工鉴,走向形式主义。当时诗人中年辈最长的是傅玄(217--278),他的诗现存百篇左右,十之八九是乐府体。其中有些是缺少艺术价值的朝廷

  • 建安七子介绍,刘桢、陈琳都有什么代表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桢,陈琳,孔融

    刘桢,字公干,以诗歌见长,他和王粲是同时期的诗人。他的代表作《赡从弟》三首,主要是抒写个人的抱负及志趣。其中第二首尤其突出: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日凄,岁暮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这首诗语言简练,长于比兴。诗中松树的形象,正是作者志趣和性格的象征。他表示不论

  • 纵横捭阖,一代谋士苏秦的合纵策略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纵横捭阖

    纵横捭阖”一词指运用政治或外交手段达到联合或分化瓦解的目的。其实纵横捭阖一词我们现如今很难理解,因为这个是根据春秋时期谋士的政治活动而而总结形成的。刘向《〈战国策〉序》:“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倾。”张仪苏秦师出同门,苏秦家贫,以务农为生,早年在齐国求学,拜鬼谷子为

  • 陆机是谁?他的名作《文赋》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陆机

    晋武帝太康时期,是西晋文坛比较繁荣的时代,出现了很多作家。陆机突出地代表了当时文学的主要倾向,产生的影响也较大。陆机,字士衡。他是东吴的世族大地主,吴亡后到洛阳,以文章为当时士大夫所推重。他的诗现在一百零四首,多于同时作家,但是大都感兴不深,缺乏动人的内容。他写了许多乐府诗,大都因袭旧套,按题敷衍,

  • 刘琨的传世诗有哪些?刘琨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琨

    刘琨(270--817)在年轻时就以雄豪着名。他曾和祖逖同为司州主簿,同被共寝,闻鸡起舞,以豪杰自命。后来他们都成为爱国志士。在当时的文人中有这样的抱负和意气的确是不多见。不过他的出身是贵公子,思想和生活不免有浮华放纵的一面。他好老庄也好声色,这正是当时一般士大夫的习尚。唐代诗人韦应物曾慨叹晋时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