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达的功绩有哪些

徐达的功绩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113 更新时间:2024/2/7 6:32:42

徐达,他是一位对朱元璋忠心耿耿,继而被朱元璋恩赏有加的臣子。作为大明朝功绩排名第一的开国功臣,对大明和朱元璋而言,徐达的地位是远高于其他臣子的。

徐达的功绩都有哪些?

徐达是最早跟随朱元璋的一批元勋。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奉郭子兴命回乡募兵,年仅22岁的徐达欣然应召。自此,徐达开始了他为朱元璋四处南征北战,开疆扩土的戎马一生。刚加入朱元璋的阵营,徐达就在定远、滁州之战中立下大功,他一人冲锋在前,带领着麾下的军士定远、滁州之敌,为朱元璋打下了第一块疆土。

至正十五年(1355年),在攻打采石矶和太平府的战斗中,徐达与常遇春二人冲锋陷阵,勇猛直前,杀得元军是溃不成军,元将陈也先也被擒获。八月,徐达等分道攻溧水、溧阳、句容、芜湖,皆克之。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徐达大破蛮子海牙水师,次月攻克集庆(今南京),自此奠定了朱元璋在南方的根基。

至正十九年(1359年)至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在这7年间,徐达先后率军西击陈友谅,东征张士诚,为朱元璋独霸南方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八月,徐达会同参政杨琼等人略取荆湘诸路,连克江陵、夷陵(今宜昌)、潭州(今长沙)、归州(今秭归)、辰州(今沅陵)、衡州(今衡阳)、宝庆(今邵阳)等地,彻底消灭了陈友谅势力。至正二十六年,徐达统率二十万大军攻打张士诚,克湖州(今湖州)、杭州(今杭州)二地,灭张士诚势力。

之后,在协助朱元璋完成南方独霸事业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徐达又率兵北伐,继续完成朱元璋一统天下霸业的进程,在一年多的浴血奋战下,最终徐达攻克元大都,灭亡北元。

徐达就是朱元璋的福星,从他起兵,到他立国,徐达几乎是参与了朱元璋与其他敌对势力的全部大规模战争,包括与元朝,与陈友谅,与张士诚。可以这么说,朱元璋的立国根基,就是徐达为他浴血奋战,拿命拼来的。

由此,正是徐达拥有如此大功,自朱元璋建立大明后,他就对徐达是尤为钟爱,将他视为自己的亲兄弟。

当然,如若徐达跟其他一些骄横跋扈的功臣一样,是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的话,那就算朱元璋把他当作亲兄弟,他也难逃一死。可是,徐达却与其他功臣不一样,他谨言慎行,不居功自傲,更是恪守为人臣子的,从不逾越君臣本分半步。

身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又是朱元璋最信任的臣子,徐达本可在任何地方横着走,不惧任何人。可是他却从未这么做过,从来都是恪尽职守,恪守为人臣子的本分。

这点,从一件事就可看出。话说,某日朱元璋召徐达饮酒,饮至夜晚还不停的让徐达喝酒,把徐达弄得是酩酊大醉。徐达醉后,朱元璋命内侍送徐达到(朱元璋身为吴王时所住的宫殿)休息,半夜徐达酒醒,问奴仆此为何处?奴仆答:“旧内”。徐达听后,是大惊失色,立即起身,跪在台阶上朝北拜,三叩首后才离去。朱元璋听说这件事后,那是大为高兴,对他也是越发信任。

对于此事,《智囊全集》曾这样评价:“中山三叩头,而主信益坚。仓卒间乃有许大主张,非特恪谨而已”,从徐达在仓促之间,下意识的就磕头谢罪,就可看出徐达对朱元璋的忠心是真心实意的,而朱元璋对徐达这般表现,那也是十分满意,对他的信任也是越发深厚。

如此,正是因徐达的谨言慎行,恪守为人臣子的本分,加之对朱元璋又是忠心耿耿的,所以徐达才得以善终。

有人说,徐达是被朱元璋毒死的。但是,这种说法完全是子虚乌有的说法。不说其他的,如若朱元璋真想毒杀徐达,他完全没有必要给徐达身后如此恩宠,不但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还赐他后代三世皆王爵。就这样的待遇,你说朱元璋是想毒杀徐达的人吗?朱元璋是谁,那可是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蓝玉案、胡惟庸案,他可是杀了数万人。就这样的皇帝,他绝对是一个直接的人,想杀谁是不会藏着掖着的,要杀,就直接杀,断不会用毒杀这等卑鄙手段。

因此,朱元璋毒杀徐达这等结论完全就是站不住脚的。由此,既然朱元璋如此厚待徐达,还赐予徐达后代三世皆为王爵,可想而知在朱元璋一朝,徐达的后人,其待遇是不会差的。

徐达后代的结局

徐达长子徐辉祖,袭爵魏国公,徐达去世第三年,被召回南京,掌中军都督府事,是为明初最高军事统帅之一;次子徐膺绪,任尚宝司卿,后升至中军都督佥事,世袭指挥使职;三子徐添福,史料缺失,不详;四子徐增寿以父荫官至左都督。

不过,徐达四子在朱元璋一朝虽皆受到厚待,但是在建文一朝,因朱姓皇族内讧,爆发内战,徐达四子也牵扯其中,因站队的关系,或被杀,或被囚禁,或去职,其结局都不甚理想。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且跟朱元璋无关,所以就不加详述。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为什么是李善长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徐达,明朝

    朱元璋在分封群臣的时候,他列出的名单,还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如果说刘伯温更多选择的是明哲保身,让皇帝对他颇为不喜的话,那就应该是给徐达更高的待遇了。毕竟在大家看来,这时候常遇春已经不在了,从战功来看,再没有哪个战将,比徐达要更配得上担当"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了。朱元璋列出的六位公爵中,排在榜首的

  • 徐达常遇春农民出身为什么打仗那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徐达

    农民出身的徐达与常遇春,他们的兵法都是从哪儿学的?在朱元璋的麾下就有两名重要的将领,徐达和常遇春都是出身在贫苦的农民家庭。徐达和朱元璋一样都是濠州钟离人,两人年若相仿,是从小就认识的好朋友。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奉郭子兴命回乡募兵,这才把已经22岁徐达招入军队。常遇春也是如此,他的家室极为的

  • 朱元璋为什么不怪罪徐达故意放走元顺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徐达,朱元璋

    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灭掉渔民陈友谅、私盐贩子张士诚招降了方国珍之后统一江南。之后任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打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号子开始了与元朝的决战。徐达和常遇春带着军队从山东打到河南,又从河南攻下河北,到1368年八月,直逼元大都。而元顺帝还没开打就带着老婆孩子从居庸关跑到

  • 朱棣死后为什么秘不发丧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永乐大帝朱棣在北征班师的路上,走到榆木川时,病死在军营中,朱棣死时,六十五岁,不算长寿,也不算短命。然而,皇帝驾崩,并没有立即发丧,而是选择封锁消息,秘不发丧,甚至每日继续正常给死去的朱棣上膳食,那么,当时封锁朱棣病死的消息,到底害怕什么呢?当时,朱棣病死的时间,非常特殊

  • 朱棣和蓝玉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蓝玉,朱棣

    蓝玉,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的妻弟。蓝玉一生征战无数,战功赫赫,堪称常胜将军。他一生勇猛杀敌,威震四方,曾北上破元,南征云南,平定叛乱,为明初的稳固和统一作出重要贡献。官拜大将军、凉国公、太子太傅,后却自得骄纵,恣意横暴。甚至还在皇上面前口出狂言,最终触怒朱元璋,以谋反罪被下狱,最后剥皮示众,株连亲族,

  • 叶卡捷琳娜二世对俄国教育有哪些促进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在教育领域,叶卡捷琳娜二世任用贵族中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伊万·贝茨基,制定并执行自己的教育政策。为了让学生远离原有的社会环境,接受全新的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她开办了贵族寄宿学校。其中包括斯莫尔尼女足贵族学院,这是俄罗斯历史上首所专为女孩子开办的公立学校,还开办了莫斯科养育院和莫斯科商学院。随后几年里,

  • 明成祖朱棣为何要朝鲜籍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明成祖

    在中国古代的皇宫中,曾出现过一些外籍太监。这些外籍太监除了和本土太监一样服侍皇帝、伺候嫔妃之外,还发挥着一个重要的特殊的作用,就是为中国的皇帝去海外挑选年轻美貌的处女,让中国的皇宫出现外国的靓丽风景。在这方面为中国皇帝立下汗马功劳的外籍太监就是一个名叫海寿的朝鲜人。他是李朝太祖李成桂送给中国皇帝的朝

  • 靖难之役后朱棣如何恢复国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靖难之役,明朝

    靖难之役是由燕王朱棣于公元1399年8月6日发起的一场战争,其使用“清君侧、靖国难”为掩护争夺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靖难之役的发动给明初刚刚恢复的社会经济又带来极大的破坏,但是他在任期间却又使其经济快速恢复了稳定的发展。这场战争与1402年7月13日宣告结束,在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

  • 彼得三世与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婚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彼得三世与叶卡捷琳娜二世,俄罗斯帝国历史上一对著名的皇帝与皇后,但同时也是俄罗斯帝国历史上最奇葩的夫妻。他们俩不但毫不隐晦的公开出轨,而且对对方出轨的包容程度,也一定会令那些心胸狭窄之辈羞愧不已。严格意义上来说,彼得三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是俄罗斯人,但却都登上了俄罗斯帝国沙皇的宝座,了解了彼得与叶

  • 叶卡捷琳娜二世如何进行教育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由于婚姻不幸,叶卡捷琳娜二世常常通过阅读大量书籍弥补内心的空虚,丰富自己的知识。在阅读中,她对伏尔泰等人的政治哲学颇感兴趣,与其保持着密切的书信联系。她还曾在狄德罗穷困潦倒之际买下了他所有的书籍,并出资资助。不仅如此,叶卡捷琳娜二世还热衷于收藏与历史有关的物品,冬宫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此